關於這一段歷史,這個紀念館只是一家之言。它代表阿非利卡人,也就是布爾人的觀點。如果從其他人的角度來看,結論也許並不一樣。
南非有三個首都,這讓習慣首都只有北京的中國人感到某種嚴重不適。首都首都,顧名思義,人不能有兩個頭。說起南非的多頭首都,和南非的歷史密切相關。
南非的行政首都是比勒陀利亞,現在它已經更名為「茨瓦內」。本來這個比勒陀利亞知道的人就不太多,這一改名,知道新名字的人就更有限了,這個行政首都,包括了原比勒陀利亞周邊的一些地區,地盤擴大了。原來的比勒陀利亞並沒有取消,不過現在僅指位於市中心的那片區域。
比勒陀利亞老城建於1855年,由布爾人的領袖比勒陀利烏斯的兒子馬爾錫勞斯建立,並以他父親和母親的名字命名。它被立為南非的行政首都是1910年的事兒,距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現在你明白為什麼要改名了吧?因為比勒陀利亞這個地名和布爾人的關係太密切,令很多人不爽。
南非布爾人這個名詞,是你瞭解南非歷史無法逾越的門檻。搞清楚布爾人的來龍去脈,是打開南非歷史之門提綱挈領的鑰匙。不瞭解布爾人,就無法理解南非。在比勒陀利亞城,南非先民紀念館是個重要景點。瀏覽中國人寫的遊記,對此都有津津樂道的描述。
當我就要踏入先民紀念館之時,白人導遊艾文意味深長地對我笑笑,說,關於這一段歷史,這個紀念館只是一家之言。它代表阿非利卡人,也就是布爾人的觀點。如果從其他人的角度來看,結論也許並不一樣。
這讓我帶著濃重的迷惘入了館。
它位於比勒陀利亞市西郊的一處小山上,高達40多米,呈巨大的四方體狀態,上面蒙著一個同樣巨大的穹頂。如果只是單獨這樣描述,你也許會覺得它有點兒呆板和木訥。但它的四壁並不是鐵板一塊,有獨特而美麗的鏤空設計,風可以從中間從容掠過,這就讓整個建築生出了靈動和精緻。從遠處望去,有點兒像是新疆晾曬葡萄乾的晾房之放大版。
回想起來,它是我在非洲見到的服務最好的展館,全年無休,遊人如織。它也是非洲最大的紀念館,自1949年建立以來,獲獎纍纍,2006年,榮獲了「非洲最佳博物館」稱號。它也很現代,與時俱進。在紀念館的每塊浮雕下面,都有一個二維碼標誌,訪客可以用智能手機採集二維碼,通過紀念館提供的免費無線網絡讀取浮雕的文字介紹。這個貼心的二維碼導遊系統,使用英語、法語、阿非利加語,還有漢語進行播放。這在我此次參觀過的所有非洲博物館系統中是唯一的創舉。不僅指它的二維碼系統,而且指漢語播放。
紀念館的外牆是一組由64輛水牛車浮雕組成的半圓形圍陣。圍陣的四角矗立著四位勇士的塑像,是布爾人當年的四位領袖,其中三位有名有姓,另有一位是無名氏。我不知道是真的遺失了這位領袖的名字,還是有意為之,表示也有無數無名先烈為之獻身。這個紀念館在細節上十分講究,充滿了設計感和歷史寓意,由此推斷,我更傾向於後者。
紀念館入口處上方,有一頭野牛頭雕像,目光炯炯,俯瞰眾人。布爾人崇拜野牛,在這畫龍點睛之地,給野牛以殊榮。布爾人認為野牛難以琢磨,表面看起來溫馴可愛,可一旦被激怒,其凶狠程度超過獅豹等猛獸。我揣測在這種喜愛中,有布爾人的價值觀和他們的自詡。
一個人喜愛什麼動物,基本上能反映出他內心的愛憎。所以,年輕的朋友們,別輕易地告知別人你喜愛什麼動物,它是你精神的走光。當然了,如果你奉行事無不可對人言,或者你認為面臨的這撥人完全無法破譯其中含義,另當別論。喜愛什麼動物,是你的心理隱私。
紀念館的門廳發放免費的介紹資料,有中文的。這也是我在非洲所有博物館和紀念館中看到的唯一一次,除了感佩他們的細緻周到,也覺有滲透之意。環繞大廳四周牆壁上的是白色大理石浮雕,全長92米,高2.3米,重180噸,可謂龐然大物。它很明顯地露出史詩的傾向性,再現了當年布爾人大遷徙的過程。
每年12月16日這天,阿非利卡人(就是當年南非的荷蘭人——布爾人的後代)都會聚集在先民紀念館舉行「契約日」的紀念活動。他們認為當年「血河之戰」的勝利,以少勝多打贏這場性命攸關的戰役,是因為在戰前與上帝訂立了契約。
「布爾」這個詞本是荷蘭語,意為「農民」。在南非,此詞是指早年間到南部非洲進行殖民活動的「海上馬車伕」荷蘭人的後裔,人種為白人。按照我的固有印象,似乎歐洲殖民者都是養尊處優、生活奢靡的上等貴族,吃香的喝辣的,專事享受,其實真相並非這樣簡單。
165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在開普敦登陸,由於地理位置適中,荷蘭人便把這裡建設成了去往亞洲船隻的給養補充靠岸點。這也是歐洲人在南部非洲最早的殖民地。
荷蘭地少人多,氣候寒冷。對飽受歐洲濕冷天氣折磨的荷蘭人來說,南非溫暖乾燥、陽光充沛的氣候,極具吸引力。源源不斷的荷蘭農民從此不斷遷移到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開始與土著人爭奪這裡的所有權。荷蘭人最先把非洲南端的開普好望角變為殖民地,百餘年後,繁衍成一個叫作「布爾人」的群體,漸漸成為南非當地的主要民族之一。
1795年,同樣眼紅南非的英國艦隊也在開普登陸,開始和布爾人爭奪南非。1814年,「開普殖民地」變為英國所有,英國移民蜂擁而至,帶來了自己的法律和生活方式,從而削弱了布爾人的特權。1834年,當布爾人對於英國人廢除奴隸制的理念無法忍受時,他們寧願用四輪牛車長途跋涉,冒著瘟疫、猛獸的種種襲擊,開始了「大遷徙」,向南非的縱深腹地進發,尋找新的家園。
關於那場慘烈的戰爭,容我後面再當詳述。總之,那時的南非成了一塊無主的香餑餑,越來越多的歐洲殖民者爭先恐後地登陸。無論布爾人還是英國人,都試圖通過武力爭鬥擴充自己的地盤。這塊土地上硝煙瀰漫、烽火頻仍,史稱「英布戰爭」。
歷史上一共有過兩次英布戰爭。第一次英布戰爭爆發在1880年至1881年,第二次在1899年至1902年。英布戰爭的實質,是老牌殖民者與殖民後起之秀的博弈,是英國同荷蘭移民後裔布爾人為爭奪南非領土和地下資源而進行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大到深刻地影響了非洲的歷史進程,小到甚至改變了英國軍隊的軍裝顏色。
早年間,英國人自作聰明地把軍裝定為紅色,為的是殺敵時將士一旦受傷鮮血橫流,染在紅色軍裝上,不太顯眼,不易引起恐慌。布爾人潛伏在非洲的密林中,多穿綠色衣服。紅色軍裝在非洲原野上,觸目驚心,英國人個個成了活靶子,讓英軍大吃苦頭。英布戰爭後,英國人吸取教訓,從此把軍裝改成了暗綠色。
先民紀念館內所有布爾人的人物雕塑,男子都儀表堂堂、顏容肅穆,充滿了高貴的紳士感。女人都是端莊嫻雅、大家閨秀,十分有教養。我私下裡覺得這含有大幅度美化的成分。你想啊,顛沛流離、幾近逃難的落魄農民後裔,能有這般體面嗎?無論男女,布爾人的表情一律凝重傷感,充滿痛苦而悲愴的正義感。參觀者不由自主地生出對布爾人的同情和敬重,欽佩他們「化悲痛為力量」的壯舉。
「先民紀念館」這個名稱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在這裡被隆重紀念的布爾人,是南非這塊土地上的先民。其實不然。後來我乘坐慢騰騰的火車,在南非廣袤而富饒的土地上行進的時候,看著蔥綠的山巒和盛開的馬蹄蓮,看著炙熱明燦的陽光,傾聽流水潺潺的聲音,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此氣候溫煦、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該是早就有人休養生息的樂園,怎麼可能輪到幾百年前才抵達這裡的布爾人,堂而皇之成了「先民」!
如今,「先民」們的子嗣,在此無比虔誠地祭奠他們的祖先,並將他們是這塊土地的先民這一概念,灌輸給所有的參觀者。我疑竇叢生——在這些不遠萬里趕過來的外國「先民」之前,南非大地真的就是一片慘淡的空白嗎?
先民紀念館成功地對匆匆掠過的遊客進行了教育。白人殖民者的歷史被輝煌而富有壯麗感地呈現出來,英布戰爭的第三方——黑人,卻被醜化和妖魔化。至於更原生態的南非土著人,索性在「先民」後裔的述說中,悄無聲息地湮滅了。
南非土地上的原住民,名叫科伊桑人。他們是非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簡稱桑人,分為布須曼人(意即「叢林人」)和霍屯督人(意為「笨嘴笨舌者」)。這類帶有侮辱性的名字,是荷蘭殖民者初抵南部非洲時對當地土著的蔑稱。而當地居民則自稱為「科伊桑」,意為「人」或「真正的人」。這種稱呼的澄清,同愛斯基摩人的遭遇有類似之處。「愛斯基摩人」的直譯就是「吃生肉的人」,隱含貶義,讓他們憤慨。這個主要生活在北極圈內的民族,強烈要求改稱「因紐特人」,意即「真正的人」。
扯遠了,還是回到科伊桑人。桑人的皮膚並非黑色,而是黃褐透紅,是赤道人種的一個古老支系,其體貌特徵與一般非洲黑人明顯有別。他們膚色較淺,面部扁平多皺,顴骨突出,眼睛細小,多內眥褶,帶有蒙古人種的很多特徵。早期西方探險家描繪起桑人的外形,總是把他們看作介於人類和猩猩之間的動物。但在桑人古老的巖畫中,他們姿態細長優美,有著羚羊一般的靈動。18世紀70年代以後,布爾人為了擴張土地,對桑人進行了大規模地掠奪征剿,土著桑人幾乎被滅絕。非洲今天的桑人多是與外族結合後留下的後裔,被不斷侵入他們土地的殖民者混血,成為南非有色人種的一部分。經過研究,科伊桑人的某些基因是獨一無二的,是最早從人類祖先中分離出來的民族。總之,在外來侵入者的種種夾擊中,科伊桑人逃離家園,被白人殖民者驅逐到山高水險的貧瘠地方,繼而死於戰火和屠殺。在非洲歷史的黑暗褶皺中,掩埋著南非最原初的科伊桑人滴血的遺骸。
當年和布爾人決一死戰的,除了英國人,還有當地的黑人。黑人是從中部非洲南下的,在某種意義上說,他們也是外來者。班圖語系的黑人到達南非的時間,比布爾人還要晚。不要以為天下窮人是一家,班圖黑人對本地科伊桑土著的屠殺也是血跡斑斑,毫不留情。祖魯人是南下的班圖人之一支,18世紀時建立了祖魯王國。祖魯人在英國人和布爾人的廝殺之間,選擇了站在布爾人的對立面。
「血河之戰」,不是在布爾人和英國人之間的戰爭,而是在黑人祖魯人和布爾人之間展開的。血河的真名叫恩考姆河,因在戰爭中血流成河而得名。
1838年2月6日,為了懲罰布爾人通過欺騙手段奪取祖魯人土地的做法,祖魯人的首領丁干下令將70多名布爾人逮捕處死。隨後,祖魯軍隊四處搜索、襲擊已居住在納塔爾西部的布爾人,又將300多名布爾人殺死。
祖魯人再接再厲,召集了3萬祖魯武士,準備與布爾人決一死戰。面對如此懸殊的兵力,布爾人從12月12日開始每天晚上祈禱,祈求上帝出手,幫助他們打贏這場戰鬥。
1838年12月15日,在得知祖魯大軍要來襲擊的消息後,布爾人的領袖老比勒陀利烏斯決定使用圓形的牛車陣戰術。因為他發現祖魯人仗著人多勢眾,個個手持短矛,這樣在近搏中佔盡優勢。布爾人若想以少勝多,就必須發揮手持長槍的作用。老比勒陀利烏斯命令布爾人利用靠近恩考姆河的有利地形,把營地裡的64輛牛車首尾相連,將車輪用牛皮繩固定起來,圍成一個圓形的連環堡壘,牛車之間的縫隙用荊棘填滿形成牛車陣,還在堡壘周圍掛起燈籠以防祖魯人夜間偷襲。
往年12月,正是南非的初夏,通常這個季節是沒有霧的。可在12月15日黃昏時,突然大霧瀰漫,將布爾人的牛車陣嚴嚴實實罩了起來。到底是攻打還是暫緩?祖魯人內部產生了分歧,一部分人主張按照原計劃在夜間發起進攻,但大多數人對大霧產生了畏懼,覺得這是布爾人先人的幽魂在保護他們的子嗣,最後決定將戰鬥推遲到次日。
第二天清晨,祖魯大軍開始向布爾人的牛車陣發起猛烈的進攻。但一次次衝鋒都被老比勒陀利烏斯率領的530人打退。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布爾人的騎兵衝向祖魯大軍,三次衝鋒之後,祖魯人敗退了。「血河之戰」以布爾人3人受傷,祖魯人包括首領丁干在內的3000人死亡而宣告結束。1:1000?有點兒不可思議。但布爾人的資料上的確是這樣寫的。
本是英國人和布爾人的殖民大火拚,最終詭異地搖身一變,成了白人戰勝黑人的局面。歷史讓英布戰爭的結果瘋狂地拐了彎。
「血河之戰」救了布爾人,紀念館在每年的這個日子驚天動地地舉行紀念儀式。一樓的大廳被命名為「英雄大廳」。它和地下大廳連成整體,挑空成一個攝人心魄的空間。底座上,安放著一具花崗岩製作的長方形墓棺。若平常日子觀看,雖覺壯觀,也無甚大的出奇之處。瑰麗景象發生於每年的12月16日正午12時整。如若那一天晴朗光明,將有一束耀眼的陽光,透過極高穹頂上的孔道,利劍一般投射於石棺之上,將石棺上刻著的一行字照亮並鍍為金色:「我們為了你——南非!」
這是布爾人的烈士塚,一具空棺。布爾人因為在戰前曾向上帝發誓,如能一舉戰勝黑人,將立碑永誌紀念。在南非種族隔離制度時期,白人政權索性把12月16日定為「最神聖之日」,且規定為全國公共假日。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就在同一天同一時刻,南非的黑人也會聚集在先民紀念館不遠處的自由公園裡,祭奠他們的祖先——為捍衛自由而戰的首領丁干和3000名死不瞑目的壯士。這一天被南非黑人命名為「丁干日」。
同一場戰爭,同一條河流,被黑白兩大種族賦予截然不同的意義,分別被隆重紀念著。
1994年,新南非誕生後,面對這個日子,傷了腦筋。政治家們面臨艱難的選擇。曼德拉的南非政府發揮政治智慧,保留了這一節日,只是將其更名為「種族和解日」,旨在促進種族和解與團結,消除種族歧視與偏見。全國依舊放假,大家可以舉行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
不過,歷史的陰影依然尷尬地若隱若現。每年「和解日」的那一天,幾乎沒有人真正是為了和解而紀念這個日子。布爾人的後裔聚集在一起,緬懷先烈的「偉大勝利」。而對廣大黑人來說,這個日子意味著災難和恥辱。
所以,只講一面之詞的「先民紀念館」,從布爾人特定的角度闡釋了歷史。要想真正地瞭解南非的往昔,還要多幾個角度。來參觀的中國遊客被洗腦,基本上全盤接受了布爾人後裔的觀點,所留下的旅遊文字幾乎都在複製布爾人的說法,黑人的聲音幾乎很少被提及。
我爬到紀念館高處的觀景台,鳥瞰四周曠野。風很大,把衣服吹得如同鷹的翅膀。遠處有羚羊和角馬在曠野上自由地嬉戲,一派平和。
沿著簡單粗陋的鐵質扶梯,我繼續向上爬,這已不屬參觀範疇,估計僅供維修之用。終於攀上先民紀念館的最頂端,我想看看那個能直射入12月16日陽光的天窗洞。沒有安全保護,凌空張望,對我這個年過花甲的老婦來說,不是件太容易的事兒,一不留神腳下滑脫,就會像陽光一樣直瀉到40多米之下的石棺材板上。好在我總算親眼看到,天窗除了位置和特定的角度,並無任何機關,一切皆是天然。
那一束陽光本無特殊意義,歷史在人們的詮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