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不可思議的岩石教堂11座

到拉利貝拉看看岩石教堂,它的確是一個戰慄的奇跡。

隨著走過的地方漸漸增多,能讓我訝異的景色漸漸減少。

這一方面是好,我不再大驚小怪,學會用一種更靜和的眼光來看這世界。一方面是不好,就像生了厚繭的手,不再能感受絲緞的幼滑。

埃塞俄比亞的岩石教堂是想像之外的一個存在。它在一瞬間,讓我抿起雙唇,將驚呼強壓進喉嚨口。

岩石教堂,我原以為自己已經知道它是什麼模樣。

這印象來自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當時北歐人告訴我說,這是世界上唯一的岩石教堂。現在我想明白了,說這話的人沒來過拉利貝拉。

芬蘭的岩石教堂位於首都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廣場。廣場本身就是一塊岩石的下半部,它比旁邊的街道高出大約10米,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座低矮的小山。或者說,它本來就是一塊微微隆起的超大石案。當地人說,因為這塊巨大的石頭高地在城市中央不倫不類地睡著,有礙觀瞻,芬蘭人本想將它削平或移走。方案總在爭議,誰也說服不了誰。這塊巨大的石狀隆起就在無休止的爭吵中安然躺臥。後來,有一對名叫斯歐馬拉聶的設計師兄弟,突發奇想,跳將出來,宣稱可以把這塊巨大石體的中部鑿空,讓它變成一座教堂。他們的建議獲得通過,擇日動工。先是從岩石的頂部向下開掘,教堂的圖形就隱匿在岩石內部。建設曠日持久,到了1969年,岩石教堂終於完工。外表完全保持著原生態的樣子,只是在岩石一側,修有一扇和岩石同樣色調、融為一體的水泥門,這就是教堂的入口了。走進去,你會沿著隧道狀的走廊,鑽入岩石內部。走著走著,你就進到了岩石的心臟部位,也就是教堂的正廳。

這個能容納800人做禮拜和聽音樂會的大廳,令人安靜放鬆。仰頭望,是一個直徑20多米的淡藍色銅製圓形拱頂,支撐著它的重量的是100根放射狀的樑柱。樑柱之間都鑲嵌著透明的玻璃,采光甚好。我去時正是晴朗秋日的下午,陽光透過穹頂的玻璃幕灑落下來,照在中心區域的聖壇上,神聖感自天而降。教堂內壁保存著未經任何修飾的岩石原貌,靠近頂部的牆體則是用岩石片貼砌而成。它們看似毫無章法,似乎一不當心就可能掉下石屑。不過你大可放心,每一塊石頭都是精心切割出來,彼此咬合,高度默契。這種原始洞穴般的色調讓教堂渾然天成,把參觀者的視覺和聽覺打回古代,像原始人一樣油然而生敬畏之心。天然石理中,水滴從巖縫中滲出,順著巖壁汩汩流入預先設計好的水道,妥帖排出。

整座教堂既古樸又充滿了現代感。心想,若孫悟空跳到半空鳥瞰此地,會覺得它像個外星人造的飛碟吧?

本以為富裕而充滿想像力的北歐人,已將岩石和教堂結合得無與倫比。到了埃塞俄比亞,才知在800年前,此地的土著居民已用極其簡陋的工具,塑造了完美的岩石教堂。

向埃塞俄比亞北方的拉利貝拉飛去,銀翅之下可見雄偉的埃塞俄比亞高原蒼茫如巨象。眾多的江河像銀色刀鋒,切開山巖,沖蝕下面的砂岩和石灰岩層,甚至侵蝕到最古老的岩床,毫不留情地把高原砍削成無數深谷大壑。赭黃色的峰巒、零散的綠地、中部宏偉的山脈……從半空看來,埃塞俄比亞人簡直就是居住在非洲最大的山嶽狹縫之中。

下飛機,滿目蒼涼,根本看不見城垣和建築。錯落長著稀疏林木的荒原,很難想像這裡曾誕生過一個強大的帝國,這個帝國建造出世界奇跡。

此地原名為洛罕,1173-1270年統治埃塞俄比亞的扎格王朝,建都於此。

12世紀時,扎格王朝的第七代國王拉利貝拉降生。當他呱呱落地時,一群蜜蜂圍著他的襁褓飛來飛去,怎麼也趕不走。拉利貝拉的母親認準了那是兒子未來王權的象徵,便給他起名拉利貝拉,意思是「王權蜂援」。

當時的統治者是拉利貝拉的哥哥哈拜。哈拜得知媽媽給這個弟弟起的名字後,心生恨意,想要殺死弟弟,就給他下了毒藥。可憐的拉利貝拉大難不死,只昏睡了三天三夜。在迷夢中,拉利貝拉被上帝指引著來到耶路撒冷朝聖,並得到神諭:「你在埃塞俄比亞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吧,要用一整塊岩石建造教堂。」

小拉利貝拉奇跡般地醒來,此後又順利登上了王位。

按照上帝的召喚,拉利貝拉國王開始在拉斯塔山北部海拔2600米的岩石高原上選址。他下令全國,徵召2萬人工,花了整整24年的時間,終於在堅硬的高原上,鑿出了11座岩石教堂。後世的人們將這片「岩石教堂群」統稱為拉利貝拉。所以,當人們說出「拉利貝拉」這個字眼的時候,有可能是指一座城垣,有可能是指一個朝代,有可能是指一個國王,有可能是指一系列宗教建築。

我猜我這樣說了,你仍然無法想像地下岩石教堂的模樣。我在到拉利貝拉之前,也看過類似的介紹,但一頭霧水。當我真正看到拉利貝拉岩石教堂群的時候,才覺出介紹文字是隔靴搔癢、言不及義。

這也賴不得那些介紹者,岩石教堂的確是一個難以描述的存在。

你可以在空中俯瞰岩石教堂,但你不能在地面上眺望它。

為什麼呢?因為它的頂端和地面是齊平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人指引,如果你按照對一般建築物的想像以為它豎立在大地上,那麼哪怕你來到距岩石教堂幾步遠的地方,不低頭,你也看不到它。

也許你會說,哦,我知道了,它就是個地下宮殿。

不確。它是個宮殿不錯,它位於地下也不錯,但它不是平常意義上的地下宮殿,並不像十三陵那樣。我們以往所看到的地下宮殿,是潛伏在地下,表面有覆土。外表在沒有打開地宮之前,看起來基本上是一馬平川或隆起的小山丘。拉利貝拉的岩石教堂完全不是這樣,它是明挖出來的,從地表可以看到它的全貌。

也許有人會說,哦,知道了,說句不太禮貌的話,它就像個半地下室,這回對了吧?

這個比喻稍近了一步,但至少還有兩點不大準確。地窖通常是泥土的,岩石教堂是石頭,沒有人在石頭堆裡挖個半地下室。第二,地下室的四壁是和大地連在一起的,像個菜窖。而岩石教堂的四壁和其他石壁是斷然分開的。或者換個說法,岩石教堂是從石頭中剔刻出來的——如玉石或象牙雕刻中的鏤空雕。只不過,工匠們面對的不是把玩於股掌中的一小塊細膩材質,而是粗糲闊大的整座山體。

依我向當地人的粗略詢問,具體工程步驟大致是這樣的。首先要尋找合適的山體,它須是完整的沒有裂縫的巨型岩石。有可能是傾斜的半座山,也有可能就是石質大地。選址完成後,要因地制宜地構思藍圖。這頭兩步裡蘊含著巨大的工作量,既要有萬山尋遍、一絲不苟的實地踏勘,又要有騰雲駕霧的奇思妙想。漫長的辛勞和時間加上不斷的腦筋急轉彎,才能畫好藍圖。之後就是集結工匠,預備開工了。

先除去岩石表層的浮土和軟石層,然後在選定區域四周鑿出十幾米深的溝槽,讓這塊巨大的雕琢物與整個山體脫離。當這個步驟完成後,被隔離出來的山體,如同一大塊奇硬的岩石蛋糕。

接下來就是對巨石進行鏤空雕。石頭內預留出牆體、屋頂、祭壇、廊柱、門和窗,以及一切將來要在教堂內部呈現的固定物位置,將一切不必要的部分用各種手段精準剔除。這一步驟的關鍵是要胸有成竹,有條不紊、穩紮穩打地推進。此時,一般人看到的還是一整塊岩石,唯有在設計者眼內,它已具備了未來教堂的所有細節雛形。每一個細部的尺寸都周密計算好,多一分不可,少一分也不行。工匠們依據指揮的命令,下到已經開鑿出的深邃岩石裂縫中,小心翼翼、極其艱難地一釬一鎬一鑿地開始操作。巨石內沒有用途的廢料,被清除後沿著巷道運出。

這些程序說起來不複雜,但極費人工,勞心勞力曠日持久。隨著工匠們的日夜勞作,教堂的大模樣就逐漸從岩石中浮出。之後還要在預留好的石柱石壁上精雕細刻,讓它成為完美的石頭教堂。

以我一個外行人的眼光,覺得最難的是開鑿教堂的天花板。你想啊,幾百平方米的面積,工匠鑽進岩石內部,預留好所有的支撐廊柱,然後開始工作。趴著鑿,躺著鑿,跪著鑿……日復一日地鑿啊鑿,用最簡單的工具——鎬、小斧、彎槓……對抗著堅硬的岩石。隨著高度不斷攀升,工匠們漸漸能站起來了,但這是另一道艱苦工作的開端。工匠要一直立著脖子仰著頭,雙臂高擎,一鑿鑿向上擊打。無數粉塵石屑灑落,落到臉上、手上、眼睛、鼻孔裡,鑽入工匠們的肺腑……整個環節容不得任何失誤,特別是那些預留用來支撐未來教堂穹頂的柱子,萬不能誤傷。它們完整挺立,才能扛起沉重無比的石頭穹頂。如果誤傷了柱子的雛形,石頭教堂這個龐然大物就會先天不足、傷筋動骨。簡言之,這工程就是以微薄的人工,在厚達幾十米、重達千百萬噸的岩石上繡花,在石頭上剪紙。將一切不需要的部分剜去,留下的部分構建成一座座氣勢恢宏的教堂。宗教信仰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力量,信徒們用雙手完成了感天動地的聖跡。

說了這許多建築史話,還沒有進入正題。我是想用這種方式,能夠讓朋友們多瞭解一點兒岩石教堂。好吧,閒話少敘,這就親眼去看看。

我所見的第一座岩石教堂,名為「梅德哈尼阿萊姆」,是拉利貝拉岩石教堂群中體積最大的一座。遠遠就看到地面上支起銀灰色的輕骨金屬裝置,像是現代材料搭起的傘骨。當地人說,這是聯合國出資修建的保護措施。說實話,它對岩石教堂的景觀破壞蠻大,有點兒像一個美女套上了牙箍。

修好後還會拆除嗎?我問。

不會拆除,只會更換新的保護裝置。當地人答。

我說,你們是不是還是希望看到以前沒有被保護起來的原始樣貌的教堂?

當地人回答,當然,我們更喜歡古老的樣子。可是,有什麼法子呢?保護第一。

這個教堂的名字翻譯過來是「救世主教堂」,是由一塊長33米、寬23.7米、高11.5米的暗紅色岩石雕刻而成。共佔地782平方米,有五個中殿和一個長方形的廊柱大廳。在廊柱大廳裡,有28根本身就和岩石基座生而一體的石柱,頂天立地地支撐著原本也是岩石一部分的天花板。廊柱上還有很多精雕細刻的圖案,也都是和教堂的整體一併完成的。

教堂內部有壁畫和一些宗教飾物,令人稱奇的是,還有很多非洲鼓置放在一旁。

我悄聲問,此地也作為其他活動的場所嗎?

當地人說,不。這裡只進行宗教活動。

我說,那這些鼓……

當地人說,它們是用來代替管風琴的。

我說,做禮拜的時候,這些鼓會擂響嗎?

當地人說,是的。從岩石中發出的鼓聲,經過巖壁的共鳴,非常震撼,氣壯山河。

用非洲鼓代替管風琴,因地制宜的偉大創造。

非洲鼓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打擊樂器。非洲鼓是會說話的。當地人不無自豪地說。

會模仿你們的語言?我很驚訝。

它的節奏就是非洲人都懂的語言。有一些固定的信號,只要手鼓響起,就能傳達想要表達的具體事情。拉利貝拉人根本就不用走出自己的屋,就能知道村子裡所發生的所有重大事件。這些鼓是有神性的。拍擊的部位不同時,音色也有分別,可以發出高中低不同的聲音,祈禱部落安寧,傳達對神的敬畏。當地人很自豪地說。

這些排成隊伍的鼓,身高大約有半米多,直徑約30厘米。鼓身上還用濃重的色彩,畫著各種幾何、花草、人獸圖形。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地下幽暗,我一時分辨不清這造鼓的材料。

當地人,非洲鼓常用牛皮、羚羊皮製成,還有木頭、豹皮、斑馬皮、蜥蜴皮、鱷魚皮等,甚至還用大象的耳朵。

我悄聲問說,您能看出哪面鼓是大象耳朵製成的嗎?

當地人悄聲說,在教堂裡面的鼓,通常都是大樹皮鑿空做成的。

與之相鄰的聖馬利亞教堂,面積要小一些,高度為九米。它的石壁上雕刻著很多精美的幾何圖案。比如卍字符、星形和花飾。別的圖案我都可以理解,但這個卍字圖案不是屬於佛教的嗎?後來我在聖城內買到一個紀念物,是順時針方向的卍字圖案這簡直就是印度教的符號了。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查資料也無解,問我們博學的導遊,他也說不明就裡。所以我只能認為這種古老的符號曾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並無特定含義。

聖馬利亞教堂的另外一個特色是它的窗戶。每側牆上有兩組窗戶,每組三個。據說上面一組窗戶,代表的是三位一體。下面一組三扇窗戶代表著耶穌受難及兩個當時嘲笑他的罪人。由於這倆罪人的下場不同,在代表他們的窗戶的上、下方又各開了一個鑰匙形狀的小窗口。口朝上那扇窗戶,代表此人雖然干了壞事,但洗心革面之後得到救贖,靈魂還是能升入天堂的。窗口朝下的則表示那個死不悔改的罪人,最終被投入黑暗地獄。基督教的教義在這裡入境隨俗,有了本土化的詮釋。連基督教最莊嚴的節日——聖誕節,在埃塞俄比亞也被改在了每年的1月7日。

聖馬利亞教堂的一側有個不大的水池,只有十幾平方米吧,但看起來很深。

它有多深呢?我問。

11米。當地人告訴我。

我本來想問這麼深是否安全,後來一想,聖地不可多嘴,就隱忍下了。再次仔細觀察水池,水體呈綠色,有綠漆似的水藻浮游。

當地人告訴我,這水靈得很。

我說,包治百病嗎?

當地人是個中年男子,是很有經驗的導遊。他肩披雪白的聖袍,很有幾分仙氣。說起這聖袍,還有一個小插曲。我亦步亦趨地跟隨他,就要走入救世主教堂的時候,他突然轉身走了,說,對不起,請您站在此地不要動,等著我。

我只好遵命呆站,好在時間不很長,他就返回來了,抱歉,我剛才忘了披聖袍,趕回去拿來。他說著,把手中一大塊本白色的麻布往身上披戴。

我說,這是工作要求嗎?進入岩石教堂的時候,必須這樣著裝?

他搖搖頭說,並沒有這樣的要求,是我自己給自己規定的。在遊客眼裡,這是遊覽的地方,但在我們埃塞俄比亞人眼裡,這裡是聖地。每一次走進它,我都要披上聖袍。

我說,我能看看您的聖袍嗎?

聖袍男就把穿到一半的白布重新放下來,讓我細細端詳。

一塊很大的白色紡織品,紗支很細,薄而柔軟。依我原來的理解,聖袍是聖母馬利亞在大天使加百列告知受胎時所披的長袍,一般人穿的應該叫聖服吧。不過在埃塞俄比亞,他們都管這叫聖袍。荒遠之處,宗教常常有新解釋。

聖袍男把白布接回,先把一端披在肩上,然後就勢將身體半裹起來。然後他把胸前的皺褶仔細整理一番,讓它們呈現出美麗而自然的垂擺半弧形……這一瞬,我突然想起了巴黎盧浮宮裡的「勝利女神」雕像。

當年參觀時,一位學藝術的朋友對我說,勝利女神的頭沒有了,所以,你不能像欣賞蒙娜麗莎的微笑那樣,看到女神的面容。你的注意力要放在她的衣服上……

我忍不住好奇,說,衣服是當時的時裝嗎?

朋友白了我一眼說,是皺褶。裙裾的皺褶,非常自然而流暢。看著看著,你就覺得石頭具有了風吹絲綢般的質感和動感。

我不懂藝術,但勝利女神的衣褶確實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後來看歐洲影片和油畫,看到羅馬帝國君臣所穿的衣服,都折有很瀟灑的皺褶,看似隨意,其實很有韻律,心想這該是從勝利女神那裡傳承下來的。到了埃塞俄比亞,我發現,無論多麼貧苦困頓的男人,都會披一條白色的巾子,在胸前垂疊出瀟灑的紋路。他們走動時,常常手執一根木杖。它並不是枴杖,因為年輕人也都會持有。男人們會將這根木杖提在手裡或單手舉過頭頂,很像權杖。

我曾問過,這根木棍有什麼用呢?

被問到的人似乎很困惑,想了半天才說,用處?如果你一定要找個用處,在野外的時候,它可以防身,對付野獸。

我說,那為什麼在城裡的人也手執一根木杖?

他們似乎有些為難,好像這不應該是一個問題。最後答覆說,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傳下來的。

在此我做一個自以為是的揣測——人類真的是發源於非洲。原始時期,人為了御寒,會隨身攜帶一塊布,冷時披在身上,累了鋪在地上。手執一根木棍,為了安全。無論是追捕獵物還是打草驚蛇,木棍都須臾不可離身。當古人類從非洲高原出發跋涉到世界各地的時候,帶走了這個傳統。於是古希臘的女神,有了飄飄欲仙的衣褶;古羅馬的長老院中,人人都手執一根杖。

話扯遠了,趕緊回到聖馬利亞岩石教堂的綠水池邊。

並不包治百病。單為女子祈福。結了婚的女人,喝了這池裡的水,會生出天使一樣的孩子。聖袍男說。

我暗自腹誹,喝了這池裡的水,生不生孩子不敢保,但拉肚子估計是一定的。

不管怎麼說,由於聖馬利亞教堂擁有如此神奇的「送子」功能,這也使它成為拉利貝拉岩石教堂群裡最受人歡迎的一個。

是不是凡是女神,都兼管送子這檔事呢?是不是女子都格外崇敬神明呢?是不是聖母和觀音修得了同等的法力,不分伯仲呢?

聖馬利亞教堂的廊壁和柱壁上,還雕有很多動物的圖案,比如鴿子、鳳凰、孔雀、牛、大象和駱駝等等,我猜想,開鑿教堂的工匠都是出身於勞動階層並熱愛大自然的人,所以在這裡大施拳腳,留下彌足珍貴的雕塑。

拉利貝拉的11座岩石教堂並不是孤立分佈的,而是藉著同樣深邃的地道相連,大致可分為三個組團。以約旦河為界,北側的算是第一組,共有6座岩石教堂。南部的算是第二組,有4座教堂。第三組其實算不上組,只有1座教堂,就是大名鼎鼎的聖喬治教堂,在約旦河的西南側。第一和第二組的10座教堂,經地道加上迴廊連為一個整體,有點兒像彼此可以火力支援的地下堡壘群。

高原有些缺氧,加之不斷攀爬,很快,浸透全身的疲憊就取代了最初的驚喜。一個個教堂介紹下來,有點兒煩瑣。我就揀要點說說吧。

先說我沒看的一個教堂。您肯定要納悶,你自己都沒有進去,為什麼先說它呢?

第五座教堂,就是創下這個偉大奇跡的拉利貝拉國王的出生地——各各他教堂,也有人說是他的安息地。該教堂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嚴格規定,女人不得靠近此教堂。這是拉利貝拉岩石教堂群裡的一個異數,別的教堂並不拒絕女子進入。

我只好止步於門口的地道處,對蘆淼說,你看得仔細點兒,回頭告訴我。

我在外面待著無事,開始信馬由韁地胡思亂想。

按照傳說,拉利貝拉出生的時候,顯然還不是國王,也沒有建造起岩石教堂。那麼,他怎麼會出生在這裡呢?這個教堂是以後追建的?如果是安息地,還說得過去。還有他媽媽給拉利貝拉起的名字,也頗有幾分驚心動魄。哥哥是現任國王,母親又把另一個兒子命名為「王權蜂授」,就不怕給這個小嬰兒帶來災難嗎?考慮得似有不周。第三,關於用石頭建造教堂,國王說來自夢境神遊,我覺得更像假借神諭,實則是表達虔誠之心。此王國屬地海拔2600多米,高原林木稀疏,無法得到建造高大教堂的優質木材。此地的石頭也為粗糙砂岩,無法像歐洲的大理石教堂那樣利於切割和砌造。國王思慮再三,為了能保質保量讓教堂流傳久遠,在岩石中開鑿教堂,應該是不得已中的上策。

不一會兒,蘆淼歸來,我趕緊問,裡面是不是有男性屍體?據說,這裡是拉利貝拉的安息地。

蘆淼說,裡面不算太大,有一條長長的石甬道,供奉的是耶穌受難時的雕像。教堂兩個中殿的牆上,雕刻著七個真人大小的牧師系列像,神龕中還有一個墓,墓穴的旁邊就是教堂守護者休息的小床。

那個墓裡是否安息著偉大的拉利貝拉王?

最值得一提的是聖喬治教堂。和大地在同一水平面的教堂頂,呈三組巨大的十字架形狀。若從空中俯瞰,十字架彷彿是有生命的,從山體中誕生後拔地而起,還在生長。此教堂拍成的圖片特別令人震撼,如果不是身臨其境,簡直難以琢磨它是如何建造的。聽說有不少人正是因為看了這張圖片,才下決心到埃塞俄比亞一遊。還有人將它列為自己死前必遊覽的多少個地方之一。

教堂是由一整塊巨石一氣呵成的,高15米(相當於五層樓)。這塊石頭不但完整,而且異常堅硬,又稱「獨石教堂」,歷經幾百年風雨,竟然一如初建時的穩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專程到此考察後決定,此教堂不必搭建保護性頂棚。這樣,遊客們就有了眼福,可以一睹一座原汁原味的岩石教堂,與當年拉利貝拉國王看到時別無二致。

聖喬治教堂從外觀看,分為三層。聖袍男說這象徵著《聖經》裡的「挪亞方舟」,因為挪亞方舟就是分為三層的。

沿地道下行,進入聖喬治教堂。在門口處要脫鞋,地面上鋪著厚厚的紅地毯,化纖的。其實並不厚,積了很多塵灰,顯得比較厚。在之前讀過的遊覽攻略中說,這種地毯藏污納垢,滋生著很多跳蚤和臭蟲。我有點兒不以為然,以為是故意醜化。其實完全正確,自打到過岩石教堂之後,我就不停地被吸血的小動物咬得遍體鱗傷。我遍塗驅蚊劑,毫無效力。這才發現驅蚊劑也是「術業有專攻」,對蚊子不一定管用,對其他嗜血昆蟲是一定不管用。這幫小動物也天賦異稟,絲毫不懼怕清涼油,從一而終地和人不離不棄。據資料介紹,這幫吸血鬼會潛藏在人的頭髮中被帶回家。回到北京後,我特地揀午夜時分像鬼魅一般跑到室外垃圾桶,將去非洲穿過的全部衣服拋棄,祈願隆冬的嚴寒殺滅它們,不再貽害他人。

又扯遠了,回到聖喬治岩石教堂。教堂廣大,內部卻沒有任何石柱支撐,上下雕鑿貫通一體,氣勢恢宏。

一位身披白袍的神職人員,在窗口附近讀著聖書,從高高窗戶斜射進的一道微光打在他的半個臉頰上,讓他在薄暮的頂光之下,顯出聖潔之態。我不合時宜地注意到,他黝黑的肘壁上貼著一塊淡黃色的傷濕止痛膏,並輕微咳嗽。我能理解,在這深達地下十幾米的石穴中,很容易得風濕骨痛之症。加之空氣不流通,長久以往,呼吸系統也易落下疾患。

他潛心修行,對所有的來客一律眼皮也不抬。

出得教堂,聖袍男對我說,這裡安息著一位聖人。去看一下吧。

我說,在哪裡?

他說,在聖人洞裡。

聖喬治教堂的室外通道旁的巖壁上,有一處巖洞,封著鐵絲網,但這仍然擋不住成群的蒼蠅聚集在這裡。我走到洞前,依稀看到裡面臥著一具乾屍。他近乎骷髏,湊得更近些,能分辨出人的大體形狀和毛髮。因年代久遠,一些骨關節脫落,手掌、腳掌遠端的細小骨骼已經凋散……

我悄聲問,聖人歸天已多少年了?

聖袍男答,400多年了。

我說,400多年來,聖人一直在此安息?

聖袍男說,正是。早年間,人們還會撫摸聖體,以求賜福。這些年為了保護聖體,就用鐵絲網攔了起來,來人只能在洞外瞻仰。

我默默觀看,一隻從洞裡飛出的蒼蠅停靠我的臉頰。

這就是所謂的「聖人效應」,源遠流長。特別是在宗教氛圍中,常常有人說自己享有「聖物」,比如是某個聖人的骨殖或凶器的一部分,例如釘死誰誰的十字架的木塊或裹屍布。莎士比亞去世後,有人把他家附近的樹木砍了,當作珍貴的木材高價出售。拿破侖墓邊上的樹木也難逃此運,砍後分成一片片,被人帶回去做紀念品。拿破侖的陰莖也難逃厄運,被主持拿破侖臨終祈禱的牧師割下來帶走了。至於握手後幾天不洗手或懇請被誰誰觸摸頭,更是至今流傳。

我甚至覺得索要作者的簽名本,也多少有點兒這種嫌疑。那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同別的印刷品沒有區別,從傳遞的內容來說,毫無二致。所不同的只是作者的手撫摸過這本書,真是沒名堂的喜好。

周圍的遊客幾乎人人手裡都拿著一段樹枝,品種不拘,只要能隨時揮舞就行。原本綠色的樹葉由於在乾燥空氣中的連續舞動,迅速枯萎脫水,干若標本。這可不是一種儀式,而是為了驅趕無所不在的蒼蠅。手中動作稍有停歇,就有蒼蠅在你的嘴唇上搓手搓腳,癢熱難熬。

當地黑人似乎沒有遊客們這般矯情,特別是小孩子,蒼蠅糊了一嘴巴,依然安之若素。估摸已經建立起了一套防禦機制,對蒼蠅的摸爬滾打不再敏感,方能與之和平共處。這是當地人身體對環境的適應,若他們每天也像遊客似的不停驅趕蒼蠅,徒然耗費多少能量!

我對自己說,那蒼蠅剛剛可能在乾枯的聖人斷肢停留,於是我也沾染了仙氣。

走的地方漸多,我已對世界各地的喪葬風俗有了包容性。比如我們愛好入土為安,如果是聖人,更要善待他的遺骸。不過此地卻把聖人曝屍400餘年……我們喜土葬,尼泊爾人卻在恆河上游架起薪草,親手將自己剛剛嚥氣的親人烈火焚燒四五個小時,然後再將他的骨灰投入河水。在伊朗的亞茲德,逝者的屍身要抬到高高的天葬台,以供鳥雀啄食。如果某一天逝者太多,食腐動物一天消化不完那麼多肉身,第二天家人還要將殘破的屍體再次擺放安頓,以利飛禽饕餮……

我要深深感謝聖袍男,他教會我那麼多關於埃塞俄比亞的知識。

基督教是埃塞俄比亞最主要的宗教,歷代國王差不多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這在非洲大陸很少見。說起他們信奉基督教的歷史,真是非同小可。據埃塞俄比亞的傳說,當年他們美麗的國君示巴女王曾親赴耶路撒冷,拜訪所羅門王。她可不是空手去的,隨從人員帶著滿載華貴禮品的797頭駱駝、無數頭騾和驢,長途跋涉方到達聖城。

這事並不僅停留在傳說中,《聖經》裡也有記載。《舊約全書·列王記》裡面說,大概在公元前10世紀的時候,以色列王國正處於所羅門王統治下的鼎盛時期,這時候,突然有一位異國君主示巴女王帶著很多珍貴的寶物來拜會所羅門王。她聽說所羅門王的智慧無與倫比,於是提出了很多古怪的難題請所羅門王回答。所羅門王沒有被難住,以自己橫溢的才華折服了該女王。女王向所羅門王獻上了無數的黃金和寶石,所羅門王也以好客的胸懷極盡所能地盛情款待了這位女王,盡量滿足了她的一切要求。在《聖經·舊約》中,這可是為數不多的奢華記錄。

野史說,所羅門王一見鍾情,愛上了示巴女王。不過女王很矜持,一直沒有答應所羅門王的求愛。一直到離開耶路撒冷的前一天晚上,所羅門王擺下盛大晚宴,為女王送行。所羅門王再次示愛,示巴仍無動於衷。所羅門王只好說,那好吧,如果你臨行前不從我的宮殿裡帶走任何一樣東西,我就放你回家。示巴女王說,我不會從你的宮殿裡帶走任何東西。他們達成了約定。

所羅門王使了個小計策,他讓廚師將菜餚做得十分美味,同時在菜裡放了大量的鹽。示巴女王飽餐後半夜裡口渴難耐,起身喝了一點兒水。一直等候在近旁的所羅門王說,現在你違背了諾言,用了我宮殿裡的東西,所以你要答應我的求愛。第二天分手的時候,所羅門王拿出一枚指環,對示巴女王說,我預感你會因昨晚的事兒生下一個男孩,讓他以後拿著指環來找我。示巴女王回到埃塞俄比亞之後,生下了所羅門王的兒子麥納克裡,以後成為埃塞俄比亞王國的奠基人。

這段故事在埃塞俄比亞家喻戶曉,在位長達40多年的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就自稱為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第255代嫡孫,是「猶太教的雄獅」。

既然談到了所羅門王,腳跟腳而來的還有金約櫃的傳說。

麥納克裡長大之後,果然拿著所羅門王的指環,來到了耶路撒冷。所羅門王非常喜歡這個孩子,希望他繼承自己的王位做以色列王,可是麥納克裡和他老媽一個性子,執意不肯留下,堅決要回埃塞俄比亞。無奈中,所羅門王立下約法:只有麥納克裡的子孫才可以統治埃塞俄比亞。於是,以後的統治者在繼承王位的時候都要聲明,他們的血統來自所羅門王。這就是著名的「所羅門王約法」。

事兒還沒完呢。

在以色列早期的記錄當中,金約櫃用來盛裝上帝在西奈山賜給摩西的石碑。約櫃就成了上帝與以色列之間的見證。在《出埃及記》第25章第22節裡,上帝對摩西說:「我要在那裡與你相會,又要從法櫃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間,和你說我所要吩咐你傳給以色列人的一切事。」

西方歷史學者曾樣描述約櫃:這櫃子裝有上帝與人類的終極連接,《聖經》裡記載了它的巨大威力。夷平高山,摧毀軍隊,滅絕城市等等。到了3000年前的某一天,約櫃從所羅門聖殿裡神秘地消失了。它到哪裡去了?

所羅門王真是愛這個兒子啊,據說把裝有上帝指示的「約櫃」給了麥納克裡。

麥納克裡把金約櫃從以色列運到了埃塞俄比亞,一直秘密保存在他王國的首都阿克蘇姆。

麥納克裡的王朝在公元3世紀到6世紀時盛極一時,後來國力漸衰,11世紀時被扎格王朝取代。扎格王朝的國王就是建造岩石教堂的拉利貝拉,也篤信基督教。13世紀末,另一王朝取代了扎格王朝,政治重心遂逐漸南移。14世紀初,王朝都城自拉利貝拉遷至紹阿,拉利貝拉城垣漸漸被湮沒。在後來的幾個世紀裡,因交通不便,沒有人管理,逐漸被人們遺忘。

在朝代的變遷中,約櫃到哪裡去了?

充滿危險的旅程,幽魂般的聖湖之島,迷霧籠罩的古老教堂,人跡罕至的猶太村落,不可思議的史前文明,擁有超凡法術的先知,真偽莫辨的傳說,藏在經卷裡的密碼,殘缺不全的手稿,神秘的聖殿騎士……這是關於尋找金約櫃的神秘傳說。

埃塞俄比亞人堅定地相信此聖物就存放在自己的國家,在北部阿克蘇姆的聖馬利亞教堂。一位修士用一生的時間寸步不離地守衛著這個聖物,他是現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接觸到約櫃的人。當他快去世的時候,他將得到上帝的旨意,找到約櫃的另一個守護人。

我到達阿克蘇姆之後,問當地修士約櫃之事。修士平靜地說:人們都說有約櫃之謎,對我們來說,它並不是一個謎。它千真萬確地存在著,寬30厘米,長50厘米。櫃子的外層塗金,裡面放著十誡的法板。對我們來說,你只需要相信它。

我試著在腦海中想像了一下它的大小,寬30厘米、長50厘米,乘起來不過0.15平方米的面積,比我想像中要小得多。

據有幸曾在遠處見過約櫃守護僧侶的人說,守護者是一位黑瘦的長者,臉頰下凹,留稀疏長鬍子,下巴尖瘦,身披黃袍,有生之年一步不得離開教堂,有幾個小修士服侍他,給他帶吃的喝的,照顧他的日常生活。

想像中,守護的修士仙風道骨才是。

約櫃真的存在嗎?就在埃塞俄比亞嗎?也許正如修士所說,作為信徒,你要做的就是相信它。

在我等外人看來,埃塞俄比亞人無疑是黑人。但細細端詳,埃塞俄比亞人的種族特徵和周圍的尼格羅人種之間,的確存在一些明顯差異。他們皮膚顏色較淡,體格修長,鼻子高聳,額頭廣闊,長著狹小的鷹鉤鼻,帶有一部分閃米特人的面貌特徵,還有被稱為「法拉沙人」的黑色猶太民族。

以色列人認黑皮膚的法拉沙人為親戚。根據以色列《回歸法》,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有權返回以色列。

由於「法拉沙人」在埃塞俄比亞處境艱難,以色列曾多次大規模空運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回歸。1984年至1985年,以色列發起「摩西行動」,數月內運送8500名黑色猶太人返回以色列。1991年,以色列政府再次發起「所羅門行動」,在短短36小時內,將1.4萬名黑色猶太人空運回以色列,其中一架以色列的波音747貨機單程就運載了1122人。

到了2011年7月,以政府決定實施「鴿之翼行動」,將留在埃塞俄比亞的最後一批7500名「法拉沙」猶太人空運回以色列,將他們安置在以色列南部社區,開始新生活。

本文的結尾,我要做一個小廣告。

身披白色聖袍的導遊家,有個小旅館尋求合作,他希望我能在中國找找願意與他合作的買主。他領我到他正建造的四層小樓工地處觀看,在滿地牛糞羊糞雞糞的縫隙中,我像跳棋子上躥下跳……

我說,您這個房屋大約什麼時候能完工?

聖袍導遊說,因為資金的問題,現在停工待料呢。

我說,已經花了多少錢?

他說,100多萬人民幣。

我說,那麼最終完工總預算要多少錢呢?

他想了想說,至少還要200萬人民幣。

這的確是一個令人詫異的造價。我說,這裡的客流量如何?

導遊說,每年聖誕節的時候,會有很多基督徒前來拉利貝拉岩石教堂參加宗教活動。城裡人滿為患,很多人找不到住處。

拉利貝拉具有令人震撼的永久魅力,當地的旅遊設施也相當不足,家庭旅店肯定是日後的發展方向。不過,導遊家離拉利貝拉的遺址大約還有十幾千米的距離,不知可有人願意合作?

到拉利貝拉看看岩石教堂,它的確是一個戰慄的奇跡。

《非洲三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