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貧苦為神奇

中國多窮人。貧窮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童年時代的貧窮,會給人留下久久滲血的傷口。即使那傷口在時間的繃帶下癒合,風調雨順時恍然不覺,一旦風雨交加,就會引爆疼痛。

《礦工的兒子》是一本講了很多貧窮故事的書,比如蔡合城幼年時代,6歲時眼見著自家的茅屋被泥石流摧毀,7歲就販賣干樹枝以換取學費。他家中五代都是礦工,媽媽到礦坑口推運煤渣車,肩上永遠是磨破的血痂。蔡合城10歲時就要每天晚上去推台車,從午夜十二點到凌晨四五點。穿過幽深的隧道,在震驚台灣的大礦難中險些喪命……看到這些章節的時候,你會唏噓不止,但在內心的最深處,還有一份保留。這就是——你蔡合城雖然苦,但肯定不是世上最苦的人,一定還有比你更苦的人存在。

貧苦可以成為很多人奮鬥的動力,這樣的傳奇我們也聽過很多。書的中間部分果然不出我們所料,艱難困苦孕育了奮發不息的精神,蔡合城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先是以第一名的成績成了第一位考上省立基隆中學的礦工之子,然後以1965包方便麵充飢,刻苦讀書換得了商專的文憑;喝豆漿又成就了自己的美好姻緣;成為王永慶的球童,完成了大學的學業;之後又到美國取得了教育學碩士學位,開辦了自己的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讀到這裡,你會感歎,你會為蔡合城高興,會羨慕他的努力和成就。如果這本書的價值僅僅到這裡,我們依然還可找到很多同類的書籍用來勵志和鞭策自我。

接著,我們看到了蔡合城更大的成功,他以40多歲的「高齡」轉行到競爭非常激烈的保險業,在短短的時間內取得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績。入行第一年就成了台灣的銷售冠軍,第二年業績精進,第三年又是台灣冠軍……不過,最震撼我的還不是這些聳動的記錄,而是取得了如此顯赫成就之後的蔡合城說的如下這句話:

「對於我們這種窮人家出身的小孩,物質方面的需求真是很容易被滿足,反倒是心理上那種總是惶惶不安、吃了上一頓不知下一頓在哪裡的感覺,那種從小到大揮之不去的經濟焦慮,才是曾經窮困過的人一輩子要面對的課題。」

中國在迅速的變革之中,我們有太多由窮變富的成功人士,卻鮮有蔡合城這般思考和昇華。所以,我們才有那麼多富了卻並不快樂的人,富了卻沒有目標的人。窮人讀這本書,可以看到怎樣致富。富人讀這本書,可以看到怎樣獲得安寧。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還是不太窮也不太富的人,都可以看到蔡合城內心運行的豐富軌跡,被他的慈悲和博愛感動。

《預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