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明日落紅應滿徑(2)
人生的緣分,就像是一盞茶,瞬間就由暖轉涼,由濃到淡,亦可以一飲而盡。再來回味,只有縈繞在嘴裡的淡淡餘香,低訴那段緣起的從前。所以,張先的心情,我能理解。那麼多的妻妾,自是有無數的聚合。無論多麼相愛,也不能永遠偕老。就像是春辰,多少人都希望在此間徜徉,留住奼紫嫣紅的美好。以為這樣,年華也會忘記更換,讓相愛的人,可以攜手,不用分離。
可是,總會有一種單純的綠意,取代花的顏色。那些人面桃花初相逢,被封存在記憶的書中,在無事時,閒翻幾頁,聞著淡淡的墨香,細細咀嚼,又是另一番滋味。如果說花開是一種溫暖的幸福,那麼花落應該是一種惆悵的感動。既知春去,會有春回,又何必執著於虛妄的等待。既知流年逝去,不能往返,又何必只抓住往事那一小段殘缺的影子,而辜負以後那一大段美好的時光。人和人之間,習慣了隔著一段距離相看,到最後,成了陌路,也不會有太多的傷感。
窗外的雨,一直在下,我讀張先的詞,聞到他壺中老酒濃郁的芳香。那是他用落英釀製的美酒,飲下去,便擁有了整個春天。其實春天早已遠去,可我卻相信,明日落紅應滿徑……偶然間,不知在哪裡看到這麼一句話:讀喜歡的書,愛喜歡的人。就是如此簡潔,就像是午後閒窗下,剛剛繡好的幽蘭,幾片葉,三兩朵花,甚至連顏色都沒有。又像是伏在桌案上,打了個盹兒,做了一簾清夢,夢裡的情景是什麼,一點模糊的印象都沒留下。
讀宋詞總是會這樣,讀到喜歡的句子,就像是做了一場夢,夢裡你可以四季更替,日月顛倒。可以全然不必在乎,你身處何方,春秋幾度,是榮是辱。因為,書中的錦句名詞,會讓你翩然入境,時而在江南落了滿身的花雨,時而又在塞外看過一場硝煙。此時看到籬院春花,彼時又見樓台秋月。詞中之滿身花雨又歸來南歌子田為夢怕愁時斷,春從醉裡回。淒涼懷抱向誰開?些子清明時候被鶯催。
柳外都成絮,欄邊半是苔。多情簾燕獨徘徊,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
意,句中之意,作者所處的自然環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這一切,所延伸出來的,令人心動的美麗。像是一場碧水無涯的癡情相遇,震撼滋潤著在塵世中漸次蒼白的靈魂。
邂逅這首《南歌子》就如同邂逅一場溫潤的春雨,沒有一見驚心的觸動,卻有一種前世已相識的纏綿,還有一種恍惚如醉的清新。不知是誰在低吟:在花間盛一壇春雨,且好生收藏著,待到佳人歸來,一起剪燭煮茗。對,就是這般感覺,讀這首詞,就像是開啟一壇經年的春雨,在閒窗下,挑燭烹煮一壺純淨的綠意。添了些相思的花瓣,放了點青春的夢想和時光的芬芳,調和在一起,便成了讓我們捨棄不下的味道。
你我是看客,被帶入這樣的場景裡。像是一場戲,演員已經更換了戲服,隱沒在茫茫夜色裡,而我們,還佇立在台下,思索著戲中的情節,為什麼能這樣打動心腸。別人輕巧地退出,自己卻開始描上濃墨重彩,披了戲子的裝扮,導演著未了的結局。這就是文字,帶著某種無法言喻的魅力,與參透不了的玄機。
寫這首《南歌子》的詞人叫田為,一個在宋朝詞壇上, 並不風流、並不出眾的人物。
在星羅棋布的宋時天空, 又有多少人, 可以光芒萬丈到讓群星失燦?能夠在萬星叢中,出類拔萃的人,寥寥無幾。許多人,遵循著星相的排列,做自己獨立的那顆星子,也許光芒微弱,卻依舊可以照亮行人的路。喜歡一首詞,不需要知道詞人的背景,就像喜歡一個人,不需要任何的緣由。
歷史上是這麼記載田為的。田為,生卒年不詳。字不伐,籍裡無考。善琵琶,通音律。政和末,充大晟府典樂。宣和元年(1119年)罷典樂,為樂令。《全宋詞》存詞六首,有《芊嘔集》。田為才思與萬俟詠抗行,詞善寫人意中事,雜以俗言俚語,曲盡要妙。嘗出含三個詞牌的聯語“玉蝴蝶戀花心動”,天下無能對者。多麼簡潔的一生,就像他的詞,因為稀少,更讓人珍惜。
“夢怕愁時斷,春從醉裡回。”他每日昏昏求醉,忘記了年光幾何,因害怕夢醒了,愁也隨之醒來。可春光,卻還是在醉夢裡,悄悄地回來。他睜開眼的時候,看到的是陽春三月,煙景無限。茫然間,發出感歎:“淒涼懷抱向誰開?”可見他心中的孤獨寥落,明媚的春光,品到的卻是淒涼的況味。心中的話語,無法傾訴,亦找不到那個可以傾訴的人。時過境遷,我們真的不知道,田為究竟為了哪個紅顏,如此愁悶難解,為了誰,如此醉生夢死。但我們知道,有一個女子,佔據了他寬闊如海、狹窄似井的心靈。我們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一個男子,被命定的機緣左右,束手無策的時候,只求一醉不醒。
如此心境,才會看到大好春光,卻意興闌珊,無心踏青賞春。“些子清明時候被鶯催。”這裡的“些子”,是唐宋的俗語,少許、一點點的意思。在此處,是形容清明時節春光的短暫,彷彿品完壺中酒,做一場南柯夢,春光就沒了。枝頭上,婉轉的黃鶯,並非在為春天低唱歡歌,卻似在催春老去。這醉裡醒來,所邂逅的春光,不曾抹去心頭愁緒,反而似夢幻泡影,如此匆忙,離去時,連一個回眸也沒有拋下。
最喜這句“柳外都成絮,欄邊半是苔”。自然清新,又古樸沉靜。飄飛的柳絮,似在和春天做無言的告別。而欄杆邊,蒼綠的苔蘚,在告訴我們,這兒有一段被擱淺的光陰。詞人一直沉浸在杯盞中,已經許久不曾憑欄遠眺了,因為遠方太遠,他想念的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
只有“多情簾燕獨徘徊,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燕子多情,不忘舊時主人,帶著滿身的花雨,歸來。然而它在簾外飛旋,靜靜地徘徊,是因為看不到主人當年的歡顏,而心中遲疑嗎?它覺察到,主人身邊的紅顏已不知蹤影,燕兒也知人心思,也懂物是人非的淒涼。此時的他,希望披著滿身落花歸來的,是他日夜思念的人兒。可人卻不如燕兒,燕兒還會思歸,而人,卻真的一去不復返。當年,他們在春天的渡口揮手, 是訣別。
窗外, 落英繽紛, 他看到的是滄桑和殘酷。
生命中所有的相遇,都是過客和過客的交替,就算當初不錯過,死生之後,終究也還是要失去。人生最悲哀的,莫過於得而復失,與其知道將來注定要失去,莫如將一生,交付與思念。
如若沒有那樣的訣別,也不會有這樣刻骨的相思和遺憾,也不會有這麼一首詞的存在。是一個叫田為的詞人,將那場花雨,和那個如夢似幻的女子,一起寫入詞中。我們自始至終,不知道她的模樣,不知道她在哪裡,只依稀看到一個女子,裊裊婷婷的背影,朝迷濛的煙霧中走去,直到徹底消失的那一瞬,都沒有回頭。
與一首純音樂偶然邂逅,其實以前依稀在哪裡聽過,可還是忘記了。後來有人告訴我,曲子叫《亂紅》。於是,心中彷彿看到一場人間花事,落幕時的情景。在細雨微風的黃昏,有落花紛紛飛舞,舞得絢爛安靜、舞得涼薄難當。待曲子結束,日常風靜,以為是一場美麗的意外,拂不去的,依舊是眉間落花。翻開詞卷,我看到落花,原來被歲月覆蓋在,禪寂的昨天。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這場落花,紛飛在葉夢得一首叫《虞美人》的詞中。似乎這首詞,就離不開嫣然的花事。詞牌名虞美人,本身就是一種花木,而詞人寫此詞,也是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虞美人葉夢得雨後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唯有游絲千丈晴空。
慇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娥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和友人置酒於海棠花下。在落紅輕飛的庭院裡,交杯換盞,應該是別樣風流。“雨後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這裡的來禽,在南方稱花紅,北方稱沙果。但我更喜歡另一名稱,就是海棠,這名字有一種嫵媚的風情,在清淡的日月裡,彷彿和每個人,都有一場旖旎之約。
葉夢得的詞婉約清麗,沒有多少濃情愁怨,放達中見清逸,明澈中含雋永。他的詞,就像他波瀾不驚的人生,住紅塵無多紛擾,處官場無多沉浮,到晚年乾脆隱居山林,自號石林居士,每日以讀書吟詠為樂,瓶梅清風,詩酒人生。有記載說他“晚歲落其華而實之,能於簡淡時出雄傑,合處不減靖節、東坡之妙”。可見他的詞自有一種清曠之意韻,到後來是鉛華去盡,清風不驚。然而他在詞壇的成就,亦同他的詞一樣,從容端然、風雲疏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