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
《水滸傳》寫至第二十一回末尾,武松始出場。敘事由此轉入武松正傳,至三十一回作結,被稱為「武十回」。武松是山東清河人氏,在家鄉酒後傷人,躲在柴進莊多時。武松遇見宋江後,忽然思念家鄉,要回清河縣看望哥哥武大。路過陽谷縣景陽岡,打死猛虎之後,他在陽谷縣做了都頭,探望兄長一節就此耽擱了下來。不意三二日後,武松於縣前閒玩,遇見了賣炊餅的哥哥。原來武大因武松外逃,又娶了招蜂引蝶的潘金蓮,在清河縣「安身不牢」,已搬至陽谷縣紫石街賃房居住。
由此可見,「武十回」的主要故事,均發生在陽谷縣,與清河無涉。那麼,既然故事發生的地點在陽谷縣,施耐庵又何必多寫一個清河?在傳統的章回小說中,這種實寫一個、虛備一個的技法,通常被稱做「陪筆」。所謂寫一個,陪一個。惟其如此,敘事方顯得闊綽自然,不至於板滯。這樣的例子,在《水滸傳》、《金瓶梅》、《紅樓夢》中比比皆是,此處無需贅言。
《金瓶梅》雖被稱為中國章回體小說中第一部虛構之作——它不以歷史故事為敘述對象,具有明顯的虛構性,在相當程度上脫離了講史或歷史演義的羈絆,但其主要故事仍由「武十回」敷衍而來。或者說,「武十回」構成了《金瓶梅》敘事展開的重要契機。簡單比較《金瓶梅》和《水滸傳》即可知道,《金瓶梅》對於「武十回」多有擇取和增益,但主要人物和事件一仍其舊,連敘事的語調也一脈相承,甚至在許多地方照錄《水滸傳》的文字,一字不差。當然,《金瓶梅》對「武十回」也有諸多的修改,其中最使人難於理解的地方,是將故事發生的地點,由《水滸傳》的陽谷縣改回到了清河縣。此處改動,表面上看或許屬於細枝末節,但在我看來實則關係重大。
《金瓶梅》 的作者做這樣的改動,或許有他的借口。因為在《水滸傳》中,施耐庵通過陽谷知縣之口,明言清河、陽谷兩地近在咫尺,寫陽谷,或者寫清河,似乎在兩可之間。問題是,《金瓶梅》保留了「紫石街」這個重要地名。我們知道,「紫石街」是武松殺嫂、潘氏勾情、王婆貪賄、鄆哥攪局的場所,而作者刻意將原屬陽谷縣的紫石街,移至清河縣中,究竟有多大的必要?由此,作者不欲將故事發生的地點置於陽谷縣的用意十分明了。《金瓶梅》刻意要用清河來取代陽谷,其中到底隱藏著怎樣的作者意圖?
換句話說,為何一定要寫清河呢?
查閱宋明兩代的相關史料,在山東境內,並無清河這樣的縣名。也就是說,《金瓶梅》的作者,似乎是隨手從《水滸傳》中借用了清河這個地名作為故事展開的地點。《明史·地理志》中確有一個清河縣,也有一個臨清州。清河縣遠在南方的淮安府,與陽谷縣相距遙遠,這裡暫且不論,倒是原屬山東的臨清與《金瓶梅》之間的關係值得認真推究。因為《金瓶梅》中的清河縣與臨清距離極近,甚至互相重疊。
元代大運河正式開通之後,臨清是運河航道最重要的樞紐之一,是經濟繁盛、商埠雲集、船隻匯聚的大碼頭。《金瓶梅》對清河的虛構自然是繪聲繪色,但對於臨清的描述,卻與歷史上的臨清若合符節,經得起嚴格的歷史檢驗。《金瓶梅》作為中國唯一一部描述十六世紀商業活動與世情倫理的章回小說,臨清顯然是一個更為理想的舞台。《金瓶梅》行文中正面或側面描述臨清的文字甚多,到了後二十回,作者乾脆將主要故事移到了臨清。
小說中寫陳敬濟自清河出發,去臨清碼頭照料酒店的生意,常常是騎著驢,身後跟著小伴當,三五日走一趟,說明清河距臨清很近。而《水滸傳》中與清河近在咫尺的陽谷縣,屬兗州府東平州(今屬聊城地界),距離臨清至少兩百華里。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往返四百華里,三五日便走一遭,不要說手無縛雞之力的「陳姐夫」,即便是「神行太保」戴宗,亦非易事。如上所述,《金瓶梅》中的清河,實為距離臨清很近的一個縣城,可以確定無疑。小說改陽谷為清河,其目的之一,在於拉近清河與臨清的距離,為正面描述依托北運河而興盛之北方商業經濟社會,選擇一個相對可信的地理位置。
《金瓶梅》中的清河不是一個普通的縣城,而是一個設立了包括衛所在內眾多衙門的所在。守備、指揮、都監、提刑等大小官員在這裡駐紮,皇親、太監等各類達官貴人也息影於此;漕運發達,南北交匯,商業興旺,店舖林立,街市阜盛;巨賈豪商、販夫走卒熙來攘往,院中妓女、伶優、戲子、吹拉彈唱之徒招搖過市,南北商人、幫閒掮客、地痞無賴遊走其間。種種物事,絕非一個地處窮山僻壤且有猛虎出沒的小小陽谷縣所能容納。作者改易地名的這番苦心,自然就不難理解了。
然而,若說《金瓶梅》故事發生地就是今山東河北交界處的清河縣,似乎也有不小的問題。且不說《水滸傳》中本來就有一個清河縣——《金瓶梅》故事的起點,源於對《水滸傳》情節的襲用,單從情節線索來說,《金瓶梅》中的武松於陽谷縣打虎之後,即在紫石街安身,並未遠徙。如果說臨清就是故事的發生地,那麼小說中的陽谷縣及其周邊的地理脈絡又如何解釋?
由此看來,若依照歷史或現實的實際地理狀況來按圖索驥,則不能不說,《金瓶梅》的地理設置存在著明顯的矛盾與悖謬。研究者要考證出故事的實際發生地,就遇到了無法解決的難題。
小說中的地理與實際地理狀況不合,自無足怪。小說家,尤其是傳統章回體小說的作者,使用煙雲模糊之法本來就是一大特權。在這一點上,《紅樓夢》的「假語村言」更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而研究者通過小說來復原相應時代的地理和社會狀況,也不能膠柱鼓瑟、削足適履。無論是古典小說還是現代小說,作者當然會透過自己的經驗描述或者反映一定的社會現實狀況,但同時,這種描述又具有強烈的虛構性——它是一個「既是又非」的結構。
而《金瓶梅》的兩難在於:一方面要沿襲《水滸傳》的故事展開敘事,不得不受到原作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希望擺脫傳統章回體的既有框架,在描述社會現實方面另開新局。比如說,它將故事的實際地點移至北方經濟重鎮臨清,表明作者在呈現明代商業經濟活動影響之下的社會現實和倫理方面,有了全新的考慮。小說地理設置方面出現矛盾乃至悖謬,也反映了章回小說在發生蛻變時的複雜狀況。
綜上所述,《金瓶梅》中的清河縣,與《水滸傳》中的清河縣一樣,都是虛構的,實際上並不存在。作者沿用《水滸傳》中這個地名,並結合自己的經驗和見聞對它加以改造,既有「俟河之清」這樣的隱喻性暗示——與小說中縱情聲色、吏治腐敗、人倫敗亡的污濁構成一定意義上的反諷,同時作者也基於自己的敘事目的和需要,整合自己走南闖北的人生閱歷,調動文學想像力,拼合併建立了「清河」這樣一個特殊的故事發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