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和我合寫《蔣介石評傳》,既屬偶然,又有其必然性。
李敖早年第一部傳記作品是《胡適評傳》,原計劃十冊,只出了一冊,不是寫不下去,而是不願意再把精力花在一個人身上。我自己寫完《郭嵩燾與道鹹同光時代》一書稿後,也不想再寫人物傳記。兩個人都不想,卻又聯手,同做馮婦,豈非偶然?
不過,偶然的背後有其必然,如箭在弦,不得不發。天下皆知李敖是蔣家在台灣極盛時期的「異己分子」,因而備受白色恐怖之害、牢獄之災,自然恨蔣入骨。不過,李之恨蔣有異於蔣之恨共。蔣氏父子痛恨共產黨,不僅自己忌諱不談,而且查禁「匪書」,也不准別人看、別人想、別人談,完全是避之若吉的態度。而李敖痛恨蔣介石則在牢底讀穿《蔣總統言論全集》四十大本,密密眉批,標籤猶在。出獄之後,更廣事搜羅有關文獻,不放過片言隻語,將中國內地出版的各類文史資料中有關蔣介石的篇章,網羅殆盡。完全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態度。
李敖以一人敵一黨,全台灣沒有第二個,其勇氣已經可嘉,當然不能期盼他以文字打倒蔣政權。然而自然規律請走了蔣氏父子,終結了一個朝代。李敖在剃刀邊緣批蔣的時代也一去不返,勝利感之餘,不無毋須批蔣的遺憾。但是遺憾之餘,卻又發現無心栽柳柳成陰。那無心之柳乃是為了批蔣而累積下來的大量研究成果,他的「知彼」功夫,早已使他成為研究蔣介石的「學術權威」,對蔣瞭解之深,已臻顯微鏡觀察的程度,使蔣介石在李敖的研究裡,骨肉袒裎,毛髮畢舉。這種「成果」如果與「朝代」一起隨風而逝,未免是學術上的損失。是我主動向李敖提出,何不把這些成果綜合起來,寫一部評傳,亦可謂功不唐捐。李敖甚以為然,但是他於血戰玄黃之後,頗有厭倦之感,更不願獨力任此「艱巨」,要我做他的「戰友」,我既提議在先,豈能臨陣逃卻,多年醞釀後,我們終於一九九四年的三月裡動筆,洋洋灑灑到同年九月已寫下四十餘萬字左右的初稿。
我們合寫得很順利,在朝代結束以後,大有隔代修史的感受。當我們有不同意見的時候,由史料與證據來做裁判與論斷。我們雖遠隔大洋(李敖住在太平洋之濱,我住大西洋之濱),但由於現代電話、電傳通訊的便利,確實是天涯若比鄰。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五年時序交替之際,我又飛回台北,在李敖的「金蘭大廈」裡,夜以繼日地並肩工作,做最後的增補與定稿。我們從「故紙堆裡」外出散步,呼吸不太新鮮的空氣之時,午酌晚餐品嚐確實鮮美的佳餚之際,曾分別扮演「魔鬼辯護師」的角色,為蔣試著辯護,但是成績並不理想,我們只好實事求是,效南董之筆,直敘其事。蔣介石雖一再想以其權勢抹殺歷史,甚至想把黃埔學生稱之為蔣師母的陳潔如,從歷史中剔除,成為「無此人」(non-person),以及用「不立文字」、「專立文字」種種手段,迷惑後人。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縱能篡改歷史於一時,終難以得逞於久遠,畢竟會有人「寫如其人」的。
李敖公開宣稱,這部評傳由汪執筆,他自己只提供資料。這是向來不謙虛的李敖,對老友兼好友的謙虛。有心的讀者不難在白紙黑字的字裡行間,看到那來自白山黑水間的磅礡氣勢與深邃的內涵。所謂「執筆」,實系「順稿」,因為我們兩人文體有異。李敖說我「失之雅馴」,我說他「失之恣肆」,為了讀者的利益,在二「失」之間,需求一「得」,如此而已。事實上,西方有聲譽的出版社對於任何稿件,雖名家巨筆亦不例外,都須經過「定稿編輯」(copyeditor)之一「順」。李敖最忌別人改動他的文字,卻主動要我「順稿」,又見他對老友兼好友的特別「照顧」與「慷慨」了。
我們自知這部《蔣介石評傳》必定有其瑕疵、有其缺點,更有掛一漏萬之處,但我們自信,就歷史求真而言,亦必定較所有已出版的蔣傳,更上層樓,有其特色。通俗地說,蔣介石的真面目從來沒有這樣全面地展示過。我們稱之為「評傳」,不僅對傳主特具批評的眼光,而且意在力求史料的完備、考證的詳盡、解釋的圓融以及敘事的明晰。全書共分十二章,以時間為序,每章分若干節,以專題為主。我們願將此書獻給下一世紀的中華兒女,於世代交替之後,仍能悉其人、知其事。蔣介石曾在金門太武山巨石上刻有「毋忘在莒」四個大字,其實他刻石之時,人仍在莒,不知如何忘法?今茲書出,恰逢蔣介石成「鬼」二十年,寧波話「鬼」與「莒」同音,此書之出,無乃有毋忘此「莒」之效歟!
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日清晨寫於維州柏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