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顧榮乾脆來個小病大養。病倒後第三天,他就聽任馮耀祖等人把他從家裡挪到縣委小招待所內那個最幽靜的小院裡。
    這個小院叫做「貴賓院」。種著幾棵綠油油的梧桐和幾圃鮮花,裡面有兩排雅致的平房專門接待省地領導和貴賓。顧榮平時就在這裡佔著一套房間。辦公室太嘈雜,家裡太亂,他經常就在這裡休息、午睡。在落實政策的上訪高xdx潮中,還有在鬧調資風波時,他為了躲避夜以繼日的糾纏,也曾在這裡辦公和休息。
    這幾天,這個幽靜的「貴賓院」裡人來人往。
    縣委縣政府各直屬部、局、辦公室、各公司都有一些人來看望顧榮。有些廠礦、公社的幹部也幾十里地趕來看他。常常吉普車一輛開出去,又一輛開進來,捲起街上一陣陣塵土。顧榮病了,成為一件遍及全縣輿論的大事。相約同去看望顧榮,在有些機關、有些辦公室裡似乎也越來越成為一件有影響的事情。
    這種聲勢完全出乎一般人們意料,也出乎顧榮的意料。他病過,並不曾這樣驚動四方。還沒有人能夠看透這個聲勢的深刻原因,但它已經在古陵縣產生了有力的影響。人們注視著三兩成群的幹部接連走進「貴賓院」,一輛輛小吉普不斷駛進駛出,不禁想:顧榮到底是老古陵了,他一躺下,就震動全縣了。
    像馮耀祖這樣一些在李向南來後感到巨大壓力的幹部,他們在人來人往的「貴賓院」裡,互相打著照面,擦著肩你進我出,感到一種轟轟然的聲勢。他們不管平時相互有多冷淡甚至敵對,在這裡碰見都是老張老李的格外親熱。都恨不能有更多的人來看望顧榮。他們實際上也在勸說、動員更多的人來,滾雪球似地擴大著聲勢。他們一回到本單位,就要把人們看望顧榮的盛況渲染一番。看到那些在「提意見、提建議」大會上精神煥發的人現在露出心事重重的目光,他們就感到痛快。顧榮的病,無形中成了一派勢力公開集結的機會,也成了他們顯示力量、對輿論施加壓力的有力手段。並不是哪個人自覺制定了這個策略,客觀情勢使然。隨著一些人感到這樣行動的影響後,他們便越來越自覺地推波助瀾了。
    各種對縣委書記不利的輿論在縣委大院內外展開了:
    李向南要扳倒顧榮,在全縣大換班,好獨斷專行。顧榮顧全大局一讓再讓,李向南這樣下去,會越來越孤立……越來越多的人在輿論影響下,開始用疑慮的目光重新估量起古陵的力量對比,也重新審查起自己的行動來。
    世界既是多極的,又常常同時是兩極的。自從李向南上任後與顧榮展開了對立衝突後,整個古陵的多極格局似乎都投上了這兩極對立的色彩。輿論波濤中,梧桐幽綠。「貴賓院」成了古陵一個特殊的中心。各種各樣的人來看望顧榮,匯報情況;顧榮從容不迫地觀察著古陵的局勢,注視著李向南的行動。以靜察動,格外清醒,處暗洞明,格外明晰。他得心應手地輸出著一個個對形勢的干預。這些干預是不露聲色的、三言兩語的、隨手撥拉的,卻恰恰是最強有力的。
    不深刻瞭解社會政治生活的人很難理解像顧榮這樣一批人的厲害。他們瞇著眼,邁著方步,四平八穩,處變不驚,隨遇而安,既沉穩又耐心,但是,卻能在言談笑語之中,翻手覆掌之間,輕而易舉地打倒任何一個才識卓越的事業家。
    此時,顧榮安詳地微仰著身子坐在沙發上,和滿滿一屋子人在進行這樣的言談笑語。乳白色吊燈柔和照著鋪著猩紅色地毯的客廳,照著他那瞇眼含笑的大臉盤。他的左手思索地慢慢摩挲著白瓷茶杯,右手很舒服地放在珵亮的栗色沙發木扶手上。香煙在他指間升起著裊裊青煙。那煙縷也是安詳的。
    「明天,我準備去一趟地區中心醫院,」他慢悠悠地說著,轉過身對坐在一旁的馮耀祖「啊」了一聲,又轉過頭來面向大家,「再去看看病。今天晚上,把你們請來隨便談談。」他側身在煙灰缸內很有節奏地慢慢彈了彈煙,「到了地區,總要去看看咱們地委鄭書記。古陵的老書記了。鄭書記肯定很關心咱們古陵的情況,會多方面詢問的。我病了七八天,到時候真要匯報起來,情況也不掌握。今天請大家來,就是希望大家能深入談談。我想通過同志們談的,對古陵的形勢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概念。有沒有一個總的概念,很重要啊。大家暢所欲言吧。盡量談得深一點。」
    「顧書記,你這兩天可不能抽煙。我對你抽煙這一條有意見。」馮耀祖圓圓的胖臉上堆滿了關切和愛戴,認真地嗔責道。他不自覺地要在人們面前表現自己與顧榮最親近的關係。
    「噯,不要緊,我這是象徵性地夾一根,不一定抽它。」顧榮笑著擺了擺拿煙的手,「不要搞插曲了。開始談吧。」
    談話很熱烈——應該說很激烈。來人都是經顧榮的選擇很有「代表性」,他們對新來的縣委書記各有不滿。都竭力要使自己的意見變為顧榮的「概念」。他們並沒看透:顧榮並不需要他們幫助他形成「總的概念」;而是相反,他要引導眾人對古陵局勢形成「總的概念」;然後作為「大家的意見」,反映到地區去。
    在一片煙霧騰騰中,有個人始終坐在房間一角,兩肘撐在膝上低著頭抽煙。他矮瘦,凸額長臉,一副耿直忠厚的形象。這是分管農業的縣委副書記龍金生。
    顧榮一直注意著他。
    這位龍金生是個不參與任何派系的人。幾十年來就是兢兢業業搞他的農業,在基層很有影響。多少年的農業經驗使他對李向南的某些做法有些疑慮,這一點顧榮感到了。他要利用這一縫隙爭取龍金生。這樣的人要比馮耀祖更有份量。在政治鬥爭中,能否爭取到那些不偏不倚而又有影響的人,往往決定最後的力量對比。他今天考慮再三,才決定把龍金生請來的。
    「老龍,上午常委又開會討論了多種經營吧?」他笑著問道。
    龍金生點了點頭。
    「咱們新來的書記又是講他的發展旅遊?」顧榮看看左右,好像長者在寬和地揶揄年輕人,「就指望那個叫古陵富起來?」他知道龍金生對這些「花哨東西」最不感興趣。
    「不,今天開會,向南著重講的不是這個。」龍金生垂著眼一本正經地說。
    「又有什麼新花樣啊,養猴子?」顧榮更為揶揄地笑道。
    「他首先強調要抓好糧食。」
    「噢。」顧榮有些失望。
    「他講得很明確。糧食抓好了,才能更放手地抓多種經營。他說,十億人口,長期進口糧食不是辦法。」龍金生的話語總是慢條斯理的。
    「這應該是最起碼的常識了。」顧榮說。
    「我看他對農業根本不懂。」馮耀祖在一旁說道,「就知道抓什麼上訪啦,治安啦,開這會開那會啦。花裡胡哨。」
    「不懂,可以慢慢學嘛。」顧榮似乎在替李向南辯護,一句一拖音地慢慢講道:「可以理解,大城市的學生,只插過幾年隊,對農業當然不會太懂。不過,大學生,年輕有文化,體制改革啦,戰略規劃啦,新套套多。老龍啊,你這土包子可別跟不上。」
    他在實質問題上略點一下,就把龍金生暫且放下了。爭取這樣的人,只能利用李向南在農業政策上的過失。任何過於明顯的拉攏只會適得其反。
    「他這個人太專斷。」
    「什麼都要管,一個人一天主持幾個會。」
    「他說幹什麼,就一定要幹什麼,沒有商量的餘地。」
    …………
    滿屋的激烈情緒仍然針對著李向南。
    顧榮卻從情緒後面清楚地看到了原因:這些人都在李向南迅速推進的形勢下感到了巨大壓力。「提意見、提建議大會」結束後,年輕的縣委書記迅速展開了工作部署,一天召集幾個以至十幾個大大小小的會議,處理各種問題。縣委機關一片忙碌。農業會,紀律檢查工作會議,社隊幹部會,廠礦工作會議,文教會,治安會……。就連「提意見大會」上講到的養豬問題也在會後兩天就解決了。這些情況顧榮都知道。他雖然感到陣勢在壓過來,卻反而鎮靜起來。他有一個「標準的」領導幹部所具有的政治頭腦。越是像李向南現在這樣一頭扎進具體工作中忙忙碌碌的人,越不可怕。他們急功近利,熱昏頭腦,無法顧及上下左右的政治關係,結果往往被人輕易擊敗,落個狼狽下場。這是顧榮親身經歷過的教訓。
    「不要隨便給同志下結論、扣帽子。」他打斷了人們的話,批評道,「專橫啦,專斷啦,有什麼根據?要有事實。你們說了半天,具體針對什麼?」
    說話的幾個人一時張口結舌,答不上來。
    「就因為他一天親自主持十幾個會?那也不一定算是專斷嘛,也可以說是對工作認真負責嘛。『說幹什麼,就一定要幹什麼。』那也不一定是專橫嘛,當領導的說了不做,算什麼領導?關鍵要看說的、做的對不對嘛。你們說他做事沒有商量餘地,首先,他和你們商量了沒有?」
    被顧榮訊問的幾個人啞口無言。
    「看來是和你們商量了。商量了,有不同意見為什麼當面不提?」
    「感到有壓力。」有人說。
    「有壓力?那你現在還說什麼?」
    「提過也不管用。」又有人說。
    「有幾個人敢公開反對他的?」
    「看來提意見的是少數。少數服從多數,他也沒錯嘛。」顧榮說道,略仰了仰身子,「所以啊,嚴肅的態度並不在於事後才發牢騷,那沒有用。明白嗎?」
    「我舉個例子吧,」馮耀祖說道,「他在電業局說,幹部再有吃喝風,第一次扣三個月工資,第二次撤職。這不合適。吃喝風要反對,可怎麼處理,要經過常委會討論,他不能一個人就定政策。」
    「那不過是表明他反對吃喝風的原則態度嘛。」顧榮不以為然地擺了一下手。
    「不只是原則態度,電業局已經這樣扣工資了。這不是老典在呢,是吧?」
    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仰靠在折疊椅上的典古城身上。
    「是。」典古城毫無表情地答道。
    顧榮沉吟了一下:「這樣一人說了算,領導的意志就是法律,是不太合適……不過,這問題也不很典型啊。反對吃喝風,在原則上總還是對的。」
    有了這樣一步步的引導,談話自然迅速深入。一直坐在一旁憋著氣抽悶煙的縣委組織部長羅德魁,一下挺立起高高胖胖的身體嗓門粗啞地發洩開了。他講的正是現在古陵有震動的事情之一,李向南正在搞縣一級體制改革的方案:「那天,聽說縣科委的莊文伊在設計縣一級體制改革的方案,我就火了。這是縣委的事,組織部的事,不該他們管。莊文伊說,李書記鼓勵他們搞。我找李向南去提意見,他說是集思廣益。什麼集思廣益?這麼大的事,咱們縣委都沒醞釀過,就拿到黨外去,合適嗎?他說,可以聽黨外人士的意見嘛,這叫咨詢,再說莊文伊就是黨員,還是縣委委員嘛。我沒理論,說不過他。莊文伊那樣的算什麼黨員?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李向南這個人太自以為是,不尊重老幹部。「
    羅德魁和莊文伊、李向南的這場衝突,顧榮早知道了。他看著羅德魁詼諧地笑了:「縣委書記已經年輕化了,老羅,咱們都提前退休就算了。」
    「還要傳幫帶呢。交給這樣的年輕人,我還不知道自己放心不放心呢。」羅德魁瞪著眼說道。
    這位搞了一輩子政工的幹部最怕別人提退休,顧榮瞭解這一點。調動人要因人制宜。「看來,」顧榮像是商量似地左右看看大家,「咱們的縣委書記是急於搞精簡囉?連招呼也不打就已經規劃開囉。諸位不要成了他要裁汰的冗員?」他蹙著眉若有所思,慢慢旋轉著把煙頭摁滅在煙灰缸裡,像是自言自語地感慨道:「一個新領導上了任,常常覺得舊的幹部隊伍不好領導,要重新提拔一批自己的人,搞清一色,好像這樣才順手。……不正常啊。」這三言兩語的點撥,看似輕描淡寫,其份量可以與戰場上打垮一個軍團相比擬。在座的人都明確意識到了還多少有些朦朧的威脅。
    「不正常的事情多了。那不是,有人現在叫他青天大人。」羅德魁把火柴盒「啪」地往茶几上一撂。
    「離開了黨,有什麼青天。一個人被叫作青天,那就很危險囉。」顧榮說道。
    一直低頭抽煙的龍金生這時微微抬起頭,公允地說了一句:「那是農民自發叫的,李向南確實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
    「群眾為什麼這樣叫,當領導的不應該想一想?到底自己和整個組織處於什麼關係?」顧榮坐起身來,第一次露出一絲不快。
    龍金生又低著頭抽起煙來,屋裡靜了一瞬。
    「人民日報的劉記者還要寫篇報道吹他,題目叫……噢,『一個講究效率的年輕縣委書記』,這不是搞個人英雄主義?」馮耀祖說道。
    「唉,年輕人啊。」顧榮似乎語重心長地為李向南歎息道,「我和老龍都是老同志了,對年輕人還容易寬諒,可還要考慮大多數幹部的思想情緒啊。」他目光轉向一直坐在寫字檯旁一言不發的胡小光,「小胡,你怎麼不談談?」
    「我沒法談。」小胡的眼鏡片閃動了一下,他的情緒很大,手裡拿著一支紅藍鉛筆在紙上用力一下下劃著。他是顧榮有意叫來的,現在準備用他來為今晚談話升溫。
    「有什麼話都要談出來嘛,現在提倡黨內民主嘛。」顧榮和藹地鼓勵道。
    「什麼民主?純粹是孤家寡人路線。」年輕人聲音很高,房間裡一下子靜下來。
    「冷靜點,小胡。」
    「我冷靜什麼?不讓我干算了。我哪條不對他勁?不夠年輕化?我老了?知識化?我是文盲?他是北京來的,就對北京人看得順眼。古陵有幾個北京的?不就是那麼一個半個嗎?」大家知道他指的是康樂。「為了樹立自己,就打倒別人,為了打倒別人就全盤否定過去。」小胡從口袋裡掏出一份打印材料往寫字檯上一撂,正是那份「批了的案子為什麼解決不了」,「這個材料目的是什麼?就是全盤否定古陵這幾年的工作。鄭書記領導的不好?不好能調去當地委書記嗎?」
    把鄭書記說成古陵的象徵是顧榮過去心中最不快的;而現在這些話,正是他認為最有水平的。
    桌上的電話鈴響了,馮耀祖走過去接電話。
    「小胡,不要火氣太盛。這樣吧,明天跟我一起到地區走走,看看鄭書記,消消氣。」顧榮安撫道。
    「我不去。」
    「顧書記,地委鄭書記的電話。」馮耀祖舉著話筒說。
    這個電話來得太及時了。「我是顧榮啊。」他走到桌前接過話筒,電話裡傳來老鄭的聲音,屋裡很靜。坐在電話旁邊的幾個人都能聽見老鄭的聲音。
    「老顧,身體怎麼樣,不要緊了吧?」
    「不要緊吧,還不到徹底交待的時候呢。」
    「要多注意身體啊。我本來應該去看看你,趕上去省裡開了幾天會,剛回來。古陵現在怎麼樣,向南幹得不錯吧?」
    「年輕人很有幹勁……不過……」
    「不要吞吞吐吐。向南是咱們老首長的孩子,什麼還不好說?」老鄭也在李向南父親手下工作過。
    「下面有些幹部對他有些意見,可能他對縣委工作還不太熟悉吧。」
    「總要有個熟悉過程。……幹部們對他有些什麼意見?」
    「主要認為他對古陵這幾年的工作缺乏正確估計吧?」
    「噢,具體怎麼回事?」老鄭注意了。
    「他們認為向南在實際上基本否定了古陵縣委這幾年的工作。官僚主義,黨風不正,不關心人民疾苦,這些都是向南下的結論。」
    老鄭在電話的另一端沉默了,好一會兒沒有聲音。滿屋子的人屏住呼吸相視了一下,這句話落到原縣委書記心上的千鈞份量,他們都感覺到了。「聽見你房間裡人很多啊……」過了片刻,老鄭在電話裡說。
    「人來得不少,耀祖,老羅,老龍,還有小胡。年輕人最近有點情緒,他很想去看看你。讓小胡跟你說兩句話吧?」
    「鄭書記,」小胡接過電話,在老領導面前滿肚子委屈和牢騷一下冒出來了,「我幹不下去了。」
    「怎麼回事?」
    「我因為反對他全盤否定古陵這幾年的工作,他就把我從縣委辦公室清除出來了。」年輕人一下子把事情機智地歸結到這個高度上,不能不說是受顧榮剛才那句份量千鈞的回答的啟示。
    老鄭又沉默了。「不要太衝動,啊?」過了一會兒,電話裡又傳來他的聲音。
    「鄭書記,讓我還是到地區跟著你工作吧。」
    「這個慢慢再考慮。」
    「我想先去看看你,反映反映古陵情況。」
    電話打完了。及時的電話取得了及時的效果。滿屋的人在瞬間寂靜後都興奮地議論了起來。一晚上的「隨便談談」達到了主題昇華。
    顧榮非常舒服地仰靠在沙發上,兩隻手像兩條戰爭年代裝滿小米的糧袋松坦地搭放在沙發扶手上。他此時覺得自己屁股格外大,身軀也格外沉,整個身子像個巨大的沙袋深深陷入沙發裡,沙發也顯得格外穩固,像塊十米見方的鋼錠壓在地板上,壓在整個古陵縣地面上。乳白色的燈光,青色的煙霧,喧嘈的說笑,窗外月光下婆娑飄曳的樹影……一切都在周圍輕快地飄浮晃動著,惟有自己四平八穩地像塊巨石坐落在中間。直感告訴他,僅此一次隨便談話就可以綽綽有餘地搞垮李向南的整套佈局。由於穩操勝券,他不但沒有一絲煩惱憤恨,而且還湧起一些對李向南的憐憫。他畢竟是老首長的兒子。而且,那種不顧一切往前闖的昏熱,自己年輕時也是經歷過的。他擺了擺手,打住了人們的議論:「同志們,不管有什麼意見,都要像今天這樣坦率地談,這樣才能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呢,要與人為善,對同志要一分為二,向南同志對工作還是很熱情的。」這番話既是他不露痕跡的老謀深算,也多少安慰了一下自己剛產生的同情心。
    「什麼工作熱情?」小胡拿起桌上那份「批了的案子為什麼解決不了」抖了抖,「為什麼專門舉這個國民黨中校的案子為例,不就是為了針對顧書記嗎?」全屋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小胡身上。
    這時,小莉輕輕推開門進來了。沒有人注意到她。
    「這個國民黨中校魏禎是誰,大伙知道嗎?」小胡繼續說,人們相覷著,等他往下說,「他是林虹的親舅舅。」
    顧榮也有些驚愕,他還不知道這個情況。
    「可這林虹和李向南是什麼關係,你們知道嗎?」
    這個懸念太強烈了。人們都注視著小胡。小莉也睜大眼看著小胡。
    「他們倆十幾年前在北京就是一個學校的同學,關係肯定很不一般。」
    「噢。」顧榮把大半截「前門」煙慢慢摁滅在煙灰缸裡,起身踱了兩步,在窗前站住。停了一會兒,他轉過身來看著眾人,也看了一下小莉,冷冷地說:「真是一環連一環,無巧不成書啊。」

《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