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一群生氣勃勃的年輕人準備在景山上召開「中國大趨勢與我們怎麼辦」討論會,現在正站在市中心制高點的亭子裡,俯瞰著北京城。
    「咱們先觀一觀景吧,感受一下歷史與現實。」不知是誰這樣提議道。
    將近七點鐘的夏日傍晚,北京城披著一種說不出的神思悠悠的色調。夕陽已沉入西山,西邊天瀰漫著黯紅的、溶著黛色的晚霞。整個京城被灰濛濛的霧靄和橘紅的光亮籠罩著,融融的倦怠中含著繁鬧。景山對面,在樓廈林立、街道縱橫的現代化城市中央,是金碧輝煌的紫禁城。這是北京的中心。南北中軸線上,由南及北,由遠及近,可以隱約看見前門——正陽門,然後是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一直下來,是紫禁城的北門,然後是他們站立的這座景山上的萬春亭。
    紫禁城——這座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皇宮——凝固著紅色與金色,雄偉方正、肅穆森嚴。上萬間宮、殿組成的龐大建築群浮蕩著一種幽深莫測的霧嵐,令人想到東方古國幾千年的巨大歷史。
    他,李向南,俯瞰著這一切,能感到此刻那種俯瞰天下時常有的開闊胸懷和宏大氣魄。一瞬間,他用一種旁觀的角度「觀察」了一下自己與同伴們,突然又感到:臨空站在這高度上,脫離著地面,被高空的風吹著,他們是太渺小了。是懸在空中的一小撮沙粒。只有走下山去,沉入這廣大社會中,他們才能延伸自己的手腳,放大自己的腦力。只有依靠社會本身的巨大槓桿,他們的力量才能撬動點歷史……
    此刻站在自己身邊的小莉,咖啡色連衣裙已經干了,週身又洋溢著動人的氣息。然而,現在他完全能抑制自己的衝動,因為此時這個世界不僅是他和她,現在他立身於一群生氣蓬勃的青年思想家之中,他準備在這場討論中開展一個漂亮行動。面對京都全景,他有著一種要指點江山的豪邁感。人是社會性動物,畢竟要有點社會性理想。他始終以改造社會、推動歷史為己任。女人、愛情終歸是其次的。要女人,要愛情,也要配合事業。他想到林虹。
    「你怎麼來了?」剛才看著林虹與十幾個人一起說說笑笑上山來,他沒有理睬小莉的臉色,上前兩步招呼著。
    「是他硬拉我來的。」林虹指著身旁的范丹林說道,「我也想聽聽你們的討論。」她用力登完最後幾步,喘吁吁地站在他面前。
    此刻,她明朗大方,和昨晚車站上判若兩人。
    他和范丹林打了招呼。他認識范丹林。對於這號活躍人物,北京並不算大。他在相視中感到了范丹林那男性有力的目光。范丹林同林虹一起來的,對林虹便似乎有了一種類似保護者的責任和特殊權力。
    他感到了內心受到的刺激。林虹與范丹林的隨意談笑就讓他受到刺激。林虹頓時顯得更漂亮了。一瞬間他明白了:自己在愛情上的抉擇再也不能猶豫拖延了。同在政治上一樣,既需要深思熟慮的慎重,也需要當機立斷的膽魄。
    是林虹還是小莉,這次在北京必須做出抉擇。或者都不是,是其他某個女性,也該有所決定。三十而立,成家立業,都不能再拖了。他既不該失去應該得到的,也沒精力去承受額外的感情負擔……
    這時,有人招呼討論會開始了。
    他,商易,一個很怪的名字,常常讓人開玩笑「商議(易)、商議(易)。」這時轉過身來,向大家招呼道:「怎麼著,咱們是不是開始?本人商易現在和你們大家商議商議。」大家全笑了,四下散開,在亭子四周圍圈坐下。有人還掏出麵包大嚼起來。「誰先開始?咱們可就開一個小時會啊,抓緊時間。是自告奮勇呢,還是讓我點名?」商易依然笑呵呵說道。他中等身材,寬肩,手長,腿有些偏短,額頭很大,鷹鉤鼻。目光鷹一樣銳利。照理他的相貌會給人陰險的印象,但因為他永遠在扮演大大咧咧的角色,所以反而讓人覺得可親。他在農村插過隊,現在中央的一個政策研究機構任職,借工作之便,「手伸四處」,聯絡八方,北京沒有他伸不到的觸角。大家都戲謔地稱他為「聯絡官」、「盟主」、「信息中樞」,背後也有人稱他為「思想二道販子」、「說家」。他並沒有多少自己的思想,但他善於把所有人的思想都收羅來,變為己有,而且轉手又「販」出去。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生來就是為著不停地說話的,是為著從早到晚和各種人聚會的。上癮。北京思想活躍的年輕人沒有人不知道他。誰也不太尊敬他,誰也不輕視他。很多時候,大家都需要他。
    譬如,今天這「景山討論會」就是他牽頭召集的。他絕非公認的思想領袖,但惟有他和各「思想集團」都有著直接聯繫。
    現在,各「思想集團」都簇擁著他們各自的領袖坐在四面。
    亭子東面的這六七個人,有男也有女,一股子學究氣,這是現在很有名氣的「百科全書派」;南面這一團,為首的是個神情嚴謹的中年人(這是討論會中唯一的中年人),叫許哲生,垂著皺紋深刻的額頭,似乎總在苦思苦想,這群人被稱為「改革先鋒派」,許哲生及其同伴們是中國農業改革的先行者;西面這一群,以范丹林為首的,是一群年輕的經濟學家,人們稱他們為「經濟智囊團」;北面,就是商易和李向南為核心的這群人了,差不多都當著「官」,或經理,或廠長,或縣委書記,或政策研究人員,他們被稱為「改革穩健派」。當然,人們是自然而然坐成這樣的,也並不很分明。還有許多較小的「思想集團」和個人,或散落於大群中,或三兩一夥地簇集在亭子四角,處於四大集團間的「接合部」、「邊緣地帶」。
    人們紛紛點著了煙。商易也掏出煙點著,猛吸了一口:「怎麼著,又是三十秒冷場,這慣例就破不了?」他嘻嘻哈哈地說道,「關於大趨勢,咱們討論過,關於怎麼辦,諸位更是天天在研究,今天把大夥兒約到一塊兒,是要正面接觸一下。你們不講,我可要開始了,我一張嘴,可就跑馬收不住韁了。」
    眾人笑了,他也笑了。他太明白這種冷場是因為什麼了,人人都在認真地考慮發表一個像樣的演講,神經便都板住了。他才不會這樣煞有介事呢。他是走到哪兒就說到哪兒。人們相互之間不很熟,恰恰給了他一個特殊地位:中心的地位,聯絡各方的地位,因而也是一個組織者、領導者的地位。他心中掠過一個思想:領導者,有時不過是因為處在一個中心的聯絡者的位置上而已。
    他很滿意自己此刻所處的位置。為了這種位置,他可以熱心地做很多事,白天黑夜地張羅,累死都不要緊。但為了抵禦別人侵佔這種位置,他也時常有些狹隘的考慮。
    她,張抗美,很認真地開口了。「我提個議……」她說。她長得不好看,滿臉雀斑,又矮又小,像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實際上她已經快三十歲了,而且在北京頗有知名度。她的幾篇關於愛情婚姻的洋洋萬言曾引起廣泛反響。人們很難把她的相貌與她那筆鋒犀利的論文統一起來。她與丈夫都是研究物理學的,丈夫已去美國留學,她也將出國。她明明知道那些初次見到她的人會因為她的相貌感到失望,她經常遇到這種令人難堪的失望,噢,你就是張抗美?她知道,此刻有人正在交頭接耳地議論:「她就是張抗美?」她不在乎。她就是她。她是勇敢的,無所顧忌的,就像她的文章一樣。要生活得幸福,首先要生活得勇敢。她坦然地笑了笑,接著說道:「咱們的討論會最好採取走馬燈和辯論相結合的方法。」
    「什麼?」人們都不懂了。
    「走馬燈,就是轉著圈,每個人都簡單扼要地發個兩三分鐘的言,這個言應該是你的思想宣言。但每人發佈自己的思想綱領時,又不要互不相干,要和前面發言者的不同觀點展開辯論。這就是和辯論相結合。概括起來就是:發表宣言的同時進行實質性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一定要講出自己的宣言。最後,人人都轉圈講過話了,我們就能在已經展開的思想面積上找到中心的爭論,在那裡發現有價值的東西。」
    她的方案太卓越了。不愧為張抗美。她不是難看的小姑娘。她與她的方案都站立住了。
    「我打頭炮吧。」他,焦莽安,一個不足二百人的水泵廠廠長。胖而且壯,粗脖頸上一顆又圓又大的腦袋,已經開始禿頂,臉色紅潤,濃眉大眼,一股子熱乎乎的憨厚勁兒。「你說完,我給你補充吧。」她,葉楓,焦莽安的妻子,是大學的經濟系講師,一個苗條幹練的女人,緊挨他坐著。
    夫婦倆坐在李向南身旁。他們曾和李向南在一個公社插隊,是李向南的崇拜者。李向南感到左右簇擁著他的力量。他們講話比自己講話,更讓他感到自己的份量。
    「我認為中國的大趨勢,簡單說,就是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撥。這當然不是指我們的政策了,是指歷史本身的趨勢。反撥的政策是反撥的歷史運動的反映而已。這也算我的宣言吧,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抓緊推進經濟上的改革,腳踏實地地幹,不要講空話,拚命地往前拱,在二三十年內,造成民主政治的穩固的經濟基礎。」焦莽安說著,臉上滲出汗珠,他的嗓門很粗,口才不甚流利,顯得有些笨拙。他表述的思想顯得很平常,談不上精彩,而且三言兩語太簡單,連一分鐘時間也沒用了。
    葉楓遠比丈夫聰敏,丈夫的話沒有得到重視,甚至還引起了某些人的輕視,這些她都感覺到了。丈夫不是思想家,他的長處是善於實踐。他像台大馬力的發動機,滾燙地、不知疲倦地突突突不停開動。只要有人為他規劃出戰略,他就能以其精力旺盛的社會活動來實現它。而在思想上,她遠比焦莽安更深刻、更有才華。
    十幾年前,在同一個縣的插隊知青中,她也遠比他引入矚目得多。後來,他們共同在一個農村小學當老師。她也從未看起過他。然而,她漸漸地在他身上發現了一種蓬勃向上的行動力量——這正是她所缺少的,最後竟出人意料地嫁給了他。婚後,她不僅感到了他那火熱的、讓她喘不過氣來的擁抱是有征服力的,而且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丈夫都成了這個小家庭的頂樑柱。蓋新房,挖菜窖,拉煤,種菜,擔水,一切都靠他的忙碌。進縣城過河時,他每次都背著她過。她成了被嬌慣的「小妻子」。雖然,她仍然比丈夫有思想,有口才,然而,她還是崇拜他。
    現在,丈夫的話講得很「柴」,她並不以為恥。到底是他開的頭一炮。講的不深刻不要緊,有她「補充」呢。「我補充焦莽安的思想吧。」葉楓抽了一口煙,伸手輕輕彈了彈煙灰,然後目光平視很從容地說,「『文化大革命』這個苦果不是憑空結下的,它是幾千年來封建專制的殘餘累積而成的。剛才咱們看到的故宮就是封建皇權的象徵,它的顏色、格局、結構、造型,都集中表明著中國的皇權,表明著一種社會結構、權力結構,包括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哲學、倫理哲學、美學觀念。這些物質的、觀念的東西,社會上到處都有殘留。『文化大革命』這種封建專制的東西發展到頂點了,物極必反,法西斯專制終於破解了,民主的力量向四面衝開禁錮。所以,今天中國的大趨勢就是對『文化大革命』的反運動,表現在政策上,就是放寬。開放就是一種放寬。然而,只有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撥還不夠,原來十億人被捆成一捆,現在繩索斷了,鬆綁了,可以活動了,整個社會還要繼續發展向前,還要進一步改變經濟、政治體制。所以,我認為:正確的戰略與有效的實踐在當前是最重要的。」
    對面坐著的是許哲生。此刻,他垂著眼輕輕咳嗽了一聲。就像他自己所知道的,他的咳嗽聲是有份量的,眾人的目光都轉向了他。「問題就在於什麼樣的戰略是正確的戰略。」過了好幾秒鐘,他才聲音沙啞地慢慢說道,「其實說大趨勢並沒有多大意義,那是政治算術,人人都能說一套。關鍵在於正確的改革戰略,這裡面就自然包括著你對大趨勢的估計。」
    「對。」他身旁的幾個年輕人立刻附和道,「『正確的戰略,有效的實踐』,你們說的正確戰略具體是什麼?」他們的話鋒都向著葉楓。
    「我簡單說吧,在當前,在調整上當堅決派,在整頓上當強硬派,在改革上當穩健派。」葉楓看著他們很從容地說道,顯出一種男性般的幹練。
    許哲生垂著眼,臉上佈滿深思。幾秒鐘的沉默中,他完全能感到人們在注視他,也能感到簇擁著自己的年輕人在躍躍欲試地想要發言。「這是個貌似正確的戰略。」他說了一句,又微微停頓了一下。
    萬春亭上立刻出現了尖銳對立的氣氛。南邊,許哲生這群人,北邊,李向南這群人,同是改革派,但在戰略思想上卻經常發生像這樣尖銳的爭論。
    「在改革上當穩健派,誰是激進派?我認為葉楓剛才的那個口號是個曖昧的口號。我不是不同意經濟調整,比例失調需要調整,我也不是不同意整頓,我們面對著十年內亂留下的巨大經濟困難,整頓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但是,根本又根本的出路是改革。要堅定不移、全力以赴地改革。有人說我是先鋒派,我認為,在改革上就是要當先鋒派,當徹底派。提所謂的當穩健派,實際上是面對現實阻力的妥協。」許哲生聲音低啞一句一句地講完了。
    幾秒鐘沉默。
    商易笑了,通融而圓滑地插進話來:「我以為當穩健派的意思是:要在複雜錯綜矛盾的社會諸力量中找出合力線來,按合力線方向制定我們的戰略,這樣才實際可行。是吧?有的時候,先鋒的戰略,並不能成為整個社會的軌跡。」
    「我們不應該站在平衡點上,我們應該通過我們的努力盡量使社會的平衡點往前移動一點,知道嗎?」許哲生的聲音提高了,露出一絲激烈來,「整個社會的軌跡是不會和先鋒部隊的努力完全一致的,但有了先鋒的努力,社會的合力線才能往前移動一些。如果,先鋒力量退到合力線位置,合力線還要往後退,知道嗎?」
    他是1966年的大學畢業生,「文化大革命」中,他一個人跑遍了全國農村搞調查,寫了不知多少篇關於農業政策的「反動文章」在地下流傳,為此,他被抓,被判刑,被打壞了身體。現在,他在一個政策研究機構中任職,一直懷著一種疾惡如仇的鬥士情緒在搞改革。四十多歲了還未結婚,而且發誓獨身。也許是由於長期迫害的身體狀況不能結婚,也許他是想當個以身殉事業的大改革家,起碼,人們普遍對他是這種印象。
    「你全面講講你的『宣言』吧。」張抗美笑道。
    「你們可以去看報、看雜誌。我的觀點早已公佈於眾。」許哲生說道。
    他,石濤亮,講話了。這位眉清目秀的南方人看模樣還像大學生,其實已經是頗有名氣的學者了。「我認為,大趨勢我們不僅要談,而且要從歷史更宏觀的角度來觀察。我們要把握幾千年、幾百年、幾十年的歷史大趨勢。」他的好聽的南方口音顯露出一種類似女性的文雅來;他急促的語氣和微微帶出的一點口吃,則顯露出他的率真,「不這樣看清歷史,我們會犯近視的錯誤。我們會把精力消耗在一些並非最重要的事情上。」
    「我完全同意石濤亮的觀點。」坐在他身旁的是他的妻子唐瑩,這時用一種像小兒科大夫那樣溫和的上海口音說道。她的外貌像她的聲音一樣,美麗、纖弱、嬌小,穿著一件淺綠色連衣裙,目光中含著溫善。
    石濤亮感到了唐瑩的支持,他停住話等妻子講下去,妻子的口才比他好,然而,唐瑩講了這一句之後便不再開口。他知道,在公開場合妻子總是盡量扮演配角。她希望他更多地講話。就像他們合作寫書,妻子也常常不願署上她的名字一樣。
    還講什麼呢?他剛才的話已經對爭論的兩派都含蓄地提出了批評。他認為他們太急功近利,缺少更長遠的歷史眼光。
    他是富有歷史遠見的。
    為什麼中國封建社會延續達兩千年之久?對這個陳舊而嶄新的問題,歷史學家們從未令人信服地解釋清楚。然而,他,石濤亮,在妻子唐瑩的協助下,從1968年在大學「逍遙」開始,把控制論、系統論引進了歷史研究,得出了引起世界學術界矚目的結論。根據控制論理論指導下的研究,中國封建社會是個超穩定系統。它一方面有著巨大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又表現出週期性振蕩。這種系統巨大的穩定性,正是依靠它本身具有的週期性振蕩的調節機制得以實現的。在這裡,他把中國封建社會史上每隔兩三百年就會發生一次激烈的改朝換代的週期性振蕩,第一次同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停滯性內在聯繫了起來。他第一次大膽指出了:中國封建社會之所以能明顯有別於世界其他封建社會,保持「大一統」這個獨一無二的特點,與儒生這樣一個獨特的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階層的存在有著相當大的關係……
    沒有人能夠和他爭論歷史。然而,卻有人與他爭論現實。
    「那你的結論呢,你認為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有人問。
    「我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是引進和開發新思想。能不能把當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普及給中國廣大人民,特別是普及給比我們還年輕的下一代,我認為是中國今後幾十年、幾百年內能否較快發展的最大關鍵。」石濤亮說。
    「一二十年內,能不能使整整一代人、兩代人在思想上、在整個思想體繫上,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倫理觀、歷史觀、政治觀、方法論、思維方式、科學哲學等等都全面更新換代,這是決定中華民族今後幾百年乃至一千年命運的。」唐瑩神情認真地補充道。
    「對。所以,傳播普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的新成就,是現在最重要的工作。」石濤亮又說。
    這就是他們的「宣言」。這就是為什麼他不僅自己著作,而且正全力聯絡那些在各學科有創新建樹的中青年學者成立一個編委會,準備編寫一套介紹當代最新思想成就的百科全書式的大型叢書,這就是人們為什麼稱他為「百科全書派」。他將要:畢生精力,盡瘁於斯。
    唐瑩坐在他身旁,為丈夫自豪。與在場的許多男性相比,石濤亮顯得文弱瘦小,既無有些人那種偉岸的體魄,也無有些人那種談笑自若的風度,他講起話來至今仍像中學生回答老師提問那樣拘謹,還微微露著口吃。然而她知道,石濤亮是思想上真正的偉岸者,在場的人中,沒有誰比他看得更深遠。
    現在發言的又是一對夫妻。女的叫酈雅,二十七八歲,梳著樸素的短髮,穿著件發皺的舊襯衫,說話時神情顯得有些遲鈍。她那敦厚溫善的形象,如同一個子女眾多的市民家庭中整天操持家務的長女,實際上,她卻是個學者型高級幹部家的獨生女。女性中很少有人像她那樣溫和善良,更很少有人像她那樣剛毅果斷。三年前,坐在她身旁的丈夫夏光鑒還是剛被釋放的政治犯,一個「文化大革命」中因「反動言論」被判刑二十年的大學生,一個出獄後仍然背著許多黑包獄的上訪者。酈雅,這個暫時被抽借在國務院接待站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卻對這個衣衫襤褸的「神經病」產生了深刻的同情。她詳細瞭解了他的情況,毅然決然地要為他翻案。近兩年時間內,她的告狀活動遍及黨、政、公檢法各最高部門,其活動量之大令人驚愕。人們常常在看見她弱女子的溫善相貌後瞠目結舌。她終於把一個看來根本無法推翻的案子翻了過來。而正當人們,特別是父母親戚對她這不可思議的、有些發瘋的行動責怪紛紛時,她卻宣佈:她要同這個比她大十來歲、滿身是病、性格怪僻的夏光鑒結婚了。整個家庭都震驚了,三姑六舅九姨子同父母一起站出來反對。她卻不聲不響地走了,在一間晦暗簡陋的單人宿舍裡與夏光鑒組成了一個只有一張雙人床,一個兩屜桌的家庭。僅僅一年之後,夏光鑒便在思維科學這門新學科中寫出了卓越的論文,並在美國發表,又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
    「我覺得大家講得都挺深刻的。」酈雅很綿軟地笑了笑,「我只補充一點:就是我們應該重視打破中國哲學倫理化的傳統局限性和重視倫理道德方面的反傳統。」她停了停,語氣像說家常一樣平和,「同西方哲學相比,中國哲學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中國哲學自古以來都特別重視倫理道德的研究。西方古代哲學家大多同時又是自然科學家。他們除了關心人,還關心人以外的自然,關心主客體關係。中國哲學,比如孔子,從來也沒有見他論述過宇宙的起源等問題,他們不關心社會和人以外的世界,他們關心的是社會和人生的理想境界,其中,倫理道德佔有特別中心的位置。這有很大的局限。所以,」她往後掠了下短髮,「我覺得,我們現在有兩個重要工作,一個,就是要打破中國哲學倫理化傳統的影響,這種影響挺根深蒂固的,到處都存在,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哲學變得更開闊、更完整,不光重視倫理規範,而且重視宇宙觀、認識論、方法論的掌握。剛才唐瑩講思想上更新換代,特別對。我覺得,打破哲學倫理化傳統的束縛,也屬於更新換代過程要做的。」她笑了笑,好像因自己講話時間太長了而抱歉似的,「還有一個,就是在倫理道德範圍之內,許多舊傳統觀念也要打破。我作了一點研究,我們每個人受到的不合理束縛中,最大的常常是倫理道德方面舊傳統的束縛。你們如果不相信,可以考察一下自己,這方面的束縛有時就比其他束縛多得多,也更難掙脫。」
    「你呢?」商易開玩笑地問道,「我看任何倫理道德的舊傳統,對你都可能不存在束縛力。」
    眾人都笑了。笑聲中包含著對酈雅衝破世俗輿論與夏光鑒勇敢結合的親熱逗趣。
    酈雅看著大家也笑了,她轉頭看看丈夫。
    夏光鑒有些神經質地扶了一下他那高度近視鏡,皺著額頭,用一種懷有戒心的目光左右看看,過了一會兒,才不情願地勉強笑了笑。他對一切玩笑都難以接受。他總疑心別人在輕視他、諷刺他。他對一切與酈雅親暱的男性都懷有敵意。他身體內又開始那種神經質的輕微顫抖,腮幫子又克制不住地抽搐,然而,他感到了妻子的小手撫慰地放在了自己的手背上,這是一個熟悉的信息。他稍稍平靜了。
    「我認為,還應該重視思維科學的研究。我只補充這一句。」他目光直直地盯著眼前,發狠似地乾巴巴地吐出一句。
    范丹林端了端肩,鄭重其事地發言了。
    「改革是急迫的,我要強調的是:改革最根本的在於經濟的改革。經濟奠定整個上層建築文明的基礎。我也完全同意普及當代各學科最新成果,進行思想上的更新換代,我要強調的是:我們當前要特別重視經濟科學思想的開發與普及。你們可能認為我是搞經濟的,就強調經濟,不是這樣的。看看我們中國的歷史,由於中國近代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階段,我們各級幹部中有許多對於現代經濟方面的知識相對而言是較為薄弱的,對經濟客觀規律缺乏深刻的認識。1958年的共產主義狂熱病不是偶然發生的:我們過分相信精神的、政治的、政權的力量,而忽略經濟的客觀規律性。現在,這種情況得到了有力的改變,這是富有歷史意義的改變。但是,如果我們不進一步徹底改變人們頭腦中忽視經濟的思想觀念,這在中國也是一種頑強的傳統習慣勢力,我們很難有長久的、穩定的發展和現代文明……」
    他講話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鏗鏘有力,因為林虹正坐在他身旁低著頭幫他做記錄。能聽到她的筆在刷刷刷飛快地、動聽地響著,活頁夾中的活頁紙在一頁頁翻動著,能感到她那文靜的女性氣息。
    ……「你幹什麼,是要記錄嗎?」討論會一開始,看見他打開活頁夾,林虹問。
    「是。」他對一切類似的討論都習慣做點記錄。
    「我幫你記吧,你專心考慮你的發言。」
    他把活頁夾交給林虹了。一瞬間,感到渾身湧上一股暖熱……一個有事業心的男人,最幸運的莫過於身邊有一個完全理解自己又能幫助自己的可愛女性了。討論會上多少男人有這樣的伴侶,那是他們的驕傲,那是他們力量的顯現。有力量的男人總能得到那樣的女人吧。現在,他也不是光棍一人參加討論會了。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夜一晝,然而他感到已經和林虹完全瞭解了。他要找的就是這樣的女人。
    ……「他們要我演電影。」離開烤鴨店後,他約她一起來景山,路上,林虹說道。
    「《白色交響曲》吧?你肯定能演好。」他鼓勵道。
    「你怎麼肯定我能演好?」林虹笑了。
    「今天早晨我不是說過,我瞭解你。」
    「瞭解我什麼?」
    「什麼都瞭解。你能演好電影,而且,以後可能還會幹別的,肯定也會幹得不錯。人相互瞭解,不需要那麼多複雜過程。」
    「你瞭解我的過去嗎,知道我離過婚嗎?」
    「丹妮已經告訴我了,富有人生經歷是令人尊重的。」
    林虹目光透明地看著他……
    他說的是真話,他喜歡富有人生經歷的女人。他不喜歡淺薄的小妞。他不在乎林虹結過婚,他只要知道她現在是獨身就行了。
    林虹字寫得很快,他用不著看,就知道她一定記錄得非常漂亮。
    「好,我就講這些。」他轉過頭笑著問林虹,「你補充嗎?」
    「我?」林虹看了看他,「不。」她微微搖了搖頭,「你講得很清楚了。」
    她毫無一絲驚異,那樣坦然。她的氣質太好了。
    又有許多人做了言簡意賅的發言。萬春亭,這座三重簷、四角攢尖的古代建築裡,充滿了最現代、最生氣勃勃的言論。在暮色中,各種各樣的手勢在畫著堅決的驚歎號,各種各樣的激動面孔上掠過著明亮的目光。他們在指畫世界、指畫歷史、指畫未來。關於幾千年傳統的沉重包袱與寶貴財富;東西方文明的對比;中國經濟發展的具體估計;動態經濟系統的調節與演化;系統工程學與改革的總體戰略;科技及教育體制改革之方略;對帝國主義發展規律的重新研究;全方位的外交戰略與世界和平;社會的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中國法制的發展趨勢與當務之急;歷史、現實與抉擇;二十一世紀的著眼點;五十年及百年展望;一個興衰劇變的大時代。……
    輪到李向南發言了。

《夜與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