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被「叛賣」的政治

讀《三國演義》還是小時候的事。近日斷斷續續地看了一些同名電視劇的片段,產生了一些胡思亂想:

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嗎?什麼英雄?爭權奪利,好勇鬥狠,爾虞我詐,就是英雄嗎?刮骨療毒,拔矢啖睛,一不怕疼二不怕死就是英雄嗎?這疼與死又所為何來呢?

他們關心的唯一熱點無非是爭奪權力,特別是爭奪那唯一的一把龍椅罷了。為了爭龍椅,不惜殺人如麻,血流成河,不惜決堤放水,乘風放火,不惜生靈塗炭,啼饑號寒……這麼多英雄怎麼沒有一個人替老百姓說一句話呢?

劉備火燒新野,帶了一些老百姓避難樊城,就大仁大義到了近乎迂腐的程度了。可如果他不搞什麼火攻,老百姓又哪裡有這種流離失所、星夜逃亡之苦?

個別地看,英雄事跡不無感人之處,例如擊鼓罵曹,例如孤膽英雄趙子龍長阪坡救主子的兒子;但綜觀全局和歷史,這樣的亂世英雄愈多,老百姓就愈沒有好日子過,生產力就愈不發展,社會就愈不進步。中國已經吃夠了這種爭王位的英雄們的虧!

趕巧前不久又看了電影《西楚霸王》,對鞏俐、張豐毅等主演的這部片子的商業性改頭換面及其得失這裡暫且不表。問題是秦皇出巡時劉邦與項羽的反應「大丈夫當如是」也好,「彼可取而代之」也好,都透露了中國的有為之士以做皇帝為人生的最高目標、以官階為價值判斷的唯一標準的可怕與可悲。

價值標準的一元化、貧乏化、俗鄙化,「價值=權力」的公式,使終極目標千篇一律都成了「取皇帝之位而代之」。欲代之的「英雄」甚多,而皇帝的位置只有一個,如何能不爭不鬥不殺他個屍橫遍野、白骨如山?

價值標準的單一化看似是天下定於「一」了,有利於統一與穩定,但須知,「一」能定天下,也能亂天下。有了「一」就有了一切,便都來爭這個「一」了,焉能不亂?

政治=權力=陞官圖,而最高的價值=一切有為之士的終極目標=「龍位」——這樣的等式實是中國數千年來戰亂不斷,發展緩慢,而終於在近百年顯出了積弱來,即是說搞出了亡國滅種的危險來的一個重要原因。

也許,對於三國時期的英雄們來說,老百姓是太沒有意義了。三國時期的英雄們,其實是拿老百姓當墊腳石、當工具、當犧牲品的英雄。這樣的英雄今天難道還算英雄嗎?我們能夠無條件地接受「三國」的英雄觀念嗎?

那個時候的政治呢?當然是赤裸裸的權力政治。這種政治的特點,一個是砍腦殼政治,一會兒就提溜一個一秒鐘前的活人的腦袋進來,並以此為勇、為豪氣、為人生最大快事。一個是陰謀政治,就是不斷地使計謀。而計謀的核心在於欺騙、說謊,誰善於欺騙誰就勝利而且獲得智多星的美名,誰相信了——輕信了別人誰就要為此付出血的代價。這種心理暗示實在太可怕了。

「三國」裡的計謀也有趣。例如王允巧使的所謂連環計,使計的一方如此卑劣而又一廂情願,堪稱愚而詐、小兒科而又不擇手段。用如此下作的方法去做一件似乎是偉大的事業——忠君報國,就是說漢朝的社稷要靠色情間諜來維持。這未免可悲可恥。這種偉大事業的偉大性與正義性也隨之可疑起來。

而被使計的一方,即董卓與呂布,居然一步一步全部徹底不打折扣地按照王允布下的圈套走,按照一個年方二八(週歲只不過十五)的小女子的指揮棒跳舞,說一不二,比校場操練還聽話還準確,這能夠令人相信嗎?如果說董呂兩個人也曾經掌握權柄,赫赫一時,能是這樣徹頭徹尾的白癡嗎?何進中計一節也是一樣的匪夷所思,如弱智傻瓜,如韓少功寫的「爸爸爸」然。

如果吾國一個未接受過職業的色情間諜訓練的十五歲的小女子,在一千幾百年前就能勝任這樣一個極端狡猾、極端殘酷、極端非人性的角色,這是多麼的不祥呀!我們這個民族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這種權力政治的第三個特點是叛徒的政治。整個《三國演義》電視劇的第一部分叫作什麼「群雄逐鹿」的,就是一部叛賣史。吃誰的飯砸誰的鍋的呂布,沒有好下場,不但快了人心,也體現了「三國」對叛徒政治的否定。

但是,以我們的頭號英雄人物劉備來說,據說關羽、張飛、諸葛亮對他都是忠而又忠、義而又義的了,可他對誰忠義過呢?他投靠過呂布、曹操、袁紹、劉表,然後又都叛變了他們。在這一點上,他與所謂反覆無常的呂布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這也透露了封建政治的悖論。一方面要忠要義,一方面又有什麼「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的「叛變有理」論。哪樣對呢?全看「活學活用」了。

一些「三國」故事,頗有濃厚的黑社會、黑手黨故事的意味。上來就是「桃園三結義」,典型的黑社會做法和黑手黨語言:「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一副盜匪的亡命氣。電視劇裡張飛的形象尤其可笑復可憎,一副匪氣霸氣蠢氣、惡聲惡氣、昏頭昏腦、蠻不講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對「大哥」如奴婢鷹犬、對他人如閻王虎狼的嘴臉,誰需要這樣的「三弟」呢?只能是黑社會的大哥大。他給人們的視覺觀感甚至還不如《沙家濱》裡的胡傳魁。

當然,《三國演義》並不是歷史,而是民間的歷史傳說,它反映的是吾國百姓草民們對歷史的觀點,包括「誤讀」與趣味性、通俗性「重寫」。但是想一想,吾國百姓們對於天下大事、歷史沿革,特別是政治軍事鬥爭包括對於英雄主義的解讀竟曾經是如此簡單化、俗鄙化、小兒科化、赤裸裸的野蠻與霸道化,這不能不給人以怵目驚心之感。

也許《三國演義》的故事裡要把劉備樹成一個仁義之主,王道而非霸道的化身,然而這個任務實在是太艱巨了。按現在表現的,劉關張之屬實在與曹孫袁乃至何進、董卓等沒有什麼質的差別。

也許在封建社會,王道云云只是說一說的,而實際上,人們只承認霸道的力量。

霸道當然是有力量的,這力量卻也是有限度的,超出了限度,就會走向反面。這種霸權主義,很實用實惠,但又是不無危險的,弄不好它會流於愚昧短見的野蠻主義、蒙昧主義。它是令我泱泱文明古國早期燦爛而後來停滯的一個原因,思之令人害臊歎息。

《三國演義》電視劇下了很大功夫,製片態度不可謂不嚴肅,但收視效果似不理想。除了某些觀念上的愚昧野蠻令今人感到格格不入以外,我認為電視劇反映了作品本身的一些不足。人物的類型化與事件的簡單化就是其中要者。

由於《三國演義》所述故事繁複紛紜而又千奇百怪,「三國」人物是又多又雜,似乎是三教九流、男女老幼都寫到了,故而總體看來,「三國」的閱讀效果堪稱是相當成功的,人們的一般印象是「三國」寫得豐富多彩、琳琅滿目。但這種豐富多彩、琳琅滿目的效果是粗線條的,一往屏幕上立,類型化、小兒科化的毛病就顯出來了。

我想起了一位可敬的領導同志常舉的例子來了,他多次說過:「誰說戀愛是文學的永恆主題?《三國演義》就沒有寫戀愛嘛,還不是一樣寫得栩栩如生?」

活人少而類型多,當然用不著愛情。但是不要輕視類型的生命力,愈是類型愈容易理解接受和普及,成為「典型」,成為「共鳴」。成了典型、共鳴了也還是暴露出了類型化的缺憾,這個問題似乎值得深思。

我草此小文的目的當然不是要以張飛的態度對《三國演義》這一古典文學名著搞一次砍殺,不是對於「三國」的全面評價,也不是——基本上不是對於同名電視劇的批評。電視劇裡的某些情節處理得還是很妙的,例如袁紹兵敗後派眼線搜集所部的言談話語,有非議者立即杖責或處死,這麼一干更是軍心大亂。鑒於此,袁紹之子乃誅殺專門挑撥是非的打小報告的眼線。這段故事可圈可點,令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但我也從同名電視劇上看到了一些值得反省、值得重視的東西——用金克木先生的名言叫作「前現代」的東西,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我們的學問家熱衷於「後現代」已經很久了。中國這麼大,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日益增加,中國的發展變化日益與世界同步,因而中國這裡也有了超豪華、超奢侈的後現代,這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畢竟這裡多得多的是前現代——離現代化還遠去了呢。

不論從電視劇《三國演義》裡的張飛身上,還是從各位餐館老闆祭供的關老爺身上,或者是從電影屏幕上看個沒完沒了的這個帝、那個妃上(張中行先生在一九九四年第四期《文學自由談》上對此有一精彩評論,讀之大快),我都覺得我們應該比關注後現代還要嚴重地關心前現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首《西江月》列於全書卷首,也唱在每一集電視劇前頭。很好,好得很。

當「三國」各路英雄活躍在黃金時間的千家萬戶之際,我看是該淘一淘了,洗一洗了。再不要出現這種「群雄並起」的局面了,再不要出現這樣的豺狼英雄了。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該與前現代的「三國」精神、「三國」意識道一聲「拜拜啦您」!

《守住中國人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