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三姓村──三姓村僅有藍姓、杜姓、司馬姓組成。地理位置為三縣交界之地,然三縣上千年的志史記載中,卻均無三姓村之來源。據他們自己祖輩代代相傳的說法,是明末清初之時,因戰亂,災禍之故,藍姓從山東、杜姓從山西、司馬姓從陝西逃荒至耙耬山脈的深皺之間,見其這兒人煙稀少,水土兩旺,於是也就搭棚而居,常住下來,耕種勞作,通婚繁衍,成為村落。初時他們和別的人世一樣,人畜兩盛,生壽也都六十歲,甚或八十歲,然一代一代的出生與消亡,壽限卻慢慢銳減下來,早些時候,村人多都有生害黑牙病,關節病,有的彎腰駝背,骨質松疏、肢體變形,基至癱瘓在床。百餘年來,三姓村人又大都死於喉堵症,人的壽限從六十歲減至五十歲,又從五十歲減至四十歲,終於就到了人人都活不過四十歲的境地,到了滿世界不和三姓村通婚往來的境地。最早發現喉堵症的是司馬藍的曾祖爺司馬天仁,那時村裡人口還不甚眾多,都能活至五十餘歲,他曾動員村人遷徙出耙耬山脈,可在方圓百里,沒有找到一處水土兩旺之地,終於未能遷徙,到了村人多都活不過五十歲時,司馬藍的祖爺曾大舉動員各戶零星遷走,自行安家,可那時侯村落裡網狀的血緣關係和鄉村?死不離窩?的觀念都已形成,很少有單家獨戶能夠決心遷走。雖然三姓中都有一家、兩家遷出,可到了外村,因不能速愈的喉症和遺傳,外村人都不與三姓村人通婚,不得不又返遷回耙耬山脈。1950年的新政府成立之後,似乎也曾有過幾次動議搬遷,然終因外界人口的無限膨脹和土地的緊縮等原因,大遷徙也只是停在動議之中,從而,三姓村也就不再奢望集體遷徙,也就年年月月地生存到了今天死亡遍佈的境遇。
  2儒瓜──非小孩之意。耙耬山脈一帶稱侏儒為儒瓜,指那些一輩子都如瓜樣團著長不大的孩娃。
  3靈隱水──從三姓村向西六十公里,為豫西伊河水系,起源於欒川縣,途經嵩縣、伊川縣、入龍門,進洛河,匯黃河。在欒川、嵩縣相交之處,山勢俊美,林茂葉秀,有一靈隱寺,寺廟始建於清末時期,伊河從寺頭分出一支岔河,稱為靈隱河。靈隱河兩岸白姓,多有百歲老人。司馬藍率三姓村民自十餘年前,始開山修渠,引靈隱水以延年益壽,工程浩大,全程已挖四十餘公里。
  4教火院──位於縣城西南城關鎮區,1892年英國傳教士修建,系教堂醫院,1942年後,日軍進駐河南,改教堂醫院為戰場燒傷院,凡住病人,多為戰場上被火燒傷士兵;日軍投降後,留下的異人植皮術,使教火院在這一地區名聞暇爾。解放後,教火院改為縣醫院附設燒傷醫院,故百姓至今傳稱為教火院。系教堂醫院與燒傷醫院的合稱。

《日光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