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一起,吊腳樓的扇扇窗子都推開了,很多人站在自己家的窗口聽。這個畫面從鼓樓這裡看過去,也就成了村寨歌會的遼闊佈景。
石橋、小樓、窗口,這本來也是我家鄉常見的圖像。豈止是我家鄉,幾乎整個江南都可以用這樣的圖像來概括。但是,今天在這裡我發現了一個重大差別。江南石橋邊樓房的窗口,往往有讀書人在用功;夜間,四週一片黑暗,只有窗口猶亮——我歷來認為,那是文明傳承的燈火。
我也曾經對這樣的窗口燈火產生過懷疑:那裡邊攻讀的詩文,能有幾句被窗下的鄉親知曉?如果說這些詩文的功用是浮載著書生們遠走高飛,那麼,又留給這裡的鄉親一些什麼?
答案是,這些書生不管是發達還是落魄,不管是回來還是不回來,他們誦讀的詩文與故鄉村莊基本無關。因此,河邊窗口的燈光對於這片土地而言,永遠是陌生的、暫駐的,至少,構不成當時當地的「多聲部自然和聲」。
侗族長期以來沒有文字,因此也沒有那些需要日夜攻讀的詩文。他們的詩文全都變成了「不著一字」的歌唱。這初一看似乎很不文明,但是我們記得,連漢族最高水準的學者都承認,「不著一字」極有可能是至高境界。我這樣說當然不是否定文字在文明演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是對自己作一個提醒:從最宏觀的意義上看,在文明演進的慣常模式之外,也會有精彩的特例。
不錯,文字能夠把人們引向一個遼闊而深刻的精神世界,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承擔非常繁重的訓練、校正、紛爭、一統的磨煉,而磨煉的結果也未必合乎人性。請看世間多少麻煩事因文字而生?精熟文字的魯迅歎一聲「文章誤我」便有此意。如果有一些地方,不稀罕那麼遼闊和深刻,只願意用簡潔和直接的方式在小空間裡淺淺地過日子,過得輕鬆而愉快,那又有何不可?
可以相信,漢族語文的頂級大師老子、莊子、陶淵明他們如果看到侗族村寨的生活,一定會稱許有加、流連忘返。
與他們不同的是,我在這裡還看到了文字崇拜的另一種缺陷,那就是漢族的飽學書生幾乎都不善於歌舞,更無法體驗其中的快樂。太重的學理封住了他們的歌喉,太多的斯文壓住了他們的舞步。生命的本性原來是載歌載舞的,在他們身上卻被褊狹的智能剝奪了大半。
歐洲的文藝復興,其實是對於人類的健全和俊美的重新確認,從奧林匹亞到佛羅倫薩,從維納斯到大衛,文字都悄悄地讓了位。相比之下,中國的書生做了相反的讓位。只有在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才會重新展現生命的更本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