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誼

千古至誼雖不可得,我們卻不缺少友誼。在日常生活中,天天有一些熟悉的名字、親切的面容、具體的幫助、輕鬆的訴說。這就是日常之誼,故稱之為「常誼」。

常誼的好處,是實用。隨叫隨到,隨取隨放;不必恭請,不必重謝;大事小事,都在身旁。相比之下,前面所說的至情至誼、高山流水,遠在天邊,呼叫不到。一旦呼叫來了,也未必管用。

即便是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們九成的生活,也由常態構成。因此人間友誼,以常誼為主體。

這種友誼的起點,一般都不會深刻,多數是一些小事。往往是,不經意地幫助了他人,或被他人幫助。

幫助,是人際關係的良性啟動,包括被幫助。早年我曾讀過一位西方智者的文章,說如果要想與一位新來的鄰居建立友誼,又一時找不到為他出力的機會,那就不妨主動地要求「被幫助」。例如,向他借一本書,或一件工具。這種做法有點「設計」,卻表現了一種試圖建立友誼的主動。而且,事實證明,百試不爽,這種主動總會成功,哪怕是這位鄰居並沒有那本書或那種工具。

這就是說,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難擁有很多朋友。只要有心,就能輕鬆地建立友誼。一旦建立,不必辛勤澆灌,也能自然生長。這是人類向善、求群的本性決定的,非常自然。相比之下,反倒是孤寂傲世、寡友少誼的狀態,很不自然。

社會上有一種誤解,以為一個人拒絕友誼,是性格決定的。其實,不是性格,而是一種「自我欺騙」。他們硬要自己和別人相信,自己就是那個俞伯牙,正在等待鍾子期。因此,他們對周圍人群,是一萬個不屑。

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壞。真正的壞人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他們只須稍稍放鬆,把自己當作普通人,那麼,友誼立即就會靠近。友誼一旦靠近,他們的生命就會產生質變,就像一個固守孤島多年而漸漸不知人之為人的人,忽然看到了帆影。

看到帆影后的他,與看到帆影前的他,乍一看還是同一個人,其實已經完全不同。不同在哪裡?不同在對生存的理解,對人類的感受,對明天的期望。總之,他對生命的時間形式和空間形式的認知,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麼一個他,怎麼還會與剛剛的他一樣呢?

據我觀察,那些孤寂傲世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他們大多是在友誼上頻遭冷遇、幾次碰壁,也就以冷對冷,以壁對壁,使自己變成了一道「冷壁」。

對此,我想借自然現象作一番勸解——

日光普照,月色千里,並不要求山川大地來回報。不求回報的日光,才叫日光;不求回報的月色,才叫月色。

對日光和月色來說,無所謂冷遇,也無所謂碰壁。如果出現十里霧靄,幾片夜雲,看起來好像是阻擋,是異質,是障礙,卻只會使蒼穹更美。

其實,友誼的滋味,恰恰也在於阻礙和落差。歷史上那麼多傳之廣遠的優秀詩文,都是在描述人間情感的各種「失衡狀態」,例如,思念、怨恨、憂鬱、嫉妒、期待、苦守、追悔、自責,幾乎每一項都與友誼或愛戀的落差有關。要是沒有這種落差,人類的詩情就會減去大半。

如果永遠是等量交換、同量往返,生活還有意思嗎?這就像到了無坡無溝、無壑無丘、無蔭無掩的一塊平地,旅行還有樂趣嗎?

因此,如果我們發出去的友誼信號沒有等到同樣的回音,千萬不要灰心,也不必尋找原因。我們沒有那麼小氣,小氣到放聲一唱,就要從山崖間撿拾每一縷回聲。只管放鬆地走,只管縱情地唱,只管一路上播撒友誼信號,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這不是扮演瀟灑,而是秉承一個最古老的美好理念。孔子把這種理念表述得非常簡潔: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論語·顏淵》

孔子注重家族親情,又習慣於把家族親情放大,來比喻天倫大道。在各種比喻中,最精彩的是這一個,把四海之內的各色人眾,都等同於血親同胞。這表明,孔子並不固守一家一戶的門庭倫理,也不在乎天下萬眾的種種界限,而試圖以仁愛之心全然打通。這已經上升為一種高尚的信仰,由此,孔子真正堪稱偉大。

正因為四海之內皆兄弟,那麼,孔子對友誼的理解,必定是海納百川,兼容並包。不同的職業、出身、學養,不同的地域、方言、習俗,不同的表情、行為、脾氣,都在覆蓋的範疇之內。這中間,當然也包括對友誼的信號反應得特別遲緩、滯塞、漠然的那一族。

不同的反應,既有主觀因素,又有客觀因素,即使排除了這些因素,也不會變成同一的人。但是只要記住,我們都是兄弟,那就可以了。不同,正證明是「兄弟」而不是「自己」。孔子在另一處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就是這個意思。

至此可以明白,日常友誼可以無限擴大,並由實用等級上升為信仰等級。

這種用漢語說出來的信仰,在世界上彌足珍貴。請想一想,四海之內,沒有異教徒,沒有十字軍,沒有種族隔離,沒有文明衝突,沒有強權對峙,沒有末日平衡,只是兄弟。為什麼是兄弟?因為天下只有一個家。

這種信仰,與墨子的「兼愛」、孟子的「利天下」等理念連在一起,成為中華文化的一種宏大隱脈,雖不時時顯露,卻也未曾失去。偶爾一見,總會感動。

整個大地都是友誼,但偶爾,靜下心來,還會懸想夢中的高山流水。極度寬泛的「常誼」和極度稀少的「至情」遙相呼應,互濟互補,組合成中國古代君子完整的友誼哲學。

既然「四海之內皆兄弟」,為什麼還需要孤影縹緲的「俞伯牙」和「鍾子期」?可不可以忘記他們?

可以。但是,也應該允許有人記得。

這就像,大批年輕寫手可以天天文思泉湧、文筆滔滔,卻也會有幾個,心底藏下了《詩經》和《楚辭》。藏下了也未必實用,卻會偶爾出神遐想,悄悄地開拓了人格領土。

《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