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我不能不對中國的「君子之道」略作批評。我已經寫了那麼多文字稱頌它,因此也有必要說一說它的負面效應。
我曾多次論述,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弊病是疏淡公共空間(public space),中國君子並未被賦予「勇於在一切公共領域運用理性」(康德)的職能。因此,君子受讒夫之謗,本是一個「公共空間」、「公共領域」的重大話題,卻得不到公共理性的保護。其他君子即使「打抱不平」,也不存在正常的倫理身份。這一來,君子一旦受謗,只能面對以下幾項選擇:
一、請求朝廷為自己洗誣,即「平反」;
二、不與讒夫辯論,只是反躬自省。如果自省之後誹謗仍然不止,證明自己的修養還不到家;
三、如果名聲已被誹謗徹底毀壞,那就安心領悟「名高必墜」的道理,不再執著誰是誰非。
這三項中,第一項靠的是事外力量,第三項靠的是事後安慰,因此關鍵是第二項,即把誹謗事件轉變成了一個自省事件。在君子之道中,不難找到以下這些讓人感動的話:
「吾日三省吾身。」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何以息謗?曰無辯。」
「修之至極,何謗不息。」
「讒夫毀士,如寸雲蔽日,不久自明。」
……
總之,按照這種高尚的說教,君子如果遇到了讒夫,遇到了誹謗,只能靜靜地等待,深深地自省。
這種自省哲學其實也就是退讓哲學。君子們在唾面自乾的忍辱功夫中,把世間的真偽之別、是非之別、善惡之別全都混淆了。這是一個巨大的精神泥潭,埋沒在這個泥潭中的,不僅是無數君子的尊嚴和生命,而且還有社會的公理、人間的正義。
至於「名高必墜」的逆反哲學,看似冷靜,其實還是支持了讒夫。因為讒夫是讓高名墜落的推手,如果這種逆反哲學成立,他們反倒代表了歷史的力量。
即使大家公認,那些高名的墜落是不應該的,那麼,這種哲學又會轉而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安慰,說那些高人即便暫時墜下,也會刺激他們取得更高成就,遲早會挽回名聲。為此還不斷舉出例證,說哪個軍事家因受誣而遭斷足,反而寫出了兵書;哪個大詩人因受誣而遭放逐,反而寫出了名作……
這種安慰,仍然讓讒夫代表了歷史的推手。從所舉例證看,完全「以一概萬」,把特殊罕例當作了天下公式。千百個高人被讒夫整倒了,只有一兩個僥倖存活,怎麼能以這種稀有的僥倖來掩蓋無數的冤屈?何況,即便是這些稀有的僥倖,也煎熬著巨大的痛苦和傷殘,實在是人間正道的反面。
總之,當君子的名聲受到讒夫攻擊,君子之道老是在教育君子、訓誡君子、安慰君子、說服君子,卻沒有任何力量來對付讒夫。這就使君子之道失去了自衛的依據,任憑自己的信奉者、追隨者一次次被攻擊、被包圍、被潑污。不管怎麼說,這是一種重大的功能缺失。
我認為,中國歷史上大量的傑出人物不得善終,多數響亮的名譽只能追加於他們去世之後,社會機制永遠重複著「優汰劣勝」的潛規則,都與君子之道的這種功能缺失有關。
更可怕的是,這種傳統沉澱成了一種扭曲的社會共識。只要君子蒙讒,多數民眾的目光只會集中審察君子,而不會審察讒夫。審察君子,主要也不是審察他們究竟有沒有被冤,而主要是看他們的「態度」,也就是他們的自省程度和退讓程度。在這種情況下,多數民眾其實都站到了讒夫的立場上。
民眾不明白「他人的名譽不可侵犯」,只相信「他人的名譽不可容忍」;
民眾不明白「名譽的多寡決定著社會的等級」,只相信「名譽的毀損充滿著世俗的愉悅」;
民眾不明白「名譽的廢墟是大家的廢墟」,只相信「大家的廢墟是大家的平等」……
這一系列觀念的長久普及,使讒夫們逐漸升格為「揭秘勇士」、「言論領袖」、「爆料專家」,從者如雲,一呼百應。
應該說,世界歷史上,讒夫處處都有,唯獨在中國,特別神通廣大;誹謗處處都有,唯獨在中國,足以排山倒海;冤屈處處都有,唯獨在中國,傷及精神主脈。指出這一事實,並非否定歷史,反而更對中國歷史上的萬千君子肅然起敬,他們實在辛苦了。
他們總是因為德行高尚而走投無路。在百般無奈之下,他們只得選擇下策,那就是想盡辦法請求朝廷為自己洗污。因為當社會輿論總是站在讒夫一邊,君子們唯一能指望的,只能是極權中心。
但是,朝廷並非由君子組成,歷來對君子遭受的困境,無法感同身受。朝廷所警惕的永遠是權力失衡,而讒夫們的種種作為,永遠不對朝廷構成直接威脅。在多數情況下,更讓朝廷頭痛的,不是讒夫,而是君子。因此,君子在危難時分求助於朝廷,幾乎無救。
很多君子自殺,正是因為看透了這層秘密。但是,還是有不少君子留下了哀怨的眼神。其中,包括偉大的屈原和司馬遷。
為了名譽而向朝廷求助的君子,在歷史上不勝枚舉。其中最讓我感到痛心的,是宋代女詩人李清照。這麼一個柔婉蘊藉的東方女性美的最高代表,居然也會為名譽奔波了大半輩子。
這種反差,再強烈不過地凸顯了名譽與君子之間的艱難關係。對這件事,我曾不止一次論及,那就不妨在本文中作一點較完整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