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便於掌握,中醫養生學的理論,有必要予以總結和歸納,提出若干基本原則,用以指導養生實踐。事實上,千百年來所產生的諸多形式的養生方法,正是遵循了這些基本原則。
一、協調臟腑
五臟間的協調,即是通過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生剋制化的關係來實現的。有生有制,則可保持一種動態平衡,以保證生理活動的順利進行。
臟腑的生理,以「藏」、「瀉」有序為其特點。五臟是以化生和貯藏精、神、氣、血、津液為主要生理功能;六腑是以受盛和傳化水谷、排泄糟粕為其生理功能。藏、瀉得宜,機體才有充足的營養來源,以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了故障,都會影響整體生命活動而發生疾病。
臟腑協同在生理上的重要意義決定了其在養生中的作用。從養生角度而言,協調臟腑是通過一系列養生手段和措施來實現的。協調的含義大致有二:一是強化臟腑的協同作用,增強機體新陳代謝的活力。二是糾偏,當臟腑間偶有失和,及時予以調整,以糾正其偏差。這兩方面內容,作為養生的指導原則之一,貫徹在各種養生方法之中,如:四時養生中強調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精神養生中強調情志舒暢,避免五志過極傷害五臟;飲食養生中強調五味調和,不可過偏等等,都是遵循協調臟腑這一指導原則而具體實施的。又如:運動養生中的「六字訣」、「八段錦」、「五禽戲」等功法,也都是以增強臟腑功能為目的而組編的。所以說,協調臟腑是養生學的指導原則之一,應予以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