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瘡瘍解

卷九瘡瘍解

簡介

瘡瘍之病,因寒邪傷營,血澀氣阻,積鬱成熱,肉腐為膿。陽盛則紅腫而外發,陰盛則黑塌而內陷。其輕則疥癬之疾,其重則腹內之病。

《靈樞》義哲而無方,《金匱》法略而未備,後世外科之家,仰鑽莫入,茫若其言,玉版塵封,金匱雲埋。知若亞父,遭此難而身傾;賢如伯牛,遘斯疾而命殞。賢智不解其義,而況余子乎!

往年目病,悔為庸妄所誤,寒洩脾陽。耳後壅腫,清膿如注,又幾誤於外科之手。游息浮揚,一縷未斷,念之至今病悸,作瘡瘍解。

 

癰疽根原

癰疽者,寒傷營血之病也。血之為性,溫則流行,寒則凝澀。寒傷營血,凝澀不運,衛氣鬱阻,蓄而為熱,熱盛則肉腐為膿。膿瘀不洩,爛筋而傷骨,骨髓消爍,經脈敗漏,熏於五藏,藏傷則死矣。

癰病淺而疽病深,淺則輕而深則重。癰者,營衛之壅於外也;疽者,氣血之阻於內也。營衛之壅遏,有盛有不盛,故腫有大小。穴俞開而風寒入,寒郁為熱,隨孔竅而外發,故其形圓。疽之外候,皮夭而堅,癰之外候,皮薄而澤,陰陽淺深之分也。

《靈樞•癰疽》:寒邪客於經脈之中則血澀,血澀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壅腫。寒氣化為熱,熱盛則腐肉,肉腐則為膿。癰成為熱,而根原於外寒,故癰疽初起,當溫經而散寒,行營而宣衛。及其寒化為熱,壅腫痛楚,於此營衛遏閉之秋,仍宜清散於經絡。至於膿血潰泆,經熱外洩,營衛俱敗,自非崇補氣血不能復也。如其經絡陰凝,腫熱外盛,氣血虛寒,膿汁清稀,則更當溫散而暖補之,不可緩也。若夫瘡癤疥癬之類,其受傷原淺,但當發表而瀉衛,無事他方也。

桂枝丹皮紫蘇湯

桂枝三錢芍葯三錢甘草二錢丹皮三錢蘇葉三錢生薑三錢

煎大半杯,熱服,覆取微汗。

治癰疽初起。

《金匱》:諸脈浮數,應當發熱,而反洒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瘡癰。癰疽因外感寒邪,傷其營血。營傷而裹束衛氣,衛氣鬱阻,不得外達,故見惡寒。衛鬱熱發,肉腐膿化,則成癰疽。

初起經絡郁遏,必當發表。表解汗出,衛郁透洩,經絡通暢,則腫痛消除,不作膿也。若不得汗,宜重用青萍發之。表熱太盛,用地黃、天冬,涼瀉經絡之郁。衛氣太虛,用黃芪益其經氣。

丹皮黃芪湯

桂枝三錢桃仁三錢甘草二錢桔梗三錢丹皮三錢生薑三錢元參三錢黃芪三錢,生

煎大半杯,熱服。

治皮肉壅腫,癰疽已成者。

熱盛,重用黃芪、天冬、地黃。

排膿湯

甘草二錢,炙桔梗三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

煎大半杯,溫服。

治膿成熱劇,皮肉鬆軟者。

桂枝人參黃芪湯

人參三錢黃芪三錢,炙桂枝三錢甘草二錢,炙當歸三錢芍葯三錢茯苓三錢丹皮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膿洩熱退,營衛雙虛者。

黃芪人參牡蠣湯

黃芪三錢人參三錢甘草二錢五味一錢生薑三錢茯苓三錢牡蠣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膿洩後潰爛,不能收口者。洗淨敗血腐肉,用龍骨、象皮細末少許收之,

貼仙靈膏。

仙靈膏

地黃八兩當歸二兩甘草二兩黃芪二兩丹皮一兩桂枝一兩

麻油一斤,黃丹八兩,熬膏,入黃蠟、白蠟、乳香、沒藥各一兩,罐收。

膿後潰爛,久不收口,洗淨貼。一日一換,計日平復。

大黃牡丹湯

大黃三錢芒硝三錢冬瓜子三錢桃仁三錢丹皮三錢

煎大半杯,熱服。

治疽近腸胃,內熱郁蒸者。

參芪苓桂乾薑湯

人參三錢黃芪三錢甘草二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乾薑三錢丹皮二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陰盛內寒,及膿清熱微者。

甚加附子。

仙掌丹

斑蝥八錢,去頭翅,糯米炒黃用,去米。川產者良,余處不可用。前胡四分,炒乳香一錢,去油沒藥一錢,去油血竭一錢元參四分冰片五分麝香五分

研細,瓶收。

凡陽證癰疽初起,針破瘡頂,點藥如芥粒,外用膏藥貼之,頃刻流滴黃水,半日即消。重者一日一換,一兩日愈,神效。膿成無用,陰證不治。

瘰疬根原

瘰疬者,足少陽之病也。足少陽以甲木而化氣於相火,其經自頭走足,行身之旁,目之外眥,上循耳後,從頸側而入缺盆,下胸腋而行脅肋,降於腎藏,以溫癸水。相火降蟄,故癸水不至下寒,而甲木不至上熱。而甲木之降,由於辛金之斂,辛金之斂,緣於戊土之右轉也。戊土不降,少陽逆行,經氣壅遏,相火上炎,瘀熱摶結,則瘰疬生焉。

肝膽主筋,筋脈卷屈而壅腫,故磊落歷碌,頑硬而堅實也。《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經,是動則病口苦,心脅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馬刀挾癭者,足少陽之脈,循缺盆,挾胸膈,而走脅肋,其經彎如馬刀,而癭瘤挾生也。《金匱》:痺挾背行,苦腸鳴,馬刀挾癭者,皆為勞得之。此以勞傷中氣,戊土逆升,少陽經脈降路壅阻,相火郁蒸,故令病此。

病在筋而不在肉,故堅而不潰,潰而不斂,較之諸瘡,最難平復。而相火升炎,上熱日增,脾腎陽虧,下寒日劇。久而陽敗土崩,遂傷性命。非傷於血肉之潰,乃死於中氣之敗也。

法當培中氣以降陽明,肺胃右行,相火下潛,甲木榮暢而歸根,則瘡自平矣。

柴胡芍葯半夏湯

柴胡三錢芍葯三錢元參三錢甘草二錢半夏三錢丹皮三錢牡蠣三錢鱉甲三錢

煎大半杯,熱服。

上熱甚者,加黃芩、地黃。血虛木燥,加首烏。腫痛,加貝母。膿成,加桔梗。

癩風根原

癩風者,風傷衛氣而營郁未盡洩也。衛性收斂,營性發揚,風傷衛氣,閉其皮毛,風愈洩則衛愈閉,其性然也。衛閉則營血不得外發,於是郁蒸而生裡熱。六日經盡,營熱郁發,衛不能閉,則腫透皮毛,而見紅斑。斑發熱除,則病癒矣。若衛閉不開,斑點莫出,營熱內遏,臟腑蒸焚,則成死證。

風以木氣而善疏洩,其衛氣之閉者,風洩之也,其衛氣之閉而終開者,亦風洩之也。初時感冒,經熱未盛,則氣閉而風不能洩。經盡之後,營熱蒸發,則風洩而氣不能閉,是以疹見。風有強弱之不同,氣有盛衰之非一,風強而氣不能閉,則斑點盡出,氣盛而風不能洩,則斑點全無。

若風氣相摶,勢力均平,風強而外洩,氣盛而內閉。風強則內氣不能盡閉,氣盛則外風不能盡洩,洩之不透,隱見於皮膚之內,是謂癮疹。氣之不透,洩郁而為癢。癢者謂之洩風,又曰脈風。洩風者,風之未得盡洩,而遺熱於經脈之中也。洩風不愈,營熱內郁,久而經絡蒸婬,肌肉腐潰,發為痂癩,是名癩風。

肺司衛氣而主皮毛,衛氣清和,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焉,則皮毛榮華。衛氣鬱閉,髮膚失其熏澤,故膚腫而毛落。肺竅於鼻,宗氣之所出入。宗氣者,衛氣之本,大氣之摶而不行,積於胸中,以貫心肺而行呼吸者也。衛氣閉塞,則宗氣蒸瘀,失其清肅,故鼻柱壞也。

大凡溫疫中風,發表透徹,紅斑散佈,毫髮無郁,必無此病。

法宜瀉衛郁而清營熱,決腐敗而生新血。經絡清暢,痂癩自平矣。

紫蘇丹皮地黃湯

蘇葉三錢生薑三錢甘草二錢丹皮三錢芍葯三錢地黃三錢

煎大半杯,熱服。覆衣,取汗。

若不得汗,重用青萍發之,外以青萍熱湯熏洗,以開汗孔。汗後用破郁行血之藥,通其經絡,退熱清蒸之劑,清其營衛。腐去新生,自能平愈。

但涼營瀉熱之品,久服則脾敗,當酌加姜、桂行經之藥,不至內洩脾陽,則善矣。

痔漏根原

痔漏者,手太陽之病也。手之三陽,自手走頭,足之三陽,自頭走足。手三陽之走頭者,清陽之上升也;足三陽之走足者,濁陰之下降也。足三陽病則上逆而不降,手三陽病則下陷而不升。

《素問•氣厥論》: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痔。五行之理,升極必降,降極必升,升則陰化為陽,降則陽化為陰。水本潤下,足少陰以癸水而化君火者,降極則升也;火本炎上,手太陽以丙火而化寒水者,升極則降也。手太陽病則丙火下陷,不上升而化寒水,是以小腸有熱。五藏六府,病則傳其所勝,以丙火而化庚金,是以移熱於大腸。魄門處大腸之末,丙火傳金,陷於至下之地,是以痔生於肛也。

然病在於二腸,而究其根原,實因於脾。《素問•生氣通天論》: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以過飽傷脾,脾氣困敗,不能消磨,水谷莫化,下趨二腸,而為洩利。洩則脾與二腸俱陷,丙火陷於肛門,此痔病所由生也。

氣統於肺,而肺氣之降者,胃土之右轉也;血藏於肝,而肝血之升者,脾土之左旋也。凡經絡臟腑之氣,皆受於肺;凡經絡臟腑之血,皆受於肝。戊土一降,而諸氣皆降,己土一升,則諸血皆升。脾土濕陷,則肝木下郁而血不上行,故脫失於大便。凝則為虙瘕,流則為沉痔。沉虙者,皆肝血之下陷,無二理也。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腎脈微澀,為不月、沉痔。血流於後,則為沉痔,血凝於前,則為不月,不月即虙瘕也。《金匱》: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痔與下重便血,皆丙火之下陷。火衰而陷者,則下重便血而不痔;火未衰而陷者,則下重便血而痔生。

要之,痔家熱在魄門,而脾於小腸,無不寒濕。緣丙火不虛則不陷,陷則下熱而中寒。丙火上升而化寒水者,常也,下陷而不化寒水,是以生熱。陷而不升,故熱在魄門而不在腸胃也。

此病一成,凡遇中氣寒郁,則火陷而痔發。無論其平日,即其痔發肛熱之時,皆其寒濕內作之會,而醫工不知也。經血陷流,習為熟路,歲久年深,時常滴漏,則為漏病,譬如器漏而水洩也。

茯苓石脂湯

茯苓三錢丹皮三錢桂枝三錢芍葯四錢乾薑二錢,炒甘草二錢赤石脂三錢升麻一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痔漏腫痛下血。

肛熱加黃連,木燥加阿膠。

《四聖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