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的功效與作用

寒水石-原態

寒水石-藥材

寒水石-原態

寒水石-藥材

為硫酸鹽類礦物芒硝的天然晶體。主產於山西、河北等地。全年可采,採挖後,去淨泥沙、雜石,研碎生用,或鍛用。

【藥性】辛、鹹,寒。歸心、胃、腎經。

【功效】清熱瀉火。

【應用】

1.熱病煩渴、癲狂。本品入心經能清瀉心火以除煩,入胃經而清瀉胃火以止渴,故可用治溫熱病邪在氣分,壯熱煩渴者,常配石膏、滑石用,如三石湯(《溫病條辨》)。取本品清瀉心胃實火而可用治傷寒陽明熱盛之癲狂,多配黃連、甘草用,如鵲石散(《普濟本事方》);若配天竺黃、冰片等藥用,可治痰熱躁狂,如龍腦甘露丸(《姚僧坦集驗方》)。

2.口瘡、熱毒瘡腫、丹毒燙傷。取本品清熱瀉火之功,可用治熱毒瘡瘍等證。若治口瘡,可配黃柏等分為末,撒敷患處,如蛾黃散(《濟生方》);若治熱毒瘡腫,可用本品火鍛,配青黛等分為末,香油調搽(《普濟方》);若治水火燙傷,可配赤石脂等分為末,菜油調敷,破爛有水者,取藥末撒患處,如水石散(《古方匯精》);若治小兒丹毒,可用本品研末,水調和豬膽汁塗之(《本草匯言》)。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忌服。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水飲之。」

2.《本經逢原》:「寒水石,治心腎積熱之上藥,《本經》治腹中積聚,鹹能軟堅也;身熱皮中如火燒,鹹能降火也。《金匱》風引湯,《和劑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餘之邪熱也。」

【現代研究】

1.臨床研究:用寒水石配地榆、大黃、冰片研細末,香油調敷,治療帶狀皰疹120例,療效顯著(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誌,2001,6:362);用由寒水石、冰片、熊膽、血竭組成的寒冰痔瘡膠丸納入直腸內,治療痔瘡130例,有效率為95.37%(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誌,2001,2:114)。

2.其他:本品《神農本草經》名凝水石,據考證應為芒硝的天然結晶體。但近代所用之寒水石,在北方多為紅石膏(主含硫酸鈣),在南方多為方解石(主含碳酸鈣)。

《中藥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