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勃的功效與作用

馬勃-原態

馬勃-飲片

馬勃-原態

馬勃-飲片

為灰包科真菌脫皮馬勃LasiosphaerafenzliiReich. 大馬勃Calvatiagigantea(BatschexPers.)Lloyd或紫色馬勃Calvatiali1acina(Mont. etBerk.) Lloyd的乾燥子實體。脫皮馬勃主產於遼寧、甘肅、湖北、江蘇、湖南、廣西、安徽;大馬勃主產於內蒙古、河北、青海、吉林、湖北;紫色馬勃主產於廣東、廣西、湖北、江蘇、安徽。夏、秋二季子實體成熟時及時采收,除去泥沙,乾燥。除去外層硬皮,切成方塊,或研成粉,生用。

【藥性】辛,平。歸肺經。

【功效】清熱解毒,利咽,止血。

【應用】

1.咽喉腫痛,咳嗽失音。本品味辛質輕,入肺經。既能宣散肺經風熱,又能清瀉肺經實火,長於解毒利咽,為治咽喉腫痛的常用藥。本品又能止血斂瘡,故對喉證有出血和潰爛者尤為適宜。用治風熱及肺火所致咽喉腫痛、咳嗽、失音,常與牛蒡子、玄參、板藍根等同用,如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

2.吐血衄血,外傷出血。本品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之功,用治火邪迫肺,血熱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症,可單用,如《袖珍方》中以本品與砂糖為丸,治血熱吐血,或與其他涼血止血藥配伍使用;用治外傷出血,可用馬勃粉撒敷傷口。

【用法用量】煎服,1.5~6g,布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患處,或作吹藥。

【使用注意】風寒伏肺咳嗽失音者禁服。

【古籍摘要】

1.《名醫別錄》:「主惡瘡,馬疥。」

2.《本草綱目》:「清肺,散血熱,解毒。」「馬勃輕虛,上焦肺經藥也。故能清肺熱咳嗽,喉痺,衄血,失音諸病。」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紫頹馬勃酸、馬勃素、馬勃素葡萄糖甘、尿素、麥角甾醇、亮氨酸、酪氨酸、磷酸鈉、砷及α—直鏈澱粉酶。

2.藥理作用:脫皮馬勃有止血作用,對口腔及鼻出血有明顯的止血效果。其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及肺炎雙球菌均有抑製作用,對少數致病真菌也有抑製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馬勃在臨床上主要用於上呼吸道感染、鼻出血、外傷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以及外科手術止血等,均有較好效果。馬勃尚可用於其他疾病,如:另有用馬勃適量敷蓋或填塞清瘡後的患處,治療糖尿病壞疽,均獲治癒(吉林中醫藥1991,5:10);用乾燥馬勃撕成1~3cm塊狀,高壓消毒,直接覆蓋於清瘡消毒後的外傷瘡面,加壓包紮,治療外傷性創面191例,5~10日內瘡面脫痂痊癒(遼寧中醫雜誌 1995,4:171);用馬勃粉高壓消毒後,撒於患處,治療潰破的凍瘡132例,治癒率為95%;用馬勃配黃連、明礬等,煎湯保留灌腸,治療非特異性潰瘍性直腸炎,取得良效(中藥臨床新用2001:76)。

4.不良反應:在用藥過程中,偶有身熱、頭昏、倦怠、嘔吐、腹痛或失眠,尿頻及皮膚過敏等,一般在1~2周內可消失,嚴重者停藥後即可愈。

《中藥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