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腦的功效與作用

樟腦-原態

樟腦-藥材

樟腦-原態

樟腦-藥材

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的枝、干、葉及根部,經提煉製得的顆粒狀結晶。主產於台灣及長江以南地區。以台灣產量最大,質量最佳。多為栽培品。每年多在9~12月砍伐老樹,鋸劈成碎片,置蒸餾器中進行蒸餾,冷卻後即得粗製樟腦,再經昇華精製而得精製樟腦。因易揮發,應密封保存。

【藥性】辛,熱。有毒。歸心、脾經。

【功效】除濕殺蟲,溫散止痛,開竅辟穢。

【應用】

1.疥癬瘙癢,濕瘡潰爛。本品辛熱燥烈,外用除濕殺蟲、消腫止癢以奏效。治癬可與土槿皮、川椒、白礬等伍用。若與枯礬、輕粉共為細末,濕則干摻,干則油調敷,可治臁瘡,如香白散(《外科大成》)。若與雄黃等分為末,用時先以荊芥煎湯洗患處,再用麻油調塗,可治瘰疬潰爛,如雄腦散(《外科全生集》)。

2.跌打傷痛,牙痛。借其辛烈行散,消腫止痛之力以取效。治跌打傷痛,肌膚完好者,可泡酒外擦。治齲齒牙痛,與黃丹、皂角(去皮、核)各等分為末,蜜丸,塞孔中,如《余居士選奇方》。

3.痧脹腹痛,吐瀉神昏。樟腦辛香走竄,有開竅醒神,辟穢化濁和溫散止痛之功。與沒藥、乳香(1︰2︰3) 為細末,每次以茶水調服0.1g,可治感受穢濁疫癘或暑濕之邪,而致腹痛悶亂、吐瀉昏厥諸證,如《本草正義》方。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撒布或調敷。內服0.1~0.2g,入散劑或用酒溶化服。

【使用注意】氣虛陰虧,有熱及孕婦忌服。

【古籍摘要】

1.《本草品彙精要》:「主殺蟲,除疥癬,療湯火瘡,敵穢氣。」

2.《本草綱目》:「通關竅,利滯氣,治中惡邪氣、霍亂、心腹痛、寒濕腳氣、疥癬、風瘙、齲齒、殺蟲,避蠹,著鞋中去腳氣。」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為一種雙環萜酮(C10H16O)物質。

2.藥理作用:樟腦塗擦皮膚有溫和的刺激和防腐作用,可作發赤劑,並有局部麻醉作用,臨床用樟腦擦劑有止癢和鎮痛作用。口服有驅風和輕微祛痰作用;對高級中樞神經興奮作用明顯,大劑量可引起癲癇樣驚厥。在體內水溶性代謝產物氧化樟腦,有明顯的強心、升壓和興奮呼吸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用樟腦或經適當配伍治療皮膚病、足癬感染、麥粒腫、中耳膿癤、褥瘡、肛門濕疹、牙痛等多種疾病,療效滿意。近年還報道:用樟腦、山萘各等量,研細末後混勻,取適量撒於膠布中心,貼敷患處,治療淋巴結炎21例,治癒率95.2%(時珍國藥研究,1991,3︰132);用樟腦丸1/4粒研末、豆腐50~100g搗成膏外敷患處,治療下肢潰瘍42例,均獲治癒(江蘇中醫,1998,11︰33)。用樟腦油於止瀉穴注射,每日1次,治療嬰幼兒腹瀉60例,結果4天全部治癒,療效優於對照組(吉林中醫藥,1994,1︰25)。此外,又可用治凍瘡、小兒嘔吐、偏頭痛等病證。

4.不良反應:口服樟腦0.5~1.0g,可致頭暈、頭痛、溫熱感,乃至興奮、譫妄;服用2.0g以上,出現大腦皮層興奮,導致癲癇樣驚厥,而後因呼吸衰竭死亡(中毒急症手冊,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326)。

《中藥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