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寶鳳釵的消息被送到了永安宮,而這根精緻美麗的釵子自身,卻是出現在了太后案頭。老人家瞪著它看已經足足有快一盞茶功夫了,一屋子人都是心驚肉跳的喘不上氣,馮恩撅著屁股跪在地上,絲毫也不敢動彈。就連平時最自在的孟姑姑,這時候都和泥雕木塑似的,木著臉站在皇后身邊,是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怪道說,這宮裡什麼事兒都有呢,這藍寶鳳釵怎麼就出現在這兒了,卻是誰都沒有能想明白。
太后總算是挪動了一下,她閉上眼歎了口氣,「……那罪人履歷出身,查出來了沒有?」
「回娘娘話。」馮恩如蒙大赦,一吐氣也敢於開口了,便尖著嗓子介紹,「犯人劉保,河南鄭州人,十三歲淨身投入宮中使喚,十五歲入直殿監聽用至今。」很簡單明瞭的履歷,但因為他是直殿監的人,所以也很難簡單地說他和永安宮那邊到底有沒有可能發生聯繫。直殿監就是掃地的,宮城這麼大,到處都需要清潔,誰知道他管的是哪一邊的灑掃。除非是御書房之類的重地,不然如此小事,調動都根本不會上檔的。
「嗯……」太后動了動,又沒了聲息。馮恩斗膽抬頭和孟姑姑交換了一個眼色,都是察覺出了對方心中的恐懼。
「去把尚寢局的人叫來,」太后就像是沒發覺底下人的小動作,忽然間又說,「讓把內起居注帶上……還有記載天癸的那本冊子也給帶上來。」
孟姑姑什麼話也不敢說了,一哈腰應了下來,碎步就往門口退。
眼看都到門口了,太后卻是又加了一句,「到底怎麼回事還都不清楚,讓尚寢局低調點,別鬧得滿城風雨,被我知道,我要惱的。」
孟姑姑沉聲應了一聲是,快步就退出去了。馮恩還在地上跪著沒動:雖說從前在太后跟前也有幾分體面,但現在,太后不發話,他可不敢起來。
「這徐莊妃……」太后又開始捻轉著那枚鳳釵了,她托著下巴,望著這枚瑩亮的藍寶石在陽光下折射出的七彩光輝,半是深思,半是自問地道,「又會是什麼樣的心思呢?」
這是已經把徐莊妃當作主使來想了?
馮恩的冷汗一下就下來了,他囁嚅著想說些什麼,可又攝於太后那無形的壓力,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想到昔年莊妃待他的恩德,待要二話不說,心裡也實在跨不過這道坎。正在那猶豫呢,環珮叮咚聲中,皇后進了屋子。
「娘。」她和太后招呼了一聲,卻沒有行禮——正在養胎,也用不著虛客氣了。雖然有馮恩這樣的大太監在,可皇后還是一身的家常裝扮,都沒有特別打扮。
「怎麼來了。」太后也有一絲詫異,卻沒有裝傻,「是聽說了莊妃的事兒?」
皇后在太后下首坐了下來,毫不猶豫地道,「媳婦敢以性命擔保,此事和莊妃絕對沒有干係。」
見太后不言不語,似乎不為所動,她便又進一步地道,「退一萬步說,即使莊妃有什麼心思,也不會用這一支釵子——這東西脫手都難,還不如真金白銀……」
太后動彈一下,長歎了一聲,「這些道理,我又何嘗想不到呢?」
她睜開眼目注皇后,頗有深意地道,「若從情理而論,莊妃確無害你的緣由,可歷朝歷代,這後宮裡的風波,又有哪一次是符合情理的?你是管家的人,須要記住這個道理。情理之中的事,人人都能想得到,都能給你個參贊,可,情理之外的事呢,你這個當家作主的人想不到,還有誰能為你想不成?」
看來,老人家經過這多年的風雨,早已經是心如鐵石,即使對莊妃的人品也是有瞭解的,但卻依然不願因此而寬縱一絲一毫。她是並不準備高抬貴手,放過永安宮了。
當然,換句話說,清者自清,若是永安宮並沒有什麼問題,查一查也不是什麼壞事,若是背了嫌疑無法自明,上頭又沒有動靜,莊妃心裡說不定還要惴惴不安呢。馮恩現在倒是安心多了:此事最關鍵的,還是皇后的態度。現在皇后力挺徐循,就是乍看下局勢再險惡,其實就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話雖如此,」皇后確實罕見地沒有在老人家跟前讓步,而是和聲道,「但莊妃和媳婦是一道入宮的,我們倆多年來情同姐妹,媳婦絕不相信莊妃會是漢王的人——」
話說出來,太后忍不住都冷笑了一聲:現在根本就不是擔心莊妃和漢王有什麼勾結,任誰都知道,漢王,不過是追查此事的一個幌子而已。
皇后又續道,「也不相信莊妃會對媳婦肚子裡的孩子有什麼不利的想法,她不是這樣不分輕重的人。」
她的語氣斬釘截鐵,顯示了對徐循堅固的信心。太后猶豫了一下,態度也有所軟化,「你的意思是……不必去尚寢局了?」
「藍寶鳳釵丟失,未必和莊妃有關。」皇后沒有正面回答太后的問題,「說不定是永安宮裡出了內鬼,又或者是從前在東宮、太孫宮的時候出的問題,這麼貴重的首飾,按莊妃的性子,一般都是束之高閣,不會時常拿出來佩戴的。」
徐循的確不喜過於囂張艷麗的首飾,這一點,太后也素有所知,她不由得點了點頭,「永安宮還是要查,但莊妃處卻要留個體面——你是這個意思?」
「母親明鑒。」皇后起身作勢要跪,卻被左右慌忙扶住了。「莊妃自幼入宮,品性貴重,有目共睹。媳婦敢以肚子裡的孩子擔保,此事絕非莊妃所為。還請娘為她稍留體面,否則,媳婦以後也沒臉見她了。」
為了皇后受驚的事,太后去查莊妃的侍寢檔案,擺明了是懷疑她隱瞞孕體搞風搞雨,這猜測實在是太險惡了,險惡到皇后一旦知道,不能不出面阻止。不然以後她和徐循的交情也就算是完了,她要是不在清寧宮還好,身在清寧宮卻不出面說話,豈不是擺明了對徐循也有懷疑?這一點,太后理會得,馮恩也理會得,只是兩人都沒有想到,皇后的態度居然如此堅定。
看來,她是真的沒有懷疑到徐莊妃身上——也是,莊妃這都多少年了,還沒消息,哪能說有就有的,這是一。二,就是要瞞,哪有這麼容易?一個月天癸沒來,那就要請太醫進宮的,那時候都未必能確診有孕,起碼也得等孩子兩個月的時候,脈象才能顯現出來。張太后自己年輕的時候就停經過七八個月,所有人都覺得有孕了,到末了還是誤診。你說這懷孩子能是自己瞎想就肯定的嗎?徐循也不是個傻子,怎麼都不可能自己忽然覺得自己有孕了,就立刻開始部署著要害皇后吧。
至於她和中官私通互贈定情信物的可能,太后都不願去想——這太侮辱徐循的智商了,假使說她的品行沒被侮辱的話。甚至於說,這實在是太侮辱整個永安宮上上下下的智商了。永安宮裡有多少人服侍?徐循要和一個直殿監掃地的私通,不是說打通身邊近人的關節就行的,整個永安宮上下伺候的各色中官宮女,都會留意到蛛絲馬跡。而且,她有機會和一個掃地的接觸嗎?按劉保的身份,能和她說一句話那都是撞大運了。
但這也不是說,太后就完全相信了皇后的說法。藍寶鳳釵價值貴重,也不是一個宮女能隨便竊走的。再說,徐循平時不喜盛裝,但逢年過節,底下人也要捧上適合身份的釵環給她挑選。要說是到現在才發覺藍寶鳳釵丟失,那也太牽強了點。
只是,個中究竟是什麼緣由呢?老人家也有點想不出來了,她望了皇后一眼,眉峰蹙起,忽道,「你說,她會不會是被人盯上,栽贓陷害了……」
後宮裡,夠格謀害皇后,栽贓莊妃的人,說來也真沒幾個。太后下一步會把矛頭對準誰,就看皇后接下來的這番話了。
皇后嬌軀一顫,先是毫不猶豫地道,「媳婦現在什麼都不願去想,只願平平安安地把這孩子生下來……」
她頓了頓,又道,「不過,若是娘要問我的看法——」
太后抬了抬眉毛,不自覺地就露出了聆聽之色,唇邊不知為何,竟也掛上了淡淡的冷笑。
「那劉保深夜闖宮,事發自盡,可見早萌死志。」皇后就和沒看到太后神態一樣,淡然續道,「深宮女子,哪一個能把他收買得如此忠心?就是家裡能給封官許願,也要劉保肯信才行。媳婦覺得,此事怕還真是漢王所為。這人,很可能就是漢王所派,潛伏在深宮中多年的死士。」
太后和馮恩都有少許動容,馮恩斗膽,暗暗瞅了皇后一眼,見她面色淡然從容,也不禁在心底暗歎了一聲:雖說和皇爺感情不睦,但也真不愧是文皇帝給皇爺選的皇后,遇到大事,這份心胸、涵養、度量和眼光,確實是無話可說。
「也罷。」太后沉思了半晌,到底還是歎了口氣,「把孟姑姑叫回來吧,去永安宮請莊妃過來,當面問個清楚。」
派出去的兩撥人,去喊孟姑姑的自不待說了,去永安宮請人的卻是很快就回轉了,還把柳知恩給帶了回來。
「莊妃遣小人代她前來請罪,」柳知恩一進來就大禮參拜了太后、皇后。
「怎麼自己不來?」太后波瀾不興地問了一句,只是一句話,讓好不容易起身的馮恩又是揪起心了。
「身具嫌疑,已是脫釵待罪。」柳知恩回道,「清寧宮有皇后娘娘鳳駕,不敢貿然前來。」
這是要避嫌疑的意思了,太后嗯了一聲,也看不出情緒。柳知恩察言觀色,又續道,「娘娘自陳:藍寶鳳釵丟失一事,其中原委陛下盡知。娘娘雖有行為不檢、御前失儀的嫌疑,卻絕對與漢王奸細沒有半點干係。唯如今陛下領軍在外,不是一日半日便可證實,為便於行事,娘娘願請太后娘娘封閉永安宮,在宮中學佛唸經,為陛下祈福。」
莊妃行事,到底還是深有法度,這一席話,把太后都給說動容了。她眉頭一皺,「陛下盡知……那你知道不知道呢?」
「奴婢屆時在陛下身邊服侍,自然也是略知一二。」柳知恩給太后磕了個頭,「只是奴婢現在身份,卻也不便為莊妃分辨。」
太后沉吟不語,皇后卻搖頭歎道,「又何須如此,莊妃難道還會說謊不成?封宮軟禁,也太過了吧。」
「這也是為了她好——」太后歎了一句,又轉向柳知恩,「你要知道,皇帝領軍在外,宮中家事我是不會拿去煩他的,這一封宮,可就只能等皇帝回宮,她才能出來了。」
柳知恩神色不變,「娘娘早有準備,國事自當為重,在永安宮裡多念幾天經,也能修身養性,多積積福。」
看來,是已經把通判事情都給想好了,才下的決定。
太后想了想,也覺得如此作為,她心裡那塊大石頭才能落地,便點了點頭,「那便如她所願吧。」
皇后歎息一聲,卻也沒有再說什麼,而是起身沖太后告辭,「如此,媳婦兒便回去休息了。」
太后自無異議,「好生養胎,別多擔心了,內奸已出,宮裡再出不了什麼風浪。」
馮恩也忙跪到柳知恩身邊,兩人給皇后行禮,恭送她回後殿歇息。——內侍多禮,是再不會有錯的。
他年歲大了,今日跪了許久,難免有些疲倦,起身時不免有點困難,掙扎間偶然一偏頭,卻見柳知恩正偷眼望著皇后的背影……
他的表情平靜如水,眼神卻是隱隱閃動,彷彿深有探究之意。
馮恩想想皇后,想想莊妃,又想想貴妃,想想今兒這事——他是打從心底直往上冒寒氣,才出了清寧宮,便迫不及待地長長歎了一口氣。
雖然年紀到了,可一直都還不服氣,還覺得自己挺年輕,能多干幾年。可今日,馮恩卻是實實在在地起了告老還鄉的心思……
聖母皇太后一聲令下,不過半日功夫,永安宮內的大多數宮人都被遷出去別處居住,宮門上掛起了鐵鎖,門外站了通曉武藝的外班內侍把守。偌大的永安宮,轉眼間便成了軟禁徐循的大監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