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招標

    前幾天喂兒子吃中飯,無意中電視台裡,可能是中央電視台,在播出奧運背後的故事。
    其中說到奧運場館鳥巢的粉刷,深圳北京和上海三家國內最具有實力的公司招標,據介紹說,這三家公司的塗料在質量上都完全合格,下面就是價格的競爭,究竟鹿死誰手,且看報價。
    幾輪報價過後,上海的公司最終勝出,獲得了鳥巢的紅色場館內牆的粉刷訂單。
    下面是那個公司的領導對記者說的話,可能不是原話,意思不會變:「這個價格對公司來說肯定是沒有利潤的,要虧損一些,但從廣告效應上說,還是有一定的意義的,怎麼說呢,就算是我們公司為奧運做的貢獻吧!」
    當時聽了不是味,說不出哪裡不對。
    這兩天和皮皮媽媽一起陪子女度假,到處去玩,看著四處紅紅火火,皮皮媽媽感慨的說:「現在,也就服務行業熱鬧了!奇怪,工廠倒的倒,虧的虧,人們哪裡來的錢消費呢?」
    我突然就明白我哪裡覺得不舒服了。
    這個社會的支柱,應該是生產製造業,而不是服務業。當然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達程度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但它似乎不可能成為支撐十幾億人口持續發展的脊樑。如果農業,輕工業,重工業都無利可圖,那麼在金字塔頂端的服務業還能支持多久?
    郎鹹平的一篇文章指出,持續兩年的股市高潮是因為大多數的上市企業用企業流轉資金去炒金融房地產,甚至連海爾這樣的企業,都去開發房地產。為什麼?為什麼他們不事本行業生產?據說一台電冰箱,現在行業競爭價格戰激烈到出廠利潤只有十元。一面是源源不斷出品的冰箱也許擺在商場無人問津,到促銷的時候打折或者落伍後被淘汰出市場。工業企業資金佔用大,生產線投入高,而利潤少,顯然不如暴利行業房地產金融更吸引投資者。
    再看消費者,無限追求低價,一台冰箱彩電都要國美蘇寧永樂反覆踩盤子問價壓價,卻在買房上一擲千金像買白菜。等有一天所有的工廠都倒閉了,吃穿用度哪裡尋?
    回到央視的那個奧運背後的故事:
    如果所有招標單位都希望投標單位一分利潤沒有甚至賠本倒貼地為自己服務,遲早有一天,一個標書出來,找不到任何投標者。在新加坡也好,歐美也好,我覺得這種奇怪的理念是不存在的,也許利潤會少些,但絕對不會貼本做生意,或者說大規模社會效應型貼本做生意。
    維持製造業合理的利潤,讓生產製造業進入良性循環軌道而不是惡性競爭,這才能保持整個社會的鏈接平滑堅固,不會在某一刻驟然斷裂。
    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個詞緊緊跟隨:「勤勞」。我們的口食都是從延長自身的勞動時間,加大勞動強度,才從那些沒有冠以「勤勞」字眼的民族國家裡奪得一些生存空間。如此說來,究竟是天道酬勤,還是天道酬懶?
    昨天,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說,你不要為我們的民族這麼憂心忡忡,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倒閉破產也許是大勢所趨,最終,我們的生產模式將要走上技術密集型,比如電子產業,高科技產業。
    我苦臉一笑,說,根據我的預感,中國很難有那樣的一天。即使是技術密集型產業,最終就靠自身的搏殺,也會變成勞動密集型產業,因為我們善於殘酷壓迫自己,把利潤拱手讓給他人。也許原本附加值很高的軟件業,或者是設計行業,也會在投標中,在於印度人的競爭中,最終無可挽回地走向賠錢賺吆喝的境地。
    希望我是錯的。

《妄談與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