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張姥姥閑說亂世典 伍次友贊評桃花扇

“說起這話,就一言難盡瞭!”張姥姥起身為伍、李二人各倒瞭一杯茶,又吩咐人“藥煎好瞭就快送過來”,這才坐下嘆道,“這個故事兒外頭人知道的很少,我們兩傢也都不張揚——說起來有七百多年的光陰瞭!”

聽見這話,雲娘不禁一怔。伍次友心中推算,七百年前,正是後唐五代之時——他也沒有料到,張孔兩傢竟有這麼深的淵源。

張姥姥呷瞭一口茶繼續說道:“那時正是後梁年間,因天下大亂,孔府的傢道也就中落瞭。

“當時的第四十二代老公爺孔光嗣,已是三代單傳,老公爺望五十的人才得瞭個麟兒,起名叫孔仁玉。三千畝地一棵谷,就這麼一根獨苗苗,怕在府裡養不活,便叫奶媽子抱回傢去養——就是我們張傢頭一輩姥姥,離現在已經傳瞭二十一世。”

伍次友聽至此,不禁點頭:原來這“姥姥”也是張傢世襲的。

“當時有個灑掃戶叫劉末,因進府當差,改名兒叫孔末。老公爺瞧著他勤謹靠實,就把府庫、名器、財帛和闕裡六十宗戶本支孔傢的譜牒都交給瞭他掌管,開初人們也沒當回事。”

“他是個灑掃戶麼?”雲娘問道,“不是聽說孔傢‘男不能為奴,女不能為婢’麼?”

“那是明朝以後才定的男不為奴,女不為婢,前頭進孔府當差都得改為孔姓。”張姥姥解釋道,“——誰想這孔末見世道亂瞭,就在府中作耗,盜瞭府庫的銀子,又私改瞭祖宗譜牒,日子久瞭,竟沒人不說他原本就姓孔,是聖人的血脈。

“乾化三年八月十五,老公爺在花園裡設瞭酒筵,請闔府夥計吃酒。孔末在旁掌筵,喝到二更天,扶著醉醺醺的老公爺回房,趁沒人,竟下毒手勒死瞭老人傢。”

說到這裡,雲娘忍不住問:“這奴才如此大膽,官府難道就瞧著不管?”

“好姑娘哩,那時正逢天下大亂!”張姥姥拍手嘆道,“五十來年換瞭五個朝廷,哪個官府有心管這些子事?”

“那孩子呢?”雲娘又問,“過八月十五,難道不接回府去?”張姥姥點頭道:“孩子命大,那日正好發燒,公爺倒是派人來接過一回,因風大,姥姥不讓回去——那孔末殺瞭老公爺,出來召集孔府的人說:老公爺已經歸天,臨死有話,叫他孔末接印。還說孔仁玉是老公爺的侍妾與外人的私生子兒,接不得孔氏香煙,命人抓來殺掉。滿府的人早被他用錢買通瞭,一群打手嗷嗷叫著,又是打燈籠燃火把,又是舉刀槍棍棒,直往張傢奔來。

“姥姥一傢人歡歡喜喜拜完月老兒,已是後半夜瞭,正要睡覺,聽見門外像發大水似地號叫聲,不知出瞭什麼事,一開門,原是孔末帶著幾十個人蜂擁進來——一下子把姥姥嚇愣瞭。孔末在燈影裡,手裡提著一把鋥亮的刀,立逼姥姥交出孔仁玉來,若不答應,便滿門殺絕!

“姥姥抖抖索索進瞭裡間,見自己最小的嬌子狗兒正和仁玉在炕上爭月餅,嘰嘰嘎嘎地滿炕爬……上去一把抱起仁玉,親瞭親,眼淚像斷線珠子一樣落瞭下來。欲待往外抱,實在割舍不得;又抱起狗兒,狗兒兩隻溫乎乎的小手拿著月餅直往姥姥口裡塞,口裡叫著‘娘,吃,吃,吃嘛!’……娘生孩兒養,哪個都是心頭肉啊!”

說到這裡,張姥姥淒聲長嘆,伍次友早已明白,望著幽幽燈光不言語,雲娘的淚水已是順頰而下。張姥姥擦瞭擦眼又道:

“姥姥正遲疑間,門‘嘩’地被推開瞭!孔末一步跨進屋裡,殺氣騰騰地問:‘哪個是孔仁玉?’兩個孩子見這個陣仗,嚇得‘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母子三個抱成一團,哭得天昏地暗……姥姥暗想,我好歹有三個兒,可孔傢隻這一條血根!咬瞭咬牙抱起狗兒遞給瞭孔末……那狗兒又驚又怕,抱著姥姥脖子死不丟手,哭著叫:‘娘,我怕……’

“‘嬌兒,別怕……’姥姥拍拍狗兒,把炕上的糖果月餅都塞到孩子懷裡,說‘不怕,不怕,一會兒就……好瞭!’

“孔末認定瞭這孩子就是孔仁玉,一把抓過去,獰著臉笑著,當時就……”

說到這裡,張姥姥擦一把眼淚。屋子裡靜得掉根針都聽得見,七百多年前東廂屋裡發生的一場慘案仿佛就在眼前。不要說伍次友,連殺人如麻的李雲娘也是淒惻心酸,半晌方抬頭問道:“那後來呢?”

“後來,張傢就避禍遷走瞭,在石門一帶深山裡住瞭十幾年,姥姥整日裡紡線、織佈,給人傢幫工繡花,洗衣裳縫窮,攢的錢一點點都拿出來供這孔仁玉讀書。後唐明宗年間孔仁玉進京趕考,朝廷授瞭太學生。這時,姥姥才敢把仁玉的身世向他明說瞭,可是姥姥已雙眼失明瞭。

“仁玉原本是回來接母親進京的,聽瞭姥姥的敘說,連夜趕回京城,把自己淒慘身世細細寫成折子呈奏瞭皇上。皇上龍顏大怒,發兵來曲阜拿瞭孔末,碎剮在京城。孔聖人斷瞭宗的世傢,這才叫仁玉接瞭,這就是孔傢四十三代‘中興祖’瞭。

“為報張傢這段恩情,孔仁玉上奏朝廷,奉旨尊張傢為孔傢世代恩親。‘姥姥’是官稱,代代都是張傢長房媳婦承襲,算到我這裡,已是二十一代瞭。”

雲娘聽完,深深透瞭一口氣,說道:“我和大哥一天都在納悶,孔令培又是孔傢的人,又是官府的人,這麼霸道,到瞭姥姥這裡卻為什麼被治得服服帖帖的呢!”

“他算什麼!七百來年,我們張傢和孔傢聯親的多得很,我的大丫頭就是衍聖公夫人,每任公爺一襲位便照原樣贈過一根龍頭竹節拐杖,連衍聖公都能打的——我們莊稼人不指著這些個吃飯,倒也不在乎這恩親不恩親。不過這是孔傢立下的傢法祖訓,代代相傳,孔傢的人最重這個。孔令培有幾個膽子,就敢來搜這院子?”

半個月後,李雲娘的傷勢已經痊愈,伍次友也恢復瞭嗓音,二人便計議著上路的事。照雲娘的想法,伍次友應該即刻進京,留在這裡遲早還是要出事,而且皇上現在正籌謀著撤藩大事,正好可以為他劃策。但伍次友卻另有打算:自己已被賜金還山,在外頭逛瞭一圈子又回到京師,臉往什麼地方放呢?所以他已拿定主意不再做官;可是既然不做官,又忙著進京幹什麼?

“先生既不回北京,”雲娘說道,“那我可要走瞭!”和伍次友相處這麼長時間,她以女子特有的細心,體察伍次友仍是放不下與蘇麻喇姑的那段情意,她也直覺地感到,伍蘇二人重新結合是不可能的,既如此,何必再繼續攪下去呢?

伍次友看著雲娘,半晌才道:“要走,你就去吧,這是沒法兒的事。不過有一件還要想想,張姥姥這樣待我們,總得要報答一下的。”

“真是的!”雲娘猛醒過來:這樣的大恩不報,那還算個人?想想說道:“連我們的衣裳都是人傢的,身上又一個錢沒有,那隻有今夜再做案瞭。”

“雲娘!”伍次友發瞭脾氣,“說過多少次瞭,你怎麼依舊這樣?你做案,別人奈何不瞭你,也隻道是遇瞭恃強霸道的強人。可那丟瞭東西、死瞭人的傢不也像張傢以前出事一樣?——那是五代亂世,當今正要安民治國,你還是這麼著怎麼成?再說,姥姥若知道瞭你這錢的來路,豈肯收你的?”

“那你說怎麼辦?”雲娘也犯瞭躊躇,猶豫片刻又道,“不然就把雞血玉硯變瞭錢?”她的臉色又有些發白瞭。

伍次友無可奈何地笑笑。他並不是丟不開蘇麻喇姑,也不是一點兒也不愛雲娘。他在感情上道義上有卸不下的重負,覺得自己已經不幸,又何必再扯上別人和自己一道兒不幸!見雲娘這樣,又不忍過於決絕,便溫語勸慰道:“雲娘,你聽我說,世上有雖非夫妻而情過夫妻者,也有雖非兄妹而誼過於兄妹者。我和蘇麻喇姑、和你,此時都是這種心境。你總拿雞血硯來發作我,既戳你的心,又傷我的情,這又何必呢?張姥姥這個恩,不是拿錢能報得瞭的……”

“對瞭!”張姥姥已在外頭聽瞭多時,伍次友這個話她聽得又感動,又難過,見二人爭執得拿不定主意,便掀瞭簾子進來說道,“我穿衣有棉田、織機,吃飯有麥米、磨坊,要你的錢做什麼用?不幹凈的錢我更不要!妞啊,我兩個兒出去做生意,傢裡頭連個說話的也沒有,你不能陪姥姥多住些日子,給姥姥說說話兒,去去心焦也是好的呀!”

張姥姥慈愛爽朗,說的十分動情,自幼失怙的雲娘隻覺萬感交集,“嗚”地一聲哭著撲到姥姥懷裡,抽咽著說道:“姥姥!您若不嫌棄,我就認瞭您老作幹娘吧!”

“我心裡歡喜還來不及,怎麼會嫌棄?”張姥姥撫摸著雲娘油黑的頭發,又轉臉對伍次友道,“我上回說過,孔傢尚任在石門山讀書,想著要寫一本什麼書。你這麼有學問,在這裡盤桓個一年半載,也指點指點他,若能成瞭材料,不是既給皇上辦瞭事,又報瞭我的‘恩’?唉!我的那兩個兒自小就不愛讀書,要不然——”

正說話間,院裡傳來大說大笑之聲:“姥姥帶的好信兒!那位伍先生住在何處?”張姥姥一手扯起雲娘笑道:“正說他,他就到!咱們娘倆前頭說話去——喂,聘之,到這屋裡來罷!”說著和雲娘起身去瞭。伍次友心知孔尚任來瞭,剛立起身來,孔尚任已呵呵笑著大踏步進來,看瞭伍次友一眼,一個長揖,朗聲道:

“落拓不羈書生拜見奇遇不偶書生!”

“好!”隻此一語便大合伍次友胃口,一邊讓座兒,一邊笑道,“窺破萬緣書生,迎候豪氣幹雲書生——請坐!”

孔尚任將後擺一撩,大咧咧地在伍次友的對面坐下。伍次友這才仔細打量,孔尚任不過二十歲上下,隻穿一件絳紅長袍,腰間束一條淺藍色帶子,剛剃過頭,也未戴帽子,發辮黑光油亮,丹鳳目灼灼有神,心中不禁暗贊:“好一表人才!又是聖人後裔,可謂資質俱佳!”口裡卻笑道:“久聞你的大名!聽姥姥說,你在寫一本什麼‘黃子’書,是否準許不才拜讀一番?”

“是一部傳奇,”孔尚任笑吟吟說道,“不知先生於此道有何高見?”顯然,他也很喜歡伍次友的脾性。

伍次友大感興趣,口裡卻道:“傳奇,小道耳!你既為秀才,為什麼不去研讀經史、八股,卻躲在石門山上做什麼傳奇?”

“傳奇雖屬小道,卻源於大道。”孔尚任笑道,“對詩詞、曲賦、稗官野史,抑或經史子集,若有一路不精,難寫傳奇。您不是喜歡八股文麼,我有一篇,請指教!”說著,搖晃著腦袋念念有詞道:

天地乃宇宙之乾坤;吾心實中懷之在抱;久矣夫,千百年來,已非一日矣。溯往事以追維,曷勿考記載而誦詩書之典籍。元後即帝王之天子,蒼生乃百姓之黎元,庶矣哉,億兆民中,已非一人矣……

“哈哈哈哈……”孔尚任尚未念完,伍次友已是縱聲大笑,他很久沒有這樣暢快瞭,“真罵盡天下腐爛惡劣的墨卷,我且給你續一句:

思入時而用世,曷勿瞻黼座而登廊廟之朝廷!

孔尚任聽瞭也不禁大笑。

“該請醜媳婦出來,見見公婆瞭。”伍次友笑著說道。

孔尚任聽瞭,身子向前一傾,正色說道:“我這部傳奇,隻為識者讀,不為昏者誤,寫的便是一代興亡的色與氣。敢問,何為色?”

“色者,離合之象也!”伍次友循傳奇的義理答道,“男有其儔,女有其伍,悲歡離合寓其中,錙銖不爽!”說至此,猛的想到自身,伍次友斂瞭笑容。

“嗯。”孔尚任很滿意這個答復,又問,“那麼,氣呢?”

伍次友因聽他方才講到“一代興亡”的話,沉吟瞭一下,緩緩答道:“氣者,興亡之數也,君子為朋,小人為黨,錯綜紛亂寓其中,無纖毫之差!”想想又補瞭一句,“我這不過是據理而言、據情而斷,寫得好瞭自然就是如此;寫得不好,強捏造一個傳奇出來,我還沒工夫看呢!”說著,蹺起二郎腿來,看著孔尚任笑。

孔尚任聽著這些話,句句在行,點瞭點頭,起身在屋裡徘徊幾步,說道:“我做瞭首《金菊香》,先吟給先生一聽:

偏有那文章湖海舊相知,剝啄敲門來問你,帶幾篇新詩出袖底,硬教評批,君莫逼,這千秋讓人矣!

“好好好!”伍次友大笑道,“張姥姥還說要我指點,隻聽你這一曲,我就無可指點,這‘千秋’你不要讓我,我也不逼你——盡情拿來我先賞就是瞭。”

孔尚任這才將一卷文稿從懷中取出來。伍次友雙手接過,詫異地問道:“就是這些麼?”孔尚任一改方才狂放之態,笑著點頭道:“這是一部《桃花扇》,共分四卷,還未完稿,您先看一卷吧,我準備用十年的工夫改好它,才肯拿出去呢——隻可惜無緣見到侯公子,有些地方寫的不很順手!”“那你今日不虛此行,侯方域前輩正是在下受業之師!”伍次友看瞭一眼又驚又喜的孔尚任,便開始翻稿。孔尚任自靜靜坐在一旁吃茶。

半晌沒有動靜,孔尚任起身站到窗前,觀賞墻頭橫臥著的一枝老梅,正擬構思一篇詩詞,猶豫不定時,猛聽“砰”的一聲,回頭一看卻是伍次友看得忘瞭情,在擊節稱贊!

“妙哉!”伍次友笑道,“這《訪翠》一出,虧你怎麼想來!”說著他一邊翻念著,一邊手舞足蹈。已有些著魔:

……隔春波,碧煙染窗;倚晴天,紅杏窺墻。

“確是妙語如珠!”伍次友連連贊嘆,“二十年所讀文章,不及君這一篇!你看——”

結羅帕,煙花雁行;逢令節,齊鬥新妝。有海錯、江瑤、玉液漿。撥琴阮,笙簫嘹亮。

伍次友笑道:“字字餘香可嚼,句句精辟動心!天耶天乎!你這樣的人竟生在山東,真真不可思議!”顯然,伍次友認為隻有江南人才寫得出這樣的文采。

“先生不必贊瞭。”孔尚任也很高興,“有何補闕之處也該說說麼。”

“這樣的書我可補不瞭什麼闕。”伍次友笑道,“天生我才必有用,你應該出山瞭,要不要我寫封薦書給你?”

孔尚任一怔,說道,“君子守時待命,先生的薦書不敢領。”

“嗯,確乎如此!”伍次友更加贊賞,“你這樣的大才,必能自致於青雲之上。不過我如不薦,於心何忍?將來面見聖上,我必一力保薦的!”

“可惜此非經國之策,”孔尚任笑道,“皇上未必就看得中的。”

伍次友情緒平靜瞭下來,微微一笑,說道:“當今乃是一代令主聖君,豈有叫你落空的?”說到這裡,又沉吟良久道:“可惜的是,三藩未靖,虎視中央,皇上雖有此心,未必抽得出餘暇來處置這些文事啊!”說到這件事,孔尚任情緒低落瞭,點頭嘆道:“我是久聞先生道德文章的瞭,既然皇上方在用人之際,先生何必自棄?應當回皇上身邊參贊大計才是啊!”

這話說得伍次友心裡一動。是啊!亂世之人,不如治世雞犬,像孔府這樣的巨族,衰微下來,會出現孔仁玉那樣的慘劇;像孔尚任這樣的才人,遇到這種時候,也隻好坐等天下太平。守時待命,什麼時候是個瞭局?

正默默出神,張姥姥帶著雲娘進來,呵呵笑著說道:“尚任,一看就知道你們談得投緣,在那屋裡都聽見這裡又說又笑,多少天來這院裡沒有恁熱鬧瞭——再告訴伍先生個喜訊兒,鄭春友已經叫欽差給殺瞭,這兗州府地面要清凈幾日瞭。我和雲娘已經說好,就照我前頭的話辦吧。”

“敬遵姥姥的命。我和聘之兄還可多切磋些學問。”伍次友說道。他心裡不免詫異:沒有聽說有欽差到,怎麼會突然就殺瞭鄭春友?

《康熙大帝2:驚風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