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西華門前虎臣獲釋 白雲觀外太醫獻計

翠姑上車之後,康熙便問起她擋車的原由。

“好姐姐!”蘇麻喇姑見翠姑隻低垂個頭不肯講,便笑道:“不管你是甚等樣人,今日個擋車,就有救命之恩——也用不著瞞你,這位就是當今天子禦駕康熙萬歲爺。我是他的侍女,名叫婉娘……車中不便行禮,我代主子謝你瞭!”

蘇麻喇姑這一番情意懇切的言語,在翠姑聽來,雖然是意料中的事,但她從沒有想到皇帝身邊還有這樣一位深懂人情事理的侍女!再瞧一眼側著身子坐著的康熙,正向她微笑點頭。翠姑原有些膽怯,現在見到這位萬乘之君竟如此和藹,羞澀、膽怯之情自消,便大膽地回話道:“奴才與人有恩仇難報,所以冒死犯難,攔擋聖駕。”

“卿與何人有恩?”康熙饒有興致地問。

“明珠大人。”

康熙一聽這話,側過臉看蘇麻喇姑,正巧四目相對,遂又問道:“明珠是朕股肱近臣,他現在何處?朕正打探他的下落!”

“他在鰲拜中堂府中!”翠姑冷冷說道。

“噢!”康熙吃瞭一驚,忙定神笑道:“想起來瞭,是朕差他去來著。”

聽康熙如此說,蘇麻喇姑和翠姑都覺意外,同望瞭康熙一眼,翠姑便問道:“皇上難道差他去坐老虎凳嗎?”

“什麼?”或因車馬晃動,或因心裡吃驚,康熙幾乎從座上彈瞭起來。蘇麻喇姑轉身問翠姑:“姐姐,你怎麼知道的?”

翠姑低瞭頭,玩弄著衣帶,半晌才答道:“這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的。明珠要能活著出來,你自己問他便知。”說完兩眼望著車外,不言語瞭。

遠遠望見西便門,蘇麻喇姑才想到,將車上這個女子帶入宮中是不合適的,慢說敬事房無法記檔,太皇太後知道,更是一件不得瞭的事。前後思量一陣,終於開口問道:“姐姐住在何處,我們送你回去。”

“不必瞭。”翠姑嘆口氣道,“我就在此下車吧——停車!”她突然大聲喊道。張萬強不知車中有什麼事,一扳銅剎手“嘎”的一聲車停穩瞭。翠姑不待康熙主仆說話,霍地跳瞭出去,迅速將瓜皮帽蓋到頭上,又將額前劉海、鬢邊秀發掖入帽中,儼然像一個青年仆人的模樣,向康熙主仆一揖說道:“告別瞭!”轉身便去。

“慢!”康熙將身探出車來,說道:“方才隻說瞭恩人,還有一個仇人是誰?”

“這個不說也罷,”翠姑正色道,“說瞭也沒用處。”

康熙料定必是鰲拜,搖頭笑道:“你也太將朕不放在眼裡瞭,怎見得就說瞭也無用呢?”

“好,奴才鬥膽講瞭!”翠姑昂然回道,“是洪承疇!皇上舍得殺他謝我麼?”

“有什麼舍不得?”康熙略一遲疑,又復大笑道,“可惜他已死瞭兩年,你仍兀自拿他做對頭。”翠姑似被人猛擊一棒,退後一步,顫聲問道:“這是真的?”

康熙笑道:“此人事明不忠,死後恩榮甚微,也難怪你不知道。朕貴為天子,哪裡會與你打妄語?”

翠姑面色立時變得煞白,立在地上晃瞭一下,勉強站住腳,仰天慘笑道:“哈哈……死瞭,死瞭!”她心中時樂時悲,如飄如落,天地也仿佛在旋轉,一雙眼睛直瞪瞪地瞧著康熙的車子遠去,嘴裡不斷地喃喃自語道:“你們……走吧!”便也拖著踉踉蹌蹌的腳步向前走去。

轎車在寂寥的北京城外疾速而馳。蘇麻喇姑見康熙臉色愈來愈陰沉,以為他動瞭殺機,忙勸解道:“她是有功的人,雖言語有些冒犯,還是可以寬恕的。”

“你哪裡知道她?你不知她的心!”康熙看瞭她一眼,沉思著道,“這真是天意呀,洪承疇不死,朕倒真想除掉他呢!”

這話若非蘇麻喇姑親耳聽見,簡直不能想象會出自皇帝的口。洪承疇自從龍入關,雖然立瞭極大功勞,卻一向小心翼翼。他對不起前明,對清室卻無纖毫過失。太皇太後常說:“沒有洪承疇、吳三桂,就沒有大清!”太皇太後尚且推崇如此,作為孝子賢孫的康熙皇帝豈肯違背懿旨,為一個孤苦女子的私仇,去殺一位功勛卓著的大臣?呆瞭一陣,蘇麻喇姑才開口問道:“這是主子的大事,奴才不敢插言,不過洪承疇對於咱們大清總是有功之臣,皇上怎會舍得殺他?”

“做臣子的都去學洪承疇,”康熙冷笑道,“做皇帝還有什麼意味?”

隻此一句,戛然止住,康熙不再說下去瞭,兩眼沉靜地望著前方的黃土路。黑灰色的西便門陰沉沉的,在西北風中迎風呼嘯,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幾個軍士毫無生氣地守在門口,凍得身上瑟瑟縮縮。一陣風從簾隙中鉆進來,康熙打瞭個寒噤,吩咐張萬強:“今兒索性遲點回宮,再向西北折!”

張萬強答應一聲“喳”!熟練地將鞭一揚,馬車一個急轉彎,徑向北拐去。忽然聽得後頭蹄聲嘚嘚,一乘騎自西便門飛奔而出,追瞭過來。張萬強瞥見,吃瞭一驚,忙立起身大喝一聲:“篤!”催馬狂奔。

後頭單騎,早已超乘而來,截在前頭。一個人從馬上滾鞍而下,攀住瞭車駕,康熙定神看時,卻是熊賜履。隻見他一身朝會袍褂,大帽子上的紅纓被顛得十分零亂,連一個隨從也沒帶,氣喘籲籲滿頭是汗,急忙挑起轎簾沉著臉問道:“什麼事這般慌亂?不要忘瞭你是國傢大臣!”

“聖上教訓的是!”熊賜履一邊回話一邊趨近車轅,用手抹瞭一把頭上的汗道,“聖上,魏東亭被扣在西華門瞭!”

“什麼?”康熙頓時勃然大怒,身子一躍就要站起,被上面車頂碰瞭一下頭,才意識到是在車上,“怎麼,這就要造反瞭嗎?還有什麼,奏來!”

熊賜履將額頭在車轅上輕碰三下,算是答禮:“造反倒還沒有,不過西華門的禁軍說魏東亭擅自闖宮,便被扣下瞭。說要送內務府治罪,現被奴才的部屬守護著哩……”

不等熊賜履說完,康熙大聲道:“你先去,朕隨後就趕來,看是怎樣!”轉臉對張萬強道:“還從西便門進去,這裡近些!”

待車調轉過身,熊賜履早已跨上馬背,狠加一鞭,那馬長嘶一聲,揚塵而去,後頭康熙的轎車也如飛似地趕瞭上來。

熊賜履的管傢正在和劉金標糾纏。按劉金標的意思,明說交內務府,實際依著沖擾關防的例,送巡防衙門,那裡的堂官是葛什哈,是鰲拜的私人,又是自己的朋友,弄到獄裡,一夜就能黑瞭他。不防剛把人帶出,便碰上要入宮覲見的內閣大學士熊賜履。熊賜履見狀立即斷喝一聲道:“站住!”

劉金標謀得這個差使還不到一個月,很多部院大臣都還不認識,乍見熊賜履帶著大隊親兵,珊瑚紅頂,仙鶴補服,一搖三擺威風十足,卻不知是個什麼來頭,心裡便有點怯,忙上前紮千兒請安道:“大人,這是咱們剛拿住的賊!”

“呸!”剛剛說瞭一句,被魏東亭照臉一口唾沫罵道:“你才是賊!熊大人,不必與這雜種多說,您去和孫殿臣講,他能治這東西,趙秉臣也成!”

熊賜履一想也是,當即吩咐管傢:“你在這裡守住,不可讓他們把魏大人帶走。我進去就出來。”說完便朝裡邊走。這裡劉金標已瞧出個大概,心知這位大員必與班佈爾善不是一路,口氣也就變瞭,伸手攔住道:“大人可曾奉詔?”

“我不見駕,”熊賜履道,“我要去見內務府堂官趙秉臣。”“哦!”劉金標閃著獨眼,皮笑肉不笑地移動一下身子擋住去路,“大人,堂官不在,您免瞭此行吧!”熊賜履大怒,喝道:“怎麼,你要造反嗎?”

“嗬!”劉金標冷笑道,“不讓你進就算造反?我劉某是屬狗的,除瞭主子誰也不認得,你要硬闖,”他嘴角邊泛起一絲陰笑,“我自然連你也扣!”北京人最愛瞧熱鬧,周圍過路的聽這裡人聲喧嚷,不知西華門出瞭什麼事,一個紅頂子官員和藍翎子侍衛在那兒指手畫腳地論理,便漸漸圍來一大群,呆呆地看熱鬧。

熊賜履知道康熙要到白雲觀山沽店去,原就放心不下,便帶領傢仆隨駕扈從。上朝的半路上遇到瞭胡宮山,聽到瞭魏東亭被扣的消息,便獨自回去換瞭朝服趕來相救。原以為不過是誤會,說一說便可瞭結,不想此刻竟連自己也被攪瞭進去,這才曉得事情並不簡單。熊賜履稍一沉吟,改變瞭主意,說道:“好,奉職謹慎,有你的!不過你稍待片時,我去尋一個管得著這事的人來,再行發落。”說罷,也不等劉金標回答,返身至轎車前解一匹馬,飛身上騎向西奔去。

這裡劉金標“呸”瞭一聲,大聲喝道:“帶上姓魏的,咱們走!”擁著魏東亭的幾名親兵聽令架起便走。剛走幾步,便被一道人墻阻住,熊賜履的管傢一擺手,幾十號人站成一排,氣勢洶洶地封住瞭路口。

“老兄何必著急,”那管傢的叉著雙手在胸前(一見這架勢便可知道他也是流氓出身),嘿嘿笑道,“多少也得給我傢主子留點面子。傢主已有吩咐,便再等片刻又有何妨?”

劉金標大聲嚷道:“你傢主子算哪個槽頭的驢!我這是皇差!”一邊說一邊就要往前闖。管傢見他這樣,拉長瞭臉道:“你屬狗我屬老狗!你才當瞭幾天差?一個藍頂子芝麻官兒,永定河裡的王八也比你值錢些,就敢小瞧我傢大人!”說著一橫胳臂擋住瞭去路。

劉金標頓時大怒,一手抓住瞭管傢左臂,另一肘便向他猛撞過來。那管傢本事雖不濟,卻滑溜得緊,右掌虛晃一招,竟向他臉上掃來。這一掌若打在臉上,那才真是丟人打傢夥哩!劉金標急忙收臂一格,飛足踢他下盤,管傢急向後翻瞭個筋鬥退後數步。雙方虎視眈眈對望著。看熱鬧的老百姓見二人動瞭手,發一聲喊,高聲喝彩道:“好!”裡三層,外三層圍瞭個密不透風,後邊的人還在往前擁,伸長瞭脖子要看個究竟。

劉金標將手伸進口裡呼哨一聲,西華門禁兵們嘩的一聲散開,逼近上來,管傢的也忙高聲道:“識相的等著我傢大人,不然爺也就無禮瞭!”便從懷中抽出一柄匕首護在胸前。

“放肆,王八蛋!”人群外忽聽公鴨嗓子大喝一聲。人們都是一愣。回頭看時,隻見高軒駟馬一輛朱漆轎車穩穩地停在人群之外。上頭馭馬的是養心殿總管太監張萬強——這也不足為奇,有兩件東西格外顯赫——那張萬強一手懷抱金牌令箭、一手高執明黃節鉞,旁邊畢恭畢敬侍立著文華殿學士熊賜履。

劉金標雖當差不久,卻知這兩件東西均是皇帝提調黜陟封疆大吏、節制各路勤王軍隊所用的信物,心中一驚,忙俯伏跪下道:“奴才劉金標躬迎主子聖駕!”一語出口,西華門禁兵早一齊棄瞭兵器跪瞭下來。兩邊圍著瞧熱鬧的老百姓一看這個陣仗,個個面面相覷,一個老者唱道:“萬歲爺到瞭,還不都跪下!”百姓們雖然久居京師,但是很少見到這樣場面,一是出於敬畏,二是新鮮好奇,聽得一聲提醒,黑鴉鴉跪瞭一地,“萬歲爺!”“皇上萬歲!”毫無章法地亂叫一通。

康熙在車中瞧瞭一眼蘇麻喇姑,意欲出去接見。蘇麻喇姑忙微微搖頭擺手兒。康熙低聲笑道:“孫阿姆講過‘人心都是肉長的’,哪裡有那麼多的刺客來謀朕!”說著,一躬腰出瞭轎車,順手攙起一位老者道:“老人傢,上歲數瞭,請起吧——你們圍在這裡做什麼?”

老者沒想到這麼一個少年皇上,竟如此謙遜敬老,親自來拉自己的手,慌得手足無措,結結巴巴地說:“萬歲爺……小民沒事來瞧熱鬧——這裡,這裡……”

劉金標此時定住瞭神,接口道:“奴才稟主子萬歲爺,乾清宮侍衛魏東亭擅闖宮門,被奴才拿住……”

康熙早已瞧見捆著的魏東亭,恨劉金標恨得牙癢癢,欲待發作,忽又忍住瞭,笑道:“你叫什麼名字,在這兒當差幾年瞭?”

劉金標翻翻獨眼答道:“奴才劉金標,到這當差才一個多月。”

“哦!”康熙笑道:“也難怪你不知道,這魏東亭是朕差他進宮幹事的,走的急瞭沒帶執照也是有的。姑念初次,又是朕的侍衛,免予處分吧。”又對張萬強道:“這人辦事認真,賜黃金十兩,待會兒你帶他去領。”張萬強忙道:“奴才遵旨!”這邊守門禁兵聽到聖旨,趕忙替魏東亭松綁,魏東亭顧不上說什麼,上前跪下去低聲道:“奴才謝恩。”老百姓們見康熙處置明快果斷,齊聲高呼“萬歲!”

康熙上瞭轎車方欲掀簾進去,又止住道:“小魏子,侍候朕回宮——熊賜履,你到內務府領些錢來,今日見朕的百姓各人賜銀二兩。”說話間,車已催動,一陣馬蹄聲響,車已馳進瞭西華門。

胡宮山與翠姑分手之後,便奔向魏東亭的居住處,不料卻撲瞭個空。老門子告訴他:“魏爺方才進宮去瞭,您老到西華門候著,說不定就找得著他。”胡宮山於是返身奔向西華門,果然是魏東亭被擒。此時欲進不能,欲退不忍,胡宮山好生為難。思量一陣,還是決定先到白雲觀看看情勢再作定奪。

胡宮山匆匆回到太醫院稟瞭堂官,說是熊賜履的小公子抽風,太夫人打發人騎瞭快馬來請醫治。太醫院後頭馬廄裡有的是馬,他也不揀好歹,拉出一匹來翻身騎上,輕揚一鞭,那馬便風也似地馳去。

行約半裡路,便遇見熊賜履乘著轎車正向西華門來。後邊管傢廝仆跟瞭一大群,一色的便衣打扮,遂駐馬拱手道:“熊大人請稍停一停!鄙人有要事相告!”

熊賜履從轎車中探出身來,見是胡宮山,笑道:“急驚風,慢郎中,把太醫急成這等模樣,是什麼事啊?”

“不是說玩笑的時候兒!”胡宮山道,“魏東亭被人在西華門拿住扣下瞭,你快去看看罷!”

“什麼?”熊賜履頓時大驚,轉臉對馭手說道,“快,到西華門!”

胡宮山一把勒住韁繩,說道:“你這身穿戴怎麼去管人?現下不要緊,回去換瞭袍服再趕去也不遲!”胡宮山說完,便急急打馬,徑往白雲觀方向去瞭。

離白雲觀一裡多地,便遠遠看見山沽店四面圍墻皆被推倒。雖沒有聽到廝殺的聲音,但是可以清楚地見到寒光閃閃的兵器如林。正遲疑間,兩個隱在樹後的兵士霍地跳到路當中喝道:“呔,什麼人?前頭正在剿賊,沒有鰲中堂鈞旨,一律不得通過……”“去你的吧!”胡宮山笑罵道,一邊將手一揚,兩支鐵鏢出手,打個正著,那兩個人早倒地嗚呼。胡宮山便駐馬下鞍,把兩具屍體一腳一個踢進路邊壕溝裡。將韁繩系於道旁柳樹上,獨自下瞭黃土官道,隱在道旁冬青叢中,慢慢靠近山沽店。才行半裡路,忽見一騎迎面飛馳而來,細看時,頭上一頂紅纓大帽,野雞補服——是個戈什哈,正沒頭沒腦地打馬狂奔。

不防胡宮山從樹棵子裡斜刺躍出,隻一個箭步便到瞭路中間。那馬驟然受驚,收不住腳,前蹄高高拔起,就地旋瞭一個磨圈兒,方才噴嘶著站穩。也虧這戈什哈騎術高明,在馬上晃一晃,竟沒被甩下來。他定睛一看,是個身不滿五尺,幹瘦黃癟的病夫橫在路中,頓時大怒,口裡嘰裡咕嚕罵瞭一句,不知是滿語還是蒙語。

“什麼?”胡宮山卻聽不懂。

“賊漢子,你作死麼?”戈什哈又用漢語罵道,刷地一鞭劈臉打來。胡宮山如癡似呆地站在路中間,仰著臉硬生生接瞭這一鞭,臉上竟連個白印兒也沒留下。戈什哈大驚,再揚第二鞭,竟沒敢落下來,驚道:“你、你是人是鬼?”

“下來吧!”胡宮山並起五指,朝馬前腿下部一砍,馬頓時四蹄抽筋,“忽騰”一聲連人帶馬翻在地下。不等戈什哈翻身,胡宮山趕上一步,腳踏在他脊背上笑道:“你這點本事夠做什麼用?講,前頭出瞭什麼事,你騎馬要到哪裡去?”

戈什哈滿身是土,在地上掙紮瞭兩下,也覺踏力不甚沉重,卻隻掙紮不起,知道這人武功高強,隻好趴著,氣喘籲籲地說道:“爺,您老別下腳,我說……說就是瞭。”

他結結巴巴說瞭半天,胡宮山才大體弄清,圍店的有五百多人。店裡的人都已被困在池心島上,並生擒瞭穆裡瑪。訥謨差他回去給鰲拜報信兒。

胡宮山聽瞭又愁又喜。他想:鰲拜這次大動幹戈,一定要想速戰速決,如不趕快援救,池心島上的人便危在旦夕,可如今魏東亭又身陷縲紲,自己單人獨騎,無法救援……幸有穆裡瑪落在手中,可作人質。心裡正在遲疑之間,腳底下的戈什哈卻來瞭一個青蛙跳塘,躍起身來,便向路旁樹叢裡躥去。胡宮山眼疾手快,一個箭步,便擒住他的右腳,將他拖瞭回來,厲聲問道:“你是漢人是滿人?”

“我……”那人不知他問話的意思,遲疑道,“我是漢人!”

“胡說!”胡宮山道,“你方才還說滿語!”

“我真……真的!”戈什哈被他捏得腳踝骨疼入骨髓,“說滿語……人傢會怕我……”

胡宮山頓時大怒,抓起戈什哈舉過頭頂罵道:“你不是要學青蛙跳塘嗎?算你不小心撞在樹上瞭!”便發力扔瞭出去,戈什哈一頭撞在路旁一株大柿樹根上,腦漿迸裂而死。

既然打聽清楚瞭情況,就沒必要再去冒險犯難。胡宮山拍拍身上的灰土,轉身回到自己馬前。卻見一個蓬首垢面的人正解柳樹上的馬韁繩。他大喝一聲:“好個賊!”縱身而上,一把揪住那人。一看,卻是熟人,山沽店的“夥計”,禦前五等侍衛郝老四,不禁愕然:“是你老弟!怎麼弄成這副模樣?”

“胡老爺!”老四也認出瞭胡宮山,“您怎麼也在這裡?”

胡宮山笑道:“許你來便不許我來?你這是做什麼?”

“唉!背透瞭,昨個輸瞭錢,喝瞭一夜的酒……”

“還有誰比我更鬼?”胡宮山格格笑道,“我什麼全知道,你去尋魏東亭搬兵,沒得成功?”

對眼前這個胡宮山,平日裡雖也斷不瞭打過交道,可是此刻他出現在這裡,是個什麼意思?郝老四正狐疑不定,瞪著眼不知該怎麼回答他這句透底兒的話。半晌才道:“你怎麼知道我去搬救兵呢?”

胡宮山將他肩頭一拍,笑道:“說瞭實話,這才像個兄弟呢!如此,我便幫你計較。”郝老四一聽這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泣道:“胡兄如能救得我兩位兄長出來,我郝某將永世不忘!”“別扯淡瞭!”胡宮山笑道,“我知道你機靈得很,很會做戲,這裡不僅有你兩位兄長,還有帝師伍次友,是不是?”

郝老四起身笑道:“看來,在你這真人面前,是半點假話說不得的,隻是你眼下有何良策呢?”

胡宮山道:“我已經探聽清楚,穆裡瑪被史龍彪擒在島上,他們幾個暫不要緊。咱們一同去一趟鰲中堂那裡,拿這穆裡瑪去換明珠和池心島的安全。試一試這位鰲中堂的手足情分到底如何?”郝老四遲疑答道:“這樣……能成?”胡宮山聽瞭,也隻微微一笑。他解瞭自己的馬讓郝老四騎瞭。返身回戈什哈馬前,朝馬肚子輕踢一腳喝道:“起來!”那馬解瞭穴道,乖乖兒站瞭起來。胡宮山騎瞭,放馬追上郝老四。二人並轡而行,默默地走瞭一陣,忽然,胡宮山喟然長嘆一聲道:“老四,你的根基不壞,也合我的脾胃,隨我入山學道如何?”

“什麼?”郝老四以為他在和自己開玩笑,便說,“你以為我不知道,皇上瞧中瞭你,遲早要大用你的!”他看看胡宮山那陰沉的臉色,便不再說下去瞭。“癡人哪!”胡宮山道,“你知道麼,你耍小聰明已到瞭玩火的地步瞭——待你遇到為難的時候,我來救你就是。眼下我隻告訴你,你與明珠鬥法還差著火候呢!”郝老四聽瞭想笑又笑不出來,半晌點頭道:“算你厲害,我這裡先謝過瞭。”剛說完,忽然失驚叫道:“壞瞭,你看!”

胡宮山抬眼遠望,見遠處一彪騎兵,約百餘人,踏得黃塵滾滾,順著官道奔來。郝老四道:“定是鰲拜又派援兵來瞭!”胡宮山不語,隻是呆呆地望著。半晌,啞然失笑道:“來將不是別人,是令兄魏東亭!”郝老四仔細看時,大喜道:“果然不錯,隻是方才你說他在西華門被扣住瞭,如何脫得恁快!”胡宮山皺眉道:“圍店的有五百餘人,他帶這百十個人來,濟得瞭甚事?”

說話間,這隊騎兵已到近前,郝老四翻身下馬,伏地大哭道:“大哥,你來得好!咱們一起殺賊去!”

魏東亭見郝老四和胡宮山在一起,不免詫異,下馬來攙起契弟道:“有話慢慢講,店裡頭的情景究竟怎樣?”

聽瞭郝老四哭訴,魏東亭才又轉身對胡宮山長揖到地,說道:“小可們的事,有勞胡先生如此費心,感激萬分!”胡宮山也忙還禮不迭,又將方才二人計議換人的事說瞭一遍。魏東亭手撫下巴思忖良久,笑道:“胡先生所見極是,你們自管去見鰲拜。”停瞭一會兒,魏東亭又和胡宮山“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地商議瞭一陣才分道揚鑣,各自奔忙去瞭。

《康熙大帝1:奪宮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