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胡宮山片語釋兵戎 魏東亭精心謀對策

眼見天色漸漸昏暗,鰲拜真有點等急瞭。一席豐盛的酒菜早已放涼。桌旁坐著班佈爾善,默默審視著手中玲瓏剔透的玉杯,濟世背著手觀看墻上掛著的一副米芾手書,葛褚哈則與旁坐的泰必圖竊竊私語。誰也無心去吃。

“你有些什麼想法?”鰲拜耐不住,開口問班佈爾善,“這一會兒,連報信的怎麼也不來瞭?”

班佈爾善正在苦苦思索,聽得鰲拜發問,便沉吟道:“老三今日去白雲觀,是老趙送出來的信,西華門的劉金標也親眼見瞭,這是不致有誤的,不過……這半日不見信兒,劉金標又突然不知下落,肯定事情有變瞭。”他站起身來,“天色將晚,不比白日,我們應該派人去探聽一下。”聽到這話,濟世便扭轉臉來,葛褚哈和泰必圖也停止瞭說話,抬頭瞧著鰲拜。

泰必圖見鰲拜目光直往自己身上掃,忙道:“中堂,穆兄此去白雲觀,是密調瞭西山銳健營和府上的親兵分頭去的,這些人都是身經百戰極其精悍的,不妨再等等看。”濟世噓瞭一口氣道:“勝固然好,敗得漂亮也無妨,反正沒落把柄,最怕的是不勝不敗,弄成僵局,那就須作應變的安排瞭。”

“著,就是這話!”班佈爾善雙手一合道,“泰兄,你是兵部的堂官,你就用兵部的鈐印咨會順天府,命他們派兵前往,就說那裡有盜賊,叫他們前去助剿!”

“不可!”不等泰必圖答言,濟世大聲截斷道,“倘或有人認出老三來,豈不要砸鍋!”

班佈爾善格格一笑:“隻怕順天府尹親自去也認他不出。萬一事有不諧,倒可一股腦兒推在他們頭上,咱們豈不是脫得幹凈?”泰必圖反駁道:“他們手中有兵部勘合,將來對證出來,隻怕還要落在兄弟頭上。”鰲拜也是搖頭,覺得班佈爾善一向精明,這個點子卻出餿瞭。

班佈爾善並不在意,“哼”瞭一聲,將手中玉杯輕輕地放在桌上道:“你道我是傻子!你叫他去剿‘賊’,可並沒有說誰是賊,他剿瞭老三,算是代我受勞;如剿不瞭,將來對證出來,你說讓他‘剿賊救駕’,他倒‘剿駕助賊’——又可代我受過。這等進退裕如、萬無一失的良策你們看不中,豈不怪哉?”

鰲拜聽到這裡,如同撥開眼中浮翳,一迭連聲道:“對,就是這麼著。泰必圖,你就辦去,成敗都有我頂著!”泰必圖深知此事重大,怔瞭一下方道:“也好。”忽然靈機一動,“此時已近未末申初,若去兵部簽押房尋著管事的用印,必然要延誤時間,不如由中堂寫一手令,由我騎著快馬直接到順天府提調人馬,豈不更好?”

此中意思極為明白:你這會兒應允替我擔待,可口說無憑,你寫個字兒就能辦的事,何必要我再去兵部驚師動眾?但話又的確在理,鰲拜略一思索,便很爽快地說道:“很好,咱們就這麼辦!”便命人將筆紙拿來。

正在這時,門官走瞭進來,垂手回道:“外頭太醫院胡宮山大人求見老爺!”

“不見!”鰲拜將手一擺,那門官答聲“是”回身便走。沒出幾步,班佈爾善忽然叫道:“你回來!”

“據我所知,”班佈爾善轉臉對鰲拜道,“此人乃是平西王的人。既與老三無甚瓜葛,也與我們交往不深,品秩雖微,卻是是非之人。是非之人於是非之時造訪是非之地,焉知沒有別的緣故?”見鰲拜點頭,便吩咐管傢,“請他進來!”

胡宮山長袍飄風,步履從容昂然登堂,微笑著給鰲拜請瞭個安,又對濟世他們團團作瞭一揖,泰然自若地站在廳中說道:“諸位大人都在這裡,這更好瞭。在下胡宮山,從白雲觀而來,有要事面稟中堂大人。”

鰲拜這是第二次見到胡宮山瞭,上次在索府匆匆見瞭一面,僅知他武功深湛,卻未交談。這次來瞭,倒要談談。他坐在宴桌旁打量瞭一下這位醜陋的“是非之人”,沒有立刻回話。但“白雲觀”三個字比一篇萬言文章還能說明問題,它包含著他今日全部憂慮、焦急和惶惑不安。隻是表面上卻顯得十分鎮靜,淡淡一笑道:“久仰瞭——你從白雲觀來,找我有什麼事?”

胡宮山也打量著鰲拜,隻見他身著赭色湖綢袍子,也未系帶,足下穿一雙黑緞官靴,手裡捻著一串墨玉朝珠,顯露出一副瀟灑自如的神態,但另一隻扶在椅背的手卻緊攥著,暴露瞭心中的嚴重不安。胡宮山幹笑一聲沒有答話。鰲拜道:“這幾位都是國傢重臣,我的好朋友,你有話盡管講。”

“那好。”胡宮山冷冷說道,聲音雖低,中氣極其充沛,廳中“嗡嗡”之聲不絕,“穆裡瑪大人已經被擒,性命隻在旦夕之間!”隻此一句,廳裡的濟世、葛褚哈、泰必圖如聞驚雷,一個個面色如土。班佈爾善自稱自己每臨大事從不慌亂、涵養功夫很深,但聽瞭此話也吃一驚,身子微微一顫。

鰲拜先是一呆,接著哈哈大笑:“穆裡瑪是禦前帶刀侍衛,武藝高強,今日擁重兵奉命剿幾個毛賊,焉有失手之理?你小小一個太醫院供奉,六品的前程,就敢在老夫面前弄鬼!”胡宮山不等他說完,揚聲接口便道:“此非朝廷廟堂,又無堂參的禮儀,今日你我皆便服相見,抵膝攀談。竟然在這個時候,扯談起一品六品的話兒,難道不怕天下有識之士譏笑麼?眼見你美味佳肴無心食用,金波玉液難以下咽,滿面憂疑之情,尚侈言什麼‘武藝高強’,豈不笑煞人也。”

“大膽!”葛褚哈見他是一個品秩低下的官員,竟敢對鰲中堂如此不遜,頓時也發作道,“誰要你來報什麼信?你回去聽參吧!”

“你是誰?”胡宮山挑釁地問道,“今日在下要見的是鰲中堂,你這等見識淺薄之人不配與我答言!明之弘光、清之多爾袞、吳三桂在下都曾見過幾面,隻少見你這副骯臟的嘴臉!”他說的這三個人除吳三桂地位與鰲拜相當之外,其餘二人身世顯赫,在座的無人能比,而胡宮山卻淡淡說來,毫不介意,怎不叫廳中人動容失色!葛褚哈更是尷尬難堪之極。

那胡宮山眼看再無人與他對答,便徑自來至桌前,操起一雙筷子,撈起冷盤“孔雀開屏”的“孔雀”腦袋直往嘴裡塞,並向椅子上一坐,大嚼起來,旁若無人地贊道:“好,有味遠客先!怎的鰲中堂也不讓讓我老胡?”

鰲拜與班佈爾善四目對視瞭一會兒,鰲拜斟瞭一大觥“玉壺春”,遞到胡宮山手中,笑道:“好,有國士之風!瞧你不出,倒失敬瞭!”胡宮山滿不在乎地接瞭酒一飲而盡,笑道:“鰲中堂便沒有這等小傢子氣!”說著信手將吃剩下的骨頭向地下一拋,鰲拜留心看時,竟牢牢嵌進青磚地的四角縫間,擠得四塊磚稍稍離位。鰲拜不禁心下駭然,笑道:“先生內外功雙修,實在可佩得很。”班佈爾善也湊過來道:“胡先生,我們是老相識瞭吧!”說著,也來敬他一杯,胡宮山來者不拒,端起杯來一飲而盡。

“胡先生,”鰲拜看他酒過三杯,才開口問道,“不是我信不過你,舍弟穆裡瑪並非等閑之輩,帶兵千人圍一小店,怎麼就能失手被擒?”

“此一時彼一時,剿‘賊’反被賊剿的事自古有多少!”胡宮山拉起臺佈,擦瞭嘴邊和手上的油垢,從懷中取出從戈什哈身上搜來的那封信遞瞭過去,仍徑自夾起桌上佳肴饒有興味地大吃特吃,嘴裡不住地哼道:“熊掌與魚兼而得之,餘之福也。”說著便瞧瞧葛褚哈。葛褚哈瞧不得這等模樣的人,氣咻咻地別轉瞭臉。

這邊鰲拜就著燭光看那封信,臉色愈來愈嚴峻。班佈爾善也踱過來,仔細看時,的確是訥謨親筆所書。信上說有一位武功極強的老者已被亂箭射死,三叔穆裡瑪身陷敵手,卻不曾提到“老三”是否也被圍在其中。

“胡先生,”班佈爾善目光閃爍,“池心島上據你看都圍瞭些什麼人?”

胡宮山一邊吃,一邊漫不經心地答道:“我常到山沽店去,幾個人我都熟,店主何老板,還有幾個夥計,都是極本分的,你們要剿的‘賊’隻怕是不在網中。”

鰲拜道:“那他們為何不殺我弟穆裡瑪?”這的確是點睛之語。說這話時,鰲拜目中兇光四射。他認為,康熙若不在島上,眾人極有可能殺掉穆裡瑪奪路突圍。現在他們既不逃,又不殺人,就是個大大的疑點,不問清這一點,便不能下決斷。

“穆大人值錢唄!”胡宮山滿嘴油膩,抬頭看著鰲拜道,“想拿他換大人的掌上明珠。”

又是一語驚人,周圍頓時是死一般寂靜。濟世陰沉著臉說道:“先生真是無所不知,敢問你是什麼人,又是誰派你來的?”

“老三手下的小魏子請我來此幫辦這件事!”胡宮山毫不躊躇,昂聲答道。

“老三!”鰲拜急問,“哪個老三?”

“中堂這就明知故問瞭。”胡宮山悠然笑道,“‘老三’就是老大老二的弟弟,大門外頭還有個‘老四’——他不願進來,在那等著呢——隻許中堂和諸位大人整日價叫,老胡便叫一聲兒又何妨?小魏子你們都熟,就不必多說瞭吧?”

一聽這話,幾個人面面相覷,不知怎麼對答。葛褚哈忍不住一個箭步躥上來,揪住胡宮山的衣領厲聲問道:“你從什麼地方知道這些,你是誰?”

胡宮山哪裡將他放在眼裡!順手在他左腿彎的穴道上捏瞭一把,葛褚哈撲通一聲雙膝跪瞭下去。胡宮山忙雙手攙扶道:“啊喲!大人為問這麼一句話行此大禮,可不敢當!不才胡宮山,太醫院一個六品供奉,哪能經受得起。”便在背上輕拍一掌解瞭穴道。濟世見葛褚哈雙眼流淚,吃驚之餘又覺好笑,忙裝作咳痰掩飾瞭過去。葛褚哈滿面羞慚,一跺腳便轉身出去瞭。

班佈爾善知道再問也問不出什麼,遂笑道:“依先生之見,這事該怎樣瞭局?”

“您是聰明人,豈不聞‘來說是非者,即是是非人’?明珠交我,還你一個穆大人。”

“明珠死瞭。”班佈爾善臉色一變,冷冷說道。

“那穆大人也活不瞭。”胡宮山站起身來打一個呵欠,說道,“也好,郝老四還在外頭等著,我該去瞭。”

“哪裡哪裡!”班佈爾善連忙阻住,“和先生取笑嘛,拿一個明珠換回穆大人,豈有不肯之理?”

“我素知鰲中堂、班大人絕世聰明,哪能做出‘明珠死瞭’這等笨事呢?”胡宮山又穩穩坐下,“咱們與其在這兒使心眼兒,繞圈子,讓穆大人在那兒受罪,不如爽快點議個辦法為是。”

“明珠交你,我卻不能放心,怎麼辦吶?”鰲拜想瞭半天,終於開口瞭。

胡宮山呵呵大笑,其聲音磔磔如梟鳥夜鳴,屋中人無不聽得汗毛悚然。“久聞鰲中堂是治世能臣,亂世奸雄,果不其然!”他笑聲陡止,“即請中堂選一能將押送明珠,老胡在前,他們在後。如有變故,便一刀殺去,有何難為?”班佈爾善和鰲拜交換瞭一下眼色。鰲拜一眨眼,算是首肯瞭。

正在這時,花廳中門“嘭”地一響,忽然大開。葛褚哈帶著十幾個戈什哈,刀槍明亮,滿面兇氣地立在當門,雙手在胸前一拱道:“胡先生本領高強,請賜教幾招再去,沒有先生,照樣能換回穆大人來!”事出意外,滿廳人頓時呆住。

胡宮山也是微微一怔,隨即笑道:“伍員曾經吹簫乞於吳市,韓信也不免受胯下之辱,你又何必為方才一跪而耿耿於懷呢?”他雙手抄於背,邁著方步悠然自得地踱著,腳下的青磚一塊一塊地紛紛斷裂。

鰲拜知道,葛褚哈決非他的對手,就是大傢一齊攻上,也未必能留得住他,不如賣個順水人情,遂斷喝一聲:“放肆!胡先生乃是我的客人,退下!”

班佈爾善覺得葛褚哈面子上太難堪,將眼一轉有瞭主意,忙笑道:“葛兄,何必計較此一時的得失,就由你和這幾個人帶著明珠去辦吧!”

“著!”胡宮山朝鰲拜一笑,“班大人這話中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葛大人要三思!”鰲拜將手一揮道:“就這麼辦吧!”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瞭。接著就發生瞭前面講過的池心島換人的故事兒。池心島葛褚哈下令亂箭齊射胡宮山,也並非故意違約背信,因他不是“君子”,等不得“十年”;也實在不是韓信,咽不下在鰲拜府中受的這口窩囊氣。

魏東亭一幹人直到二更盡才算草草將山沽店的後事料理清楚。

穆裡瑪兵退之後,他們便趕忙著手打撈起史龍彪的遺骸——除瞭臉上,渾身已無半點好肉,雙手仍緊攥著一把箭,看得出在水中他還支持過一陣……穆子煦默默地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從他身上拔出一枝又一枝箭,伍次友似乎周身失去瞭知覺,和眾人呆站在一旁傻看。

史龍彪面色坦然地仰臥在池邊條石上一動不動,人們這才意識到他是再也醒不過來瞭。穆子煦帶著犟驢子和郝老四一齊跪下,行辭師之禮,何桂柱“哇”的一聲號啕大哭,淚珠刷刷地滾落下來。這一聲哭得犟驢子如夢初醒,哭著叫道:“師傅,怨我呀!我要過來接應一步,你怎麼會……”穆子煦、郝老四心裡十分淒楚,也都撲身叩頭痛哭。明珠重傷未愈,躺在擔架上無聲垂淚。魏東亭想起從西河沿初遇以來這幾年相處的情景,也是淚流滿面。伍次友噙著淚對死者長跪叩頭道:“老叔,您……您這一去就不再回來瞭?”說著也掩面而泣。

半晌,魏東亭方勸慰大傢道:“各位兄弟,丈夫有淚不輕彈,等殺瞭賊,我們再來奠祭他老人傢……”眾人才慢慢止住瞭悲聲。

魏東亭指揮兵士刨土掩埋瞭史龍彪,便護送著伍次友、何桂柱,星夜趕回城裡。一路上,大夥沉悶著誰也沒有講話。這一帶從李自成與清兵、明廷幾次大戰之後,荒無人煙,星影中隻見黑魆魆的丘陵和房屋一起一伏地似乎在跳動。寺院裡的鐘聲遠遠傳來,更加深瞭人們心頭上的淒涼之情。鐵騎踏著濃霜,默默地向前進發。伍次友手帶韁繩,仰望著滿天寒星,口內微吟道:

野客燕市悲歌愁,豪飲不問肆沽樓。

星漢霜嚴凍佈衣,河洛風回暖清流。

方期推窗見月朗,奈何暗雲罩寒洲。

書生祗秉悼曲,無馬無妾何將酬?

低沉的吟聲,激昂的詩句,在人們心中激起瞭感情的浪潮。魏東亭心中一熱,想說什麼,卻又止住瞭沒有開口。

回到虎坊橋魏東亭的住處,眾人方透瞭一口氣。想起今日一場惡戰,如在夢寐之中。魏東亭知大傢很累,便不再張羅吃飯的事,隻分派瞭各自安息的處所。待尋胡宮山時,不知他何時已經離去。魏東亭猶恐伍次友文弱書生劫後餘悸,特地請伍次友住到自己的房間裡,自己在外間一條春凳上守候。忽然老門子進來,悄悄對魏東亭道:“索大人、熊大人都來瞭,在外頭客廳裡候著呢!”魏東亭瞧瞧裡屋門,料想伍次友已經安息,也不著袍褂,隻穿一件絳色大衣裳,系瞭根玄色腰帶,便匆匆出來。

熊賜履坐在椅上展視一幅字畫,見魏東亭進來,隻欠欠身子點頭笑道:“今日受你牽累,幾乎做瞭階下囚!”魏東亭也笑道:“和大人一起坐坐班房,未始不是一件趣事。”索額圖見魏東亭紮手窩腿地要請安,忙起身拉住手道:“虎臣,這又何必呢!”說著,三人便坐下敘話。

“虎臣,你今日受驚受累,本不當再來攪你,”熊賜履將手中字畫卷好,面色變得十分嚴肅,“但是明日聖上必要召見,若問起白雲觀的事,當何以答對呢?”

“白雲觀之事宜秘不宜宣。”魏東亭低頭思忖瞭一會兒,說道,“皇上眼下不能與鰲拜翻臉。愚以為還是不見為佳。既不見他,當然也就不會召見二位瞭。”

“這個見地極是,”索額圖眉頭緊鎖,“怕的是皇上一不自制,召見鰲拜與我們,就不好處置瞭。”魏東亭道:“我料皇上誰也不會見的。皇上聖學大進,現在每日講的是‘慎獨’二字,豈肯摘此不熟之瓜?”

熊賜履會意,點頭道:“話雖如此,你也不可大意。”魏東亭答道:“是。不過,熊大人方才這一問,倒使我生出兩解。”

“唔!”索額圖饒有興致,用碗蓋撥著茶葉啜瞭一口問道,“哪兩解呢?”

“索大人府上被搜之後,伍先生避居白雲觀。白雲觀今日又遭洗劫,足見鰲拜的篡逆之心,急不可待。”索、熊二人連連點頭,魏東亭滿有把握地接著道,“這兩次突襲,名曰追緝、剿捕,其實都是遁詞,也不盡是為瞭伍先生,都是對著皇上來的。鰲拜的篡逆之心雖急,卻仍是力不從心。若有力量,為何舍近求遠?因為在宮中下手,他還不敢。”

“好!”熊賜履聽得有些興奮,擊節稱贊道,“說下去!”

“這二解麼,”魏東亭伸出食指和中指繼續道,“鰲拜雖總統內外軍事,但是外將能為他出死力的都已調進,內務府總管因是遵皇太後的懿旨所任,他一時間還拉不上手,也不敢以謀逆大事輕率試探。”這話說得過於透骨,熊賜履和索額圖不禁對望一眼。魏東亭接著道:“由此看來,現在皇上在紫禁城內,尚操有大部兵力。但朝廷內外的奏折,都要一一經過鰲拜的手,這就很可慮。君令不出都門,且鰲拜已實際掌握著大內中樞——乾清宮關防,京師步兵統領衙門、巡防衙門他都管著,兵部也在他手中,權力是很大的。但九門提督這一最重要的職位卻為我的好友充任。因此,皇上如不輕易出宮,半年平安可保。如仍出宮,就怕再遇山沽店之事……”

“那麼依你之見該如何辦?”熊賜履雙手按膝,俯身問道。

魏東亭道:“我意皇上不能出宮太勤,但該動還是要動。必須有應變的對策,事急之時,便學漢高祖入韓信營,奪瞭兵部印符再說!”

“要保住九門提督不能易人,鰲拜對此也決不會放過。”索額圖插進來道,“虎臣如今與這怪人私交不淺瞭,必要時便請他抗命不交印信。這樣,鰲拜在京內調兵就大不方便瞭。”

“眼下交情尚不到那種火候,”魏東亭笑道,“再說如此重大之事,也不能讓人傢白幹吶。”

“好!”索額圖興奮地說,“看你不出,竟有這份聰明——這也是跟著伍先生學的?”

魏東亭笑道:“伍先生講這些做什麼!他講的是學問。但從學問中可以悟出機變之道,這倒是伍先生常說的。”

“講得不錯。”熊賜履笑著不住點頭道。他是正宗兒的道學傢,與伍次友的“雜拌”學問意趣不同。隻因康熙喜歡伍次友,這幾年才未上門與伍次友折辯理論。今日殊途同歸,結論竟是這樣的契合,所以也很高興,想瞭想又道,“還有一節,未必就用得上,也要慮到。通州、豐臺、密雲、天津為京師門戶,喜峰口是盛京要沖,也要有得力的人維持——這些事,自有我們去做,你好好做個擎天保駕的趙子龍就是瞭!”

滿洲人視《三國志演義》為兵書,漢人卻以稗史視之,索額圖自幼受教,敬重的便是趙子龍。魏東亭雖覺熊賜履語中不無調侃之意,但此典用到此處,實在精當之至,遂也笑道:“敢不從命!”三人相視哈哈大笑,又議瞭許多細節,直到天將透曉,熊、索二人方起身辭去。

《康熙大帝1:奪宮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