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弗雷德裡克·奇爾頓博士站在漢尼拔·萊克特牢房外面的走廊裡。和奇爾頓在一起的還有三個強壯的勤務兵。一個拿著緊身衣和腳鐐,一個拿著梅斯催淚毒氣罐,還有一個往氣槍裡裝鎮靜劑藥彈。

萊克特正在他的桌子上看一個保險統計的表格並做著筆記。他早聽見瞭過來的腳步聲,也聽到在他身後很近的地方來福槍裝後膛的聲音,可他仍然繼續看著書,並沒有表現出知道奇爾頓到來的跡象。

奇爾頓中午的時候派人把報紙送給他,而一直讓他等到晚上才知道因為幫助“巨龍”而受到的懲罰。

“萊克特博士。”奇爾頓說。

萊克特轉過身。“晚上好,奇爾頓博士。”他並沒有表現出知道勤務兵的存在。他隻看著奇爾頓。

“我來取走你的書,所有的書。”

“噢,我明白瞭。我能知道你想把它們保留多久嗎?”

“那得看你的態度。”

“這是你的決定嗎?”

“這裡的懲罰措施由我來決定。”

“當然是你決定。這種事不是威爾·格雷厄姆想得出來的。”

“到帳子裡去把這個穿上,萊克特博士,我不會說第二遍的。”

“當然,奇爾頓博士。我希望那是39碼的——37碼的緊貼在胸口上。”

萊克特博士穿緊身衣的時候好像在穿赴晚宴的正裝似的。一個勤務兵從柵欄附近把他的背部的拉鏈拉上。

“幫他走到床邊去。”奇爾頓說。

在勤務兵清空書架的時候,奇爾頓擦瞭擦眼鏡,用筆翻看萊克特的私人信件和報紙。

萊克特從他牢房的一個避光的角落裡看著他。在他身上有一種神奇的優雅,即使在他受桎梏的時候也會體現出來。

“在那個黃夾子下面,”萊克特輕聲地說,“你能找到《檔案》雜志寄給你的退稿單。它和《檔案》寄給我的信件錯放在瞭一起並送到我這裡,我也沒看信封就打開瞭。真抱歉!”

奇爾頓的臉紅瞭。他對一個勤務兵說:“我想你最好把萊克特博士的坐便器的坐墊也摘掉。”

奇爾頓看瞭看那個保險統計的表格。萊克特在它的上方寫下瞭自己的年齡:四十一歲。“你這裡邊又有什麼?”奇爾頓問道。

“時間。”萊克特博士說。

主任佈賴恩·吉利爾拿著特快專遞的盒子和輪椅的輪子走進科學分析處,他走得飛快,華達呢的褲子颼颼地響。

他的又在加班的職員們非常熟悉這“颼颼”的含義:吉利爾有急活兒。

已經有夠多的耽擱瞭。疲倦的特快交貨人,天氣原因芝加哥航班誤點,最後不得不轉道費城,他租瞭輛汽車一直開回華盛頓的聯邦調查局實驗室。

芝加哥警察局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很有效率,可是有些設備他們那裡沒有。吉利爾準備現在就幹。

他把勞厄茲車門上的油漆碎片給瞭廣度光譜儀分析室。

把輪子給瞭毛發和纖維分析室的貝弗莉·凱蒂,讓她和其他科室的人共同處理。

最後他來到一間又小又熱的房間,麗薩·雷克正彎著腰看色譜儀。她正在測試佛羅裡達一樁縱火案中的灰燼,看著自動描畫針在動態的表格裡沿著長而尖的線走。

“主力牌引燃液,”她說,“他就是用這個放的火。”她看過那麼多的樣品,現在不用翻手冊就能知道樣品的品牌。

吉利爾把視線從麗薩·雷克身上移開,深深地責怪自己不該在辦公室享受快樂。他清瞭清嗓子,舉起兩個閃亮的油漆罐。

“芝加哥的?”

吉利爾點點頭。

她檢查瞭罐子的狀況和封口的嚴實程度。一個罐子裝的是輪椅的灰,另一個是勞厄茲身上被燒焦瞭的某個部位。

“裝在罐子裡有多長時間瞭?”

“至少有六個小時瞭。”吉利爾說。

“我先檢測一下它頂部的空氣。”

她用一個註射器刺破罐頂,把罐頂和灰燼間混合的空氣吸出來。她把空氣直接射進氣體光譜儀,做瞭精細的調整。當樣品沿著儀器的五百英尺那一列移動的時候,自動描畫針在圖表紙上打出上下波動幅度很大的圖樣。

“無鉛的,”她說,“是汽油醇,無鉛汽油醇。現在還看不出更多信息。”她飛快地掃瞭一眼一個標準樣品的散頁。“我現在還不知道牌子。我來用戊烷做一下然後告訴你。”

“很好。”吉利爾說。戊烷能把灰燼裡殘留的液體吸收,然後能在光譜儀上提早分餾出來,以便更精細地分析。

到凌晨一點,吉利爾拿到瞭他所能獲得的所有材料。

麗薩·雷克成功地化驗出汽油醇的牌子:弗雷迪·勞厄茲的身上被澆的是種叫“瑟伍克極限”的混合劑。

通過對輪椅踏板上紋路的仔細翻查,他們找到瞭毯子的兩種纖維——羊毛和化纖。踏板上塵土裡的黴菌表明輪椅被一直保存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其他的結果就不太令人滿意瞭。油漆的碎片不是廠傢直接的產品。再把廣度光譜儀裡的噴射摩擦物與國傢汽車表面油漆列表比較,油漆碎片應該是一種高質量的律克琺瑯質漆,這種漆在1978年第一季度裡向幾個汽車油漆連鎖店出售瞭186000加侖。

吉利爾本來還想查出輪椅或汽車的生產廠傢以及出廠時間。

他把檢驗結果電傳給芝加哥。

芝加哥警方要求把輪子寄回來。裝輪子的聯邦快遞的包裹顯得很笨拙。他把寫好的實驗報告放在快遞的袋子裡,然後將它同格雷厄姆的郵件和包裹放在一起。

“當聯邦快遞員真倒黴。”快遞員用很低的聲音咕噥著,他知道吉利爾聽不見他說什麼。

司法部在芝加哥七區法院有幾處住所是留給陪審員和受優待的專傢級的證人在法庭開庭時用的。格雷厄姆就住在其中的一間裡,克勞福德住在廳對面的房間。

他晚上九點才回來,渾身疲倦而且被雨澆得濕淋淋的。他在華盛頓班機上吃瞭早飯以後就再沒吃過東西,想起吃飯他就感到厭煩。

下雨的星期三終於過去瞭,這是他所能記住的最糟的一天。

勞厄茲死瞭,自己很可能就是下一個被攻擊的目標。整整一天切斯特總是跟他形影不離,陪他去瞭勞厄茲的車庫,陪他站在雨中,在勞厄茲被綁在火焰沖天的輪椅上經過的人行道上,地面已經被烤得發黑瞭。記者的電子閃光燈頻頻對著他的臉閃,他仍然告訴他們“失去瞭朋友弗雷迪·勞厄茲他很心痛”。

他還要去參加葬禮。一些聯邦警探和當地警察也要去,為瞭防止兇犯來葬禮看傷心的格雷厄姆時動手。

實際上他自己說不上來他現在的感受,他隻覺得一陣陣發冷,而且惡心,還有偶爾的一陣因為勞厄茲代替瞭他被燒死的病態的愉快。

格雷厄姆覺得他這四十年什麼也沒學到:他隻是覺得很累。

他倒瞭一大杯馬提尼酒,一邊喝一邊脫衣服。他沖完澡又喝瞭一杯,看著新聞。

為捉拿“牙仙”,聯邦調查局設的圈套招來瞭相反的結果,一名資深記者身亡。稍後我們將在“目擊者新聞報道”欄目中繼續關註本案的細節。

新聞節目結束前他們已經開始稱呼兇犯為“巨龍”瞭。《國民閑話報》已經向媒體透露瞭所有的細節。格雷厄姆並不奇怪。星期四的報紙會賣得很好的。

他喝瞭第三杯馬提尼,然後打電話給莫莉。

她已經看瞭六點和十點的電視新聞,也看瞭《國民閑話報》,知道格雷厄姆曾經在圈套中被當做誘餌吸引“牙仙”。

“你應該告訴我,威爾。”

“可能,我不這麼覺得。”

“他現在想殺死你嗎?”

“遲早的事。不過他現在想下手就難瞭,因為我總不在一個地方。我身邊一直都有保護,莫莉,這他也知道。我不會有事的。”

“你的話有點含糊,你剛去太平間看瞭你的朋友嗎?”

“我剛喝瞭幾杯。”

“現在感覺怎麼樣?”

“特糟糕。”

“新聞裡說聯邦調查局對記者沒有采取任何保護措施。”

“在‘牙仙’看到報紙以後,勞厄茲是被安排和克勞福德在一起的。”“新聞裡已經把他叫‘巨龍’瞭。”

“那是他給自己的稱呼。”

“威爾,有件事……我想帶威利離開這裡。”

“去哪?”

“他爺爺傢。他們有日子沒見到他瞭,他們想讓他去。”

“噢,嗯。”

威利的爺爺在俄勒岡海邊有一處別墅。

“這兒實在讓人毛骨悚然。我知道這本來很安全的——可我們已經好多天都沒睡著瞭。也許是射擊訓練讓我害怕,我搞不清楚。”

“對不起,莫莉。我真希望我能告訴你,我有多對不起你。”

“我會想你的,我們倆都會想你的。”

這麼說她已經決定瞭。

“你什麼時候走?”

“明天上午。”

“那商店怎麼辦呢?”

“伊夫琳想接手。我會預付批發商秋季這批貨,隻付利息,然後她賣多少都歸她自己。”

“狗呢?”

“我請她給市裡打電話。威爾,抱歉,也許有幾隻要讓別人領養瞭。”

“莫莉,我——”

“如果我待在這兒能防止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我會留下來的。可你救不瞭任何人,威爾,我不想在這裡幫你瞭。我們離開這兒,你就可以把心思完全放在照顧你自己上。我不願意一輩子背著這該死的手槍,威爾。”

“也許你該到奧克蘭來看看運動傢棒球隊。”他本不想這麼說。嘿,夥計,這個沉默可夠長的。

“得瞭,就這麼著,我會給你打電話的,”她說,“或者,也許,你隻能打電話到那裡找我瞭。”

格雷厄姆覺得有什麼東西在撕裂,他覺得喘不過氣來。

“讓我通知辦公室幫你安排吧。你預訂瞭?”

“沒用我的名字訂。我估計新聞記者們會……”

“好,非常好,讓我請人送你吧。你不用去辦登機手續,你離開華盛頓不會有一個人跟蹤的。能讓我做這些嗎?讓我來吧。飛機什麼時候起飛?”

“九點四十,美航118。”

“好,八點半……史密森後面。有一個叫帕克萊特的停車場。把車停在那裡,有人會在那裡等你。他從車裡出來的時候會聽聽表,把表湊近耳朵。成嗎?”

“好的。”

“我說,你在俄亥俄轉機嗎?我也許能抽空——”

“不,我們在明尼阿波利斯轉。”

“噢,莫莉。也許一切都結束後我會上那裡去接你。”“那我會非常願意的。”

非常好。

“你的錢夠嗎?”

“銀行會電匯給我。”

“什麼?”

“機場的巴克利銀行。別擔心。”

“我會想你的。”

“我也是,可現在也是一樣啊,在電話裡距離都一樣。威利向你問好。”

“我也問他好。”

“當心點,親愛的。”

她從沒用過“親愛的”這個詞。他已經無所謂瞭。他不在乎新名字;親愛的、紅龍,都一樣。

華盛頓的值班員很樂意地為莫莉做好瞭安排。格雷厄姆把臉貼近涼涼的玻璃窗,看著大雨澆著他房間下面的沒有聲音的過往車輛。街道在閃電中從灰色突然變色。他的臉在玻璃上留下瞭前額、鼻子、嘴唇和臉頰的印記。

莫莉走瞭。

這一天又過去瞭,隻有黑夜要面對瞭,還有那個沒有瞭嘴唇的聲音在指控他。

勞厄茲的女人一直握著那被燒焦瞭的手,直到最後一刻。

你好。我是沃拉蕊·利茲,很抱歉我現在不能接聽您的電話……

“我也很抱歉。”格雷厄姆說。

他又把杯子倒滿,坐在窗戶邊上的桌前,盯著對面的椅子發呆。他一直盯著它,直到它變幻成黑暗和微塵,黑暗和微塵變幻成瞭人形,像是懸浮的塵埃組成的陰影。他盡力想把圖景整合起來,想看到那張臉。可那圖像並不動,它沒有表情,沒有臉,隻有伸手可觸的眼神。

“我知道這麼做很難。”格雷厄姆說。他已經爛醉瞭。“你必須歇歇手瞭,夥計,直到我們找到你。要是你非要做出什麼來,媽的,你到我這裡來。我不在乎。那樣對你會更好的。他們已經有東西協助你停下來瞭,幫你停止這麼欲望強烈地幹壞事。幫幫我,幫我個小忙。莫莉走瞭,老弗雷迪死瞭,就剩你和我瞭,正大光明地來吧。”他向桌子前探過去,伸手去抓,可那幻影即刻消失瞭。

格雷厄姆在桌子上低垂著頭,臉頰放在前臂上。打閃的時候他可以看到窗玻璃上映出他的前額、鼻子、嘴唇和臉頰的影子,一張不斷有水滴流下來的臉。沒有眼睛,滿是雨水。

格雷厄姆一直想方設法瞭解“巨龍”的精神世界。

有些時候,在靜得能聽到自己呼吸的遇難者的房間,那“巨龍”曾經走過的空間似乎要開口說話。

有時候格雷厄姆覺得他離得很近。一種在以前的辦案中也經歷過的感覺最近一直纏繞著他:一種被嘲弄的感覺,因為相信自己和“巨龍”在一天的各種時間裡做著相同的事,相信他們在每天的生活中有相仿的細節。在這世界的某個角落裡的巨龍和他同時在吃飯、洗澡,或者睡覺。

格雷厄姆竭盡全力想瞭解他。他想在幻燈片和註射器耀眼的閃光的後面看到他,從警察局報告的字裡行間出現,想透過指紋的毛孔看到他的臉。他竭盡所能地想瞭解他。

可是要想理解“巨龍”,要想聽到他的黑暗世界裡的冷冰冰的滴水聲,要想從他的紅色的薄霧裡看世界,格雷厄姆必須看到他以往從來沒有看到的事物,他必須能跨越時空……

《紅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