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絲

一日,釋迦佛祖圍著極樂蓮池獨自踱步。池中開的蓮花無不潔白如玉,正中間金色的花蕊不斷向四周漾溢無可言喻的芳香。大約正是極樂世界的清晨。

少頃,釋迦佛祖在池邊立定,從遮蔽水面的蓮葉間驀然俯視下面的情景。這極樂蓮池的下面正是地獄的底層,透過水晶般的水,可以清楚看見三途河[1]和刀山景象,恰如窺看透視鏡一般。

但見一個叫犍陀多的漢子正和其他罪人一起蠕動。犍陀多這個人又是殺人又是燒房子幹瞭許許多多壞事,是個大盜。但佛祖記得他又做過一件——僅僅一件——善事:一次從深山密林中穿行時,看見一隻小蜘蛛在路旁爬動。犍陀多當即抬腳要把它踩死,又轉而想道且慢且慢,雖說小,卻是一條性命。隨便剝奪它的性命,無論如何都夠可憐的。於是他放過瞭這隻蜘蛛。

釋迦佛祖俯視地獄時間裡,記起瞭犍陀多放生蜘蛛這件事,並且心想:他畢竟做瞭一件善事,如果可能,還是把他從地獄中救出來吧。幸好往旁邊一看,翡翠色的蓮葉上有一隻極樂蜘蛛正在拉美麗的銀絲。佛祖輕輕提起那條蛛絲,從玉一般晶瑩的白蓮之間筆直地遙遙垂向下面的地獄底層。

這裡是地獄底層的血池,犍陀多和其他罪人一起忽而浮起忽而沉下。無論往哪邊看都漆黑一片,偶爾從黑暗中隱約浮上來的,隻是刀山的刀尖光閃,就別提多麼令人膽寒瞭。而且四下如墳墓一樣闃無聲息,偶爾聽到的,唯獨罪人微弱的嘆息。落到這裡來的人們,早已被各種各樣的地獄苦難折磨得筋疲力盡,大概連發出哭聲的力氣都沒有瞭。所以,即便大盜犍陀多也同樣被血池的血嗆得透不過氣,就好像垂死的青蛙,徒然掙紮而已。

事情發生在某一時刻。犍陀多無意間抬起頭,仰望血池上方的天空,發現靜悄悄的黑暗中有一條銀色蛛絲從遙遠的天上迅速朝自己頭上垂來,犍陀多不由得拍手歡喜。隻要抓住蛛絲一直攀援上去,肯定能脫離地獄。不,如果幸運,進入極樂世界甚至都有可能。那樣一來,既不會被趕到刀山上去,又可避免沉入血池中。

想到這裡,犍陀多急忙用雙手緊緊抓住那條蛛絲,開始拼命攀援,不斷向上、向上。本來就是大盜,這種事早已得心應手。

但是,地獄同極樂世界之間相距不知幾萬裡,無論怎麼焦急,都無法輕易爬上去。爬瞭一陣子,犍陀多也終於筋疲力盡,一把也爬不動瞭。別無他法,隻好稍事歇息,懸在蛛絲中間遠遠往下面看去。

這才得知,拼命攀援沒有白費,剛才自己所在的血池不知何時已隱沒在黑暗的底端。微光閃爍的恐怖的刀山也已位於腳下。如此爬上去,脫離地獄也可能意外容易。犍陀多雙手握住蛛絲,以來此之後好幾年都沒發出的聲音笑道:“太好瞭,太好瞭!”不料忽然之間,他發覺蛛絲下端有無數罪人簡直像一隊螞蟻跟在自己後面同樣攀援不止,一心向上、向上。犍陀多見瞭,又驚又怕,隻管像傻瓜一樣久久張大嘴巴,唯獨眼珠轉動。自己一個人爬都險些斷掉的這條細蛛絲如何能承受那麼多人的重量?萬一中斷,好歹爬到這裡的關鍵的自己本身也必然大頭朝下落回原來的地獄。果真那樣,就非同小可。而就在這時間裡,幾百幾千之多的罪人們仍從漆黑漆黑的血池中緩緩蠕動著向上爬——在閃著細微光亮的蛛絲上列為一隊一個勁兒攀援。若不當機立斷,蛛絲肯定從正中間斷開,自己隨之掉下。

於是,犍陀多大聲喊道:“喂,罪人們,這條蛛絲是我的!你們到底問過誰爬上來的?下去,快下去!”

就在這時,原本好端端的蛛絲突然從犍陀多懸浮的地方“噗”一聲斷開。因此,犍陀多也措手不及,轉瞬之間像陀螺一樣滴溜溜迎風打轉,眼看著大頭朝下跌入黑暗的底層。

剩下的,唯有極樂蛛絲閃爍著纖細的光在星月皆無的空中短短地懸垂著。

釋迦佛祖站在極樂蓮池的岸邊,將這一切從頭至尾看在眼裡。不久,犍陀多如一塊石頭沉入血池之中。佛祖隨即現出悲戚的神情,又開始慢慢踱步。犍陀多隻想自己脫離地獄那缺乏慈悲的心受到相應的懲罰,跌回原來的地獄——在釋迦佛祖眼裡,大概顯得猥瑣而又可憐。

然而,極樂蓮池的蓮花毫不理會這等事。潔白如玉的花朵在釋迦佛祖的腳邊緩緩搖來晃去,正中間金色的花蕊不斷向四周漾溢無可言喻的芳香。極樂世界已時近中午瞭。

[1] 傳說中罪人死後必涉之河。

《羅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