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侏儒警語”未必傳達我的思想,但可以從中不時窺見我思想變化的軌跡,僅此而已。較之一根草,或許一條藤蔓能伸出更多的分支。
星
古人一語中的:太陽光下無新事。但無新事並不僅僅是在太陽光下。
據天文學傢的說法,海格力斯星群發出的光抵達我們地球需三萬六千年之久。可是海格力斯星群也不可能永遠發光不止,遲早將如冷灰失去美麗的光芒。而死總是孕育著生。失去光芒的海格力斯星群也是如此,它在茫茫宇宙中徘徊時間裡,隻要遇到合適機會,便有可能化為一團星雲,不斷分娩出新的星體。
較之宇宙之大,太陽也不外乎一點磷火,何況我們地球!然而,遙遠的宇宙終極和銀河之畔所發生的一切,其實同我們這泥團上的並無二致。生死依照慣性運動定律循環不息。每念及此,不由對天上散在的無數星鬥多少寄予同情。那閃爍的星光仿佛在表達與我們同樣的感情。詩人已率先就此引吭高歌,贊美永恒的真理:
細砂無數,星辰無數,
當有一星,發光予吾?[1]但星辰的流轉正如人世的滄桑,未必盡是賞心樂事。
鼻
假如克婁巴特拉的鼻子是彎的,世界歷史或許為之一變——此乃帕斯卡[2]有名的警句。然而戀人們極少看清真相。不,莫如說我們的自我欺騙一旦陷入熱戀便將演示得淋漓盡致。
安東尼也不例外。假如克婁巴特拉的鼻子是彎的,他勢必佯裝未見。在不得不正視時也難免尋找其他長處以彌補其短。所謂其他長處便是:天下再沒有如我們戀人這樣集無數長處於一身的女性。安東尼也必定和我們同樣,從克婁巴特拉的眼睛和嘴唇中尋求彌補。何況又有“她的心”!其實我們所愛的女性古往今來無不有一顆完美——完美得無以復加——的心。不僅如此,她們的服裝、她們的財產或者她們的社會地位等等也都可以成為長處。更有甚者,甚至以前被某某名士愛過的事實以至傳聞都可列為其長處之一。況且,那克婁巴特拉不又是極盡奢華的充滿神秘感的埃及最後女王嗎?香煙繚繞,珠光寶氣,倘再手弄荷花,約略彎曲的鼻子根本不至於為人目睹。何況安東尼的眼睛!
我們這種自我欺騙並不僅僅限於戀愛。總的說來,我們都在隨心所欲——盡管程度略有不同——塗改事實真相。縱然牙科醫院的招牌也是如此:我們眼睛看到的,較之招牌本身,更是急欲打出招牌的欲念以至我們的牙痛,不是嗎?當然我們的牙痛與世界歷史無關。但這種自我欺瞞是千篇一律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的——無論想知道民心的政治傢,還是想知道敵情的軍人,抑或想知道經濟形勢的實業傢。我毫不否認對此予以修正的理智的存在。同時也承認統領諸般人事的“偶然”的存在。但,大凡熱情都容易忘記理性。“偶然”可謂天意。這樣一來,我們的自我欺騙便很可能成為足以左右世界歷史的永久力量。
這就是說,兩千餘年的歷史並不取決於一個克婁巴特拉的鼻形如何,而更取決於所在皆是的我們的愚昧,取決於應該嗤之以鼻而又道貌岸然的我們的愚昧。
修身
道德是權宜的別名,大約如“左側通行”之類。
* * *
道德賜予的恩惠是時間與力氣的節省,而帶來的損害則是良心的徹底麻痹。
* * *
肆意違反道德者乃經濟意識匱乏之人;一味屈從道德者乃懦夫或懶漢。
* * *
支配我們的道德是被資本主義毒化瞭的封建時代的道德。除受害以外,我們幾乎沒得到任何好處。
* * *
不妨說,強者蹂躪道德,弱者則又受道德的愛撫。遭受道德迫害的,通常是介於強弱之間者。
* * *
道德經常身著古裝出場。
* * *
良心並非如我輩的胡須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即使為瞭獲取良心,我們也須進行若幹訓練。
* * *
一國民眾,九成以上為無良心者。
* * *
由於年少,或由於訓練的不充分,我們在獲取良心之前被指責為寡廉鮮恥,這是我們的悲劇。
而我們的喜劇則在於在被指責為寡廉鮮恥者之後終於獲取瞭良心——由於訓練的不充分,或由於年少。
* * *
良心乃嚴肅的趣味。
* * *
良心也許制造道德。而道德至今仍未造出良心的“良”字。
* * *
如同所有趣味,良心也擁有近乎病態的嗜好者。其中十之八九若非聰明的貴族即乃睿智的富豪。
好惡
我像喜歡古酒一樣喜歡古希臘之快樂學說。決定我們行為的既非善亦非惡,而僅僅是我們的好惡,或曰我們的快與不快。我隻能如此認為。
那麼,我們為何在隆冬之日遇見即將溺水的兒童而主動跳入水中呢?因為以救人為快。那麼,使得我們擯除入水之不快而選擇救助兒童之快的尺度是什麼呢?乃是更大的快。但肉體的快與不快與精神的快與不快所依據的應當不是同一尺度。其實這兩種快與不快並非完全不相容,毋寧說相互融為一體。正如咸水和淡水。未受過精神教養的京阪地區的紳士諸君在啜罷水魚湯之後復以鰻魚下飯實際上不也感到無上之快麼?而且冬泳也顯示出肉體之快是可以依存於冷水與寒氣的。若對此仍有懷疑,不妨想一下性變態被虐狂。那種可詛咒的被虐性變態性欲便是在這種看上去異乎尋常的肉體快與不快之中加入瞭常規傾向。據我所信,或以立柱苦行為樂或視火中殉教如歸的基督教聖賢便似乎大多帶有受虐心理。
如古希臘人所說,決定我們行為的無非好惡而已。我們必須從人生之泉中汲取至味。不是麼,就連耶穌都說“勿像法利賽之徒那樣終日面帶憂傷”。所謂賢人,歸根結蒂就是能使荊棘叢生之路也綻開玫瑰花之人。
侏儒的祈禱
我是穿五彩衣、獻筋鬥戲的侏儒,唯以享受太平為樂的侏儒,敬祈滿足我的心願:
不要使我窮得粒米皆無,不要讓我富得熊掌食厭。
不要讓采桑農婦都對我嗤之以鼻,不要使後宮佳麗亦對我秋波頻傳。
不要讓我愚昧得麥菽不分,不要使我聰明得明察雲天。
尤其不要使我成為英雄而勇敢善戰。時下我便不時夢見或跨越驚濤駭浪或登臨險峰之巔,即在夢中變不可能為可能——再沒有比這種夢更令人惶恐不安。如與惡龍搏鬥一樣,我正在為同夢的對峙而苦惱不堪。請不要讓我成為英雄,不要使我產生雄心義膽,永保這無能無力的我一生平安。
我是醉春日之酒誦金縷之歌的侏儒,唯求日日如此天天這般。
神秘主義
神秘主義並不因文明而衰退,莫如說文明給予神秘主義以長足進步。
古人相信我們人類的祖先是亞當,即相信創世紀;今人甚至中學生都相信是猿猴,即相信達爾文著作。亦即,在相信書籍方面今人古人並無區別。上古之人至少曾目睹創世紀,而今人除少數專傢外根本沒有讀過達爾文著作卻恬然相信其說。較之以耶和華哈氣的泥土即以亞當為祖先,以猿猴為祖先作為信念並不更光彩奪目。然而今人無不深信不疑。
亦不限於進化論。即使地球是圓的這點,真正知曉的人也是少數。大多數人無非人雲亦雲篤信而已。若追問何以是圓的,則上愚自總理大臣下愚至低薪一族,無不渾渾噩噩。
下面試舉一例:今人無一人像古人那樣相信真有幽靈。可是見過幽靈的說法至今綿延不絕。為什麼相信那樣的說法呢?因為看見幽靈者為迷信所俘虜。何以為迷信所俘虜呢?因為見過幽靈。今人這種論法當然不外乎循環論法。
自不待言,更深入復雜的問題簡直完全立足於信念之上。我們對理性置若罔聞,而僅僅對超越理性的某物洗耳恭聽。對於某物我隻能稱之為“某物”,連名稱都無從覓得。若勉強命名,隻能采用諸如薔薇、魚蝦、蠟燭等象征手法。縱然稱為我們的帽子亦可。我們像不戴鳥翎帽而戴軟帽和禮帽一樣相信祖先是猿猴、相信幽靈的子虛烏有、相信地球是圓的。不相信的人想一想日本歡迎愛因斯坦博士或歡迎其相對論的情形好瞭。那是神秘主義的慶典,是匪夷所思的莊嚴儀式。至於為何而狂熱,就連“改造”[3]社主人山本氏亦渾然不知。
那一來,偉大的神秘主義者就不是史威登堡[4]也不是伯麥[5],而是我們文明之民。並且,我們的信念也同三越[6]的彩色陳列窗毫無二致。支配我們信念的經常是難以捕捉的流行,或是近似神意的好惡。實際上,西施和龍陽君的祖先也是猿猴這一想法未嘗沒給我們以些許安慰。
自由意志與宿命
總之,若相信宿命,罪惡便不復存在,懲罰也失去意義,我們對罪人的態度也因之寬大起來。而若相信自由意志,則產生責任觀念而免使良心麻痹,我們對自身的態度必因此變得嚴肅。那麼,應何去何從呢?
我想這樣回答:應該半信自由意志半信宿命。或應半疑自由意志半疑宿命。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通過我們背負的宿命而娶瞭我們的妻;同時又因我們擁有的自由意志而未必一一按妻的吩咐為其買來披風及和服帶,不是嗎?
亦不僅僅限於自由意志和宿命,對於神靈與惡魔、美麗與醜陋、勇敢與怯懦、理性與信仰等所有天平的兩端都應取如此態度。中庸在英語中為good sense。據我所信,除非具有good sense,否則就無以得到任何幸福。即使得到,也隻能是炎夏擁炭火寒冬揮團扇那種虛張聲勢的幸福。
小兒
軍人近乎小兒,喜歡擺出英雄架勢,喜歡所謂光榮,這點早已無需贅述。崇尚機械式訓練,註重動物式勇氣,此乃唯獨小學才可見到的現象。至於視殺戮如兒戲更與小兒毫無不同。尤其相似的是,隻要軍號軍歌一響,便欣然沖殺而竟不問為何而戰。
因之,軍人引以為自豪的,必同小兒的玩具相似無疑。用緋色皮條穿起的鎧甲和鏟形頭盔並不適合於大人的雅趣。勛章在我看來也委實不可思議。軍人何以能在未醉酒的情況下掛起勛章招搖過市呢?
武器
正義類似武器。隻要出錢,武器即可為敵方又可為我方所收買。而正義也是如此,隻要振振有詞,即為敵方又為我方所擁有。“正義之逆賊”一詞古來便如炮彈一般飛來飛去。至於哪一方是真正的“正義之逆賊”,極少黑白分明,除非為其辭令所蠱惑。
日本工人僅僅因為生為日本人,便被勒令撤離巴拿馬,顯然有違正義。如美利堅報紙所說,乃“正義之逆賊”。可是,支那工人也僅僅由於生為支那人便被逐出千住[7],此亦有違正義。如日本報紙所說——即使報紙不說——兩千年來日本始終是“正義的朋友”。看來,正義還從不曾同日本的利害關系相矛盾。
武器本身不足為懼,恐懼的是武將的武藝。正義本身不足為懼,恐懼的是煽動傢的雄辯。武後不顧人天共怨,冷然蹂躪正義。但遭遇李敬業之亂而讀得駱賓王檄文時仍不免為之失色。“一抔土未幹,六尺孤安在”——如此名句隻有遇得天生的demagogue(煽動傢)方能脫口而出。
每次翻閱史書,我都不由想起遊就館[8]。幽暗之中,“過去”之廊裡陳列著種種正義。形似青龍刀者大概是儒教之正義,仿佛騎士長槍者想必是基督教之正義。此處粗大的棍棒當是社會主義者之正義;彼處帶鞘的長劍應為國傢主義者之正義。目睹這一件件武器,我屢屢想象一場場征戰,感到一陣陣心悸。但不知幸與不幸,記憶中我從未想有過拿一件自身武器的欲望。
尊王
十七世紀法國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勃艮第公爵向舒瓦西神父問道:查理六世瘋瞭,如何說才能委婉道出這個意思呢?神父當即回答:“若是我,就直接說查理六世瘋瞭。”舒瓦西神父將這句答話列入一生冒險之中並久久為之得意。
十七世紀的法蘭西富有尊王精神,致使這樣的逸聞流傳下來。但二十世紀的日本在富有尊王精神這點上似乎並不亞於當時的法蘭西——委實喜幸之至[9]。
創作
藝術傢或許總是有意識地構築他的作品。但就作品本身來看,有一半存在於超越藝術傢的神秘世界。一半?說大半也未嘗不可。
妙在我們往往不打自招。我們的靈魂難免自然流露於作品之中。古人所謂一刀一拜[10],其意莫非在於訴說對這種無意識境界的敬畏?
創作經常是在冒險。歸根到底,竭盡人力之後便隻能聽命於天。
少時學語苦難圓,唯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趙甌北這首論詩七絕大約傳達出瞭個中真諦。藝術總是奇妙地帶有某種無可捉摸的可怕神威。如若我們一不貪財二不求名,且最後不為近乎病態的創作欲所折磨,我們恐怕就不會產生同這種可怕的藝術格鬥的勇氣。
鑒賞
藝術的鑒賞來自藝術傢本身同鑒賞者的合作。可以說,鑒賞者不過是以某一作品為題來嘗試他自身的創作。因而,任何時代都不失卻聲譽的作品必然具有足以使種種鑒賞成為可能的特色。但並不是說——正如法朗士所言——足以使鑒賞成為可能並不意味其含義帶有某種曖昧性而可以隨意解釋。毋寧說它猶如廬山峰嶺,具有堪從各個角度加以鑒賞的多樣性。
古典
古典的作者是幸福的,因為反正都已死去。
又
我們——或者諸君——是幸福的,因為反正古典的作者都已死去。
幻滅的藝術傢
一群藝術傢居住在幻滅的世界裡。他們不相信愛,不相信所謂良心,隻是像古之苦行僧那樣以虛無的沙漠為傢。這點固然有些悲哀。然而美麗的海市蜃樓卻是僅僅出現在沙漠上空的。對一切人事感到幻滅的他們對藝術則仍心往神馳。隻要一提起藝術,他們眼前便出現常人所不知曉的金色夢幻。其實他們也並非不擁有幸福的瞬間。
坦白
徹底自我坦白任何人都無法做到。為訴說什麼又不得不自我坦白。
盧梭[11]是喜歡坦白的人,卻無法從《懺悔錄》中發現他赤裸裸的自身。梅裡美[12]是討厭坦白的人,但《高龍巴》不是於隱約之間談瞭他自己麼?說到底,坦白文學同其他文學的界線並非如外表那般清晰。
人生
——致石黑定一君[13]如果有人命令沒學過遊泳的人遊泳,想必任何人都認為是胡鬧;同樣,如果有人命令沒學過賽跑的人快跑,人們也不能不覺得荒唐。可是無獨有偶,我們自一降生便背負這種滑稽的命令。
難道我們在娘胎時學過怎樣應付人生嗎?然而剛一脫胎,便不由自主地一步步踏入這類似大型賽場的人生。沒學過遊泳的人理所當然遊不出個名堂,沒學過賽跑的人勢必望塵莫及。這樣,我們也不可能完好無損地走出人生賽場。
誠然,世人也許會說:“看看前人足跡就可以瞭嘛!那裡自有你們的榜樣。”問題是縱使觀看百米遊泳健兒或千米賽跑選手,也不至於馬上學會遊泳或賽跑。何況彼等遊泳健兒統統都是嗆過水,賽跑選手無一不是渾身沾滿過賽場臟土的。試看,甚至世界名將不也是在滿面春風中隱約透出幾分苦澀麼!
人生類似由狂人主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我們必須在同人生的抗爭中學習對付人生。如果有人對這種荒誕的比賽憤憤不平,最好盡快退出場去。自殺也確乎不失為一條捷徑。但決心留在場內的,便隻有奮力拼搏。
又
人生類似一盒火柴。視為珍寶未免小題大做,反之則不無危險。
又
人生近乎嚴重缺頁的書。很難稱其為一部,卻僅此一部。
某自警團員[14]的話
好瞭,去自警團上班好瞭!今夜星鬥也在樹梢上涼光熠熠,微風緩緩吹來。就躺在這長藤椅上點燃一支馬尼拉雪茄,悠悠然徹夜值班好瞭!口渴時喝一口壺裡的威士忌,衣袋裡還剩有巧克力棒也求之不得。
聽,夜鳥在高高的樹梢上喧嘩。鳥們想必不知曉這次大地震帶來的災難。而我們人則在品嘗喪失衣食住之便的所有痛苦。不,豈止衣食住,喝不上一杯檸檬汽水都要使我們多少忍受不適的折磨。人這兩腳獸是何等窩囊的動物啊!當我們最後失去文明之時,那才正如風中殘燭一樣必須守護垂危的生命。看,鳥已靜靜入睡,不知蓋被和墊枕的鳥們!
鳥已靜靜入睡。夢大概也比我們的安然。鳥僅活在此時此刻。而我們人卻必須活於過去活於未來。這意味必須遭受悔恨和憂慮之苦。尤其是此次大地震不知將給我們的未來投以多大的淒涼陰影。被燒毀瞭東京的我們在苦於今日饑餓的同時還苦於明日饑餓。鳥們所幸不知此痛苦,不,不限於鳥們。
據傳小泉八雲曾說當人不如當蝴蝶。蝴蝶!如此說來看那螞蟻好瞭!假如幸福僅僅意味痛苦少,那麼螞蟻也應比我們幸福。可是我們人曉得螞蟻所不知曉的快樂。螞蟻也許沒有因破產或失戀而自殺的苦難,但也不可能和我們同樣懷有愉快的希望,不是嗎?至今我們仍記得,記得自己曾在月色朦朧的洛陽廢都憐憫一行都不知曉李太白之詩的無數蟻群!
可是,叔本華……算瞭,不談哲學瞭。反正有一點是確定的:我們和那裡的螞蟻大同小異。哪怕這一點——僅僅這一點——是確定的,那麼,我們必須更加珍惜人所特有的感情的全部。自然隻是冷冷註視我們的痛苦。我們必須互相憐憫。而歡喜殺戮——絞殺對手甚至比語驚四座還要來得容易。
我們必須互相憐憫。叔本華的厭世觀給予我們的教訓不也在這裡嗎?
夜似已過半。星鬥依然在頭頂涼光熠熠。好瞭,你喝威士忌吧,我躺在藤椅上嚼一支巧克力棒。
地上樂園
地上樂園的光景屢屢出現在詩歌中。遺憾的是,我從未產生過想在詩人筆下的地上樂園安居的念頭。基督教徒的地上樂園終歸是單調無聊的全景畫卷,黃老學者的地上樂園無非索然無味的中國風味小吃店。更何況近代烏托邦之類——任何人恐怕都還記得威廉·詹姆斯[15]曾為之戰栗。
我們希冀的地上樂園不是此類天然溫室。同時也並非兼作學校的衣食供應站。地上樂園大體應該是這樣的地方:居於其中,雙親必然隨著子女的成長而停止呼吸;兄弟姐妹即使生為惡棍但決不生為白癡,因而毫不互為負擔;女人一旦成為人妻,馬上借得傢畜之魂而變得百依百順;小孩無論男女,全都可以遵從父母的意志和情感而在一日之中數次或聾或啞或為膽小鬼或作睜眼瞎;甲友不比乙友窮,乙友亦不比甲友富,從而在相互吹捧中獲得無上的愉悅。
這並非我一人獨有的地上樂園,也是普天下善男信女的人間天國。不過,古來善於想入非非的詩人學者都不曾夢想過如此光景。這也沒什麼不可思議。因為這一夢境過於充滿真實的幸福。
附記:我的外甥夢想購買倫勃朗的肖像畫。卻不夢想得到十元錢。因為十元零花錢過於充滿真實的幸福。
暴力
人生通常是復雜的。為使復雜的人生變得簡單,除瞭訴諸暴力別無他法。故隻具有舊石器時代腦髓的文明人往往愛殺戮勝過愛辯論。
說到底,權力也是獲得專利的暴力。即使為統治我等蕓蕓眾生,恐怕也需要暴力,或者不需要暴力。
常規做法
實在不幸,我不具有對“常規做法”頂禮膜拜的勇氣。豈止如此,事實上還每每嗤之以鼻。然而有時對其懷有愛也是不容否認的。愛?較之愛或許應稱之為憐憫。但不管怎樣,反正對“常規做法”無動於衷。果真如此,人生勢必變成不堪入住的精神病院。斯威夫特[16]的最後發瘋,隻能說是必然歸宿。
據說斯威夫特發瘋前夕,曾眼望唯獨尖梢枯萎的樹自言自語:“我很像那棵樹,先從腦袋開始報銷。”每次想起這段逸聞都禁不住為之戰栗。值得暗自慶幸的是,我沒有生為斯威夫特那般聰明絕頂的一代鬼才。
櫧米樹葉
徹底幸福是僅僅賦予白癡的特權。任何樂天主義者都不可能始終面帶笑容。假如真正允許樂天主義者存在,那隻意味著對幸福何等絕望。
“居傢吃飯,櫧米樹碗;旅途之餐,敷其葉片。”[17]此詩抒發的並不純粹是行旅之情。較之“希望”得到什麼,我們更多的是同“能夠”得到什麼達成妥協。學者想必賦予樹葉以林林總總的美名。但若不客氣地拿到手中細看,櫧米樹葉終歸是櫧米樹葉。
贊嘆櫧米樹葉的確比主張以櫧米樹葉為餐具值得尊敬,但恐怕不如對其付諸一笑顯得高雅。至少終生不厭其煩地重復同一贊嘆是滑稽而不道德的。實際上,偉大的厭世主義者也並非終日愁眉苦臉。就連身患不治之癥的萊奧帕爾迪[18]有時也在蒼白的玫瑰花中浮現出淒寂的微笑……
追記:不道德是過度的異名。
佛陀
悉達多[19]偷偷跑出王宮後苦修六年。所以苦修六年,當然是極盡奢華的宮中生活的報應。作為證據,拿撒勒的木匠之子[20]似乎隻斷食四十日。
又
悉達多讓車匿[21]拉著馬轡悄然離王宮而去。但他的思辨癖屢屢使其陷入melancholy(抑鬱癥)。那麼,偷出王宮後讓他舒一口氣的,究竟是將來的釋迦無二佛[22]還是其妻耶輸陀羅,恐怕很難斷定。
又
悉達多苦修六年後在菩提樹下達成正覺。他的悟道傳說表明應如何支配物質之精神。他首先水浴,繼而食乳糜,最後同牧羊少女難陀婆羅交談。
政治天才
自古以來政治天才便似乎被認為是以民眾意志為其自身意志者。其實大概恰恰相反。毋寧說政治天才是以其自身意志為民眾意志之人。至少口頭表達上能使民眾昏昏然相信此乃他們大傢的意志。因此,政治天才大約兼有演戲天才。拿破侖曾說“莊嚴與滑稽僅一步之差”。這句話與其說是帝王之言,更像出自名優之口。
又
民眾是相信大義的。而政治天才總是對大義本身分文不舍。但為瞭統治民眾又必須借用大義這一面具。而一旦借用一次,便再也無法摘掉直至永遠。若強行摘掉,任何政治天才都隻能不日死於非命。也就是說,帝王為瞭保住王冠在身不由己地接受統治。所以,政治天才的悲劇未必不兼有喜劇。例如兼有古時仁和寺法師舉鼎揮舞那種《徒然草》[23]中的喜劇。
戀情強於死
“戀情強於死。”這句話也出現在莫泊桑的小說裡。但世上比死更強有力的東西不僅僅是戀情。例如傷寒患者等必須吃罷一口餅幹方能最後死去便是食欲強於死的證據。此外諸如愛國心、宗教熱情、人道精神、名利欲、犯罪本能等等,強於死的東西必定不在少數。換言之,所有激情都比死更強有力(當然對死的激情除外)。以戀情而言,似乎也很難斷定它在激情中尤為強於死。甚至看上去容易被認為是戀情強於死的場合,實質上支配我們的仍是法國人的所謂包法利主義——始自包法利夫人的感傷主義,習慣於將我們本身空想成傳奇中的戀人角色。
地獄
人生比地獄更為地獄。地獄所施加的苦難不曾打破一定的常規。譬如餓鬼之苦,不過是在將要取食眼前飯菜時上面突然起火而已。然而不幸的是人生所給予的苦難並不這麼單純。取食眼前飯菜之際,既有時上面躥起火苗,又有時意外手到擒來。而津津有味地食罷,既有時上吐下瀉,又有時乖乖消而化之。在這種莫名其妙的世界面前,任何人都不可能輕易得手。假如墮入地獄,我保準以閃電速度一把奪過餓鬼飯食。更何況什麼刀山血海之類,隻消住上三年兩載,也就可以處之泰然。
醜聞
公眾喜愛醜聞。白蓮事件[24]、有島事件[25]、武者小路實篤事件[26]——公眾從這些事件中找到瞭多麼大的滿足啊!那麼,公眾何以喜愛醜聞尤其熱衷於世之名人的醜聞呢?古爾蒙[27]是這樣回答的:“因為隱蔽的自傢醜聞得以顯得理所當然。”
古爾蒙的回答一針見血,但未必盡然。連醜聞都制造不出的凡夫俗子們在所有名士的醜聞中找出瞭足以辯護自己怯懦無能的最好武器,同時物色到瞭賴以樹立自己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優勢的臺基。“我沒有白蓮女士那麼漂亮,但比她貞潔”;“我沒有有島氏那樣的才華,但比他通達世故”;“我沒有武者小路實篤……”——如此說罷,公眾便如豬一般無比幸福地墮入酣睡之中。
又
另一方面,天才便顯然具備能夠制造醜聞的才能。
輿論
輿論通常是私刑,而私刑通常是一種娛樂。縱使不用手槍而代之以新聞報道。
又
輿論的存在價值,僅僅在於提供蹂躪輿論的樂趣。
敵意
敵意同寒氣無異。適度則給人以爽快感,而且在保持健康方面對任何人都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烏托邦
完美的烏托邦所以出現,原因大約是:如不改變人性,完美的烏托邦便無從產生;而若改變人性,原以為完美的烏托邦即黯然失色。
危險思想
所謂危險思想,乃是企圖將常識付諸實施的思想。
惡
具有藝術傢氣質的青年,對“人之惡”的發現總是落於人後。
二宮尊德[28]
記得小學語文課本中大寫特寫二宮尊德的少年時代。生於貧苦人傢,白天幫傢裡做農活,晚間編草鞋。一邊和大人同樣勞作,一邊以頑強的毅力堅持自學。像所有立志譚即所有通俗小說寫的那樣,很容易讓人感動。實際也是如此,不滿十五歲的我在為尊德的志向感動的同時,甚至為自己未能生在尊德那樣的窮苦人傢而後悔,認為乃自己的一個不幸……
但是,這個立志譚在給尊德帶來名譽之時,另一方面當然使尊德雙親蒙受惡名。他們全然不為尊德的教育提供方便,莫如說其所提供的全是障礙。就父母責任而言,這顯然是一種羞辱。然而,我們的雙親和老師竟然天真地忘卻瞭這一事實。尊德的父母既不酗酒又不嗜賭。問題隻在於尊德,在於無論多麼艱難困苦也不放棄自學的尊德本人。我們少年須像尊德一樣培養雄心壯志。
我為他們的利己主義生出近乎驚嘆的感慨。誠然,對他們來說,甚至身兼男仆的少年都是好兒子無疑。不僅如此,後來還聞名遐邇,大大彰顯父母之名——簡直好上加好。可是,不足十五歲的我在為尊德的志向感動的同時,還心想未生於尊德那樣的窮人傢乃自己的一個不幸,正如原已身帶鐵鏈的奴隸希望得到更粗的鐵鏈。
奴隸
所謂廢除奴隸制,指的不過是廢除奴隸意識而已。假如沒有奴隸,我們的社會連一天都難以保持安寧。就連柏拉圖描繪的共和國裡都難免有奴隸存在——這點未必出於偶然。
又
稱暴君為暴君無疑是危險的,但在當今之世,稱奴隸為奴隸同樣十分危險。
悲劇
所謂悲劇,意為不得不鬥膽實施自己引以為恥的行為。故而,引起萬人共鳴的悲劇起到的是發泄作用。
強弱
強者不懼怕敵人而懼怕朋友。他可以一拳打倒敵人而全然不以為意;相反,卻對傷害不相識的朋友懷有類似少女的恐怖。
弱者不懼怕朋友而懼怕敵人。因而又總是四處物色虛構的敵人。
S·M[29]的智慧
下面是友人S·M對我說的話:
辯證法的功績——它使我們最後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切都很滑稽。
少女——永遠清冽的淺灘。
學前教育——唔,主意不壞。總不至於使人在幼兒園時就對知道智慧的悲哀負有責任。
追憶——遙遠地平線的風景畫,且已加工完畢。
女人——按瑪麗·斯托普斯[30]夫人的說法,女人似乎天生就未貞潔到起碼兩個星期才對丈夫產生一次情欲的地步。
少女時代——少女時代的憂鬱是對整個宇宙的傲慢。
艱難鑄汝為玉——若如此,日常生活中深思遠慮之人便失去瞭為玉的可能。
吾輩如何求生乎——讓未知世界多少殘留一點。
社交
所有社交都必然輔以虛偽。如果絲毫不帶虛偽地對我們的摯友傾吐肺腑之言,縱是古代管鮑之交也不能不出現危機。我們每一個人——暫且不論管鮑——無不或多或少地對親朋密友懷有輕蔑以至憎惡之情。但在利害面前,憎惡也必定收起鋒芒。而輕蔑則使自己愈發泰然自若地吐露虛偽。因此之故,為瞭同知己朋友親密地交往下去,彼此必須最充分地具有利害關系和懷以輕蔑。當然這對任何人都是極其苛刻的條件。否則,我們恐怕早已成為謙謙君子,世界也早已出現黃金時代的和平。
瑣事
為使人生幸福,必須熱愛日常瑣事。雲的光影,竹的搖曳,雀群的鳴聲,行人的臉孔——須從所有日常瑣事中體味無上的甘露。
問題是,為使人生幸福,熱愛瑣事之人又必為瑣事所苦。跳入庭前古池的青蛙想必打破瞭百年憂愁,但躍出古池的青蛙或許又帶來瞭百年愁憂。其實,芭蕉[31]的一生既是享樂的一生,又是受苦的一生,這在任何人眼裡都顯而易見。為瞭微妙地享樂,我們又必須微妙地受苦。
為使人生幸福,我們必須苦於日常瑣事。雲的光影,竹的搖曳,雀群的鳴聲,行人的臉孔——必須從所有日常瑣事中體悟墮入地獄的痛苦。
神
神的所有屬性中最令人為之同情的,是神的不可能自殺。
又
我們發現瞭謾罵神的無數理由。但不幸的是,日本人並不相信值得謾罵的全能的神。
民眾
民眾是穩健的保守主義者。制度、思想、藝術、宗教,凡此種種,必須使之帶有前朝的古色古香才能為民眾所喜聞樂見。民眾藝術傢不為民眾所喜愛,未必盡是他們本身的罪過。
又
發現民眾的愚未必足以自豪。但發現我們本身亦是民眾卻無論如何都是值得自豪的。
又
古人以愚民為治國大道。這就要使民眾愚得不可企及或賢得無以復加。
契訶夫的話
契訶夫在日記中論及男女差別:“女人年齡愈大,愈遵循女人之道;而男人年齡愈大,則愈偏離女人之道。”
但契訶夫的話也無疑等於說男女年齡愈大,愈自動放棄同異性的往來。必須說,這是三歲小兒也早已知曉之事。較之男女的差別,其提示的倒更是男女的無差別。
服裝
女人的服裝至少是女人自身的一部分。沒有陷入啟吉[32]的誘惑當然亦有賴於道德之念。不過,誘惑他的女人穿的是從啟吉妻子那裡借來的衣服。如果不穿借的衣服,啟吉恐怕也不可能輕易遠離誘惑。
註:請看菊池寬氏的《啟吉的誘惑》。
處女崇拜
為娶處女為妻,我們不知在妻的選擇上重復瞭多少次滑稽可笑的失敗。差不多該是向處女崇拜告別的時候瞭。
又
處女崇拜始者自知道處女這一事實之後,即較之直率的感情更註重零碎的知識。故必須說處女崇拜者乃戀愛方面的玄學傢。或許,所有處女崇拜者全都道貌岸然並非偶然現象。
又
毋庸置疑,崇拜處女風韻同崇拜處女是兩回事。將二者混為一談的人,大概過於小看瞭女人的演員才能。
規范
一個女學生向我的朋友這樣問道:
“接吻到底是閉起眼睛還是睜開眼睛呢?”
所有女校的教程中居然沒有戀愛規范——我也同這個女學生一起感到遺憾之至。
貝原益軒[33]
我還是小學時代讀的貝原益軒逸事。逸事說,益軒曾同一學生哥兒同乘一船。學生哥兒自恃才學,談論古今學藝,滔滔不絕。益軒則未置一詞,唯靜靜傾聽而已。不多時船靠岸。臨別時船上乘客依例互告姓名。學生哥兒始知益軒。面對一代大儒,不禁深感羞愧,乞恕剛才失禮之罪。
當時的我從這則逸事中發現謙讓美德。至少為發現盡瞭努力。但不幸的是,如今甚至半點教訓都難以覓得。下面的想法使得這則逸事多少能引起現在的我的興趣:
一、始終沉默的益軒的輕蔑何等惡毒!
二、眾船客因高興學生哥兒知恥的喝彩何等卑劣低俗!
三、益軒所不知曉的新時代精神在學生哥兒的高談闊論中表現得何等鮮活有力!
某種辯護
革新時代的評論傢將成語“門可羅雀”用於“蝟集”之意。“門可羅雀”乃支那人所創。日本人所使用時未必非沿襲支那人用法不可。倘若行得通,形容說“她的笑容簡直門可羅雀”也未嘗不可。
倘若行得通——一切取決於這不可思議的“行得通”。例如所謂“私小說”不也是這樣麼?lch—Roman[34]之意即使用第一人稱的小說。這個“私”不一定指作傢本人。但,日本的“私小說”往往視“私”為作傢本人。不僅如此,有時還被看成作傢本人的閱歷。以致最後竟將使用第三人稱的小說也以“私小說”呼之。這當然是無視德意志人或全體西洋人用法的新例。但全能的“行得通”給瞭新例的生命。“門可羅雀”這一成語還有可能遲早推出類似的意外新例。
這樣一來,某評論傢便不是多麼缺乏學識,而是有些急於追求反乎時流的新例。而受到這位評論傢之揶揄者——總之,所有的先覺者們都必須自甘薄幸才是。
制約
天才也囿於各自難以逾越的制約。發現這種制約不能不伴隨或多或少的寂寞。但不覺之間又反而會生出一種親切。正如悟得竹是竹、常青藤是常青藤一樣。
火星
探討火星上有無居民,無非是探討有無同我們一樣有五感的居民。但生命並不一定都具有同於我們之五感這個條件。假如火星上保有超越我們這種五感的存在,則他們今夜也可能隨著染黃法國梧桐的秋風光臨銀座。
佈朗基[35]的夢
宇宙之大無邊無際。但構成宇宙的元素不過六十幾種。這些元素的結合方式即使極盡變化之妙,也終不能脫離有限。這樣,為瞭使這些元素構成無限大的宇宙,在嘗試過所有的結合方式之後還必須永無休止地進行各種結合。由此觀之,我們棲息的地球——作為此類結合方式之一的地球也並不僅僅局限於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而理應無限存在。這個地球上的拿破侖固然在馬倫哥[36]之戰中大獲全勝,但茫茫太虛中飄浮的其他地球上的拿破侖在同一巴倫哥之戰中一敗塗地也未可知。
這便是六十七歲的佈朗基所夢想的宇宙觀。正誤另當別論。隻是佈朗基在獄中將這一迷夢訴諸筆端時,已對所有革命陷入絕望。也唯獨這點至今仍使我們的心底沁出幾許悲涼。夢想已離他而去。我們若想尋求慰藉,就必須把輝煌的夢境移往數萬英裡之遙的天上——移往懸浮在宇宙暗夜中的第二地球。
庸才
庸才之作縱是大作,也必如無窗的房間,從中根本無法展望人生。
機智
機智是缺乏三段論法的思想。他們所說的“思想”是缺乏思想的三段論法。
又
對機智的厭惡之念植根於人類的疲勞。
政治傢
政治傢比我們政治盲人還自鳴得意的政治知識,無非紛紜的事實性知識而已。歸根結蒂,其程度同某黨魁首揮舞什麼樣式的帽子大同小異。
又
所謂“理發店政治傢”,系指不具有此類知識的政治傢。但以見識而論,未必等而下之。以富有超越利害的熱情而言,通常比前者還要高尚。
事實
然而紛紜的事實性知識總是得到民眾喜愛的。他們最想知道的不是愛為何物,而是基督是不是私生子。
“武者修行”
我一向以為“武者修行”是以八方劍客為比試對手,對武藝精益求精。而實際上其目的則在體悟普天之下舍我其誰的心理——《宮本武藏傳》讀後。
雨果
覆蓋整個法國的一片面包。而且無論怎樣看,奶油都塗得不夠充分。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充滿所有種類的戲謔。無須說,戲謔的大部分足以使惡魔變得憂鬱。
福樓拜
福樓拜告訴我們:美好的無聊也是存在的。
莫泊桑
莫泊桑猶如冰塊。當然有時也像冰糖。
愛倫·坡
愛倫·坡在制作獅面人身像之前研究瞭解剖學。使坡的後代震驚的秘密便潛藏於這項研究裡。
某資本傢的邏輯
“贖買藝術傢的藝術也罷,販賣我的螃蟹罐頭也罷,二者其實半斤八兩。但一提起藝術的藝術,便以為是天下至寶。如果效藝術傢之顰,我也應該為一罐六十錢的螃蟹罐頭沾沾自喜。不肖行年六十一,我還從來未曾像藝術傢那樣自高自大得滑天下之大稽。”
批評學
——致佐佐木茂索[37]君
一個天氣晴好的上午。搖身變為博士的Mephistopheles(靡菲斯特)[38]在某大學講臺講授批評學。不過他講的批評學並非康德的kritik(批判)之類,而隻是如何批評小說和戲曲的學問。
“諸位,上星期我講的想必已經理解瞭,今天我再講一下‘半肯定論法’。何為‘半肯定論法’呢?一如字面所示,即一半肯定某作品藝術價值的論法。但是,這‘一半’必須是‘更壞的一半’。肯定‘更好的一半’於此論法是頗為危險的。
“比如把這一論法用在日本的櫻花上。櫻花‘更好的一半’即其色美與形美。但為瞭用此論法,較之‘更好的一半’必須更為肯定‘更壞的一半’即肯定櫻花的氣味。也就是要做出這樣的結論:‘氣味的確有,但,僅此而已。’假若(萬一)沒肯定‘更壞的一半’而肯定瞭‘更好的一半’,那麼將出現怎樣的破綻呢?‘色形的確美,但,僅此而已’——這樣一來,就根本談不上貶低櫻花瞭。
“當然,批評學問題隻是就如何貶低某小說和戲曲而言。時至現在已無須解釋瞭。
“那麼,這‘更好的一半’和‘更壞的一半’以什麼為標準加以區別呢?為解決這一問題,也還是要上溯到屢次提及的價值論。價值並非古來公認的那樣存在於作品本身,而存在於欣賞作品的我們的心中。這樣,對‘更好的一半’和‘更壞的一半’,必須以我們的心為標準,或以一個時代的民眾喜愛什麼為標準來區別。
“譬如今天的民眾不喜愛日本風情的花草,即日本風情的花草是壞東西。今天的民眾喜愛巴西咖啡,即巴西咖啡必是好東西。理所當然,某作品藝術價值的‘更好的一半’和‘更壞的一半’也必須如此區別開來。
“不用這一標準而求助於真善美等其他標準,則是再滑稽不過的時代錯誤。諸位一定要像拋棄已經發紅的草帽一樣拋棄舊時代。善惡不超越好惡,好惡即善惡,愛憎即善惡。這不局限於‘半肯定論法’,也是大凡有志於批評學的諸君不可忘記的法則。
“好瞭,上面大體講瞭‘半肯定論法’。最後想提醒諸位的是‘僅此而已’這個說法。這‘僅此而已’是橫豎要用的。第一,既然說是‘僅此而已’,那麼無疑意味肯定‘此’即‘更壞的一半’。但第二也無疑意味否定此外的東西。也就是說,‘僅此而已’之說法頗有一揚一抑之趣。而更微妙的是第三——隱約之間甚至否定瞭‘此’的藝術價值。否定固然否定瞭,卻又未就何以否定做出任何說明。隻是言外否定——這便是‘僅此而已’之說法的最顯著特色。所謂顯而晦、肯定而否定恰恰指的是‘僅此而已’。
“這‘半肯定論法’,我想恐怕比‘全否定論法’或‘緣木求魚論法’容易博得信賴。關於‘全否定論法’或‘緣木求魚論法’,上星期已經講過,為慎重起見重復一次:此論法即以藝術價值本身否定某作品藝術價值之論法。例如,為瞭否定某悲劇的藝術價值,不妨責備它的悲慘、不快和憂鬱,也可以反過來罵它缺乏幸福、愉快和開朗,如此不一而足。一名曰‘緣木求魚論法’即是指後一種情況。‘全否定論法’或‘緣木求魚論法’誠然痛快淋漓,但有時難免招致偏頗之嫌。但‘半肯定論法’畢竟承認瞭一半某作品的藝術價值,所以容易被看成公允之見。
“討論專題裡有佐佐木茂索氏的新著《春之外套》。那麼,下星期來之前請把‘半肯定論法’用在佐佐木氏作品的研究之中。(這時一個年輕聽講生問‘老師,用“全否定論法”不可以麼?’)不可以,‘全否定論法’至少眼下不能用。佐佐木氏終究是有名的新作傢,適用的還僅限於‘半肯定論法’……”
* * *
一星期後,得分最高的答案如下所示:
“寫得的確巧妙,但,僅此而已。”
母子
母親是否適合培育子女還是個疑問。誠然,牛馬是母親養大的。但借自然規律之名為舊習辯護確是母親的特權。假如可以在這一名目下為任何舊習辯護,則我們應首先為未開化人種的搶婚大聲疾呼。
又
母親對子女的愛是最無私心的愛。但是,無私心的愛對於培養子女未必最合適。這種愛給予子女的影響——至少大部分影響——或使之成為暴君,或使之淪為弱者。
又
人生悲劇的第一幕始自母子關系的形成。
又
古往今來,眾多父母不知重復瞭多少遍這樣一句話:“我終歸是不行瞭,但無論如何要使子女出人頭地!”
可能
我們並不能做想做的事,隻是在做能做的事。這不僅限於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社會也是如此。大概神也未能稱心如願地創造這個世界。
莫爾[39]的話
莫爾在《臨死自己的備忘錄》中有這樣一段話:“偉大的畫傢深知署名的位置。而且決不把名字第二次寫在同一位置。”
當然,“把名字第二次寫在同一位置”對任何畫傢都是不可能的。但這點倒不必責備。我感到意外的是“偉大的畫傢深知署名的位置”這句話。東方畫傢中從來未曾有人看輕署名位置。令其註意署名位置純屬陳詞濫調。想到莫爾竟就此特書一筆,不禁為這種東西方之差而感之嘆之。
大作
將大作與傑作混為一談確乎是鑒賞上的物質主義。大作不過嘔心瀝血的問題。較之米開朗琪羅的《最後的審判》,我倒遠為喜愛倫勃朗六十幾歲的自畫像。
我所鐘愛的作品
我鐘愛的作品——文藝方面的作品——說到底是能從中感覺出作傢本人的作品。要塑造人,塑造具有大腦、心臟和七情六欲的像一個人的人。不幸的是,作傢大多是缺少其中一項的殘疾(當然不是說不佩服——有時候——偉大的殘疾)。
《虹霓關》觀後
非男獵女,乃女獵男——蕭伯納曾在《人與超人》中將這一事實搬上舞臺。但這未必始於蕭。我看瞭梅蘭芳的《虹霓關》,得知中國早已有戲劇傢註目於此。《戲考》[40]此外還提到女子如何運用孫吳兵機和劍戟俘獲男子的許多故事。
《董傢山》的女主人公金蓮,《轅門斬子》的女主人公桂英,《雙鎖山》的女主人公金定等統統是這樣的女傑。《馬上緣》的女主人公梨花,不僅將自己喜愛的少年將軍從馬上俘獲過來,還逼其與己成婚而置對方妻室於不顧。胡適先生對我這樣說過:“除瞭《四進士》,我想否定所有京劇的價值。”不過,這些京劇至少是極富哲理的。在這樣的價值面前,胡適先生難道就不能一息雷霆之怒嗎?
經驗
若一味依賴經驗,猶如不考慮消化功能而隻顧吞咽食物;但若完全不依賴經驗而僅僅依賴能力,則同不考慮食物而隻迷信消化功能無異。
阿基裡斯
據說,希臘英雄阿基裡斯唯獨腳後跟並非不死之身。也就是說,要瞭解阿基裡斯,就必須瞭解阿基裡斯的腳後跟。
藝術傢的幸福
最幸福的藝術傢是晚年聲名鵲起的藝術傢。由此思之,國木田獨步未必不幸[41]。
老好人
女人並不想找老好人做丈夫。男人則總想找老好人做朋友。
又
老好人最像的是天上的神。第一適合對其講述歡喜,第二適合與之傾訴不幸,第三是可有可無。
罪
“惡其罪而不惡其人”[42]——實行起來未見得困難。大多數子女都在向大多數父母認真實行這句格言。
桃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確是智者之言。隻是並非“桃李不言”,實則是“桃李若言”。
偉大
民眾喜愛為人格的偉大和事業的偉大所籠絡。但有史以來便不曾熱衷於直面偉大。
廣告
“侏儒警語”十二月號上的《致佐佐木茂索君》並非貶抑佐佐木君,而是嘲笑不承認佐佐木君的批評傢。就此廣而告之或許有蔑視《文藝春秋》讀者智商之嫌。但實際上,據說某批評傢執意認為是貶低佐佐木君。並且聽說這位批評傢的追隨者亦不在少數。因此需要廣告一句。不過將其公諸於眾不是我的本意。實則是年長同行裡見弴[43]君煽動的結果。為此廣告氣惱的讀者請責怪裡見君好瞭。“侏儒警語”作者。
追加廣告
前面的廣告中“請責怪裡見弴君好瞭”那句話當然是我開的玩笑。實際不責怪也可以。我實在過於敬佩某批評傢所代表的一夥天才瞭,以致多少有點變得神經質。同上。
再追加廣告
前面追加廣告中所說“敬佩某批評傢所代表的一夥天才”當然是正話反說。同上。
藝術
畫力三百年,書力五百年,文章之力千古無窮,此乃王世貞之言。不過,從敦煌出土文物來看,書畫閱歷五百年之後似乎仍保其力。而文章之力是否能保有千年則是疑問。觀念也不可能超然於時流之外。我們的祖先使“神”這一字眼幻化出峨冠博帶的道貌人物;我們則在使同一字眼疊印出長須蓬松的西洋紳士。這不限於神,而應認為適用於一切。
又
記得以前看過東洲齋寫樂[44]畫像。畫中人胸前展開一幅扇面,繪有綠色光琳波[45]。顯然是為瞭強調整體色彩效果。但以放大鏡窺之,則綠色呈現出泛銅綠的金色。對這幅寫樂畫像我的確感到很美。但我認為同樣的變化在文章上也必然出現。
又
藝術同於女人。必須籠罩在一個時代的精神氛圍或流行風氣之中方能顯得風情萬種。
又
不僅如此,藝術在空間上還身負桎梏。愛一國民眾的藝術必須瞭解一國民眾的生活。在東禪寺遭到浪士襲擊的英國特命全權公使阿爾科克[46]聽我們日本人的音樂唯感噪音而已。他的《駐日三年》有這樣一節:“我們登坡當中,聽得類似夜鶯的鶯叫之聲。據說是日本人教黃鶯唱歌。如果是真的,無疑值得驚異。因為日本人本來是不知曉自行教音樂為何物的。”(第二卷第二十九章)
天才
天才距我們僅一步之隔。隻是,為理解這一步,必須懂得百裡的一半為九十九裡[47]這一超數學才行。
又
天才距我們僅一步之隔。同代人不理解這一步千裡;後代人則又盲目崇拜這千裡一步。同代人為此而置天才於死地;後代人則因之焚香於天才的靈前。
又
很難相信民眾吝於承認天才。但其承認方式通常頗為滑稽。
又
天才的悲劇是被賜予“小巧玲瓏且居住舒適”的名聲。
又
耶穌:“我雖吹笛,汝等亦不跳。”
眾人:“我等雖跳,汝亦不知足。”
謊言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至於向不維護我們利益的人投以“幹凈的一票”。將“我們的利益”換言為“天下利益”,乃是整個共和制度的謊言。必須認為,這個謊言即使在蘇維埃統治下也不會消失。
又
拿出互為一體的兩個觀念,玩味其鄰接點。這樣,諸君就會發現由此繁衍出多少謊言!故而所有成語通常都是一個問題。
又
給予我們這個社會以合理外觀的,難道不是因其本身是不合理的——不合理到極點的麼?
列寧
我最為驚愕的是:列寧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英雄!
賭博
偶然亦即與神的搏鬥總是充滿神秘的威嚴。賭博者亦不例外。
又
古來便不存在熱衷於賭博的厭世主義者。不難得知其同賭博的人生是何等一拍即合。
又
法律之所以禁賭,並非由於賭博造成的分配方式本身的不妥,實則因為其經濟上的心血來潮難以容忍。
懷疑主義
懷疑主義也是建立在一個信念——不懷疑可疑的這一信念之上的。這或許自相矛盾。但懷疑主義同時也懷疑是否存在全然不立足於信念之上的哲學。
正直
倘若正直,我們勢必很快發現任何人都不可能正直。因而我們便不能不對正直感到不安。
虛偽
我認識一個說謊者。她比任何人都幸福。但由於其謊言過於巧妙,甚至說真話別人也隻能以為是謊言。這點——僅僅這點——無論在任何人眼裡都無疑是她的悲劇。
又
毋寧說,我也像所有藝術傢那樣巧於編造謊言。可是在她面前仍隻有甘拜下風:就連去年的謊言她都記得如五分鐘以前一樣清晰。
又
我不幸懂得:有時隻有借助謊言才能訴說真實。
諸君
諸君害怕青年為藝術而墮落。但請暫且放心好瞭,他們並不像諸君那麼容易墮落。
又
諸君害怕藝術毒害國民,但請暫且放心好瞭,至少藝術絕不可能毒害諸君,絕不可能毒害不理解兩千年來藝術魅力的諸君。
忍讓
忍讓是浪漫的卑躬屈膝。
企圖
做一事未必困難,想要做的事則往往困難。至少想做足以做成的事是如此。
又
欲知他們的大小,必須根據他們已做成的事來分析他們將要做的事。
兵卒
理想的兵卒必須絕對服從長官的命令。絕對服從無非絕對不加批評。亦即,理想的兵卒必須首先失去理性。
又
理想的兵卒必須絕對服從長官的命令。絕對服從無非絕對不負責任。亦即,理想的兵卒必須首先失去責任感。
軍事教育
所謂軍事教育,說到底隻是傳授軍事方面的知識。其他知識和訓練不必等軍事教育也可學到。眼下甚至海陸軍學校不也在聘用各方面的專傢嗎?機械學、物理學、應用化學、外語自不必說,還有劍術、柔道、遊泳等專業的。再進一步說來,軍事用語不同於學術用語,大部分通俗易懂。這樣,必須認為所謂軍事教育事實上等於零。而事實上等於零的利害得失當然無須計較。
“勤儉尚武”
再沒有比“勤儉尚武”一詞更空洞無物的瞭。尚武是國際性奢侈。事實上列強不正在為軍備耗費巨資嗎?如若“勤儉尚武”也不算是癡人之談,則必須說“勤儉浪蕩”亦可通行無阻。
日本人
以為日本人兩千年來上忠君王下孝父母的想法,同以為猿田彥命[48]也抹發蠟如出一轍。差不多到瞭該徹底還歷史以本來面目的時候瞭。
倭寇
倭寇顯示我們日本人具有完全可同列強為伍的能力。即便在劫掠、殺戮、奸淫等方面,我們也絕不比來找“黃金之島”[49]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吉利人等相形見絀。
徒然草[50]
我屢次這樣說道——“你大概喜歡徒然草吧?”然而不幸的是,我根本沒讀過什麼《徒然草》。老實坦白,《徒然草》那麼有名也幾乎是我所無法理解的,即便我承認它適於作中學程度的教科書。
征兆
戀愛的征兆之一,是她開始考慮以前愛過幾個男人或愛過什麼樣的男人並對這憑空想象的幾個人產生淡淡的妒意。
又
戀愛的另一征兆,是她對發現與自己相似的面孔極度敏感。
戀愛與死
戀愛使人想到死或許是進化論的一個例證。蜘蛛、蜂交尾剛一結束,雄方便被雌方刺死。我在觀看意大利行腳藝人演出的歌劇《卡門》時,總覺得卡門的一舉一動有蜂的跡象。
替身
我們因為愛她而往往將其他女人作為她的替身。這種可悲情況的出現未必僅限於她拒絕我們的時候。有時由於怯懦有時由於美的需求而不惜將某一女人用為滿足自己殘酷欲望的對象。
結婚
結婚對於調節性欲是有效的,卻不足以調節愛情。
又
他在二十多歲結婚之後再也沒有墮入情網,這是何等的俗不可耐!
冗忙
較之理性,莫如說是冗忙能將我們從戀愛中解救出來。畢竟淋漓盡致的戀愛首先需要時間。維特、羅密歐、特裡斯丹——即使從古之戀人來看也無一不是閑人。
男子
男子向來看重工作而戀愛次之。若懷疑這一事實,不妨看一看巴爾紮克的書簡。他在致翰斯克伯爵夫人[51]的信中寫道:“若計以稿費,這封信也超過瞭好幾個法郎。”
舉止做派
過去出入我傢的比男人還爭強好勝的女梳頭師有一個女兒。至今我還記得那個面色蒼白的十二三歲的女孩。女理發師教女兒舉止做派教得十分嚴格。尤其不允許睡覺落枕,每次落枕都好像非打即罵。近來偶然聽說那女孩在地震[52]前便當瞭藝伎。聽得此言時我固然略感不忍,卻又不能不現出微笑——即使當瞭藝伎,想必她也嚴守母親教導,斷不至於落枕……
自由
沒有哪一個人不向往自由。但這僅僅是表面。其實骨子裡任何人都背道而馳。且看證據:就連對殺人害命毫不心慈手軟的地痞無賴都在振振有詞地說什麼為瞭國傢金甌無缺而殺死瞭某某,不是麼?而所謂自由,系指我們的行為不受任何拘束,亦即堅決不對什麼神什麼道德什麼社會習慣負連帶責任。
又
自由類似山巔的空氣。對於弱者,二者同樣是不堪忍受的。
又
毫無疑問,眺望自由即瞻仰神的尊顏。
又
自由主義、自由戀愛、自由貿易——不巧的是任何自由都在杯中混淆著大量的水,且大多是死水。
言行一致
為博取言行一致的美名,須首先善於自我辯護。
方便
有不欺一人的聖賢而無不欺天下的聖賢。佛傢所說的善巧方便,說到底是精神上的Machiavellism[53]。
藝術至上主義者
古往今來,虔誠的藝術至上主義者大抵是藝術上的敗北者。正如堅強的國傢主義者大抵是亡國之民一樣——我們任何人都不會追求我們本身已有的東西。
唯物史觀
假如任何作傢都必須立足於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來描述人生,那麼與此同樣,所有詩人都須立足於科佩爾尼克斯的地動說謳歌日月山川。問題是,較之說“金烏西墜”,說“地球旋轉幾度幾分”未必總是那麼優美。
支那
螢的幼蟲以蝸牛為食時並不完全置蝸牛於死地,而隻是使其處於麻痹狀態,以便常食鮮肉。以我們日本帝國為首的列強對支那的態度,歸根結蒂,與螢對蝸牛的態度並無不同。
又
今日中國的最大悲劇,就是沒有一位足以給無數國傢浪漫主義者即“年輕中國”以鐵的訓練的墨索裡尼。
小說
真正的小說不僅事件的發展缺少偶然性,較之人生本身恐怕也缺少偶然性。
文章
文章中的詞匯必須比辭書中的多幾分姿色。
又
他們都像樗牛[54]那樣口稱“文即人”,而內心中則似乎無不認為“人即文”。
女人的臉
在熱情的驅使下,女人的臉每每不可思議地出現少女風情。隻是,其熱情完全可以是對於陽傘的亢奮。
處世智慧
滅火不如縱火容易。擁有這種處世智慧的代表人物想必是《漂亮朋友》[55]中的主人公。他在熱戀的時候已清醒考慮到一刀兩斷。
又
單就處世而言,熱情的不足倒不足為慮。相比之下,更危險的顯然是冷淡的缺乏。
恒產
所謂無恒產者即無恒心者已屬兩千年前的老皇歷。而在今天,似乎有恒產者倒是無恒心者。
他們
我對他們夫妻沒有愛便相抱生活委實感到驚訝。而他們則對一對戀人的相抱而死驚訝不已,卻是不知何故。
作傢所生之語
“振っている”、“高等遊民”、“露悪傢”、“月並み”[56]等語言在文壇使用開來始自夏目先生。這種作傢所生之語在夏目先生之後也並非沒有。久米正雄[57]君所生“微苦笑”、“強気弱気”等即其典型。另外“等、等、等”寫法乃宇野浩二[58]所生。我們並不總是有意脫帽。而是在有意視對方為敵、為怪、為犬時不由得摘下帽去。責罵某作傢的文章中出現該作傢所創語匯也未必屬於偶然。
幼兒
我們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而愛幼小的孩子的呢?原因的一半至少在於無須擔心為幼兒所欺。
又
我們坦然公開我們的愚而不以為恥的場合,僅僅限於對幼兒或對貓狗之時。
池大雅[59]
“大雅不拘小節,疏於世情。迎娶玉瀾為妻時竟不曉房事,其為人由此可見一斑。”
“大雅娶妻而不知夫婦之道——此等似乎不食人間煙火之事若說有趣也就有趣,而若說其愚蠢得絲毫不懂常識大概也未嘗不可。”
上述引文表明,相信這種傳說的人至今仍殘存於藝術傢和美術史傢中間。大雅迎娶玉瀾時或許沒有交合。但若據此相信大雅不懂交合之事,那麼恐怕是因為他本人性欲太強瞭,故而確信不可能知曉其事而不實施。
荻生徂徠[60]
荻生徂徠以嚼炒豆罵古人為快。嚼炒豆我相信是出於節儉;至於為何罵古人則全然不解。不過今天想來,罵古人確比罵今人萬無一失。
小楓樹
哪怕稍稍手扶樹幹,小楓樹都會讓樹梢密集的葉片像神經一樣顫抖不止。植物這東西是何等令人懼怵。
蟾蜍
最美麗的粉紅色確是蟾蜍舌頭的顏色。
烏鴉
我曾在一個雪霽薄暮時分看過落在鄰居房頂上的深藍色的烏鴉。
作傢
做文章必不可少的首先是創作熱情,燃燒創作熱情必不可少的首推一定程度的健康。輕視瑞典式體操、菜食主義、復方淀粉酶等並非意欲舞文弄墨之人的取向。
又
志在舞文弄墨者無論是怎樣的城裡人,其靈魂深處都必須有一個鄉巴佬。
又
意欲作文而又為自身羞愧乃是一種罪惡。為自身羞愧的心田上不可能生出任何創作性的嫩芽。
又
蜈蚣:用腳走一下試試!
蝴蝶:哼,用翅膀飛一下看看!
又
氣韻乃作傢的後腦勺。作傢自身無從看見。若勉為其難,唯有折斷頸骨瞭事。
又
批評傢:你就隻能寫上班人的生活。
作傢:難道有什麼都能寫的人不成?
又
所有古之天才都把帽子掛在我等凡夫手無法觸及的壁釘上。當然,並非沒有墊腳臺。
又
然而唯獨那墊腳臺不知滾去瞭哪傢舊道具商店。
又
所有作傢一方面都具有木匠師傅的面孔,但這並非恥辱;所有木匠師傅一方面也都具有作傢的面孔。
又
另一方面,所有作傢又都在開店。什麼,我不賣作品?唔,那是沒人買的時候,或不賣也未嘗不可的時候。
又
演員和歌手的幸福在於他們的不留作品——有時我這樣認為。
[以下為遺作]
辯護
為自己辯護比為他人辯護困難。不信請看律師。
女人
健全的理性發出命令:“勿近女人!”
健全的本能則發出相反的命令:“勿避女人!”
又
對我們男人來說,女人恰恰是人生本身,即萬惡之源。
理性
我對伏爾泰[61]表示輕蔑。假若始終貫穿以理性,那麼我們必須對我們的存在訴諸滿腔的詛咒。可是陶醉於世界性贊美的Candide[62]《老實人》的作者的幸福呢?!
自然
我所以熱愛自然,原因之一是自然至少不像我們人類這樣嫉妒和欺詐。
處世術
最聰明的處世術是:既對社會陋習投以白眼,又與其同流合污。
女人崇拜
崇拜“永遠的女性”的歌德的確是幸福者之一。但鄙視母雅狐[63]的斯威夫特並未發狂而死。這是對女性的詛咒?抑或對理性的詆毀?
理性
一言以蔽之,理性告訴我們的是理性的無力。
命運
命運比偶然具有必然性。“命運在性格中”這句話絕非可以等閑視之。
教授
借用醫傢之語,既講授文藝,就應臨床才是道理。然而他們至今仍未觸摸過人生的脈搏。尤其他們之中有的人聲稱精通英德文學,但對孕育他們的祖國的文藝則不甚瞭瞭。
智德合一
我們甚至不知曉我們本身,何況將我們所知之事付諸實施更是談何容易!寫出《智慧與命運》的梅特林克亦不知智慧與命運為何物。
藝術
最困難的藝術是自由地打發人生。當然,“自由地”未必意味著厚顏無恥。
自由思想傢
自由思想傢的弱點在於其為自由思想傢。他終究不能像狂熱信徒那樣進行惡戰。
宿命
宿命也許是後悔之子,或後悔是宿命之子亦未可知。
他的幸福
他的幸福依存於他自身的無教養,其不幸亦如此。啊,這是何等令人悵惘!
小說傢
最好的小說傢乃是“精通世故的詩人”。
語匯
所有語匯都必如錢幣具有正反兩面。例如“敏感”的另一面無非“怯懦”。
某物質主義者的信條
“我不相信神,但相信神經。”
傻子
傻子總是以為自己以外之人統統是傻子。
處世才能
畢竟,“憎惡”是處世才能之一。
懺悔
古人在神面前懺悔。今人在社會面前懺悔。這樣,除去傻子和惡棍,也許任何人都無法在不懺悔的情況下忍受俗世之苦。
又
但無論哪種懺悔,可信性都自當別論。
《新生》[64]讀後
果真“新生”瞭不成?
托爾斯泰
讀罷賓可夫[65]的托爾斯泰傳,發覺托爾斯泰的《我的懺悔》和《我的宗教》顯然是謊言。然而沒有比持續述說謊言的托爾斯泰那顆心更令人不忍的瞭。他的謊言遠比我輩的真實更為鮮血淋漓。
兩個悲劇
斯特林堡的悲劇是《隨意觀覽》的悲劇。但不幸的是托爾斯泰的悲劇不是《隨意觀覽》。故後者比前者更加以悲劇告終。
斯特林堡
他無所不知,並且毫不顧忌地言無不盡。毫不顧忌地?不,恐怕也像我們這樣多少有所算計吧。
又
斯特林堡在《傳說》中說他做過死是否痛苦的實驗。但這種實驗並非兒戲。他也是“想死而未能死成”的人之一。
某理想主義者
他對自己本身是現實主義者這點絲毫不存懷疑。然而這終究是理想化瞭的他本身。
恐怖
使我們拿起武器的通常是對敵手的恐怖,並且往往是對憑空想象的敵手的恐怖。
我們
我們無一不為我們本身羞愧,同時對他們懼之畏之。可是誰都不坦率述說這一事實。
戀愛
戀愛不過是披以詩的外衣的性欲。至少不披以詩的外衣的性欲不值得稱之為戀愛。
某老手
他不愧為老手。甚至戀愛都鮮乎其有,除非爆出醜聞。
自殺
人皆共通的唯一情感是對死的恐怖。道德上對自殺評價不高,恐並非出於偶然。
又
蒙田對自殺的辯護含有不少真理成分。未自殺的人並非不自殺,而是不能自殺。
又
想死什麼時候都死得成嘛!
那麼試試看!
革命
革命加革命。那樣,我們就可以比今天更合理地咀嚼人間苦果。
死
梅因朗德[66]頗為精確地敘述過死的魅力。實際上我們也因某種契機感受到死的魅力,最後都很難逃往圈外,如繞著同心圓旋轉一樣一步步向死逼近。
“伊呂波”短歌[67]
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思想,或許僅是“伊呂波”短歌而已。
命運
遺傳、境遇、偶然——主宰我們命運的不外乎此三者。沾沾自喜者隻管自喜就是,但就別人說三道四則屬多管閑事。
嘲諷者
嘲諷他人者同時亦怕遭人嘲諷。
某日本人的話
給我以瑞士。否則,給我以言論自由。
像人,再像人……
像人、過於像人那樣的人,十之八九確像動物。
某才子
他相信自己即使成為惡棍也不會成為傻瓜。然而數年過後,不僅同惡棍全然無緣,反而一直是傻瓜。
希臘人
將復仇之神置於宙斯之上的希臘人喲,你們已洞察一切!
又
而同時又顯示我們人類的進步是何等遲緩!
聖書
一個人的智慧不如整個民族的智慧。隻是,如果能多少簡潔一點的話……
某孝子
他事母至孝。當然,他深知愛撫和接吻可以給其寡母以性的慰藉。
某惡魔主義者
他是惡魔主義詩人。無須說,在現實生活中越出安全地帶一次——僅僅一次——便再也不敢問津。
某自殺者
他決心為一件雞毛蒜皮小事自殺。但這對他的自尊心無疑是沉重打擊。他把手槍拿在手裡昂然自語:“拿破侖在被跳蚤叮咬時也必定感到發癢!”
某“左”傾主義者
他位於最左翼的左翼,故而蔑視最左翼。
無意識
我們性格上的特點——至少最顯著的特點——超越我們的意識。
自豪
我們最為自豪的僅限於我們所不具有的東西。實例:Τ精通德語,但他桌子上常放的全是英語書。
偶像
任何人都不反對摧毀偶像,同時對將自身塑為偶像亦無異議。
又
然而任何人都不可能泰然自若地以偶像自居,除非受命於天。
天國之民
天國之民首先應不具有胃袋和生殖器。
某幸福者
他比誰都單純。
自我厭惡
自我厭惡最顯著的征兆是企圖從一切中覓出虛偽,且絲毫不以此為滿足。
外表
最怯懦的人看上去向來是最勇敢的人。
人
我們人的特點是犯神決不犯的過失。
罰
再沒有比不受罰更痛苦的懲罰。如果神保佑決不受罰則另當別論。
罪
說到底,罪是道德及法律范疇內的冒險行為。因而任何罪無不帶有傳奇色彩。
我
我不具有良心,我具有的僅僅是神經。
又
我屢屢詛咒他人“死瞭算瞭”,且他人中甚至包括自己的至親。
又
我每每這樣想道:就像我對那個女人傾心時她也對我傾心一樣,我對那個女人生厭時最好她也對我生厭。
又
三十歲過後,我無時無刻不感到愛的饑渴。隨即大寫特寫抒情詩,卻在尚未長驅直進時便敗下陣來。不過這未必是我在道德上的進步,隻不過是意識到瞭心裡有一副小算盤而已。
又
縱使再心愛的女人,同其交談一小時便覺得乏味。
又
我常常說謊。但從我口中說出的謊無不拙劣至極,當然訴諸文字時除外。
又
對同第三者共有一個女人我並無意見。可是,不知幸與不幸,通常在第三者尚未察覺這一事實時,我便陡然對那女子生出厭惡。
又
對同第三者共有一個女人我並無不滿。但有兩個條件:或者同那第三者素不相識,或者親密無間。
又
對於為愛第三者而欺瞞丈夫的女人,我還是可以生出愛意;但對為愛第三者而置孩子於不顧的女人則深惡痛絕。
又
能使我感傷的,唯獨天真無邪的兒童。
又
我三十歲前愛過一個女人。一次她對我說:“對不起你夫人。”我倒未特別覺得愧對妻子。但她這句話卻奇妙地沁入我的心中。我直率地想道:說不定我也對不住這個女人。至今我仍隻對這個女人懷有柔情。
又
我對金錢淡然視之。當然是因為糊口總還沒有危機。
又
我對雙親盡孝。因為都已老瞭。
又
對兩三個朋友,縱使沒說實話,也未曾說過謊言。因為他們也沒有說謊。
人生
即使革命復以革命,除瞭“入選的少數”之外,我們的生活想必也還是慘淡的。而且這“入選的少數”不外乎“傻瓜和壞蛋”。
民眾
莎士比亞也罷歌德也罷李太白也罷近松門左衛門也罷,恐怕都將消亡。然而藝術必在民眾中留下種子。我在大正十二年寫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68],這一信念至今仍毫不動搖。
又
且聽下落的錘音節奏。隻要這節奏。隻要這節奏尚存,藝術便永不消亡。(昭和改元第一日)
又
我固然失敗瞭。但造我之物必然造出別人來。一棵松的枯萎實在不足掛齒。隻有存在廣袤的大地,便有無數種子孕育其中。(同上)
某夜隨感
睡眠比死亡愜意,至少較為容易。(昭和改元第二日)
大正十二年(1923)——昭和二年(1927)
[1] 日本近代詩人正岡子規(1867—1902)所作。
[2] 佈萊士·帕斯卡(1623—1662),法國數學傢、物理學傢、哲學傢。原句為“假如克婁巴特拉的鼻子是低的,地面一切將為之一變”。
[3] 山本實彥創辦,由改造社刊行的綜合刊物(1919—1955)。
[4] 伊曼紐·史威登堡(1688—1772),瑞典靈異大師,被譽為“西歐歷史上最偉大、最不可思議的人物”。
[5] 雅各佈·伯麥(1575—1624),德國神秘主義哲學傢,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後理性運動中最有影響的領袖之一。
[6] 日本1918年發生“米騷動”後由警察組織的自衛組織。
[7] 東京地名,當時的工業地帶。
[8] 東京千代田區靖國神社內的戰爭博物館,建於1882年。
[9] 應視為反語。
[10] 或曰一刀三拜。喻雕刻佛像時的虔誠。
[11]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啟蒙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學傢、文學傢。
[12] 普羅斯佩·梅裡美(1803—1870),法國現實主義作傢、中短篇小說大師、劇作傢、歷史學傢。
[13] 作者在上海旅行時的友人。
[14] 日本1918年發生“米騷動”後由警察組織的自衛組織。
[15] 威廉·詹姆斯(1842—1910),美國哲學傢、心理學傢,提倡實用主義哲學、功能心理學。
[16] 喬納森·斯威夫特(1667—1745),英國諷刺文學大師,以《格列佛遊記》等作品聞名於世,晚年精神失常。
[17] 《萬葉集·卷二》,有間皇子作。
[18] 賈科莫·萊奧帕爾迪(1798—1837),意大利詩人、哲學傢,終生多病,悲觀厭世。
[19] 釋迦牟尼身為王子時的名字。
[20] 指耶穌·基督。在約旦河受洗之後在曠野中斷食四十天。
[21] 悉達多出傢時陪他行至苦行林的車夫的名字。
[22] 準確說法應為釋迦牟尼佛。
[23] 日本十四世紀時的著名隨筆集,吉田兼好著。見第五十三段。
[24] 1921年日本女歌手白蓮私奔事件。
[25] 1923年日本作傢有島武郎殉情事件。
[26] 1922年日本作傢武者小路實篤離婚事件。
[27] 雷米·德·古爾蒙(1858—1915),法國作傢、評論傢。
[28] 日本江戶末期農村復興倡導者(1787—1856),通稱金次郎。
[29] 指寶生犀星(1889—1962),日本作傢。
[30] 英國人,曾同美國的聖佳夫人一起從事節育運動。
[31] 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著名詩人,名句有“青蛙入水古池響”。
[32] 日本作傢菊池寬(1888—1948)“啟吉系列小說”裡的主人公。
[33] 日本江戶前期的儒學傢、教育傢(1630—1714),本名篤信。
[34] 德語。
[35] 佈朗基(1805—1881),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一生有四十年在獄中度過。
[36] 1800年拿破侖結束對奧戰爭的一場大戰。
[37] 日本小說傢、資深編輯(1894—1966)。
[38] 十五六世紀德國浮士德傳說中的惡魔名字,多次出現在歌德的詩劇《浮士德》等許多作品中。
[39] 喬治·莫爾(1852—1933),英國唯美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發表瞭一系列詩、劇、評論,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產生過獨特的影響。1872—1882年曾在巴黎學畫十年。
[40] 王大錯撰。考證戲曲之書。
[41] 國木田獨步真正獲得作傢地位是在34歲出版《獨步集》之後。
[42] 出自《孔叢子》:“孔子曰:可哉。古之聽訟者,惡其罪而不惡其人。”
[43] 日本小說傢(1888—1983),原名山內英夫,有島武郎的弟弟。
[44] 日本江戶時期的“浮世繪”畫傢。
[45] 江戶中期畫傢尾形光琳成就的畫風及繼承此畫風的流派。
[46] 阿爾科克(1809—1897),英國外交官。
[47] 《戰國策·齊策》:“行百裡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遠。”
[48] 日本國神之一,形象怪異。
[49] 十四世紀初,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錄》中稱日本為“黃金之島”。
[50] 吉田兼好(1283?~1350?)的隨筆集。有日本第一隨筆之譽。
[51] 翰斯克伯爵夫人,原為俄羅斯、烏克蘭地區大地主之妻。1850年同巴爾紮克結婚,婚後三個月巴爾紮克去世。
[52] 指1923年9月1日發生的關東大地震。
[53] 意大利政治傢Machiavel(馬基雅弗利)的思想,肯定政治權術,主張為國傢利益而擯除一切道德約束。
[54] 高山樗牛(1871—1902),日本評論傢、作傢。
[55] 莫泊桑的小說。
[56] 意思分別為“意氣風發”、“高級無業遊民”、“兇相畢露”、“凡庸”,均為夏目漱石所創。
[57] 日本小說傢,芥川好友(1892—1952)。
[58] 日本小說傢(1891—1962)。
[59] 日本江戶中期畫傢,別號九霞山樵等(1723—1766)。
[60] 荻生徂徠(1666—1728),日本儒學大傢,著有《論語征》等。
[61] 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傢、作傢、哲學傢。
[62] 法語,意思是“天真”,作為伏爾泰的作品名譯為《天真論》,也是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
[63] 英國作傢斯威夫特《加裡巴遊記》“馬國”中出現的酷似人的狡猾動物。
[64] 日本小說傢、詩人島崎藤村(1872—1943)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
[65] 賓可夫(1860—1934),海軍軍官,後活躍於民眾文學。
[66] 菲利普·梅因朗德(1841—1876),德國哲學傢,著有《解脫的哲學》。贊美自殺,本人也自殺而亡。
[67] 收錄瞭四十八則富有啟示性的日本諺語,如“狗跑正遇當頭棒”等。
[68] 出現在1923年作者在《中央公編》上發表的《妄問妄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