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鑒威來電話讓我給他的新書寫序,是根據電視劇《劍·諜》改編的小說,我當時沒有答應,他說先看看電視劇和小說再回復他不遲。我是很少寫序的,不喜歡這種差事。他那麼說瞭,我就看瞭《劍·諜》電視劇與小說,看完後,我答應瞭。

一部壞的作品會讓讀者感覺受騙,它不僅是浪費瞭讀者錢,更是浪費瞭讀者的時間。如同昨天晚上你遇到一個美艷嬌娘,今早天亮,隻見邋遢糟婦,叫苦不迭,大罵這世界化妝技術太高害死人。而一部好的作品應該讀完後還覺得好,能給予讀者新的視野和認識,如同昨天晚上你遇到一個美艷嬌娘,今早天亮,發現靜靜熟睡的她較昨晚更加動人嫵媚,感謝自己眼光精準。我想《劍·諜》屬於後者。

《劍·諜》是根據真實歷史“日汪密談”事件改編,整個故事圍繞著如何獲得日本與汪偽政府簽訂的“日汪密約”展開。主角方滔是我讀到過最優雅的狙擊手。他是比利時領事館的一名普通文職,更是一名殺手;他是一名優秀的國民黨軍統特工,是一名狙擊手,是國民黨軍第一批送往德國訓練的職業狙擊手,所在第九行動組專殺日本人與投日叛徒;同時,他是一名優秀的地下共產黨員,一名優秀共產黨臥底、間諜。在這裡,身份很重要,一不留神,身份會要瞭你的命;在這裡,身份不重要,隻要是炎黃子孫,隻要是中華民族同胞,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他們隻有一種身份。他們都抱著隨時赴死的態度度過每一時,每一日,敵人隻有兩個,一個是日本侵略者,一個是投日叛徒。在這裡,不論是信仰馬克思主義還是追隨三民主義,他們都在為國犧牲。犧牲這詞現在聽起來似乎有那麼點矯情,生活在現時代的我們,或者不能明白對某種信念執著追隨的力量來自哪裡,但是就算再過幾十年,幾百年,我們也會懂得八年抗戰的勝利埋葬瞭多少英靈,江河混合瞭多少熱血。那些戰士名單上、烈士名單上看不到的特工,潛伏在各個角落,他們沒有身份,甚至忘記自己出生時的名字,他們的戰爭不壯烈,不轟動,但他們隨時身處戰場,戰鬥在每一分每一秒中進行,他們的行動對國傢的整個抗日戰局產生著重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這是少為人知的歷史,卻是不能忽視的歷史。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向非艷,她與方滔同屬第九行動組,是作品裡最為堅定甚至說最為冷酷的一個人,當同伴遭遇日軍槍擊,她會上前補一槍,理由是不為敵人留下活口。當自己已為孕婦,卻發現自己的愛人投判日軍,她雖內心撕裂痛苦,但絕對不予原諒,對著愛人連開數槍。這樣一個女人,在愛著的時候全情投入,不能愛的時候毫不含糊。不忘初衷,堅定信念,她內心的強大使人對她充滿敬佩;而她的執著與孤獨讓人對她充滿憐惜,甚至於看到後面,她的冷酷都是可愛的。時隔幾十年後,換做今日的我們,對什麼會有不可撼動的信念?

諜戰類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是時下熱門的,要在眾多作品中被讀者和觀眾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得讓讀者看得過癮,能讓他們牽掛,讓他們緊張,讓他們歡喜甚至痛苦才行。通常間諜類的故事總是緊張的,自然,結局通常也是鬱悶的,要不一方黯然失敗落荒而逃,一方揚眉勝利,要不就是兩敗俱傷。可是一個好的作品僅有這些是不夠的。歷史從來都是豐富的,生活是潛流的。

《劍·諜》有著真實的歷史背景、真實的歷史人物,歷史即是過去的生活,過去生活著的人們的生活。在上海租界區,日占區,各色人等,地下黨員、黑幫、軍統、投日分子、日本人、普通老百姓等。如同書中所寫,可能突然一天,你必須執槍面對自己的兄弟,也可能一個純真孩童的無知言語就會要瞭你的命,甚至連天天生活在一起的父母或者丈夫或者妻子到底是誰你都不知道。你不會知道自己的後腦勺哪天會碰到槍口。

《劍·諜》有多好,好在哪裡,我不多說瞭,我說得再多也不如網上的粉絲來得猛烈。《劍·諜》,劍既是冰冷的,又是帶有浪漫色彩的,從書名就沒有普通諜戰類題材的特點,它讓我們看的是一個地下黨員如何在軍統組織生存,一個特工組織的作戰方式、一個優秀狙擊手的恐懼與愛情等。

《劍·諜》是一本難得的清醒內知的書。它沒有作者本人是非觀的強行介入、非此即彼的判斷,似乎隻是冷靜地在一旁觀察、記錄。《劍·諜》讓我們看到更多真實。而真實正是當下非常缺罕的東西。

慕容雪村

2009年8月15日

《劍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