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的龍女

唐高宗儀鳳年間,書生柳毅到長安趕考,最後名落孫山,本欲回轉湖南老傢,但突然想起有個老鄉客居涇陽,便擇路去拜訪。

柳毅催馬走瞭六七裡路,忽有群鳥從草叢間直飛天空,他的馬受瞭驚嚇,一路飛奔,好不容易才停下,當柳毅抬起頭時,見有女孩在路邊放羊。

女孩面容美麗,但雙眉緊鎖。柳毅下馬相問。女孩並不應答,柳毅連問數遍,她才開口哭訴。原來,女孩是洞庭龍王的小女,嫁給涇川龍王的二太子,但二太子行為放蕩,並不珍惜小龍女,公婆也護著兒子,還虐待小龍女,把她趕到野外。

小龍女淚水漣漣,說:“此地離洞庭遙遠,我的遭遇父母並不知道。我知道公子的傢鄉離洞庭不遠,可以為我傳封書信嗎?”

柳毅說:“這有何難!但問題是,人仙兩隔,就算我到瞭洞庭湖,又如何去龍宮見你父母?”

小龍女說:“洞庭南岸有棵大橘樹,您到樹下,解瞭腰帶,在樹幹上敲三下,便會有人出來迎你。”說著,她取出書信一封,潸然淚下。

柳毅很同情小龍女的遭遇,立刻上馬辭別,去替她送信。走瞭一會兒,柳毅又回來,問:“你們神仙也放羊嗎?有什麼用處呢?難道神靈還會宰殺它們嗎?”

小龍女:“哈!你看到的這些並不是羊啊,是雨工。”

柳毅:“雨工?”

小龍女:“所謂雨工,或稱為雨師,也就是掌管降雨的神。”

柳毅舉目望去,那些羊的樣子和神情確實很怪。柳毅催馬將走,又想起什麼,轉身說道:“這一次,我給你做信使,望姑娘回歸洞庭後,不要忘記今日。我是凡人,你是仙女,莫要避而不見。”

小龍女說:“公子多慮瞭。以後,我們就像親人一樣瞭,怎麼會避而不見呢?”

柳毅打馬而去。

在涇陽老鄉處,柳毅小住兩天,即告別朋友,回轉湖南。在洞庭南岸,真的就發現瞭一棵大橘樹。柳毅按小龍女說的做,當腰帶在樹上敲到第三下時,洞庭湖水掀起巨浪,有甲士現身波浪中,拜而問道:“貴客從何處來?”

柳毅隻是說有事要見龍王,甲士見其有來頭,便引路:“請您閉上眼。”

柳毅閉上眼。再睜開時,已到龍宮。龍宮樓閣相連,金碧輝煌,仿若夢境。甲士帶柳毅來到一處叫靈虛殿的地方。這裡的殿柱是用白玉做成的,臺階是用青玉鋪就的,床則是珊瑚鑲制的,簾子是水晶串成的,門楣上鑲著琉璃,屋梁上飾著琥珀。

柳毅心裡想:到底是仙境啊,裝修得確實不錯。

左等右等,龍王一直沒露面。柳毅問:“你傢大王呢?”

甲士:“我傢大王正在玄珠閣跟太陽道士論《火經》,很快就過來。”

柳毅:“《火經》?”

甲士:“龍以水顯靈,隨便一個水珠就可淹沒山谷;太陽道士是人,人善用火,小小燈火就可化阿房宮為灰燼。水火有別,本質不同。太陽道士精於火理,我傢大王此次請他來,就是要聽一下他有關於火的高論。”

話音未落,一穿紫袍者飄然而至。

洞庭龍王問:“洞庭水深,先生何以到此?”

柳毅簡單地介紹瞭一下自己,隨後把小龍女在遠方的遭遇一一說明。隨後,取出書信,交給瞭龍王。龍王看完信後,掩面而泣,泣罷一再感謝柳毅。龍王把書信傳至後宮,於是很快聽到一片哭聲。

洞庭龍王說:“不要這樣哭,錢塘君會聽到的!”

柳毅問:“錢塘君?”

洞庭龍王說:“也就是我弟弟。他以前做過錢塘長,現在已被罷官。”

柳毅又問:“為何怕他聽到哭聲?”

洞庭龍王:“他脾氣不太好。當然,他也極為勇猛。上古時,堯為帝,天下泛濫洪水達九年之久,即是他發怒的結果。這些日子,他又跟天將不和,發水淹沒群山,天帝看在我的面子上,才沒治他死罪。現在,他被拘禁在我這裡。”

話音未落,一聲霹靂,一條帶著鎖鏈的紅色巨龍如烈焰升騰般現身玉柱旁,隨即飛騰而去,不知蹤跡。

後來,洞庭龍王宴請柳毅,席間有眾多龍宮人物。

奇異的是,柳毅一抬頭,似乎看到小龍女的身影。難道她已經被解救回來瞭?

洞庭龍王說:“在涇川受苦的小女,確實已經回來瞭。”

柳毅很迷惘。

宴席上,一風度翩翩的男子向柳毅敬酒,正是錢塘君。

錢塘君對洞庭龍王說:“兄長,我剛才直飛涇陽,在那裡與涇川水族接戰,大勝之,又向天帝稟報情況,天帝知道瞭實情,把以前對我的懲罰也免除瞭。”

洞庭龍王問:“這次與涇川水族作戰,傷害瞭多少生靈?”

錢塘君答:“六十萬。”

洞庭龍王又問:“毀壞田地瞭嗎?”

錢塘君:“八百裡。”

洞庭龍王:“那欺負我女的無情無義的小子在哪裡?”

錢塘君:“已被我吞吃。”

宴罷後,柳毅一直想著小龍女。

轉天,洞庭龍王再次宴請柳毅。兩龍王載歌載舞,最後拿出分水犀牛角、夜明珠等珍寶相贈。

第三天,錢塘君單獨宴請柳毅,酒過三巡,抓住柳毅的一隻胳膊,說:“我有一事對君說,若答應,皆大歡喜;否則,大傢都不好看。足下以為如何?”

柳毅不卑不亢。

錢塘君:“欲將小龍女嫁與先生,望先生勿要推辭!”

柳毅當即回絕。沖動起來的他,跟錢塘君吵瞭起來,最後說:“何以強加於人?再者,難道我為你們送信,就是為瞭這個嗎?”

柳毅不從,錢塘君對其更加佩服,二人繼續歡宴。

轉天,柳毅辭行,洞庭龍王的夫人露面,大傢為柳毅餞行。這一次,小龍女在座。她上前拜謝,神色憂傷,似為別離,而柳毅,竟有點後悔自己先前拒絕瞭錢塘君的提議。

柳毅上岸,發現十多個龍宮侍從挑著滿筐珠寶跟在後面,直到還傢後,這些侍從才告別離去。由此,柳毅成為超級富豪。再後來,他娶瞭妻子,但很快妻子就死瞭。他又娶瞭第二任妻子,沒多久也死瞭。

柳毅很是悲傷,決心離開這傷心地,於是搬傢到金陵。

這一天,有人向柳毅求親,稱有盧姓小姐,來自名門,品貌雙全,丈夫早死,現求一配偶。柳毅想瞭想,便答應瞭。開始時,還沒發現什麼,直到婚後一個月,柳毅發現妻子長得越來越像小龍女瞭,隻是比印象中的小龍女更為豐滿嬌媚。

柳毅試探著給妻子講自己傳書的往事,盧氏聽後一笑:“怎麼會呢?真是不可思議啊!”

一年多以後,盧氏為柳毅生下一子,兩人更為恩愛。孩子滿月之日,盧氏笑道:“夫君,難道想不起我們的往事瞭嗎?”

柳毅望著妻子。

盧氏道:“也許你猜到瞭,我便是洞庭龍王的女兒,也就是你曾在曠野中相遇的牧羊女。深蒙大恩,亦愛郎君,當時欲嫁,卻被拒絕。後父母想把我嫁給錦江龍王之子,我不從,剪發閉門明志。父母為我所動,而恰逢郎君喪偶,故而有機會再次出現在你面前。現在,我們有瞭自己的孩子,是大喜之事,故而說出這一切。你還記得嗎,當初我們曠野相遇,你曾對我說,將來我若回到洞庭,希望我不要對你避而不見。我不知道,那時候你是否已喜歡上我瞭?但後來,在龍宮,你為什麼又拒絕瞭我叔父的提親?時過境遷,你可以告訴我你的真實想法嗎?”

柳毅聽後,淚水盈眶,說:“曠野相遇,我更多的是為你的淒慘遭遇而抱打不平,雖然心有愛慕,但亦努力克制。之所以說希望你以後不要對我避而不見,隻是信口之言。至於拒絕錢塘君的逼婚,是因為在當時的情境下,激起瞭內心的反感和憤怒,因為最初搭救你為的是個‘義’字,如何能娶你而去?但別離時,我再次看到你,心裡已開始後悔。”

話說到這兒,小龍女已經是淚眼迷蒙。

後來,兩個人輾轉回到湖南,拜見洞庭龍王,皆大歡喜。

再後來,夫妻移居南海,過著逍遙的日子。到玄宗即位,求各地修道之人入宮傳授仙術,為瞭避免被騷擾,柳毅攜妻重返洞庭。

開元末年,柳毅的表弟薛嘏被貶南方,乘船過洞庭,遠望一座大山現於碧波,很快山後飛來一船,船上人問:“是薛嘏嗎?柳公恭候。”

薛嘏上山,峰巒蒼翠,樓閣隱現,一如仙境。柳毅出現,拉著薛嘏的手,感嘆道:“我們分別沒多長時間,但你都已經有瞭白發!”

薛嘏笑:“兄為仙,我為人,如何比?”

柳毅拿出仙丹五十粒贈予薛嘏:“每服一粒,可增壽一年。吃完後,再來找我,到那時,就不必再在人間受苦瞭。我們兄弟,也就不會再分開瞭。”

薛嘏大喜。

宴飲後,兄弟拱手而別。

關於柳毅的傳說,到此結束瞭。

從那以後,再沒有他的消息。而這個柳毅娶龍女成仙的故事,是薛嘏講給別人聽的。聽眾中,有隴西人李朝威。他默默地把故事記錄瞭下來。將近五十年後,人間也沒有瞭薛嘏的消息。

這就是凡人與龍女的愛情傳奇。

在唐時,龍女作為精怪的一種,大量湧入志怪。柳毅與小龍女的故事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影響也是最大的,故而有無名氏做續集,但續集中沒有沒繼續講述二人以後的生活,而是談到其後代,一個叫九娘子的小小龍女。

說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涇州東有一花樹掩映的湖,裡面有一叫九娘子的龍紋靈怪出沒。鄉民在湖邊建廟,求其保佑風調雨順。涇州西,亦有一深潭,有潭神叫朝那。朝那經常騷擾九娘子。

到瞭唐僖宗年間,涇州刺史周寶在夢幻中奇遇九娘子,後者向其傾訴:“我本為龍女,外祖父乃是洞庭龍王。我嫁給一處龍王之子,但他性情暴虐,遭瞭天譴,除我脫身外,滿門族滅。後來,我拒絕父母為我安排的新的婚事,輾轉獨居於涇州東湖,卻遭西潭靈怪朝那的脅迫,屢屢逼我成親。我不從,雖接戰,卻不敵,故而想向您借兵。”

周寶遲疑:“你既是靈物,為什麼向凡人借兵?”

九娘子解釋:“我確實是龍女,跟天下湖海中的龍王,都多少沾親帶故,但若借水族大軍,必殺得天昏地暗,此處百姓與良田難保。當年,我傢親戚錢塘君為我母報仇,使涇州化為齏粉。況且,我前夫罪犯天條,我也是待罪之人,不便大張旗鼓。”

這樣一說,周寶才答應。轉天,周寶發兵千人到東湖廟外護衛。

七天後的凌晨,天還沒亮,周寶發現帳前垂手站立一人。周呼其人,不應答,便欲點上蠟燭。

那人說:“人仙路殊,陰陽有隔,莫用燭火逼我。”

那人繼續說:“我是九娘子的仆人,您雖發兵千人,但由於我們所在的兩界不同,所以九娘子並不能指揮他們,周大人可以再仔細思量一下,看看怎麼辦。”

周寶想瞭想,叫部下拿來花名冊,從中找出以往戰死士兵的名單,共計步騎兵一千五百人,領頭的是都虞侯孟遠。隨後,登壇焚香,發牒至東湖廟。

先前護廟的士兵回來後,其中一士兵狀若癡呆,後密報周寶,說自己被領去見瞭九娘子,九娘子稱帶兵的孟遠謀略不夠,作戰時,本欲襲擊對方,卻反被對方打瞭埋伏,問周寶能不能換一個將領。

周寶沒辦法,想起一名不得志的大將,叫鄭承符的,但鄭還活著。可已經顧不瞭那麼多瞭,周寶再次登壇焚香,發牒至東湖廟。沒多久,周寶就接到鄭將軍去世的消息。又過瞭幾天,聽說他又復活瞭。

按鄭將軍描述,被九娘子請去後,終於有瞭用武之地,施展自己的謀略,動用三道埋伏,佯敗逆襲,兩路夾擊,大勝敵軍,力擒朝那。不過,按鄭講述,朝那作怪,是受瞭九娘子父親柳毅的指派,因為他不願叫女兒淒苦地獨居異地……

在人間就不得志的鄭承符,似乎嘗到打仗勝利的甜頭,因為本來復活的他在幾天後就真的死去瞭。有目擊者看到,在鄭死的當天,這位大將軍帶著一隊人馬,詭異地出現在東湖邊,又詭異地消失在湖中。

《唐朝詭事錄2:長安鬼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