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齊國衰亡

齊閔王的心思

對於羋太後而言,雖然戰局如此不利,但是這位太後清楚地知道,在這個錯綜復雜的棋局下,隻要解決瞭一個人,就能徹底贏下這盤棋。

這個人,就是齊國的國君,孟嘗君的頂頭上司——齊閔王。

要知道,對於這場五國伐秦的戰爭,齊閔王根本就不想打,他也不想帶頭出兵。但是,為瞭自己的私心,他又不得不打,並樂此不疲。

聽著有點暈吧,還是從頭解釋吧。

話說戰國時期,除瞭那戰國七雄外,還有一些小的國傢,比如衛國、中山國、代國、魯國、宋國等等。由於這些國傢太小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我們一說到戰國時代,還是以那戰國七雄為主。

但是,這些弱小的國傢,他們卻可以壯大強國的實力呀,所以吞並這些國傢,就成為大國的首選。

這不,此時此刻的齊閔王,他就盯上宋國瞭。

為什麼呢?兩個原因。

第一,宋國富。

戰國時期的宋國,位於今天山東定陶,商業極其發達。即使到瞭今天,定陶都是華北地區重要的商業都市,因此,齊閔王就盯上這個富庶的國傢瞭,他要不惜一切代價,把這個國傢並入自己的私人錢庫。

第二,宋國國君“桀”。

根據《呂氏春秋·淫辭》記載,宋國的君主宋康王荒淫暴虐、草菅人命、嗜殺成性,人稱“桀宋”。當然瞭,這麼一個殺人狂、虐待狂、變態狂之所以能夠管理一個國傢,也沒有一個國傢來討伐他,是因為這哥們跟對瞭組織,他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傢當後臺,所以宋康王才能這樣有恃無恐,繼續作惡。

宋康王非常強大的後臺,就是秦國。

現在,明白齊閔王為什麼支持孟嘗君,要聯合五國兵馬,一起討伐秦國瞭吧。

對於齊閔王而言,所謂的五國伐秦,不過就是一場“戲”,他要趁其他國傢忙於戰爭,無暇顧及其他事情的時候,好獨自出兵伐宋,這才是出兵的真正目的。

換句話說,齊閔王就是想“渾水摸魚”,獨自吃瞭宋國那隻肥鴨子,僅此而已。

因此,對於羋太後而言,既然齊國一直想吞並宋國,那我就滿足齊閔王的心意。隻不過,即使讓你得到宋國,能不能咽得下肚,這才是“關鍵”。

為瞭幫助齊國進餐,羋太後立刻修書給齊閔王,並表達瞭三個意思。

第一個意思,咱們兩國不應該開戰。

羋太後告訴齊閔王,此時的天下,是你我一東一西、勢均力敵的天下,咱們為什麼要死掐呢?你莫要聽信那些小國的忽悠,因為這些國傢希望咱們打起來,隻有齊秦不和,天下才能無憂,咱們千萬不要中計呀。

第二個意思,秦國的敵人是趙國,不是齊國。

羋太後告訴齊閔王,我們秦國跟趙國有私仇,因為他們國傢有一個叫“藺相如”的宰相,這小子不是好人。

此人先是在咸陽殿上懷玉撞柱,死活不給我們和氏璧;隨後在“澠池會議”上,這個小子又讓我們秦王給趙王“擊缶奏樂”,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我要跟趙國拼命,你們齊國最好別幫忙,否則老娘連你一起滅!

第三個意思,為瞭能夠毫無顧忌地收拾趙國,我們秦國願意跟齊國交易。

那麼,怎麼交易呢?

秦國攻擊趙國,齊國不得幹涉;齊國進攻宋國,秦國也不許幹預。

至此,當看完這封書信,特別是這個交易的內容後,齊閔王都快樂瘋瞭,說我聯合五國兵馬討伐秦國,無非就是想滅掉宋國,現在好瞭,秦國已經不管宋國瞭,我還討伐秦國幹什麼,趕緊去吃掉宋國,這才是正道。

於是,這個利欲熏心,被眼前利益蒙蔽的齊閔王,他立刻簽署瞭條約,出賣瞭其他的國傢,準備獨吞宋國瞭。

在齊閔王得意洋洋的背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秘密簽訂完這個條約後,秦國的使者卻沒有回國,他們反而繞瞭一個彎,直接去瞭一趟函谷關,並把這封書信交到瞭五國總指揮李兌的手裡。

這一下子,下面該出現什麼事情,也就可想而知瞭。

五國伐齊

史料記載,看見瞭齊閔王這封出賣盟友、獨自吞宋的國書後,李兌徹底憤怒瞭,他也徹底認清齊閔王的為人瞭。

要知道,這個李兌,可不是一個“善茬”,他也不允許別人欺負自己!

因為,那位發明胡服騎射、威震八方、不可一世的趙武靈王,就是死於他之手。

遙想當年,趙國“沙丘政變”時,李兌將趙武靈王圍困在瞭行宮裡,並下令士兵不許給趙雍送吃的。結果,餓瞭整整三個月,趙雍餓得把鳥蛋、雛鳥都吃幹凈瞭,最後被活活餓死瞭。

趙武靈王死後,由於新的國君趙惠文王年幼,軍國大事,全都由李兌負責。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此時的趙國,它姓“李”,不姓“趙”。

可見,李兌這麼一個狠角色,不可能坐以待斃、甘心做別人的“魚肉”。

史料記載,在看完這封書信後,李兌立刻聯系那些尚蒙在鼓裡、還不知道真相的國君:

“喂,喂喂,大傢不要打瞭!齊王是蒲志高,是叛徒,他背叛組織,把我們趙國給賣瞭!如今,齊王已經跟秦國秘密結盟,準備把大傢一鍋端瞭!”

就這樣,在這種背景下,其他國傢皆憤怒不已,他們達成協議,尊秦王為盟主,槍口倒轉,一致攻齊。

公元前284年,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年份,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瞭極其濃重的一筆。

這一年的年初,由齊國帶頭,組成五國聯軍,一起伐秦。結果,這一年的年末,又由秦國帶頭,組成五國聯軍,一起伐齊。

常言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可是這一次“黃河”改道的速度,是不是也忒快瞭點。

對比秦國,齊國毫無地勢可守。秦國地勢險要,不攻陷國門函谷關根本進不去。但是齊國不同呀,它全是平原,根本無險可守。五國這麼一攻,齊國瞬間就垮瞭。

在燕國大將樂毅的帶領下,燕國一舉攻陷瞭齊國的都城臨淄,隨後又盡占齊國七十餘座城池,導致當時的齊國,隻剩下墨和莒兩座城池瞭。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齊國,理論上已經亡國。

雖然在五年後,在齊將田單“火牛陣”的攻擊下,齊國盡復失地,奇跡般地復瞭國。但是,僥幸復國的齊國,實力一落千丈,也徹底慫瞭。

至此,在這片中華大地上,兩隻猛虎(齊楚)一死一傷,昔日三國殺的局面,再也不復存在,隻剩下強秦一傢,隨便蹂躪這個棋盤瞭。

這個成就,將是這位羋太後不朽的政績。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秦國宣太後羋月,也許就沒有秦國的一統天下。

然而,羋太後萬萬沒有想到,當一個人無敵於天下時,老天爺也會不滿,畢竟他老人傢喜歡熱鬧。於是,在冥冥之中,老天爺給羋太後找瞭兩個敵人。

這兩個敵人,一個叫范雎,而另外的一個,則是他的兒子。

《羋月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