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仰見春臺(九)

這話剛說完,門外忽然傳來李魚的聲音。

“鄧瑛,你還在裡面嗎?”

鄧瑛抬頭,“我在。”

李魚“嗨”瞭一聲,踮腳趴在門上催道,“都下學好一會兒瞭,你還守著呢。鄭秉筆尋你去司禮監,我過來與你說一聲,你換身衣服趕緊過去吧,我去門上當值瞭。”

楊婉看著窗上撤退的影子,抱著手臂站直身,挑眉低聲:“近水樓臺先得月。”

說著低頭看向鄧瑛,“他們找來瞭。”

鄧瑛點瞭點頭,並沒有立即起身。

他沉默地在書案後坐瞭一會兒,日漸偏西,烘瞭整整一日的暖氣頃刻間就退到黃昏的風裡去瞭。鄧瑛一直等到太陽沉瞭一半,才站起身。腳腕上的舊傷突然傳來一陣鉆骨的寒疼,逼得他不得已閉眼去忍。

“疼是嗎?

楊婉在旁道。

“不疼……”

“沒事,你站一下。”

她壓根沒理他的托詞,蹲下身徑直挽起鄧瑛的褲腿,從自己的懷中取出一方繡著芙蓉花的絹帕。

“我先說啊,我不亂整,你也別動啊。”

說完,騰出一隻手,把垂地的衣袖攏在膝上,而後小心地將絹子疊起來,伸手輕輕地包裹住鄧瑛腳腕上的傷。

“你看吧,在海子裡你不願意聽我的,現在成這樣瞭。”

她說完這句,立即又調瞭個頭寬慰他,“不過你別多想,這傷其實也沒什麼,就是遇到陰寒的天,要好好地暖著它。就像這樣拿厚實點東西護著,過會兒就好瞭。”

鄧瑛始終沒有出聲。

楊婉掖好絹子的邊角,看他不動也不吭聲,不由地抱著膝蓋抬頭去看他。

有一大叢葉影落在鄧瑛臉上,她不大看得清他的表情。

雖然他現在願意與楊婉說話,但本質上他仍然是一個沉默的人,就像寫得很淡的文本,落筆時就已經預存瞭一層安靜的仁性。

“怎麼瞭。”

“我不想自己糟蹋瞭你的東西。”

“你不要才是糟蹋。”

她說著撐瞭一把膝蓋,站起身拍瞭拍腿上的灰,“快去吧,我也要回南所瞭。”

說完又笑著指瞭指桌上的堅果,“吃光它,別糟蹋。”

鄧瑛看瞭看案臺上堅果,還剩下幾顆。

他扼住袖子,將它們全部撿起來。

楊婉寫東西的時候,總是一刻不停地嚼。他起先並不覺得這些東西有多好吃,可是,跟著吃得久瞭,好像也快成個習慣瞭。

他想著,不免自嘲。

抬手正要往口中送,誰知她又從門外折返回來,扒拉著門框,探出半截身子叫他。

“鄧瑛。”

鄧瑛忙尷尬地捏住手,往袖裡藏。

一時吃也不是,放回去也不是。

楊婉看著他的窘樣笑瞭一聲,“我剛才忘瞭跟你說,不要太糾結,你這樣的人做選擇錯不到哪裡去。”

說完晃蕩著腰上的一對芙蓉玉墜,走到黃昏的濃影去瞭。

鄧瑛看著她的背影,又看瞭眼藏在手裡的堅果,莫名地想要去信她最後那句話。

——

堅果被吃完,茶也徹底冷瞭。

鄧瑛凈過手,走出內學堂。

血腥氣已經徹底被晚風吹散瞭,甚至還帶來瞭一絲無名的花香。

他今日腿傷發作,走得有些慢。

司禮監在壽皇殿的後面,需繞過萬歲山,北出中北門,而後經尚衣監和針二局,路途很遠。

鄧瑛走到司禮監議室的時候,天已經黑盡。鄭月嘉舉著燈親自站在石階下等他。

鄧瑛抬頭看瞭一眼議室的門戶,門是閉合的,窗格內透出的光很幽暗,裡面的人聲好像也是刻意壓低瞭的。

鄭月嘉提著燈走到他面前,燈火一下子照亮瞭二人的臉。

“司禮監有司禮監的規矩,你今日來晚。”

鄧瑛側面避開火光。

“是,我會向掌印請罪。”

鄭月嘉拍瞭拍他的肩膀,朝身後看瞭一眼,“你晚的這半個時辰,足夠改變老祖宗對你的看法,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故意的,但還是要勸你一句,你的性命是司禮監給的,既然給瞭你這條命,你就和我們是一樣的。在內廷裡,沒有哪一個奴婢可以獨自活下去,陛下是我們主子,老祖宗是庇護我們的天,你看錯瞭一樣,都得死。”

鄧瑛點頭,“我明白。”

人講骨相。

鄭月嘉在司禮監這麼多年,眼底下過瞭太多的閹人,有些是從海子裡掙紮出來,靠著韌勁兒和豁出尊嚴的勇性,最後到是混出瞭些樣子,但都不是什麼人樣,一個個要不是獠牙青面,要不是官顏奴骨兩幅面孔。

但眼前這個人,青袍下裹著的那一副骨相卻似乎天生和這一處潮寒的地方齟齬。

即使他很順從,也僅僅是出於修養。

“明白就好。”

鄭月嘉轉過身,“隨我進去。”

司禮監雖然是內廷最重要的一處官署,但是其所在並不大。面闊三間,明間開門即是正廳議室。

鄭月嘉推開門,室內原本就很黯淡的燈燭瞬間被穿堂風吹滅瞭幾根。

燈影裡坐著的人皆抬起頭,朝鄧瑛看來。

坐在正中間的何怡賢此時還在喝藥,並沒有看鄧瑛,端著碗隻說瞭一句:“來瞭?”擎著碗慢慢地將藥喝完,就著端碗的手指瞭指自己身旁,“月嘉,你過來坐,哪興陪著底下人站的。”

“是。”

鄭月嘉躬身作瞭個揖,撩袍走到何怡賢身旁坐下,順手接過瞭他的藥碗,捧在手裡用自己的袖子仔細地擦拭。

“行瞭。”

何怡賢伸手要去奪,“日日都在喝,你還要不要自己的皮瞭。”

鄭月嘉卻背過身道:“欸,兒子伺候您,皮也不要。”

說著眼風在鄧瑛臉上一掃而過。

何怡賢搖頭笑瞭一聲,“你啊,是從前和工部的人打交道打得多,看吧,”

他指著鄭月嘉的肩膀對在坐的其他人道:“他還是維護故人啊。”

鄧瑛順著何怡賢的話,迅速掃瞭一眼議室內。

除瞭鄭月嘉以外,秉筆太監劉定成,胡襄,周辛令也都坐。除此之外,他面前還跪著一個身穿囚服,戴著重鐐的人,

雖然燈火灰暗,但鄧瑛還是認出瞭這個人是琉璃廠的王常順。這樣一來,今晚這個局的意圖就挑開瞭第一層紗。

他看瞭鄭月嘉一眼,屈膝在那人身後跪下,伏身向何怡賢行叩禮。

劉定成就坐在鄧瑛身旁,看他如此,冷不丁地道:“這是不改口?”

何易賢笑著接過這話,“不能這樣說,鄧少監是張先生的學生,我們的避身之所,都仰賴張先生和鄧少監,這口是不用改的,在主子們面前不錯規矩就行瞭。”

說完沖著鄧瑛虛扶瞭一把,“你起來吧。”

鄧瑛直背站起身,垂手而立。

何怡賢上下打量瞭他一通,忽笑問道:“你是不是很恨我。”

“鄧瑛不敢。”

“你說是這樣說,殊不知,白閣老他們,戳著我背在罵我,出瞭這麼個陰毒的主意。”

他剛說完,胡襄便接道:“他們說陰毒,我就覺得不對,張先生唯一的徒弟,他們不保是怕遭牽連,搞得自己跟桐嘉書院周叢山一樣。說到底,是沒那能力,我們保下來那自然是我們的人,我覺得劉公公的話沒錯,是該改口,我們都是老祖宗護著才有瞭今天,怎的,救瞭整一個人,還得給楊倫他們讓半個出去嗎?沒這個道理。”

“好瞭。”

何怡賢打斷他,“我還沒往這上面說,你們也不要急躁,月嘉,去搬一個墩子,讓他也坐,這裡面一個跪著就成瞭,多一個站著得,反亂糟糟的。”

鄭月嘉應聲去瞭。

鄧瑛在王常順身後坐下,經過胡襄將才脫口而出的一番話,他差不多明白瞭司禮監的意圖。唯一有些意外的是,王順常的出現。

這個人是錦衣衛抓的,現在堂而皇之的跪在司禮監的議室裡,這便是司禮監通瞭北鎮撫司。

“王常順。”

“老祖宗,兒子在。”

王常順的聲音帶著很重哭腔,顯然在鄧瑛進來前,已經哭過天瞭。

“你回頭看一眼,認識嗎?”

王常順拖著鐐銬膝行轉身,看瞭鄧瑛一眼,又連忙轉身泣道:“認識,這是鄧先生,我們廠上的人都認識他。”

“呵。”

何怡賢笑瞭一聲,“還會攀扯,都死到臨頭瞭。”

王常順向何易賢膝行瞭幾步,“老祖宗,您一定要救救兒子啊,兒子不想死……”

“不想死,求我沒有用,你得求鄧少監。你要求得他願意救你的性命,我這兒才能給你一條升天的路。”

王順常聽懂瞭何易賢的意思,忙不管不顧地撲鄧瑛面前,一把抱住瞭鄧瑛的腿“鄧先生,求求你救救我,您要是願意救瞭我這賤命,我就把我外面那個小子,給你當兒子。我外頭還有些個好看的女人,我都孝敬給您……隻求您千萬要給我條活路……”

鄧瑛感覺到他快要觸碰到楊婉包在他腳腕上的絹子瞭,便將腿往後撤瞭半尺:“你先松開我。”

“鄧先生……”

“先松開。”

他提高瞭些聲音,抬頭看向何怡賢,“我有話與掌印說。”

王順常這才松開他。

鄧瑛彎下腰,也不顧在場人的目光,摘下楊婉的絲絹,輕輕彈去上面的灰,疊放入懷中。這才對何怡賢說道:“鄧瑛在皇城營建一項上耗瞭十幾年,很多事,如果鄧瑛想說,早就說瞭。如今,我已經是殘命,不容於師友,自然更不會狂妄自大,妄論大事。”

何怡賢偏頭看著他懷裡露出的那半截絲絹,忽道:“這絹子的質地好,你走進來的時候,我就看見瞭。”

鄧瑛沒有應答。

何怡賢對他擺瞭擺手,

“你放心,她是楊倫和寧妃的妹妹,她無論做什麼都有人護著她,至於我們…”

他笑瞭笑,“提都不配提她。”

這句話旁人乍聽之下沒什麼,鄧瑛卻覺得自己懷中那放絹帕的地方忽然猛地刺痛瞭一下。

“傷著瞭麼?”何怡賢直起身,“傷著瞭才好,你才會認認真真地與我說話。”

《觀鶴筆記(觀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