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月伏杏陣(六)

楊婉瞭結她在通集庫的差事,便徑直去太和殿。

將將出會極門,太和殿廡殿頂上輝煌的琉璃瓦便映入瞭她的眼中。

楊婉看過故宮現存的太和殿,卻沒有見過它在明朝的模樣。

此時它還隻是鄧瑛手下的一個半成品。

雖可見規模恢弘,但外設寡素。

丹陛左右分置的日晷、嘉量都還沒有安放,禦道兩旁的的六座重簷亭,也才剛剛造好瞭底下的須彌座,石質未經打磨,在富麗堂皇的殿宇樓閣之間露著灰白的底色,即便如此,仍舊能感覺到它的建造者其中傾註的心血。

楊婉走進月臺下的氈棚,剛過瞭午時,工匠們各有各的事,氈棚內隻有兩個匠人在討論工藝上問題,看見楊婉走進來,忙放下圖紙招呼。

“姑娘來瞭。”

這些人不是內監,也都有些年紀,有些一輩子磚在土木丟裡的粗糙,說話很直接,但並不唐突。

楊婉笑著沖他們點點頭,“多有打擾。”

“哪兒的話,姑娘坐。”

說完發現,因為鄧瑛不在,氈棚內幾乎沒處下腳,都有些尷尬,“哎……平時先生在見不得亂,他一走,我們這些人粗就顧不上瞭,欸不過,茶葉是我們先生的,給姑娘沏一杯。”

“好。”

楊婉也不講究,隨意地在木石料堆裡薅出一塊地方坐下。

“我是過來取先生留在這兒的東西的。”

“哦,那隻怪盒子啊。”

旁邊倒茶的人聽他這麼說,端著茶走過來嗔道:“什麼怪盒子,先生一連造瞭幾個晚上。”

那人忙附和:“是是,也不是怪,就是咱們以前沒瞧過那樣式的,我去給姑娘拿過來啊。”

楊婉接過茶喝瞭一口,抬頭問倒茶的人:“他夜裡做的嗎?”

“是啊,這幾日工程太忙瞭,猜是姑娘要得急吧。”

楊婉聞話笑瞭,“原來師傅們看我這般不懂事。”

“嗨。”

那人順手撈起地上凌亂的圖紙,拍著灰道:“先生的事,我們敢說什麼。”

正說著,取盒的匠人回來瞭,隨聲附和道:“是啊,我們都是粗人,聽到宮裡那些難聽的話,也想不通。姑娘你是宮裡的人,先生也是宮裡的人,姑娘喜歡先生,先生也對姑娘好,這事兒有什麼呢,是吧?”

楊婉邊聽邊笑,“對。”

那人把盒子放到楊婉面前,“姑娘看看。”

楊婉伸手把屜盒挪到自己膝上。

別說,鄧瑛還真的把她那張自己都覺得著急的圖紙給研究出來瞭。

屜和是楠木質的,看起來是鄧瑛就地取材的邊角料。

底下是三層雙抽屜,頂上是一個雙開門的小櫃,楊婉打開小櫃的門,隱約發現,櫃中暗處好像還雕著什麼。

“欸?這個是……”

她說著把手移到光下,湊近細看,竟見是一朵指甲蓋大小的芙蓉花,好像為瞭不讓人發現似的,雕在最邊角的地方。

“位置這麼刁鉆,怎麼雕上去的啊。”

兩個也匠人湊過來看瞭一眼,其中一個得意地說道:“我們先生的手,那可不是誰都能比的。”

楊婉還在研究那朵芙蓉花,“可他之前跟我說,他造這些東西不如你們。”

“啥?他這樣跟姑娘說的啊。”

“嗯。”

楊婉試著把手伸進去,摸瞭摸那朵芙蓉,發覺它邊角圓潤,一點也不割手,再看盒身,雖然還沒來得及有上漆,但表面已經十分平滑,不知道挫磨瞭多少回,才能有這樣的質感。她驚異於此物工藝的精湛,沒有註意到替她取盒過來的那個匠人,表情逐漸變得有些恨鐵不成鋼。

“可真著急。”

他嘟囔瞭一句。

旁邊的人撞瞭撞他的肩膀:“你著急個什麼。”

“嘿。”

那人看著楊婉,壓低聲道:“先生平時說話就淡淡的,現對著人姑娘,直接不會說瞭。”

旁邊的人抱著手臂翻瞭個白眼。

“先生不會說你就會說啊。”

“我……我這不是幫先生說瞭很多嘛。”

“對瞭。”

楊婉終於放下盒子,轉頭卻見他二人面紅耳赤的,不由一頓,“你們……”

“沒什麼,姑娘有事說。”

“哦,也沒有什麼事,就是想問問你們,先生是什麼時候走的。”

她說起這個,二人頓時收斂起瞭神色。

其中一個有些猶豫。

“不知道先生想不想讓姑娘知道……”

“有什麼不好說的,我來說。今兒一早是刑部的人來請的,後來司禮監的秉筆鄭太監和工部的徐齊徐大人也來瞭,我們聽瞭兩邊好一番交鋒。不過先生一直沒說什麼。”

“交鋒?鄭公公和刑部的人嗎?”

“嗯,因為琉璃廠的事情,先生已經去過一次刑部瞭,我們不清楚這次為什麼還要帶先生走。就留神聽瞭一下,說的是什麼事來著,好像是山東供磚的事……你聽著是吧,我聽他們還提到瞭十年建皇極殿的幾個人……。”

“對。”

旁邊的人的接過話,“鄭太監是不想刑部衙門帶先生走的,不過先生跟我們說他沒事,幾日後就回來。照理說,先生的話我們該信,但這事吧,看起來好像……又有點復雜。”

豈止是復雜。

如果司禮監讓鄭月嘉過來過問,那就說明山東供磚的事情,恐怕真的如鄧瑛所擔心的那樣,有所遺漏。

楊婉想到這個地方,太陽穴忽然一陣尖銳的刺痛,她忙抬手摁住,低頭忍抗。

“姑娘怎麼瞭?”

“沒事。”她松開一隻手沖二人擺瞭擺“緩一下就好。”

她說完索性趴在案上,緊閉上瞭眼睛……

忍痛間她隱約感覺到,琉璃廠牽扯出的這件事情,好像和十二年秋天的那場桐嘉慘案有關,但是她暫時推不出來其中具體的關聯。

歷史上大片大片的時間空白,永遠是令研究者又恐懼又興奮的東西。

楊婉從前認為這兩種情感的成分是相等的,但如今她自己身在這一段未知的空白之中,除瞭恐懼和興奮之外,似乎還有另外一種她暫時說不太明白的情緒,就像這一陣沒有征兆的頭疼一樣,突然就鉆瞭出來,痛得她不能自已。

緩和過來以後,楊婉沒有再多留。

帶著屜盒回瞭五所,坐在窗下,翻看自己筆記,試圖貫通起來思考。

楊婉很清楚,不論鄧瑛如何,她都不應該直接該介入他的政治生涯。

可這種旁觀,卻又讓她有一種如臨刀鋒的刮切感。

日漸西沉。

宋輕雲從尚儀局回來,見楊婉在出神,以為她在為鄧瑛被刑部帶走的事擔憂,便坐到她身旁拿話去寬慰她。

“進來就看你悶著。”

楊婉轉頭看是她,松掉撐在下巴上的手,合上筆記。

“沒有的事。”

“我聽說太和殿的事瞭。”

她說著拉起楊婉的手,“都是在宮裡做奴婢的,難免招惹上事,陳樺以前也常犯事被摁著出去打板子,我那會兒跟你一樣急。不過過些日子就好瞭,他也有瞭地位,人們對他也就有瞭忌諱。你看吧,人在宮裡,隻要不是十足的蠢,都能有一番天地,陳樺那樣的人都可以,別說鄧瑛瞭。”

楊婉忽然想起,她是惜薪司掌印太監的菜戶娘子。

“輕雲,我問你啊。”

“什麼。”

楊婉有些猶豫,“就是……擔心陳樺的時候你能做什麼。”

宋輕雲托著腮想瞭想,“做不瞭什麼,隻能在心裡求主子們開恩,欸,對瞭,陳樺愛吃,咱們做女官,別的不比他們方便,這一樣上還是行的。”

她這麼一說,楊婉忽然想起她在她親哥傢裡炸廚房,嚇得她嫂子差點報警的光榮戰績。

“那個……我不會做吃的。”

“知道,你是楊傢的小姐,十指不沾陽春水。”

她說完給自己倒瞭一杯水,“也伺候你一杯?”

楊婉站起身拉住她,“可以跟你學嗎?”

“學做吃的啊。”

“嗯。”

“行。”

宋輕雲一手端茶,一手撐著桌面湊近她。

“那明日局裡的文書……”

“我抄。”

——

刑部的司獄衙中,鄧瑛和楊倫相對而坐。

沉默對峙,最後果不其然還是楊倫輸瞭。

他噌地一聲站起來,猛拍桌面,空蕩蕩的木頭面兒上立即騰起一層淡淡的白灰。

“你就不能讓我們賭一把?司禮監不能再把控在何怡賢手上瞭!”

鄧瑛抬起一隻手臂放在桌面上,直脊抬頭,看向楊倫,“我不說你們能不能賭贏,哪怕你們賭贏瞭,陛下真的處置何怡賢,司禮監還是司禮監,不過換一個人而已。但白閣老和你想在南方推行的新政,在陛下那裡連清田這一步都走不出去。”

“你現在這樣的身份,新政關你什麼事!”

楊倫說完,立即後悔。

然而鄧瑛卻隻是把臉側向一邊,沉默地把他的這句話避開瞭。

楊倫僵著脖子沉默瞭一會兒,逼自己坐下,盡量收斂住聲音裡的氣性,“你知不知道,白玉陽找到瞭貞寧十年,修建皇極殿的那一批工匠,不知道為什麼,有幾個人直接咬出瞭你。你和張大人當年賬目雖然做得幹凈,但是有瞭人證在,白玉陽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對你用刑,來撬你的嘴,司禮監也不敢說什麼。你今日還能坐在這裡,是齊淮陽為你說瞭話,一旦等到明日過完堂,你就得去刑部大牢!”

“你沒有說話吧。”

他抬頭問瞭這麼一句。

楊倫咬牙切齒,“鄧符靈我說瞭很多次,不要管我的事。”

鄧瑛望著二人之間的燈焰,“不是讓你們當我死瞭嗎?”

楊倫忍不住又站瞭起來,“你讓我如何?真讓我看著你死嗎?如果楊婉知道我就這麼看著,這個妹妹我就沒瞭。”

鄧瑛依舊著沒有動,“楊大人不要看就好瞭,至於楊……至於大人的妹妹。”

他說著抬起頭,“她比大人明白。”

楊倫肩頭忽然頹塌,不禁向後退瞭一步,搖頭道:“我實在不明白,你為什麼要做一些你根本沒必要做的事情。”

“《癸醜歲末寄子兮書》,大人還記得嗎?”

楊倫聽完這句話,猛地握緊瞭拳頭,內心羞、恨皆有,一時竟不敢再看眼前的鄧瑛。

“行瞭住口!”

鄧瑛沒有聽從楊倫的話,平聲繼續說道:“我已是殘身,斯文掃地,顏面不談,所以棍杖繩鞭加身,也不會有辱斯文。我知道白大人不想聽我的,大人你也不需在其中為難。生死隻是一個奴婢的事,你們既然不信我,就看淡些。”

《觀鶴筆記(觀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