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冬聆桑聲(三)

楊婉跟司贊女官知會瞭一聲,牽著易瑯向中和殿走去。

沿著明皇城的中軸行走,四周便看不到任何一叢花樹,為瞭凸顯莊重,連沿路銅鼎上的雕痕,都是棱角尖銳的。幹冷的漢白玉月臺上累著雪粉,風一吹挫骨揚灰般地掃向階下。易瑯原本溫熱的手越來越涼,走到中和殿門口的時候,已經凍得跟兩塊冰似的。

司禮監的幾個隨堂太監守在浮雕雲龍紋禦路的下面,見易瑯和楊婉過來,忙迎上道:“陛下已經快要升太和殿禦座瞭,殿下隨我們來吧。”

易瑯抬頭看瞭看楊婉,“姨母不走吧。”

楊婉搖頭,“不走,等殿下陪著陛下賜宴結束,奴婢再接您回乾清宮那邊去。”

“好。”

易瑯答應瞭一聲,松開楊婉的手,轉身跟著司禮監的太監朝太和殿走去。

這一丟開手,還真令楊婉有一種把他丟給社會毒打的錯覺,她忽然想起她親哥以前跟她說過的一句話,“你就是沒經歷過社會的毒打,小的時候爸媽保護你,長大瞭以後就躲在學校裡,你知道社會多復雜?要我們丟開手瞭,你還能衣食無憂,一門心思地混學術圈?社會裡那些人,分分鐘把你那什麼人文社科研究者的人設給你削沒。”

也是,年輕的一代裡,不論大傢最初抱著什麼樣的初心,總有人會被逼著成為更實用主義的人,成為社會運轉中更為核心的齒輪,努力地完成人類本性當中,對物質,科技,政治發展的本質要求。

三十多歲就在互聯網浪潮裡熬禿頭的哥哥是這樣,六七歲就被迫浸淫政治經濟的易瑯是這樣,就連鄧瑛似乎也是如此。

楊婉踟躕地站在太和殿後面,也踟躕地站在社會大門的背後。

入場券是免費的,但她和大多數的文藝青年一樣,對這個光怪陸離的門後世界,又鄙夷,又充滿渴望。

“女使。”

“嗯?”

身後的內侍打斷她的飛高的思緒。

“您跟奴婢們去太和殿月臺下去候著吧,陛下和殿下已經前往升座。中和殿此處,我們不能久站。”

“是。”

楊婉與眾宮人一道立在石雕龍頭下面。

殿前黑壓壓地聚集瞭京城裡大半的官員。烏紗帽,團領衫,雜色文綺、綾羅,彩繡著顯仙鶴錦雞,獅虎熊豹,張牙舞爪地充斥楊婉的視野。他們或群聚交談,或低頭凝思,或開懷展顏,或愁容凝滯,在十八銅頂的影子下面,表情各自生動。

楊婉看見楊倫面色凝重地和一個人交談著,還沒等她看清楚那個人是誰,便聽樂鼓齊鳴,眾臣忙跪地伏身,楊婉抬起頭,朝月臺上看去,貞寧帝身著四團龍袍,頭戴翼善冠,在司禮監掌印何怡賢的侍奉下,登臨禦座。

禦座兩旁,侍立著四位司禮監秉筆太監,以及以張洛為首的二十四個錦衣衛護衛官。

楊婉刻意看瞭一眼張洛的模樣,他站得筆直,目光掃視著月臺下的眾臣,偶爾也落到楊婉身上,但並沒有過多得停留。

禦道下一聲鞭鳴,鞭身劃破頭頂的太陽,在漢白玉的地面上落下一道一閃即消的影子。

按照楊婉的記憶,此時應該是奉東宮太子升座。由於貞寧帝此時隻有易瑯一個兒子,易瑯便坐在瞭禦座東面。至於易瑯下首,則是各位親王,然而今年隻有平王一人在朝內,且年事已高,早已向皇帝辭瞭宴。

因此司禮監的贊禮太監,便引導四品以上的官員入殿就席面。

楊婉看著楊倫面色嚴肅地跟在白煥的身後,踏上玉階。

他並沒有看見楊婉,隻顧在白煥耳邊說著什麼,白煥聽後雖未有表露,但背在背後的手還是握緊瞭。

不足五品的官員,散坐在殿外的東西廊下,立膳亭和九亭開始傳宴,殿內教坊司初奏九歌,殿外的大樂便暫時歇下,與楊婉所想的不同,貞寧年間的除夕賜宴並沒有一種君臣同樂的氛圍,不論是皇帝還是殿中的易瑯和群臣,都持重地端好瞭自己的身份。

不過廊上倒是另外一番風景。

因為廊上隻設瞭宴桌,沒有設座,因此年輕的官員們都散立在各處,夾菜喝酒,相互攀談。楊婉縮著脖子,立在月臺下聽他們說話,其間的話題很雜,大到清田大策,小到傢裡的生徒科舉,聽得楊婉慢慢地有些發困,正當她想要閉眼的時候,忽然聽到殿中張洛一聲高喝,“拿下黃然!”

殿外的眾臣瞬間停止瞭說笑,伸長脖子朝殿中看去。

隻見黃然面紅耳赤地跪在易瑯面前,剛一直身,就被錦衣衛摁趴在地上,一絲都動彈不得。

貞寧帝坐在禦座上,低頭問他,“你將才向皇長子祝酒時行的什麼禮?”

黃然笑瞭一聲,“君臣大禮……”

“什麼君臣大禮。”

貞寧帝並沒有發作,額前的青經卻已經凸暴瞭出來,他握著禦座上的龍頭雕,“朕再問你一次,為何要對他行君父的禮。”

黃然雙目發紅,面色因為醉酒,一陣紅一陣白。

錦衣衛壓迫住瞭他的呼吸,以致於他的聲音有些斷斷續續的。

“君父……君父是誰……臣忠的是這個天下……”

他說著抬起頭,“可是天下如今是個什麼樣啊……巡鹽的死在巡鹽的船上,查礦的壓在礦山下面,我黃氏一族……祖先們打下百年基業,就被幾個無恥的錦衣小兒,一下子全搶光瞭……”

他說完這一番話,殿內竟無一人敢出聲。

楊婉轉頭朝天際處看去,雲破日出之地,此時已經被厚雲遮瞭起來,唯一的暖光也消失瞭。

黃然試圖抬起頭,呼吸一口氣,卻被錦衣衛摁壓得更厲害,到最後,連臉都貼在瞭地上,他卻仍然不肯住口,一連咳瞭幾聲,即便肺脹將破,卻還是嘶聲道:“滿殿珍饈啊……臣!愣是一口都吃不進去!白首輔,張次輔,還有楊大人……你們是怎麼吃進去的啊?”

他說完,放肆地笑出聲,邊笑邊咳,嘔出的酒水帶著一絲血腥的味道,令在場的人掩鼻顫栗。

貞寧帝沒有想到,他竟然說出瞭這樣一番言辭,氣得喝道:“拖出去!”

錦衣衛頓時將黃然整個人翻轉過來,架起他的胳膊,不顧其蹬腿掙紮,一路拖出瞭太和殿。

殿內的易瑯已經下座,面朝禦座跪下,等待貞寧帝發落。

楊倫心裡此時萬分後悔,沒有聽鄧瑛的話,堅決地把他攔下來,釀成今日這個局面。

他想替易瑯說話,卻也明知,多說一句,易瑯的錯就重一分。

貞寧帝陰著臉看著易瑯,父子之間似乎有默契一般,一個克制住瞭自己的怒火,一個克制住瞭心裡的恐懼。

“散宴。”

皇帝低聲說瞭一句,何怡賢忙高聲道:“散——宴——”

眾人這才回過神來,起身行禮相繼辭出。

皇帝忽又道:“白閣老,張閣老,你們二人去內閣值房候著,朕另有話說。”

張白二人相視一望,拱手應“是”,退出瞭大殿。

皇帝站起身,對張洛道:“把他帶回武英殿看管,你領北鎮撫司查明黃然意圖回明朕後,朕再一並處置。”

易瑯跪在地上朝張洛看瞭一眼,張洛轉身走到易瑯面前,一貫寒聲道:“殿下請。”

易瑯站起身,朝前走瞭幾步,忽然回頭對貞寧帝道:“父皇,您會殺瞭黃先生嗎?”

貞寧帝看著他,“他以前在你面前行的是什麼禮。”

易瑯抬起頭,“先生先行對皇子的大禮,我再行學生拜先生的禮。”

“既然如此,他今日該殺嗎?”

易瑯低下頭, “有違大禮,該殺。可是學生不忍先生受死,父皇若肯開恩,兒臣願為先生受責罰。”

貞寧帝沉默須臾,忽笑瞭一聲,這聲笑的意味有些復雜,有贊許,也有厭惡。

但他並沒有在言語上表達什麼,隻是擺手道:“退下吧。”

易瑯沒有再說什麼,轉身走出瞭太和殿。

楊婉眼看著易瑯從禦道邊下來,沒看見她的時候,還看不出什麼情緒,但一看見楊婉,眼睛立即就紅瞭,腳步越來越快,走到楊婉面前的時候,已經淚流滿面瞭。然而他沒有出聲,輕輕拉起楊婉的手,忍著哭腔道:

“姨母,母妃今晚一定會擔心,你不要回五所好不好。”

楊婉點頭,“好。”

說完又抬頭朝張洛看去,“要帶殿下去哪裡。”

張洛道:“武英殿。”

楊婉捏住易瑯的手,“他一個人嗎?”

“對。”

楊婉蹲下身,攏好易瑯身上的鬥篷,輕聲道:“裹好,別凍著。”

張洛低頭道:“楊婉,你再耽擱,我即將你以抗旨論處。”

易瑯聽瞭這話,忙道:“姨母你松手。”

說完用力掙脫楊婉的手,狠狠地抹瞭一把眼淚,卻仍然不肯回頭讓張洛看他的淚容。

“張副使,不準為難我姨母。”

張洛拱手壓低瞭聲音道:“臣明白,殿下請。”

楊婉跟瞭幾步,連聲喚道:“張大人,張大人……”

張洛站住腳步,示意錦衣衛帶易瑯先行,回頭攔住楊婉,“你想對我說什麼?”

楊婉看著易瑯的背影,輕聲道:“我知道,你有忠信不會報私仇,但他還小,能容我去照顧照顧他嗎?”

張洛笑瞭一聲,“可以,但你要與那個閹奴瞭斷,向我張傢謝罪。”

他說著朝楊婉走進一步,“我很不喜歡你這副自以為聰明,不受管束的樣子。”

楊婉抬起頭道:“你想管束我?”

《觀鶴筆記(觀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