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獨住碧城(一)

貞寧十三年的春天過得很快,鄧瑛之前設計安置在養心殿門前的吉祥缸,終於逐漸地全部安置完成。

楊婉偶爾從養心殿的禦路下走過,見杏花照水,淡影綽綽,花落缸中也浮而不沉,即便是被幾場陣雨打沉在缸底,也都安之若素地躺在青蘚上。

整個明皇城的春天都像極瞭鄧瑛的氣質。

溫暖,幹凈,彌漫著綢衣漿洗之後,清冽又單薄的香氣。

楊倫的《清田策》開始在江南推行。

但三月初,南方連降暴雨,荊江決口,導致雲夢澤上遊附近,三四個正在進行土地丈量的縣,以及經淮陰清口與淮河交匯處的七八縣幾乎全部被淹,湖廣巡撫餘尚文上書貞寧帝,請求減免四縣的賦稅,貞寧帝聽從瞭內閣的建議,下旨減免荊州四縣一年的賦稅。

誰知淮河泛濫區的州縣,見湖北開瞭個頭,也紛紛上書請求減免。

然而奏折一堆上來,戶部卻開始犯難瞭。

貞寧年間的國庫虧空一直很嚴重,各部已經在寅吃卯糧,眼見著司堂官去年的過年銀又沒有發出來,哪裡還經得起這種往外掏,不往裡進的事。所以內閣但凡合議賑災之事,戶部都以無錢駁回。十幾個遭災的縣民不聊生,地方自顧不暇,清田的工作逐漸變得舉步維艱。

楊倫奏請親自前往南方總領清田事項,然而何怡閑卻也趁機向貞寧帝建議,暫停南方清田,並在工科裡推薦瞭一個叫梁樊的人前往勘察災情,並總領堵決口的工程。

鄧瑛將這件事告訴楊倫的時候,楊倫差點沒從椅子上跳起來。

“呵!這個梁樊去瞭南方指不定怎麼攫工部的撥款呢,明明知道清田以後,戶部要買田要用錢,我們都恨不得在石頭縫裡摳銀子。如今天災人禍的當頭,那裡頭還貪!無法無天去瞭!”

鄧瑛前日夜裡沒睡好,此時被楊倫的聲音震得腦門心疼。

因為是在楊倫的私宅裡議事,眾人都坐得很隨意,隻有鄧瑛垂手而立,一站就是一個時辰。

他此時也著實有些難受,不得以按瞭按太陽穴,咳瞭兩聲,方對楊倫道:“工部我可以給你們薦一個人,如果諸位大人肯信我的話。”

楊倫憤恨地重新坐下,示意他說名字。

鄧瑛平聲道:“徐齊,太和殿的工程結束以後,此人就回到瞭工部的司堂上。”

楊倫沒有出聲,白煥忽然問道:“你為何薦這個人。”

鄧瑛轉過身,朝白煥拱手道:“此人與我一道督建太和殿,雖為人過於剛直,但甚是忠義,若楊大人要去南方督察清田,此人應該不會被何掌印轄制,借水患掣肘戶部。”

他說完這句話,在場的所有的人都各自沉默,有人目光懷疑,有人壓根就不屑。

已經快要入夏瞭,那日又是一個大晴天,楊府正堂的庭院被太陽曬瞭整整一日,泥巴地裡逐漸逼出瞭又潮又悶的氣味,戶部的一個吳姓的司官忍不住抹瞭一把臉,忽然站起來說道:“今日是我私議,我不知道楊侍郎為什麼會讓鄧廠督進來,我也不敢問,但我有一說一,徐齊也好,梁樊也好,都是司禮監的人薦的,能有多大的區別?別說掣肘瞭,我看他們司禮監現在殺人的心都有瞭吧。”

白煥提高聲音喝道:“吳大人!慎言。”

吳司官道:“閣老,我肺腑之言,有何懼怕,即便他東廠廠衛出瞭門就將我拿瞭,我該說的,也得……”

“他今日若要拿人,就不會忍傷在你我面前站著!”

白煥提聲打斷瞭吳司官的話,鄧瑛愣瞭愣,抬頭看向白煥,他也有一絲僥幸,試圖從這個不認他的老師眼裡,看出一絲對他的憐憫 。然而白煥沒有看他,擺著手將聲音收斂瞭回來,倦啞道:“行瞭,接著議吧。”

楊倫朝鄧瑛望去,見他今日穿的是常服,明明不是很熱的天氣,青緞質地的道居袍,卻已經被汗水濡濕瞭。楊倫想起瞭他的腿上的舊傷,即招手讓仆人進來,吩咐道:“再去搬一張凳子。”

“不必瞭。”

鄧瑛低頭向楊倫行瞭一禮,“我今日過來,不是與諸位大人議事,隻是希望明日禦前,大人們有個準備,不至於措手不及,廠內還有公務,這便要辭瞭。”

楊倫起身道:“來人送一步。”

鄧瑛垂手直起身, “不敢,容我自便吧。”

他說完,低頭又朝堂中眾人行瞭一禮,直背後退瞭兩步,方轉身理著袖口朝踏下門階。

楊倫看著鄧瑛的背影消失在二門上,轉身問白煥道:“老師怎麼想。”

白煥沉默瞭一陣,方道:“徐齊可以舉薦,但是最好不是由內閣推舉,和工部那邊通一聲吧,讓他們今日就上折子,我們明日票擬,禦前議事的時候,一道遞進去。”

楊倫應“是。”

白煥嘆瞭一口氣,顫巍巍地站起身。

“今兒就到這兒吧。”

楊倫忙上前攙扶,師生人跨過二門,白煥忽然站住腳步,“腳傷是怎麼回事。”

“啊?”

楊倫愣瞭愣,“誰的……腳傷。”

“鄧瑛。”

楊倫沒想到白煥會突然提起鄧瑛的腿傷,有些錯愕,但還是解釋道:“哦。聽說前年在刑部受審的時候被刑具傷的。”

“嗯。”

白煥點瞭點頭,繼續朝前走,並沒有再多問。

楊倫試探著道:“老師,學生日後……可以與他結交嗎?”

白煥站定腳步,“你為什麼會這樣問我。”

楊倫道:“他是我們在司禮監的眼睛。”

“那你就把他當成眼睛!”

“老師……”

白煥握住楊倫的手,鄭重道:“楊子兮啊……有瞭交情,便會念同門之誼,他獲罪的時候,你就容易因為一念之差,與他一道萬劫不復。你看看他……”

他說著,抬手朝外指去,“你看看他走得是一條什麼路?他踩著桐嘉書院八十餘人的性命入主東廠,朝廷上沒有一個人不恨他。誰能護得瞭他?隻有皇帝護得瞭他。可是他做的又是什麼事,是奴婢該做的嗎?他與我們私交消息,明日工部一旦舉薦徐齊,何怡賢立即就會明白,他在中間做瞭什麼?你若當他是同門,你敢與他一道認這件事嗎?你要撇清啊……”

楊倫不覺捏緊瞭手,“難道就眼看著他這樣……”

白煥嘆瞭一口氣,眼眶漸燙,喉氣難疏。

“你我都隻能看著……”

楊倫道:“可學生的妹妹,還跟他在一處。”

白煥仰起頭,一群雲中的飛鳥,俯沖而下,那架勢如知死而赴死,他原本不願意說出來的那番話,忽然就說出口。

“子兮,即便親子,不可為國棄之嗎?”

此話說完已經走到瞭正門口。

白煥仍然望著天際,卻不再出聲。

楊倫抬起頭徑直朝門外看去,眼見春道碧樹,燕草綠絲,一派暖春盛景,而他卻恍惚覺得,一路寒冰三尺,白骨載道。

——

鄧瑛從楊宅出來,獨自走在正街上,幾個東廠的廠衛遠遠地就在人群裡看見瞭他,一窩蜂地趕到他身邊道:“廠督,您一個人逛啊。”

鄧瑛見他們面紅耳赤,也沒穿官服,攏著袖邊走邊問道:“你們喝酒去瞭嗎?”

其中一人回道:“是,去喝瞭一杯喜酒,陳千戶娶瞭續弦的媳婦,又辦瞭新宅子,我們這才鬧瞭出來。”

鄧瑛點頭道:“上一個月是聽說他買宅子。”

“可不,哎喲大著呢,雖說隻是個二進的院子,但看著極寬敞。廠督,照說,您也該置一個外宅瞭,老住在宮裡有什麼意思呢。我瞧著,好些京官都巴巴等著孝敬您,有些是連房契都捧上來瞭,您就給個臉瞧瞧有什麼要緊的。”

鄧瑛笑道:“走的你們的門路,你們就去瞧吧。”

“那怎麼成,這半年來,您把什麼都分屬下們瞭,自個裡裡外外啥也沒添置。您什麼都不想,好歹也替楊女使想想啊。”

鄧瑛站住腳步,“不要說這樣的話。”

這話說完,已經到瞭東華門門前。

幾個廠衛見門上的人,一下子噤若寒蟬,互相拉扯著走瞭。

鄧瑛一抬頭,便見楊婉立在東華門後,穿著一身簇新的宮服,挽著松髻,這半年來她好像在妝容衣著上摸出瞭些新的心得,越發明麗起來。

“你怎麼在這兒。”

楊婉朝他走近幾步,“看得出來有什麼不一樣嗎?”

“升瞭掌籍?”

楊婉笑道:“對,我今晚要請客,但是我沒有地方,所以要借你和李魚那兒。”

鄧瑛遲疑道:“我那個地方促狹,恐……”

“沒事。”

楊婉跟著他朝前走,一面走一面道:“如今天暖瞭,也不肖在裡面吃鍋子,我看你們平時也都是在外面動火的,這回人也不多,就你我,李魚,還有雲輕和陳樺。我也不求什麼,就求個熱鬧,你看……前前後後,咱們說瞭多少次聚一聚,你身子一直不好,老沒聚成。”

鄧瑛點頭應瞭一聲:“好。我先回一趟廠衙,之後就過來。”

楊婉忽然問道:“你今日出去,是不是去見我哥哥瞭。”

鄧瑛一頓,“你怎麼知道。”

“猜的。”

她說著看向他的腳腕,“看你這走路的樣子,就知道你站瞭很久。在外面除瞭他,還有誰敢讓你站這麼久。”

她說完湊到鄧瑛面前,“鄧瑛。”

“嗯?”

“你以後不要怕他,就坐著跟他說話,他要再對你不好,我就上會極門上去罵他。”

鄧瑛笑出瞭聲,“今日閣老也在,我不能放肆。”

“哦。”

楊婉嘆瞭一聲,“那位大爺我惹不起。哎……”

這一聲嘆得有些心酸,“我今日也站瞭整整一日,我惹不起的人還真多。”

鄧瑛忙道:“怎麼瞭?”

楊婉抿瞭抿唇,“蔣賢妃,忽然要看什麼經籍,看便不說瞭,後來命我誦讀,我給讀瞭大半日,她宮裡的宮人差點沒睡過去,擺明報復我。”

“是因為上次你檢舉延禧宮的事嗎?”

楊婉聳肩,“還能因為什麼?我算是明白瞭,薑尚儀為何那次罰我瞭。”

《觀鶴筆記(觀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