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寒江渡雪(二)

四五隻蘋果,七八個橘子,安靜地躺在包袱裡。

楊倫走後,鄧瑛盤腿,在自己的莞席上坐下,牢室中沒有水,他便將手在囚服上擦瞭擦,慢慢地剝開一隻橘子。楊倫買的橘子還是青的,皮厚肉小,鄧瑛掰下一瓣放入口中,橘瓣兒酸澀的汁水順著喉嚨流入胃裡,他忙閉上眼睛,忍下口中反出來的酸水。

但他沒有放下,仍然一口一瓣,安靜地將它全部咽瞭下去。

過後又拿起一隻蘋果,張口要瞭一塊。

一酸一甜,暗喻“平局”。

楊婉用這一袋子水果,在深牢之外,舉重若輕地告訴他,他沒有輸。

鄧瑛將捏著蘋果的手放在膝上,慢慢地咀嚼著甘甜的果肉,那種食物帶來的愉悅和飽腹感,像楊婉那個人一樣,令鄧瑛安定。幾年來,他不肯倚仗文字,不敢容身士林,不願居良室,不願食肉糜,以此來訓誡自己,不與司禮監同流合污。

但他願意跟著楊婉,願意聽她的話,吃對身體好的東西,裹著暖和的被子睡覺,天冷時穿得厚一些,站得久瞭要坐一會兒……

她曾在他的居室裡,脫下他的衣袍,親眼見過他寒冷破敗的殘軀,撫摸過他自厭的刑傷,

也因此拆解開瞭他全部的生活。這一段他從不肯曝露於人前的破碎的歲月,被楊婉捧在手中,她沒有試圖去拼湊,她仍由他的歲月清貧,陋室光寒。隻將他於世俗無望的那顆心罩住,並把自己自然而然地,填進他的衣食起居。

她似乎提前勘破瞭他的人生,甚至可以一氣呵成地寫出他的壽命和結局。

但她卻放棄瞭這些宏大視角,反而隻從日常中著筆,筆調從容,又情意深濃。

鄧瑛一口一口地吃完手中的蘋果,用絮衣裹住腳腕,攏好被褥,側面躺下。

牢室外面的燭火偶爾發出幾聲火星子蹦出的聲音,鄧瑛聽著聽著,逐漸有瞭睡意,他將手也縮回被中,暖意至手腳起,逐漸蔓延全身。

果然,聽她的話,就不會過得那麼難受。

——

貞寧十四年十二月初八。

雖然沒有下雪,但幹冷的風卻將滿地的雪吹得如同揚沙。

陳樺帶著惜薪司的人往太和殿送炭,走到殿前,見內侍們正在匆忙地掃雪。

天還沒有大亮,各處辦差的宮人們都點著燈籠,殿內的陳設被燈焰照得時明時滅。

尚儀女官薑敏立在門廊上,監察內殿的眾宮人在禦座後設新座。

陳樺過去行瞭個禮,“薑尚儀。”

薑敏回過頭,“哦,是陳掌印啊。”

她說著朝邊上讓瞭一步,朝殿內道:“你們先停一停,讓惜薪司把炭燒起來再做。”

“多謝尚儀。”

陳樺示意身後的內侍們抬炭進去。

炭筐子挪入,裡面的宮人們都停瞭手,紛紛退到門廊下面,隻有兩個宮人拿著拂塵,在新座前掃灰。

陳樺看著禦座後面的那兩個新座,忍不住開口道:“不是說……二殿下病得厲害,中宮娘娘日夜照顧,也虧瞭身子。今日怎麼設二座?”

薑敏道:“二殿下病重不假,中宮娘娘何時虧過身子?”

陳樺道:“大殮後的祭禮,娘娘一次都不曾去。”

薑敏咳瞭一聲,沒有答話。

楊倫等官員雖然不知道金臺大議時,太和殿內發生瞭什麼,但薑敏卻在殿內看得清清楚楚。那一日,太後當場連駁瞭皇後三回,致使遺詔被廢除,何怡賢當庭受杖,司禮監被下獄查辦,皇後不敢多辯,失瞭司禮監的倚仗之後,一直避居在宮內。

“尚儀?”

陳樺喚瞭她一聲。

薑敏抿瞭抿唇,冷道:“不要多問。”

陳樺文話搓瞭搓手,沒再多言。

不多時惜薪司的內侍出來回話,陳樺應答瞭兩句,側身向薑敏告辭,卻又忽聽薑敏道:“掌印站一站。”

陳樺有些惶恐地站住。

薑敏並沒有回頭,仍然看著殿內,平聲道:“你知不知道,司禮監的人今日在哪裡候訊。”

陳樺朝端門上看瞭一眼,“應該是開瞭左右春坊的兩間板子房給他們,這個時辰,人應該已經帶過去瞭。尚儀……”

陳樺猶豫瞭一陣,終是開口道:“您還想著那位‘老祖宗’啊。”

薑敏沒有出聲。

陳樺道:“我是不會再去念過去那些虛恩瞭,都是假的。”

薑敏沉聲道:“那是你。”

“不光我。”

陳樺忽然挺直瞭要背,徑直朝薑敏看去,認真地說道,“尚儀也不該念,什麼子嗣兒孫,都是荒唐夢,一朝斷瞭根,就不該想什麼天倫,把底下騙得那般苦,當真有瞭事,還不是急吼吼地扔兒子孫子出去送死。我看清楚瞭,從此不信他們,也不怕他們瞭。”

薑敏沉默瞭一陣,方道:“李魚和雲輕的事……。”

陳樺打斷她道:“我不明白這中間究竟是怎麼回事,且我人膽怯,也不敢問,不敢為李魚叫冤。但我知道,如果不是督主和婉姑姑,雲輕現在也和李魚一樣,都在地底下躺著。”

薑敏聽完這番話,張口無聲,喉中甚至有些哽咽。

她抬頭朝端門上看去。

端門上正在換值。

天際發白,朝陽逐漸冒出頭來,暖光照雪,滿地輝煌。

板子房的門被打開,雪光撲入,鄧瑛不得已抬起手去擋,一個人影適時擋在門前,其人背光而立,看不清面容。

“不必押他,讓他自己走。”

那人的聲音不大,但站在外面的金吾衛和明甲軍都照著他的話,朝後退瞭一步。

那人走近室內,光一下子從他身上退去,鄧瑛看清瞭他的面容,撐著膝蓋站起身,抬手躬身向他揖禮。

“張大人。”

張洛走到他面前,伸手解下腰間的佩刀,放到桌案上,拱手也回瞭一個禮,隨後直身系刀,聲音慣常冰冷,“走。”

鄧瑛順從地走出板房,旭日已在望,張洛令他站著等一等。

不一會兒,側面的板子房開瞭門,司禮監的一眾人也被帶瞭出來。

他們都受過刑,有的人根本走不得路,被錦衣衛的力士拖拽著,踉蹌地朝金水橋走去,何怡賢年邁無力,幾乎被一路拖行,腳上的刑具劃拉過雪地,發出尖銳的聲音。

鄧瑛雖然也身著囚服,但衣衫完好,整潔幹凈。

張洛等人走在離開三尺之遠的地方,遷就他的步伐,沒有喝斥也沒有催促。

鄧瑛沒有看何怡賢,他迎著耀眼的日光抬起頭,朝太和殿上望去。

白玉欄桿下的石雕龍頭被擦拭很幹凈,千龍仰首,回望這個身著囚衣的修建者。

鄧瑛的面上不禁掛上瞭一絲笑容。

在他人生的低谷之中,卻沒有人侮辱他,不論是齊淮陽還是張洛,這些掌管著大明刑律的人,都在自己的力及之處,關照著他的尊嚴。

寒冬寂靜無邊,然而無數細微的福報卻從四面八方向他行來。

老師的不舍,摯友的情誼,對手的敬意,都令他由衷地開懷。

當然還有他的楊婉……

她穿著一身素孝,站在月臺下面,偷偷地松開瞭交握在腹前的手,沖著她輕輕搖晃,待他走近瞭,才又重新端身立好,含笑上上下下地打量他。

“蘋果和橘子都吃瞭嗎?”

“吃瞭。”

“鄧瑛。”

張洛的聲音打斷鄧瑛的話。

鄧瑛垂頭止住瞭聲音。

張洛轉身朝楊婉走近瞭一步,正聲道:“不得在殿外與犯人交談。”

“是。那我可以跟張大人說幾句話嗎?”

張洛怔瞭怔,聲音明顯低瞭三分,“說。”

楊婉朝後退瞭一步,向張洛認真地行瞭一個女禮。

“做什麼。”

楊婉直起身,“謝大人讓他自己走這一條路。”

張洛摁住刀柄,側頭避開楊婉的目光,“《明律》有‘憫囚’一項,他無反抗之意,本就不必行紐。”

“嗯。”

楊婉點瞭點頭,“楊婉受教。”

張洛不再說話,轉身正要走。

卻聽楊婉喚他:“張大人,你喜歡吃橘子還是蘋果。”

張洛愕然,回頭道:“你問我什麼?”

“我想送禮給你。”

她直言不諱,“但我猜,若是給張大人送其他的東西,會被大人治‘行賄’之罪,所以我給大人買水果吃吧。”

說完又重復瞭一遍,“你喜歡吃橘子還是蘋果。”

張洛本能地要拒絕她,但他明明張開瞭口,該說的話卻半天沒能說出來。

“鄧瑛。”

他轉過身,鄧瑛有些錯愕,但還是應瞭一聲:

“在。”

“你吃橘子還是蘋果。”

他莫名地反問鄧瑛。

“蘋果。”

“哦。”

張洛頓瞭頓,對楊婉道:“要橘子。”

楊婉點頭道:“好,我明日就托哥哥,送到張大人府上。”

剛說完,金水橋下傳來瞭鳴鞭的聲,易瑯的儀仗行來,西面的會極門也開瞭,眾閣臣並大理寺卿,左右都禦史等人在門前整肅衣冠,跨門朝太和殿而來。楊婉轉身走向易瑯的儀仗,張洛等人接伏身跪迎。

易瑯升殿落坐,傳請兩宮入殿。

張洛站起身,隻餘鄧瑛與司禮監眾宦下跪。

不多時,兩宮亦升殿,清蒙由丹陛上奔下,傳話道:“召諸臣並司禮監上殿。”

《觀鶴筆記(觀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