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解

【原文】

孔子侍坐於哀公.公問曰:「敢問人道孰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君及此言也,百姓之惠也,固臣敢無辭而對.人道,政為大.夫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君不為正,百姓何所從乎!」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男女親、君臣信,三者正,則庶物從之.」公曰:「寡人雖無能也,願知所以行三者之道,可得聞乎?」孔子對曰:「古之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矣,大婚為大.大婚至矣,冕而親迎,親迎者,敬之也.是故君子興敬為親,捨敬則是遺親也.弗親弗敬,弗尊也.愛與敬,其政之本與.」公曰:「寡人願有言也.然冕而親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合二姓之好,以繼先聖之後,以為天下宗廟社稷之主,君何謂已重焉」?公曰:「寡人實固,不固安得聞此言乎!寡人欲問,不能為辭,請少進.」孔子曰:「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婚,萬世之嗣也,君何謂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內以治宗廟之禮,足以配天地之神,出以治直言之禮,以立上下之敬,物恥、則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故為政先乎禮,禮其政之本與.」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必敬妻子也,蓋有道焉.妻也者,親之主也,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故君子無不敬,敬也者,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支也,敢不敬與.不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本也.傷其本,則支從之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以修此三者,則大化愾乎天下矣.昔太王之道也,如此國家順矣.」公曰:「敢問何謂敬身?」孔子對曰:「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行則民作則,言不過辭,動不過則,百姓恭敬以從命,若是,則可謂能敬其身,則能成其親矣.」公曰:「何謂成其親?」孔子對曰:「君子者也,人之成名也,百姓與名,謂之君子,則是成其親,為君而為其子也.」孔子遂言曰:「愛政而不能愛人,則不能成其身.不能成其身,則不能安其土.不能安其土,則不能樂天.」公曰:「敢問何能成身?」孔子對曰:「夫其行已不過乎物,謂之成身,不過乎,合天道也.」公曰:「君子何貴乎天道也?」孔子曰:「貴其不已也.如日月東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而能久,是天道也.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公曰:「寡人且愚冥,幸煩子之於心.」孔子蹴然避席而對曰:「仁人不過乎物,孝子不過乎親.是故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此謂孝子成身.」公曰:「寡人既聞如此言,無如後罪何?」孔子對曰:「君子及此言,是臣之福也.」

【譯文】

孔子陪魯哀公坐著說話,哀公問道:「請問治理民眾的措施中,什麼最重要?」

孔子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回答道:「您能談到這個問題,真是百姓的幸運了,所以為臣敢不加推辭地回答這個問題。在治理民眾的措施中,政事最重要。所謂政,就是正。國君做得正,那麼百姓也就跟著做得正了。國君的所作所為,百姓是要跟著學的。國君做得不正,百姓跟他學什麼呢?」

哀公問:「請問如何治理政事呢?」

孔子回答說:「夫婦要有別,男女要相親,君臣要講信義。這三件事做好了,那麼其他的事就可以做好了。」

哀公說:「我雖然沒有才能,但還是希望知道實行這三件事的方法,可以說給我聽聽嗎?」

孔子回答說:「古人治理政事,愛人最為重要;要做到愛人,施行禮儀最重要;要施行禮儀,恭敬最為重要;最恭敬的事,以天子諸侯的婚姻最為重要。結婚的時候,天子諸侯要穿上冕服親自去迎接。親自迎接,是表示敬慕的感情。所以君子要用敬慕的感情和她相親相愛。如果沒有敬意,就是遺棄了相愛的感情。不親不敬,雙方就不能互相尊重。愛與敬,大概是治國的根本吧!」

哀公說:「我還想問問您,天子諸侯穿冕服親自去迎親,不是太隆重了嗎?」

孔子臉色更加嚴肅地回答說:「婚姻是兩個不同姓氏的和好,以延續祖宗的後嗣,使之成為天地、宗廟、社稷祭祀的主人。您怎麼能說太隆重了呢?」

哀公說:「我這個人很淺陋,不淺陋,怎能聽到您這番話呢?我想問,又找不到合適的言辭,請慢慢給我講一講吧。」

孔子說:「天地陰陽不交合,萬物就不會生長。天子諸侯的婚姻,是誕生使社稷延續萬代的後嗣的大事,怎麼能說太隆重了呢?」孔子接著又說:「夫婦對內主持宗廟祭祀的禮儀,足以與天地之神相配;對外掌管發佈政教號令,能夠確立君臣上下之間的恭敬之禮。事情不合禮可以改變,國家有喪亂可以振興。所以治理政事先要有禮,禮不就是執政的根本嗎?」孔子繼續說:「從前夏商週三代聖明的君主治理政事,必定敬重他們的妻子,這是有道理的。妻子是祭祀宗祧的主體,兒子是傳宗接代的人,能不敬重嗎?所以君子對妻兒沒有不敬重的。敬這件事,敬重自身最為重要。自身,是親人的後代,能夠不敬重嗎?不敬重自身,就是傷害了親人;傷害了親人,就是傷害了根本;傷害了根本,支屬就要隨之滅絕。自身、妻子、兒女這三者,百姓也像國君一樣都是有的。由自身想到百姓之身,由自己的兒子想到百姓的兒子,由自己的妻子想到百姓的妻子,國君能做到這三方面的敬重,那麼教化就通行天下了,這是從前太王實行的治國方法。能夠這樣,國家就順暢了。」

哀公問:「請問什麼是敬重自身?」

孔子回答說:「國君說錯了話民眾就跟著說錯話,做錯了事民眾就跟著傚法。君主不說錯話,不做錯事,百姓就會恭恭敬敬地服從國君的號令了。如果能做到這點,就可以說能敬重自身了,這樣就能成就其親人了。」

哀公問:「什麼是成就其親人?」

孔子回答道:「所謂君子,就是有名望的人。百姓送給他的名稱,稱作君子,就是稱他的親人為有名望的人,而他是有名望人的兒子。」孔子接著說:「只注重政治而不能愛護民眾,就不能成就自身;不能成就自身,就不能使自己的國家安定;不能使自己的國家安定,就不能無憂無慮。不能無憂無慮,就不能成就自身」

哀公問:「請問怎麼做才能成就自身?」

孔子回答說:「自己做任何事都合乎常理不越過界限,就可以說成就自身了。不逾越常理,就是合乎天道。」

哀公問:「請問君子為何尊重天道呢?」

孔子回答說:「尊重它是因為它不停頓地運行,就像太陽月亮每天東昇西落一樣,這就是天道;運行無阻而能長久,這也是天道;不見有所作為而萬物發育成長,這也是天道;成就了自己而功業也得到顯揚,這也是天道。」

哀公說:「我實在愚昧,幸虧您耐心地給我講這些道理。」

孔子恭敬地離開坐席回答說:「仁人不能逾越事物的自然法則,孝子不能超越親情的規範。因此仁人侍奉父母,就如同侍奉天一樣;侍奉天,就如同侍奉父母一樣。這就是所說的孝子成就自身。」

哀公說:「我既然聽到了這些道理,將來還會有過錯怎麼辦呢?」

孔子說:「您能說出這樣的話,這是臣下的福分啊!」

【評析】

這是孔子和魯哀公討論婚禮意義的對話,其中涉及許多孔子的政治思想。對話先從人道談起,孔子認為,人道中政治是第一位的。如何為政,要做到三點:夫婦別,男女親,君臣信。然後提出「愛與敬」是「政之本」,而婚禮正是愛與敬的體現。能「成親」、「成身」,從而使人道與天道合一。

《孔子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