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裡仁

【0!」】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註釋】 1里:這裡作動詞用,指居住。2處:動詞,與上文「裡」同義。 3知:同「智」,(《論語》的「智」都寫作「知」。

【譯文】 孔子說:「居住在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才好。選擇住處而不選在 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怎麼能說是明智呢?」

【解讀】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孟母三遷」的故事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了。其實,它正好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了孔子「里仁為美」的思想。

荀子說:「品質高尚的人居住一定要選擇地方,交遊一定要選 擇朋友,這是為了遠離歪風邪氣而接近仁義道德。」(《勸學》)

講的依然是「里仁為美」的意思。

用現代教育學的觀點來看,「里仁為美」就是強調環境對人的 重要影響,其道理已不需要多說了。

問題倒是在於,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居住條件又有多少 選擇的自由呢?

人滿為患,生存空間緊張,能有一個棲身之所(人均四平方 米)就不錯了,有兩室一廳已是謝天謝地,管它是在地下「紅燈 區」附近還是在什麼烏煙瘴氣、亂七糟八』的嚴重污染之處,哪裡 還談得上選什麼好的小區呢?即便萬幸遇到有所選擇,那也是首 選水、電、氣三通,哪裡還敢奢望選什麼有仁厚風氣的地方居住 呢!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里仁為美」不過是一種嚮往罷了。

【0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註釋】 1約:貧困。2利:順從。

【譯文】 孔子說:「不仁的人不能夠長久地處在貧困的境地,也不能夠 長久地處在安樂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於仁,有智慧的人順從仁。」

【解讀】 仁者安於仁和智者煩從仁是由於他們氣質不同,如孔子在另 外的地方所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雍 也》)水性動,動者順勢,所以須從仁;山性靜,靜者安定,所以 安於仁。但無論是安於仁還是順從仁,對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沒有仁德仁心的人。由於沒有仁德 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穩定的人格,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 不能夠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如果是處在貧困之中,不能夠做到 安貧樂道,做到孟子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如果是處在安樂之中, 也不能夠做到久享安樂,做到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婬」。一言歸 總,這種人因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礎,所以必然是反覆無常的小 人。而仁者和智者因為有智慧,有涵養,修養達到了仁的境界,所 以無論處於貧富之間還是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 素。

這就是有沒有仁心之間的區別。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礎。

【0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註釋】 1好(hdo):喜愛。2惡(W0):厭惡。

【譯文】 孔子說:「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 確地去厭惡人。」

【解讀】 子貢曾經向孔子請教說:「一鄉的人都喜歡他,這個人怎樣?」

孔子回答說:「難說。」子貢又問:「一鄉的人都厭惡他,這個人又 怎麼樣呢?」孔子還是回答說:「也難說。只有當鄉人中的好人喜 歡他,鄉人中的壞人厭惡他時,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 路》)

又有一次,孔子說:「眾人都厭惡他,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 眾人都喜歡他,也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衛靈公》)

可見,對一個人的好惡一定要有是非標準,既不能只憑個人 的私心得失之見,也不能被輿論所左右,人云亦云。

正是從這一點出發,孔子提出了「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 確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厭惡人」的看法。實際上是要求 我們修養以「仁」為核心的內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見,正確對待 他人。

【04】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註釋】 1苟:如果。2惡(e):邪惡,與上一章「厭惡(wu)」用法不一樣。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志修養江德,就不會有邪惡了。」

【解讀】 前一章對人,這一章對己,都是強調修養仁德的重要意義。

當然不會是說只要一立志修養仁德就沒有邪惡了,凡事總有 一個過程,這種「立竿見影」式的效果事實上是不可能出現的。聖 人之言,不外乎是強調罷了,不可作膠柱鼓瑟的理解。

【0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註釋】 1這句的「得」』宇應是」去」字之誤,2惡(Wu)乎:哪裡,怎麼。 3造次:匆忙,倉促。1顛沛;窮困,受挫折。

【譯文】 孔子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 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窮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擺脫,君子是不擺脫的。君子一旦離開 了仁道,還怎麼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任何時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頓飯的短暫時間裡也不離開仁道,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 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

【解讀】 我們今天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麼「道」?合法之道。

說到底,也就是仁義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礎,生活的原則。 所以,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無論是倉促之間還是顛沛流離 之時,都絕不能違背這個基礎就原則。用孟子的話來說,還是那 句名言:「富貴不能婬,貧賤不能移。」

當然,這裡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則。對於那些「跟著感覺 走」,甚至「過把癮就死」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了。 面對激烈的竟爭,弱肉強食,爾虞我詐,只要能達到目的,不擇 一切手段,還有什麼仁道的原則可遵循呢?如果說有,那也是 「盜亦有道」的原則——目的就是一切。

這已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選擇問題了。

【0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註釋】無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解讀】 孔子特別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尤其是養成仁德的情操。但當時動盪的社會中,愛好仁德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孔子說他沒有見到。但孔子認為,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要靠個人自覺的努力,因為只要經過個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仁的境界的。

【0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註釋】 1黨:類別,類型。

【譯文】 孔子說:「人的過錯各有不同的類型。觀察一個人的過錯也可 以知道這人有沒有仁心。」

【解讀】 觀過知仁,實際上也就是從一個人所犯的過錯中識別人。這 是很有意思的考察人的方法。

據《後漢書·吳祐傳》記載,有一個叫孫性的人私自搜刮老 百姓的錢買來衣服孝敬父親,父親知道後大怒,孫性也知道自己 做錯了,便拿著衣服去向吳拓自首。吳拓問明緣由後說:「因為孝 敬父親而承受了污穢的名聲,這就是『觀過,斯知仁矣!」不僅 沒有處罰孫性,反而將衣服送給了他,讓他去孝敬父親。

這就是「觀過知仁」方法的實際運用,這種方法蘊含著從反 面看問題的辯證思想,說它有「一分為二」的觀點也無不可。因為,每個人都難免會有過錯,但過錯的性質有所不同。有的過錯 是「十惡不赦」的,有的過錯卻有種種複雜的原因,比如說動機不錯,但結果造成錯誤。如此等等,都需要我們作細緻的觀察、分 析,找出他之所以犯錯誤的原因,從他的過錯中進一步認識他的 品質,發現他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加以合理的利用。

這種「觀過知仁」的方法,是不是應該編入「人才學」或 「思想政治工作學」的教村中去呢?

【0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註釋】無

【譯文】 孔子說:「早上悟得真理,就是當晚死去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解讀】 哥白尼說:「人的天職在勇於探索真理。」

「朝聞道,夕凡可矣!」正是一種探索真理,獻身真理的態度 和精神。

夏明翰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真理比生命更重要, 自然可以「朝聞道,夕死可矣!

絕對的理想主義者是能夠做到死而無憾的。

【09】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註釋】 1士:「士」在古代有多種含義,是一種特殊的階層,總起來說,是指有 知識,有修養,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論語》中的「士」則多指讀書人,即 知識分子。

【譯文】 孔子說:「讀書人立志於追求真理,卻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 恥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談論什麼了。」

【解讀】 按照孔子的觀點,一個人既已主志獻身於精神方面的事業,就 不應以吃穿等物質方面的生活為追求,因為他的。。思不能被物質 方面的慾望所分佔。

這種觀點在過去的時代是理所當然,不言而喻的。但自從進 人商品經濟的時代,物質文明的誘惑日益滲透精神的領域後,這 種觀點遭到了空前嚴重的挑戰。從某種意義上說,新一代的讀書 人已不可能完全清楚地分開精神追求與物質生活追求的界線。進 高檔酒談,穿名牌服裝已絕不僅僅是一個物質享受的問題,而轉 化為一種精神方面的標記和象徵。所以,範文瀾式的「板凳要坐 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也好,陳景潤式的追求「哥德巴赫猜 想」的精神也好,似乎都已被所謂「雅皮士」的追求所取代了。

所謂「雅皮士」的追求,正是「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 既要立志於精神方面的追求,又要高檔次的物質生活享受。

這當然是孔聖人所不能同意的。

【!」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註釋】 1適:可。2莫:不可。3比:緊靠,為鄰。

【譯文】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無可無不可,只要是符合正 義的就行。」

【解讀】 世界上的事情,沒有什麼是非這樣不可的,也沒有什麼是非 不這樣不可的,只要是符合正義的原則就行。

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子罕》),通權達變的思想。正 如孟子對他的讚美:「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人,可 以速則速。」(《孟子·公孫丑上》)只有「義」是唯一的標準。所 以,孔子又被稱為「聖之時」,是識時務的聖人。

是說得通俗一點,也就是凡事要取一種靈活灑脫的態度,只要 是不違背大原則,過去一點過來一點,先一點後一點,左一點右 一點,無關宏旨,不傷大雅,也就無可無不可了。

這一點,似乎更符合現代人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態度。

不過還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義之與比」—一正義的原 則可是萬萬丟不得的。

【!」!」】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註釋】 1刑:法度。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懷道德,小人卻一心想著自己的田土;君子 心懷法度,小人卻一心貪圖實惠。」

【解讀】 君子想的是道德法律,小人卻一心想看「三畝地,二頭牛,老 婆、孩子、熱炕頭」。

其實,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原本也不錯,關鍵是要注意如下 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不要因為田土,因為貪圖實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 出有傷道德原則,觸犯刑律的事情來。

第二,不要因為貪戀田土,貪戀老婆孩子熱炕頭而放棄了對 仁道,對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

這兩個方面的問題處理得好,也就對了。但如果處理得不好, 只一心想著自己的田土,一心貪圖實惠,唯利是圖,那就見出君

【!」2】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註釋】 1放(fang):依據,根據。

【譯文】 孔子說:「只根據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來很多的怨恨。」

【解讀】 一個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獲得利益為依據來進行 處理,唯利是圖,最後必然是以招來怨恨而告終。

因為,你算人家,人家也算你,大家都以能否獲利為依據,而 一件事情、一樁生意的利總是有限的。饃饃只有那麼大,你吃多 了,人家必然就吃少了;反過來也是一樣,人家吃多了,給你留 下的也必然就少了。所以,一件事、一樁生意下來,總是有人怨 恨,不是你怨恨人家,就是人家怨恨你,結果總是以不愉快告終。

這就是「時時刻刻忙算計,誰知算來算去算自己」的道理;也 就是「放於利而行,多怨」的原因所在

【!」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註釋】 (1)何有:全意為「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 (2)如禮何:把禮怎麼辦?

【譯文】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麼能實行禮呢?」

【解讀】 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均屬中國境內的兄弟國家。然而,在近代以來,曾國藩等人仍主張對西方殖民主義國家採取「禮讓為國」的原則,那就難免被指責為「賣國主義」了。

【!」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註釋】 1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擔任職 位的才能。2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詞「莫」而倒 裝。3為可知:被別人知道的依據。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怕的是沒有擔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讓人知道的本事」

【解讀】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沒有才能。」 (《憲問》)

而在另一個地方,他幾乎是原封不動地把這句話又倒過來重複了一遍:

「君子怕的是自己沒有才能,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衛靈 公》)

加上《學而》篇所說的「人不知而不懼,不亦君子乎?」「不 患人之不己知,惹不知人也。」孔子真可以說是翻來覆去地說到這 個話題了。雖說《論語》是學生筆記,可能有重複之處,但既然 已經過編輯整理,依然有這多次出現,那就只有一種理解,就是 孔老夫子的確反覆多次強調過這個話題,給學生留下異常深刻 的印象,以至於重複出現也不嫌累贅,而予以保留。

問題在於,孔子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說這個話題呢? 這大概與他一生追求「克己復禮」,周遊列國而「纍纍如喪家之 火」,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分不開。可以說,不被人知道, 不被人瞭解,這是他終身未能解開的一個「情結」。不然的話,為 什麼一向微言大義的聖人在這個問題上競如此嘮嘮叨叨地說個不 停,聽來總讓人感到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不過,話雖如此說,但聖人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所開的藥方 對於那些懷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確能起到強心鎮靜的作用 哩。

更何況,無論別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瞭解自己,苦練內功, 增強才幹總是不錯的罷。

【!」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註釋】 1參;曾參。2貫;貫穿,貫通。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曾子說: 「是。」孔子出去以後,學生們問曾子說:「老師的話是什麼意思呢?」 曾子說:「老師的學說,忠恕兩個字罷了。」

【解讀】 什麼是忠?什麼是恕?

曾子沒有說,但孔子自己在別的地方有過解說。

所謂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則,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所 以孔子說是「一」以貫之,而不是「二」以貫之。

忠是從積極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裡所說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有所作為,也盡心盡力 地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想飛黃騰達,也盡心盡力地讓別人飛黃 騰達。這其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從消極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衛靈公》篇裡回答子 貢「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平?」的問題時所說的:「其恕覺!己 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總起來說,忠恕之道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己,推己及人。所 謂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己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想這樣;自己 不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這樣。我們今天在中小學生中開 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推行的忠恕之 道。推而廣之,所謂「讓世界充滿愛」,又何嘗不是忠恕之道的體 現呢』?

【!」6】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註釋】 1喻:明白,懂得。

【譯文】 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解讀】 這正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一樣, 把「義」與『喇」作為一對對立的範疇並列起來,讓你作二者不 可得兼的選擇。

你選擇『義」還是「利」呢?

其實,你已沒有選擇,因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了「君子羞於言利」的傳統心態。直到 進人市場經濟體制的時代,人們才發現,君子也要「不羞於言 利」,該做的貢獻要做,該拿的錢也照樣要拿。也就是既要「喻於 義」,也要「喻於利」。

於是便有了「義」與「利」之間的若干糾葛,若幹不清,若 干的尷尬人做出若干的尷尬事。比如說「義演」還是『利演」的 問題,勞動所得還是貪污受賄的問題,如此等等,舉不勝舉。

問題是不是出在「利」這頭猛獸一旦被釋放出來,「義」就不 大招架得住呢?就像古希臘神話中潘多拉的魔盒一樣,一旦放出 了魔鬼,人間就不得安寧。

所以,聖人要把「義」與「利」分別開來,並用君子和小人 加以嚴格的界限。其用心良苦,不外乎是要求我們重「義」而輕 「利」罷了。

【!」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註釋】無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一想如何與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 應該反省一下有沒有與他相同的毛病。」

【解讀】 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 子》第27章)與孔子這裡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為我 們的老師,我們學習的榜樣,壞人也可以成為我們對照自己的鏡 子,我們的借鑒。

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裡,惡魔靡非斯特非勒斯就成 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惡,他的阻礙向上,都 成了浮士德不斷追求、自強不息的刺激。善與惡,美與醜,積極 與消極就是這樣相生相剋,相輔相成的。

所以,宗教的精神總是要求我們既愛自己的老師,也愛自己 的敵人。而不僅僅是恨他,厭惡他。這裡面的深刻含義,除了要 愛他因而拯救他之外,也有以他做你的鏡子,藉以自我反省的意 思在內。

【!」8】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註釋】 1幾(ji):輕微,婉轉。3違;冒犯。3勞:憂愁。

【譯文】 孔於說:「侍奉父母,對他們的過錯應委婉地勸阻。如果見他 們不願意聽從,仍然應該恭敬地侍奉他們,不得冒犯。雖然心裡 憂愁,但也不能怨恨。」

【解讀】 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加以勸阻,是陷父母於不義之中,自己也 是不義。勸阻而不恭敬委婉,是不孝。勸阻不聽而大吼大叫冒犯 父母,甚至心生怨恨,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了。

因此,要情理兼顧,做得恰到好處,這就是中庸之逍。

當然,恰久是這一點最為困難,尤其是對我們今天號稱「小 皇帝」的獨生子女來說,要做到就更是難乎其難了。

是不是要求過分了呢?

反過來想一想吧,當你年幼無知的時候,當你啟蒙成長而錯 誤不斷的時候,父母是怎樣不厭其煩地對待你的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今》)

又有什麼過分和委屈呢

【!」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

【註釋】 (1)游:指遊學、游官、經商等外出活動。 (2)方:一定的地方。

【譯文】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要離家遠行。如果非遠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解讀】 在當今天涯若比鄰,以旅遊業可富國興邦的世界大串連時代, 「父母在,不遠遊」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論。

然而,古人交通不便,音訊難通,不像今天從南疆到北國飛機可當天打來回,「大哥大」手機游漫全國,隨時可以打一通回家。 那時遠遊在外,少說也是一年半載,萬一父母急病框緊迫有事,難 以召回,往往誤了大事,甚至有錯過了給父母送終的遺憾。所以, 「父母在,不遠遊」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要求做子女的時時不忘 孝敬父母的義務,在安排自己的活動時要想一想二老在家的實際 情況,加以合理的調整。

何況,即使在當今時代,離家遠遊的人不也音訊常通,幾天 一封信,一日一通電話嗎?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是為了使家裡人 釋念放心而已。可見,人之常情,古今並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至少「游必有方」在今天還是適宜的罷。

【2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註釋】 (1)本章內容見於《學而篇》1·11章,此處略。

【譯文】無

【解讀】無

【2!」】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註釋】無

【譯文】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記掛在心頭。一方面為他們添壽 而歡喜,一方面為他們年高而擔心。」

【解讀】 喜則點歌祝壽做生日,懼則湯藥侍候問寒暖。

孝子之心就這樣體現。

尤其是在當今經濟日漸發達的時代,父母多半已不需要子女 贍養.不少家庭父母和子女還是各立門戶分開生活,平時盡孝的 地方較古人已少了許多,老父老母所期望的,不外乎是 做子女的 心到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做子女的還有什麼理由連父母的年紀 都不放在心上呢。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就難逃「不孝之子」的罪名了。

捫心自問,你是不是這樣的「不孝之子」呢?如果是,那就 趕快去記住你父母的年紀吧。

【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註釋】 1恥:意動用法,以.....為恥。2躬:自身。這裡指自身的實際行動。3逮:及,趕上。

【譯文】 孔子說:「古人言語不輕易出口,是因為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 動跟不上為恥辱。」

【解讀】 就像「人不知而不慍」一類的話題一樣,關於言與行的關係 問題,孔子也作了三番五次的強調。

在《學而》篇裡,孔子說過「敏於事而慎於言」。在《為政》 篇裡又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在本篇裡,除了這裡的說法 外,孔子還說:「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在《憲問》篇裡,孔 子又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所有這些說法,意思都只有一個,就是要求言行一致,多做 少說。或者如俗語所說:「說到做到,不放空炮。」

據《三國誌·馬良傳》載,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馬謖言 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諸葛亮沒有聽劉備的話,在街亭 之戰中重用了馬謖,結果馬謖兵失街亭。諸葛亮在用人問題上犯 了一個大錯誤,只好揮淚斬馬謖,自己追悔莫及。

誇誇其談,言過其實,十有八九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還是多做少說,言行一致為好。

【23】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註釋】 1約:約束,指嚴於律己。

【譯文】 孔子說:「因為嚴於律己而犯錯誤的是很少的。」

【解讀】 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是儒學倡導的重要品質之一。

嚴於律己就是要常常約束自己,謹言慎行,不放縱,不浮泛, 甚至於像曾子所做到的那樣:一日三省,進行自我檢查。這樣做 的結果,當然是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了。

只不過,對現代人來說,這樣的生活,這樣的修練方式似乎 是太認真,太沉重因而也太累了。所以,真正能做到嚴於律己的 人在今天已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都追求輕鬆,追求瀟灑。

如果聖人有知,又該說些什麼好呢?

【24】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註釋】 (1)訥:遲鈍。這裡指說話要謹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解讀】無

【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註釋】無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一定會有同志和朋友。」

【解讀】 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養和風範,自然會影響周圍的 人,吸引周圍的人成為同志和朋友。

另一方面,有道德的人既已獻身於道德學問,就會耐得住孤單和寂寞,即便暫時沒有得到周圍的人理解,也會在道德學問中, 在先賢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神交的同志和朋友,這樣,他也不會 孤立。

說到底,因為道德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而綿延發展的,所 以,有道德的人也不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總會找到自己的同 志和朋友。

【26】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註釋】 1數(ShUO):頻繁瑣碎。2斯:則,就。

【譯文】 子遊說:「服事君主太頻繁瑣碎,反而會招來羞辱;與朋友相 交大頻繁瑣碎,反而會遭到疏遠。」

【解讀】 有人向孔子問做大臣的事,孔子說:「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 不可則止。」(《先進》)

於貢向孔子問交朋友的事,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 止,毋自辱焉。」(《顏淵》)

兩方面合在一起,正是子游在這裡所說的:「事君數,斯辱美; 朋友數,斯疏矣。」

說起來也是,人各有志,不能強勉。君臣之間也好,朋友之 間也好,保持一定的距離反而是全交之道。所渭「遠香近臭」;所 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其實都有這種意思在內。

比如說,作為下級,作為朋友,你當然有義務勸諫你的上級, 你的友人,但如果他們不聽,不採納你的意見,那也就算了。你 的話說到了,義盡到了嘛,有什麼辦法呢?如果你硬要一廂情願 地強迫他們接受你的意見,非要顯示自己的忠心,顯示自己的友 情不可,每次見了面就說,呼呼叨叨,情急辭切,給人咄咄逼人 的感覺,其結果是上級討厭你,朋友疏遠你,效果適得其反,弄 得不好,真會自取其辱。

這方面的例子在歷史上多得很,就是魏徵那樣傑出的大臣,又 遇到唐太宗那樣寬宏大量的皇帝,不也好幾次因為功諫唐太宗而 差點丟掉性命嗎?遇到那些平庸的皇帝,即便你忠臣拚死一諫,也 不外乎是白丟性命一條罷了,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還是保持一點距離為好。能行則行,不行則止,不要 自取其辱。

《論語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