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雍也

【0!」】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註釋】無

【譯文】 孔子說:「冉雍這個人,可以讓他去做官。」

【解讀】 古代以面向南為尊位,天子、諸侯和官員聽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這裡孔子是說可以讓冉雍去從政做官治理國家。在《先進》篇裡,孔子將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學科「德行」之內,認為他已經具備為官的基本條件。這是孔子實行他的「學而優則仕」這一教育方針的典型事例。

【02】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註釋】 (1)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2)簡:簡要,不煩瑣。 (3)居敬:為人嚴肅認真,依禮嚴格要求自己。 (4)行簡:指推行政事簡而不繁。 (5)臨:面臨、面對。此處有「治理」的意思。 (6)無乃:豈不是。 (7)大:同「太」。

【譯文】 仲弓問孔子: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此人還可以,辦事簡要而不煩瑣。」仲弓說:「居心恭敬嚴肅而行事簡要,像這樣來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嗎?(但是)自己馬馬虎虎,又以簡要的方法辦事,這豈不是太簡單了嗎?」孔子說:「冉雍,這話你說得對。」

【解讀】 孔子方張辦事簡明扼要,不煩瑣,不拖拉,果斷利落。不過,任何事情都不可太過分。如果在辦事時,一味追求簡要,卻馬馬虎虎,就有些不夠妥當了。所以,孔子聽完仲弓的話以後,認為仲弓說得很有道理。

【0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註釋】 (1)不遷怒:不把對此人的怒氣發洩到彼人身上。 (2)不貳過:「貳」是重複、一再的意思。這是說不犯同樣的錯誤。 (3)短命死矣:顏回死時年僅31歲。 (4)亡:同「無」。

【譯文】 魯哀公問:「你的學生中哪個好學?」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 回的好學,不遷怒於人,不兩次犯同樣的錯誤。可惜短命死了!現 在再也沒有這樣的人了,沒有聽說過好學的人了。」

【解讀】 我們曾經聽過夫子自道,說他與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好學。(《公冶長》)現在又聽他讚揚顏回好學,而且,只有顏回好學。這 一方面說明在聖人看來,只有顏回才是真正得了他的真傳,繼承 了他的衣缽,另一方面也使我們進一步知道了「好學」的品質不是隨便什麼等閒之輩都可以有的,從而使我們再也不敢自詡為 」好學」的人了。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孔子說到顏回好學時,並沒有說他文 學如何了得,歷史如何如何了得,語言如何了得,而是 說他「不遷怒,不貳過」,既不遷怒於人,又不兩次犯同樣的錯誤。 這在我們看來,完全是品德問題,而不是什麼好不好學的問題。這 又一次說明,在聖人門下,學習決不僅僅是指書本知識、文化知 識.而是包括「德育」的內容在內的,所謂「進德修業」,在儒學 裡,都是屬於「學」的範疇。

說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六個字可真是我們一輩子都難以 企及的修養。所謂不遷怒,就是自己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有什麼 煩惱和憤怒不發洩到別人身上去,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不拿別人 做自己的出氣筒。比如說,自己在外面受了氣,不拿太太做出氣 筒;受了太太的氣不拿孩子做出氣筒。或者,受了上司的氣,不 拿下級做出氣筒。如此等等,那可真是難以修成的涵養。至於說 不貳過,就是知錯而改,不兩次犯同樣的錯誤,這更是難上加難 的修養。能夠做到這一點,不說是非聖人不可,起碼也是像顏回 那樣的賢人了。

如果說「好學」的標誌就是這些,我們誰還敢自認為是「好 學」的人呢?

【04】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註釋】 1子華:孔子的學生,姓公西,名赤,字子華。2冉子:即孔子的 學生冉有。《論語》中稱孔子的學生為「子」的只有曾參、有若、閔子騫、冉 有四人。3粟:小米。4釜:古代量名,相當於當時的六斗四升,約 合今量一斗二升八合。5庾(yu):古代量名,相當於當時的二斗四升, 約合今量四升八合。6秉:古代量名,相當於當時的一百六十斗,即十 六石,五秉則是八十石,約合今量十六石。7適:到。8乘肥馬:不 是指騎肥馬,而是指乘坐肥馬拉的車。9衣(yi):作動詞用,當「穿」 字講。10四周:救濟。

【譯文】 公西赤出使齊國,冉有替公西赤的母親請求小米。孔子說: 「給他六斗四升。」冉有請求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 結果冉有竟給了他八十石。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坐的是肥 馬駕的車輛,穿的是又輕又暖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周濟急需 而不給富人添富。」

【解讀】 這一段的背景,大概是孔子當政為官的時候,所以才有學生 公西赤到齊國去做大使,才有孔子撥給他安家口糧的問題。而學 生冉有大概是在做總管一類的角色,居然「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不顧老師的意見,一下子給了親密的同學公西赤遠遠超過 老師規定指標的安家口糧。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孔子並沒有為此 而大發雷霆,也沒有撤職查辦冉有,而只是語重心長地說:「公西 赤到齊國去會過得很好,完全有能力負擔他母親的生活,因此,我 們沒有必要為他錦上添花了,而要去周濟周濟那些窮困的人,為 他們雪中送炭。」

這就是所謂「求人需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

凡事都有輕重緩急,聖人的心裡是非常有數的。我們在日常 生活當中,遇事又何嘗不應作如此處理呢?

與其替人錦上添花,不如為人雪中送炭。

【05】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註釋】 1原思:孔子的學生,姓原,名憲,字子思。2宰:指大夫的家宰, 出當於回家。這時孔子人概是在做司寇,所以可以有家宰。3九百:這裡量詞省略了,到底是斗還是斛,已不可考。1鄰里鄉黨:古代地方居 民單位名稱,五家為鄰,二十五家為裡,五百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

【譯文】 原思任孔子家的總管,孔子給他小米九百作俸祿,原思覺得 太多,推辭不受。孔子說:「不要推辭!把多餘的送給你的鄰里鄉 親吧!」

【解讀】 前面冉有替公西赤多要一點安家口糧,孔子不給;現在原思 不要那麼多,孔子卻勸他收下。這是不是前後矛盾的行為呢?

是矛盾,但卻有辯證的思想在內:這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公西赤做大使「乘肥馬,衣輕裘」,有的是錢財口糧,所以孔 子不願給他錦上添花。原思做總管別無外快,所以孔子要把該給 他的一份給夠,實行按勞取酬。至於原思自己覺得太多,消費不 了,那就把多的部分拿去送人吧,送給鄉里的窮人,也就算是 「用急」了——雪中送炭。

從這兩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聖人的處事,既講原則而又區 別對待,既做官又是溫厚長者。同時,在生活事例中隨時教育學 生,體現出為人師表的本色。

平凡之中見精神,正是在這些生活小事中,我們可以體會聖 人不平凡的風範。

【06】

子謂仲弓,曰:「犛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捨諸?」

【註釋】 1仲弓:即冉雍,字仲弓。2犛牛:耕牛。3騂且角:騂,赤色,周朝以赤色為貴。角,指角長得很周正、4勿用:指不用 來作祭掃用的犧牛。古代祭掃不用耕牛,因此,耕牛不如犧牛貴重。5 其捨諸:其,同「豈」;諸,「之乎」二字的合音字。

【譯文】 孔子談到冉雍時說:「耕牛生的小牛長著赤色的毛和周正的 角,雖然不想用它來作祭祖,山川之神難道肯捨棄它嗎?」

【解讀】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冉雍的父親地位低賤,而 冉雍本人卻是被孔子視為「可使南面」(《雍也》),即具有帝王之 相,宜於做官的人。所以,孔子在這裡以耕牛所產的小牛作比擬, 意思是說,雖然是夠不上做犧牲的牛所產的小牛,只要長了一身 漂亮而高貴的紅毛,一對周正的角,那還不是可以做犧牲。同樣 的道理,冉雍雖然出身低賤,但只要他有做官的才能,為什麼不 可以做官呢?

推而廣之,出生不由己,關鍵重在自身的才能和表現。所以, 不能「唯成分論」,按家庭出身選拔人材;不能認為「老子英雄兒 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一言以蔽之,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

聖人反「血統論」,這倒是一個新鮮的發現。

另一方面,天生我材必有用,像「犛牛之子」那樣,雖然你 不願意用它來祭祀,山川之神也不會同意的。那不就弄得來人神 共怒了嗎?同樣的道理,像冉雍那樣「可使南面」的人材,你不 用行嗎?那也是不行的。是真金子就會發光,是真英雄就總會有 用武之地,你要想埋沒也是埋沒不了的啊!

所以,不要自卑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好,不要擔心世無伯樂,只 要你有真學問,真本事,真才能,就總有大展宏圖的一天,誰想 壓制你,埋沒你,就連天地鬼神都不會答應的。

你相信這一點嗎?

【0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註釋】 1三月:與下文的「四月至焉」相對,「三月」指長期,不一定實指三個 月,「日月至焉」指短時間,偶爾。

【譯文】 孔子說:「顏回嘛,他的心長期不違背仁道。其餘的學生就只 有在短時間裡做到了。」

【解讀】 只要有恆心,鐵棒磨成針。

難就難在這「恆心」二字。換句話說,叫做「貴在堅持」。

舉凡做事、學藝、鍛煉身體,世上事幾乎無不適應這一規律。 而聖人所說,更是進德修業的大問題—-仁心的修養。

毛澤東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不做壞事。」

不難的是「日月至焉」,難的是「三月不違仁」。

就像用柴草點火一樣,只要有火,柴草就容易被點燃。我們 的心也是這樣,只要有「仁」的引導,就容易被感動。所謂「良 心發現」,即使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也總有仁慈的一瞬間,其 他人就更不用說了。但是,要保持柴火不斷地燃燒下去,那就得 不斷添加柴草。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要麼缺柴草,要麼懶得添 加,所以很少有能使火焰長久不熄的。只有像顏回那樣的人,才 能夠做到一直不斷地添草加柴,使火焰熊熊燃燒。

這就是「三月不違」與「日月至焉」的區別。「三月不違」是 仁者本色,「日月至焉」是良心發現。仁者本色是「一輩子做好事, 不做壞事」;良心發現是「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

要修煉成仁者本色,就得不斷添草加柴,貴在堅持,恆心永在。

【08】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註釋】 (1)季康子:他在公元前492年繼其父為魯國正卿,此時孔子正在各地遊說。8年以後,孔子返回魯國,冉求正在幫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孔子於是對此三人做出了評價。 (2)果:果斷、決斷。 (3)達:通達、順暢。 (4)藝:有才能技藝。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仲由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仲由做事果斷,對於管理國家政事有什麼困難呢?」季康子又問:「端木賜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端木賜通達事理,對於管理政事有什麼困難呢?「又問:「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冉求有才能,對於管理國家政事有什麼困難呢?」

【解讀】 端木賜、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學生,他們在從事國務活動和行政事務方面,都各有其特長。孔子所培養的人才,就是要能夠輔佐君主或大臣從事政治活動。在本章裡,孔子對他的三個學生都給予較高評價,認為他們已經具備了擔任重要職務的能力。

【09】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註釋】 (1)閔子騫:姓閔名損,字子騫,魯國人,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15歲。 (2)費:音mi,季氏的封邑,在今山東費縣西北一帶。 (3)復我:再來召我。 (4)汶上:汶,音wen,水名,即今山東大汶河,當時流經齊、魯兩國之間。在汶上,是說要離開魯國到齊國去。

【譯文】 季氏派人請閔子騫去做費邑的長官,閔子騫(對來請他的人)說:「請你好好替我推辭吧!如果再來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邊去了。」

【解讀】 宋代人儒朱熹對閔子騫的這一做法極表讚賞,他說:處亂世,遇惡人當政,「剛則必取況,柔則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從都要受害,又剛又柔,剛柔相濟,才能應付自如,保存實力。這種態度才能處亂世而不驚,遇惡人而不辱,是極富智慧的處世哲學。

【!」0】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註釋】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魯國人,孔子的學生。孔子認為他的「德行」較好。 (2)牖:音yǒu,窗戶。 (3)亡夫:一作喪夫解,一作死亡解。 (4)夫:音fu,語氣詞,相當於「吧」。

【譯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從窗戶外面握著他的手說:「喪失了這個人,這是命裡注定的吧!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

【解讀】無

【!」!」】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註釋】 1簞(dan):古人盛飯的圓形竹器,類似筐。

【譯文】 孔子說:「多麼有賢德啊,顏回!一竹籃飯,一瓜瓢水,住在 簡陋的小巷子裡,別人都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 其樂。多麼有賢德啊,顏回!」

【解讀】 顏回樂什麼?

當然不應該是樂竹籃子裝飯,瓜瓢喝水,也不應該是樂那貧 民窟裡面的小巷子,而是另有所樂。至於到底樂什麼,孔子在這 裡沒有說。

不過,我們可以從夫子自道的一段話裡找出答案。 在《述而》篇裡,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過手臂當枕 頭,也自有快樂在其中。不仁義的富有和尊貴,對於我來說,就 像天邊飄浮的雲一樣。」

這一段夫子自道實際上與他對顏回的描述極其相近,只不過 明確地點出了主題,這就是「義」。如果不「義」,就是再富貴也 沒有意思,相反,只要心中有「義」,就是吃粗茶淡飯,睡覺連枕 頭都沒有,那也是快樂的。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師必有其徒。作為孔子的第一高徒,顏 回和老師一樣,都是以「義」為樂。這個「義」,也就是仁義、道 義。所以,孔子也好,顏回也好,都是因為心中有了仁義,有了 道義,才能夠安於貧困。說到底,也就是安貧樂道,為了精神的 追求而不在意物質生活的窘迫。

當然,孔子、顏回都是聖賢級的人物,風情高達,所以能做 到安貧樂道,對我們一般人來說,要修養到那個境界可真是難得 很,也就只好「不堪其憂」了罷。

【!」2】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註釋】 1冉求:孔子的學生,字子有。2畫:畫界為限,引申為止。

【譯文】 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的學說,是因為能力不夠。」孔子說:「能力不夠,會在中途走不動了的時候停止,可你現在卻是 畫地為牢,根本就沒有出發。」

【解讀】 走不走得到是能力問題,走不走卻是態度問題。

畫地為牢,裹足不前,這是知難而退,自甘墮落。所以孔子 深惡痛絕,當面駁斥冉求的說法。

所謂「世上無難事,只要背登攀。」一個人不管做什麼那, 只要肯立志,堅決地去做,做到什麼程度算什麼程度,走到哪。 步算哪一步。換句話說,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事實上就總會有 所收穫。相反,凡事太功利主義,還沒有開步就問終點何在,利 益何在,期望值太高,大迫切,往往會產生畏難情緒,結果便很 容易畫地為牢,自己把自己限定在一個範圍內,甚至裹足不前,打 退堂鼓了事。

冉求正是想打退堂鼓,所以聖人予以激勵,要求他開步向前 走,哪怕「中道而廢」,也比停步不前好。

【!」3】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註釋】無

【譯文】 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解讀】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區別,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貴、通曉禮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則指地位低賤,不通禮儀,品格平庸的人。

【!」4】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註釋】 1武城宰:武城的地方官,相當於武城縣的縣長。武城在今山東費縣西 南。2澹(tan)台滅明:姓澹台,名滅明,字千羽,武城人。3偃: 子游性言,名偃,字子游。

【譯文】 子游做了武城縣的縣長。孔子問他:「你在武城發現人才了 嗎?」子游回答說:「有個叫偃台滅明的人,走路不抄小道,不是 公事,從不到我住的地方來。」

【解讀】 走路不抄小道就是不走捷徑,引申出來的意思,也就是我們 今天所說的不走後門。

因為不走後門,所以也用不著拉關係,用不看到長官的家裡 去搞「勾兌」,聯絡感情。

這是什麼樣的人才呢?

這是行為端正,廉潔奉公的人才,而不是我們今天很走紅的 「公關」人才,也不是在官場中兜得很轉的那些特殊人才。

這種人才在政治清明,風氣很正的時代是可以一展宏圖、飛 黃騰達的。但在政治不怎麼清明,風氣不正的年代裡就有一點不合時宜了,很難把官做得大,做得長久。

子游欣賞這種人才,說明子游為政比較清明,子游的縣衙門 裡風氣也是比較正的。

不開後門,不拉關係。這不也是我們今天大力提倡的嗎?

所以,偃台天明的確還是一個人才。

【!」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註釋】 1孟之反:魯國大夫,又稱孟之側。2伐:自誇。3殿:殿後, 走在部隊最後面。

【譯文】 孔子說:「孟之反不自誇。兵敗逃跑時他殿後,快入城門時, 故意鞭打著他的馬說:『不是我敢於殿後,而是我的馬跑不快呀!』」

【解讀】 據《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魯國與齊國作戰,魯軍大敗,作 為統帥之一的孟之反留在後面掩護大軍撤退。當大家都安全撤回 而迎接他最後到達時,他卻故意鞭打著馬說:「不是我敢於殿後, 而是我的馬跑不快呀!」

孔子因而讚揚他不自誇的謙遜精神。

其實,孟之反不自誇,謙遜只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還在於 他不願居功,以免引起其他將領和同僚的妒忌。

謙遜也好,不居功以免妒忌也好,都是立身處世的藝術。尤 其是在人際關係複雜的環境下,不鋒芒畢露,不居功自傲的確是 非常高深的修養。對於一般人來說,能夠做到不爭功就不錯了,哪 裡還能把自己本來就有的功勞推到一邊去呢?

正因為孟之反將軍有這樣高深的修養,所以就連聖人也對他 大加讚賞。

【!」6】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 1而有宋朝2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 矣!」

【註釋】 1祝鮀(tuo);衛國大夫,字子魚。據《左傳》記載,他很有口才。 2佞:口才。3宋朝:指宋國的公子朝,以美貌著稱。《左傳》昭公二 十年和定公十四年都有他因美貌而惹禍的記載。

【譯文】 孔子說:「沒有祝鮀那樣的口才,卻有宋國公子朝那樣的美貌, 是很難免禍於當今社會的啊!」

【解讀】 反過來說,如果既有宋國公子朝那樣的美貌,又有祝鮀那樣 的口才,是不是就可以免禍於當時的社會了呢?

也許是吧。

據《戰國策·秦策一》記載,當謀士陳軫與張儀同在秦惠王 手下任職時,張儀向秦王中傷陳軫,說陳軫向楚國提供國家機密, 並準備投降叛國到楚國去。秦王於是把陳軫叫來,要他解釋解釋 這是怎麼一回事,說得清楚沒事,說不清楚則把腦袋留下。陳軫 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如果我真向楚國出賣情報,楚王會用我嗎?」 接下來,陳軫向秦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楚人有兩個妻子,另 一個男人去勾引他的妻子。當這人去勾引年齡稍大的妻子時,遭 到了痛罵,當這人去勾引年輕一點的妻子時,卻獲得了成功。不 久,這兩個女人的丈夫死了,當有人問那個男人要娶哪個女人做 妻子時,那個男人卻說要娶年齡稍大一點的做妻子。因為他認為 那個年齡稍大一點的做妻子才可靠,而那個年輕一點的,既然可 以背叛她原來的丈夫,不也同樣可以背叛新的丈夫嗎?講完這個 故事後,陳款對秦王說:「如果我真向楚國出賣情報,不就像那個 年輕一點的妻子嗎?楚王怎麼會信任我呢?」秦王覺得陳翰的說法 很有道理,便更加信任陳輪,而不理會張儀的中傷了。

這就是口才免禍的實例。而這一類的例子,在歷史記載中可 以說是太多了。所以,口才的確可以免禍。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就孔子來說,雖然也知道口才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重要性。但他實際上並不太讚賞口 才好的人。這不僅從他多次強調「敏於事而慎於言」,譴責「巧言 令色,鮮矣仁』可以看出來,而且,當有人說冉雍有仁德沒有口 才時,孔子態度很明確地說:「何必要有口才呢?靠口才對付人, 常常惹人討厭。」(《公冶長》)

可見孔子感歎沒有口才難以免禍實際上是一種不滿之情,是 針對不良社會現象而發出的牢騷,只不過是「怨而不怒」罷了。

【!」7】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註釋】無

【譯文】 孔子說:「誰能不經過屋門而走出去呢?為什麼沒有人走(我所指出的)這條道路呢?」

【解讀】 孔子這裡所說的,其實僅是一個比喻。他所宣揚的「德治」、「禮制」,在當時有許多人不予重視,他內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8】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註釋】 1質:質樸。2文:文飾。3史:虛浮不實。4彬彬:相 雜適中的樣子.

【譯文】 孔子說:「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 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解讀】 這段話可以從各種層次上來理解和發揮。

大而言之,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人類樸素 的本質,「文」則指文化的累積。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人 沒有文化,就會像原始人一樣粗野,落後。「文勝質則史」就是指 文化過於發達後人類失去了原來樸素的本質,顯得虛浮而沒有根 基,所以要「文質彬彬」,文化的發展要與人類的本質相適應,相 協調。

小而言之,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質樸的品質, 「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一個人沒 有文化修養就會很粗俗;「文勝質則史」就是指一個人過於文雅就 會顯得像個酸秀才,書獃子,注重繁文得節而不切實際。所謂 「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典型的「文勝質則史」,忘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要「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 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廣而言之,「文質彬彬」還可以從寫作、藝術、審美的內容和 形式、內在美與外在美、質樸與文飾等各個方面來力。以理解和發 揮,從而使「文」與「質」成為一對內涵豐富而外延廣泛的範疇 得到深入研究。所有這些,當然不是我們在這裡能夠討論得清楚的。

【!」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註釋】 1也:語氣詞。2罔:誣罔的人,不正直的人。3幸:僥倖.

【譯文】 孔子說:「人的生存靠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不過 是僥倖免於禍害罷了。」

【解讀】 正直是立身處世之本。

不正直的人雖然也可以欺世盜名,僥倖生存,甚至可能福祿 雙至。但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不是不報,時辰未到而已。

拿精忠報國的岳飛與奸臣秦檜來說,雖然岳飛被「莫須有」的 罪名陷害而屈死風波亭,秦檜卻飛黃騰達享著高官厚病但最終 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人從宋後少名檜,我 到墳前愧姓秦。」當你到西子湖畔的岳王墳前去看到這地對聯隊 又有何感想呢,

正直的人流芳千古,不正直的人遺臭萬年,這就是直與罔的最終結局罷。

【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註釋】無

【譯文】 孔子說:「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 為樂的人。」

【解讀】 無論是學習還是進德修業等等,這都是三種不同的境界:知 道--喜好—一樂在其中。

「知道」偏重於理性,對像外在於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 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所以,當需要我們身體力行進行實踐 的時住,往往難以做到。比如說我們都「知道」鍛煉身體很有好 處,很有必要,但要天天早上起來堅持鍛煉身體,那就很少有人 能做到了。

「喜好」觸及情感,發生興趣。就像一位熟識的友人,又如他 鄉遇故知,油然而生親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於我,相交雖融融, 物我兩相知。比如說我們很多人都會說自己「喜好」看書,這是 確實的,但『各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大多數人是「好讀書,不 求甚解」,這本測覽測覽,那本翻閱翻閱,覺得有些累了,扔在一 邊,明天再讀。這就是「好之者」,甚於「知之者」,但還沒有進 入「樂之者」的境界。

「樂在其中」才是「樂之者」的境界。這種境界有一個最恰如 其分的詞語來形容,這就是「陶醉」。陶醉於其中,以它為賞心樂 事,就像親密愛人一樣,達到物我兩忘,合二而一的境界。比如 顏回,住在貧民窟裡,用竹籃子打飯,用瓜瓢舀水喝,人們都忍 受不了那種貧困,而顏回自己卻樂在其中。(《雍也》)又比如孔 子,發憤起來就忘記了吃飯,高興起來就忘掉了憂愁,甚至連自 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述而》)用當今時髦的話來說,這就叫 做「太投入了!」

很可惜,現在「投入」學習,「投入」修養自己的人都太少了,而多半「太投入了」的,是在麻將桌上,坐在那裡居心叵測得很,那可真是達到了「樂之者」的境界啊!

樂之者,不亦樂乎?

【2!」】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註釋】無

【譯文】 孔子說:「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

【解讀】 在聖人看來,人的智力是分為上、中、下三等。

如果你是教師,就應該據此分析學生的不同資質,採取不同的難易深淺,以免對牛談琴,使對方不知所云。

如果你是公關小姐或公關先生,就應該據此向你的公關對像挑開適當的話題。

總而言之,「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關鍵是要有共同的語言。

【22】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註釋】 1民:通「人」。

【譯文】 樊遲問什麼是明智。孔子說:「致力於人世間該做的事情,對鬼神報敬而遠之的態度,這就可以說是明智的了。」樊遲又問什麼是仁。孔子說 :「有仁德的人總是先付出艱苦的努力然後才有所收 獲。這就可以說是仁了。」

【解讀】 在「智」的問題上,典妙地表現了聖人現實而理性的精神。一 方面是「務民(人)之義」,著眼於人間事;另一方面是「敬鬼神 而遠之」,對於我們搞不太清楚的事情,既不輕易相信,也不盲目 否定,姑且把它放在一邊存而不論、前一方面是現實的精神,後 一方面是理性的精神。為什麼要這樣呢?在《先進》篇裡,當子 路問怎樣侍奉鬼神時,孔於作了明確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連近在眼前的人都沒能侍奉好,談什麼恃奉遠在天邊的鬼神呢? 凡事從眼前做起,從身邊做起,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 異想天開。

「智」的問題上是這樣,「仁」的問題上也是這樣。

所以,當樊遲問什麼是「仁」時,聖人作出了「先難而後 獲」的回答。而且,不僅這次這樣回答。另有一次,樊遲跟隨孔 子到舞字台下去遊覽,當他問孔子怎樣才能提高道德修養時,孔子 子照樣回答說:「問得好!先事後得,非崇德與?」(《顏淵》意 思是說,先做事後收穫,這不是提高了道德修養了嗎?

先難後獲,先事後得,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沒有耕耘,哪 來的收穫?或者從正面說,只間耕耘,不問收穫。或者再說行優 美一點,那就是:

十五的月兒十六圓,

要想收穫先種田,

要想登山先探路,

要想致富得開財源。

【23】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註釋】 (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音zhi,同「智」;樂,古音yao,喜愛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智者喜愛水,仁者喜愛山;智者好動,仁者好靜; 智者快樂,仁者長壽。

【解讀】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動而又深刻。這正如朱熹在 《論語集注》裡面的討論:沒有對仁和智級其深刻的體悟,絕對 不能作出這樣的形容。聖人智仁雙全,所以,作此形容的專利權 非他莫屬。

智者也就是聰明人。聰明人通過事理,反應敏捷而又思想活躍, 性情好動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樣,所以用水來進行比擬。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於義理,仁慈寬容而不易 衝動,性情好種就像山一樣穩重不遷,所以用山來進行比擬。

不過,你女。果問一般人樂水還是樂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 水都樂。因為--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

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王觀)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們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 心嚮往之。

當然,就實際情況來看,每個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確還是有山水差異的。也就是說,有人樂水,有人樂山。

「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崔顥)

你樂水還是樂山呢?

【24】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註釋】無

【譯文】 孔子說:「齊國一改變,可以達到魯國這個樣子,魯國一改變,就可以達到先王之道了。」

【解讀】 本章裡,孔子提出了「道」的範疇。此處所講的「道」是治國安邦的最高原則。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封建經濟發展較早,而且實行了一些改革,成為當時最富強的諸侯國家。與齊國相比,魯國封建經濟的發展比較緩慢,但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保存得比較完備,所以孔子說,齊國改變就達到了魯國的樣子,而魯國再一改變,就達到了先王之道。這反映了孔子對周禮的無限眷戀之情。

【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註釋】 (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圓下方,有稜,容量約有二升。後來觚被改變了,所以孔子認為觚不像觚。

【譯文】 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

【解讀】 孔子的思想中,周禮是根本不可更動的,從井田到刑罰;從音樂到酒具,周禮規定的一切都是盡善盡美的,甚至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在這裡,孔子概歎當今事物名不符實,主張「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講,現今社會「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這種狀況,是不能讓人容忍的。

【26】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註釋】 1逝:通「折」,摧折。2欺、罔:《孟子-萬章上》說:「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所以,「欺」是指用合乎情理的話欺騙人;「罔」則是指用不合情理的話去愚弄人。

【譯文】 宰我問道:「追求仁德的人,假如有人告訴他說:『仁德在井裡面。』他會跟著跳下去嗎?「孔子說:「那怎麼會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騙,但不可以被愚弄。」

【解讀】 「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不僅愛打瞌睡,而且還愛提出刁鑽古 怪的問題,看來真是孔門的一個調皮學生,難怪得老師要對他發脾氣了。

他這一次的問題也夠刁鑽的了,意思是說:「老師,你整天嘮嘮叨叨地要我們追求仁德,而社會現實之中哪有什麼仁德呢?難 道那仁德在井眼裡面,你也要我們跟著跳下去嗎?」

這一次老師沒有發脾氣,也沒有理會他刁鑽,他的鑽牛角尖, 而是反話正聽,並從正面回答了他的問題:「那怎麼會呢?作為一個君子,他又不是傻瓜蛋,他可以被摧折,可以殺身成仁,為真 理而犧牲,但絕不會被陷害,不會被你這樣荒唐的說法而引誘去 跳井。另一方面,你可以欺騙他,但你必須有合乎情理的說法,而 不可能用你這種不合情理的荒唐話去愚弄他。」

如此說來,要欺騙一個君子,你一定得準備一套合乎情理的 說法。

反過來說,既然你已經知道要欺騙一個君子就一定會有一套 合乎情理的說法,那麼,如果你是一個君子,你不也就會對那些 看起來合乎情理的說法多一個心眼了嗎?

但願你在聖人這裡學到的不是騙術,而是防騙術!

【27】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註釋】 1釁:同「叛」,指離經叛道。

【譯文】 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文化知識,並且用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啊!」

【解讀】 顏淵也曾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子罕》)

說明孔子不僅這樣說,而且還這樣實施於教育之中。

既要學習文化知識,又要提高思想修養。德育、智育一起上, 這不是「又紅又專」的教育方針嗎?

真能做外』又紅又專」,品學兼優,自然也就不會離經叛道了。

【28】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註釋】 (1)南子:衛國靈公的夫人,當時實際上左右著衛國政權,有婬亂的行為。 (2)說:音yue,同「悅」。 (3)矢:同「誓」,此處講發誓。 (4)否:不對,不是,指做了不正當的事。

【譯文】 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什麼不正當的事,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

【解讀】 本章對孔子去見南子做什麼,沒有講明。據後代儒家講,孔子見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這裡發誓賭咒,說如果做了什麼不正當的事的話,就讓上天去譴責他。此外,孔子在這裡又提到了「天」這個概念,恐怕不能簡單地說,孔子的觀念上還有宗教意識,這只是他為了說服子路而發的誓。

【29】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註釋】 (1)中庸:中,謂之無過無不及。庸,平常。

【譯文】 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

【解讀】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為一種道德觀念,這是孔子和儒家尤為提倡的。《論語》中提及「中庸」一詞,僅此一條。中庸屬於道德行為的評價問題,也是一種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常謂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於對立雙方的任何一方,使雙方保持均衡狀態。中庸又稱為「中行」,中行是說,人的氣質、作風、德行都不偏於一個方面,對立的雙方互相牽制,互相補充。中庸是一種折衷調和的思想。調和與均衡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相對的、暫時的。孔子揭示了事物發展過程的這一狀態,並概括為「中庸」,這在古代認識史上是有貢獻的。但在任何情況下都講中庸,講調和,就否定了對立面的鬥爭與轉化,這是應當明確指出的。

【30】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註釋】 1病諸:病,不足。諸,「『之乎」的合音。2夫:發語詞,在 句首起提挈作用。

【譯文】 子貢說:「如果有人能廣施恩惠給老百姓,幫助大家過上好日 子,怎麼樣?可以說是做到仁了嗎?」孔子說:「豈止做到了仁,那 簡直就是聖了!就是堯舜恐怕都還沒有完全做到呢!至於說仁,那 不過是自己想有所作為,也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想飛黃騰達,也 讓別人飛黃騰達。能夠將心比己,推己及人,這就可以說是實行 仁道的方法了。」

【解讀】 「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實際上就是「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 人民大救星」的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必也聖乎!」的境界。 這當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不僅一般人做不到,在孔子看 來,就連堯舜那樣的聖人也沒有完全做到。

仁的境界就不一樣了。仁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達到,因 為那不過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罷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 以,當自己想做什麼的時候也想到別人想做什麼。將心比己,推 己及人。說到底,也就是曾於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裡面「忠」的一方面,加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 「恕」的一方面,就完整地構成了孔子所謂「一以貫之」的「道」。 這個「道」不是別的什麼,就是「仁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聖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所謂時勢 造英雄,天才和英雄的業績實際上不是單憑個人努力就能創造出 來的。所以也可以說,聖的境界實際上不是個人的境界。因為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而仁的境界則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從我 們自己身邊做起的境界。所以,我們所能做到的,也不過是努力 實行仁道,使人人都有一顆仁愛的心而已。

《論語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