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1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註釋】
1孟敬子;魯國大夫仲孫捷。
【譯文】
曾子臥床不起,孟敬子去探問他。曾子說道:「鳥快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也是善良的。」
【讀解】
朱熹解釋說:「鳥畏死,故鳴哀;人窮反本,故言善。」(《論語集注》)也就是說,鳥因為怕死而發出淒厲悲哀的叫聲,人因為到了生命的盡頭,反省自己的一生,回歸生命的本質,所以說出善良的話來。
人到生命的盡頭,一切的爭鬥,一切的算計,一切的榮耀。一切的恥辱都已成為過去,現世漸漸退隱而恍若彼岸,與自己渺然無緣。一種痛惜,一種對於生命的親切留戀油然而生,這是否是人們常說的「良心發現」呢?如果是,那可真是發現得太晚了一點啊!
基督教不嫌晚,而是不失時機地抓住了這「良心發現」的一瞬,於是有臨終懺悔的儀式。這種儀式,從古代一直延續到科技文明昌盛的今天,其基點是否正是建主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認識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