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則不達

欲速則不達

【原文】

子夏為莒父1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註釋】

1莒父:魯國邑名。《山東通志》認為在今山東高密縣東南。陽文】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長官,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不要圖快,不要貪小便宜。圖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小便宜就辦不成大事。」

【譯文】

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長官,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不要圖快,不要貪小便宜。圖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小便宜就辦不成大事。

【讀解】

孔子反對急功近利。

公元前658年,晉國人以寶馬美玉獻給虞公,要求借道討伐虢國。宮之奇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勸諫虞公不要答應晉國的借道要求,但虞公貪圖寶馬美玉而不聽勸諫。結果,晉國人滅虢國後在返回的途中又順手滅了虞國。這是貪小便宜而壞大事的典型。

公元1958年,中國人以火箭般的「大躍進」速度趕超英美,結果是經濟大倒退。這是「欲速則不達」的典型。

國家大事如此,個人事務也是一樣。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也就是這樣的意思。但面對現實,誰又沒有「近視」而急功近利的時候呢?既然如此,就請把聖人的話銘諸座右,時常提醒自己吧。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