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雞可不可以用牛刀?

割雞可不可以用牛刀?

【原文】

子之1武城2,聞絃歌之聲3。夫子莞爾4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5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註釋】

1之:到。2武城:魯國的一個小縣城,《雍也》篇曾說子游到武城去做縣官。3絃歌之聲:弦,指琴瑟;絃歌之聲是象徵用禮樂治理百姓。4莞爾:微笑的樣子。5:子游姓言,名但,字子游。

【譯文】

孔子到了武城,聽到琴瑟歌唱的聲音。孔子微微一笑,說:「殺雞怎麼用得著宰牛刀呢?」子游回答說:「過去我聽都是您說過:『在上位的人學了禮樂之道就會愛人,老百姓學了禮樂之道就容易使喚。』」孔子說:「同學們!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的話不過是跟他的開玩笑罷了。」

【讀解】

「割雞焉用牛刀?」

孔子的本能意思是說,治理一個小小縣城,怎麼用得用著禮樂之道這種治國的方略呢?」

我們現在已不能確知孔子到底是在給子游開玩笑還是一時失言,但子游「當仁,不讓於師」的精神和孔子師生之間暢所欲言的風貌卻是躍然紙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子游的答辯詞來看,有時候,殺雞用一用牛刀也未嘗不可,雖然是治理一個小縣城,也應該與治理一個國家同步,性質是一樣的,總之是在上位的人學了禮樂就會懂得愛人,在下位的人學了禮樂就容易聽使喚。只要目的能達到,用雞刀用牛刀有什麼關係呢?

聖人完全同意子游的看法,所以立即表態修正,向學生們宣佈自己的錯誤。的確,聖人也是人,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這沒有什麼可怪。

可敬的倒是子游,「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有這樣的縣官,是武城縣百姓的福氣。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