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偉大作用

詩的偉大作用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1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註釋】

1邇(er):近。

【譯文】

孔於說:「同學們怎麼不學詩呢?詩可以激發情志,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

【讀解】

這是對詩歌社會作用最高度的讚頌。現代詩歌批評所津津樂道的認識、教育、審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這段話裡實№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正如我們在《季氏》篇裡已經說過的那樣,在孔子的時代,《詩經》簡直就是一部無所不包的百科全書。所以,聖人不僅以詩禮傳家,要求兒子孔鯉學詩學禮,而且在這裡又一次號召所有的學生都好好地去學詩。

正是由於孔子的大力提倡並親自刪削編定,《詩三百》才名正肯順地成為了《詩經》,成為儒學的重要經典之一。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才有《毛詩序》那一段著名的更為熱情洋溢的頌詞:

「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如果有誰還不理解《詩經》憑什麼成為「經」,讀了孔子的這段論述和《毛詩序》的讚頌,那就應該理解了罷。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