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澎湖貴賓館:蔣介石轉進台灣落足處

◆ 澎湖第一賓館側面

第一賓館之外牆以咾咕石砌成,屋內以木柱支撐屋頂木桁架,內部隔間牆多為木板或萆仔壁。屋頂原為黑瓦,目前多改為文化瓦。灰色與白色兩相對比,無濃重色彩,屋頂帶有日據時期「唐博風」式的構造,門拱則是洋式門拱,兩相搭配,別具一格。

自古以來,扼守中國東南海通道的澎湖群島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明鄭王朝縱橫台灣與東南海域數十年,就是因為在惡戰中失去澎湖群島屏障,讓清朝戰船順利越過台灣海峽而長驅直入,終於失敗。

1949年政局紛亂,徐蚌會戰慘敗後通電下野的蔣介石,早已時不我與,失去大半江山,蔣介石的幕僚也開始為他轉進台灣做最後準備。當年年中,蔣介石首度來澎湖視察,計劃以台灣、澎湖作為落腳反攻之地;當時他下榻於澎湖貴賓館,並以此為戰事指揮所。

前有解放軍進逼,後有美國掣肘,蔣介石落入孤立無援的尷尬處境。一方面,雖然台灣早已進駐陳誠〔陳誠(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字辭修,浙江青田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歷任台灣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副總統」等職。陳誠是蔣介石的親信,有「小委員長」之稱。陳誠領導的派系則有「土木系」之稱,1935年第五次「圍剿」紅軍時,任前敵總指揮;西安事變後負責改編張學良、楊虎城部隊。抗戰時,任第三戰區前敵指揮,武漢衛戍總司令,參與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戰役。國共內戰期間,陳誠為打通北寧路,於1948年發起公主屯戰役,導致新五軍被殲滅,徹底改變東北戰局,陳誠並遭蔣介石免職。同年2月,陳誠在上海進行胃部手術,並於10月與妻子一同到台北陽明山養病,但也在為蔣介石展開轉進佈局工作,在蔣介石的要求下,於1949年1月5日蔣介石宣佈下野前夕,迅速接任台灣省主席兼警備司令,職掌全台大政,為「國府」遷台進行最後準備。同年8月15日兼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坐鎮台北,指揮東南區戰事。1949年後,陳誠長期出任蔣介石副手,並曾兼任「行政院院長」,1965年3月5日因肝癌去世。〕等來台先遣幹部與部隊,但這批人是否依舊效忠,似乎也是大問題。另一方面,東南戰局正酣,蔣介石也在苦思如何擋住解放軍席捲攻勢,甚至靠西南版圖軍隊徐圖反擊。一時之間,他停留在澎湖這座方寸之地長達數日,足見當時的彷徨。

等到金門炮戰,情勢雖危,卻絕非1949年的倉皇可比。當時為支援大小金門,澎湖成為國民黨前線指揮所,蔣介石多次到澎湖聽取軍情簡報並下令指揮,他依舊以貴賓館為行館。至於行蹤隱秘的蔣經國,凡赴澎湖也一律下榻因嚴密軍事管制而人跡稀少的貴賓館。因此澎湖貴賓館相較於其他行館,在軍事防禦功能上更為突出,也顯得格外神秘。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