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試爆原子彈引發蔣介石震撼

事實上,包括張群與俞大維等「國府」重要官員在和美方接觸時都點出,不用把蔣介石在「反攻大陸」上的發言看得太認真,但面對蔣介石的強硬態度,美國已無意與蔣介石糾纏下去。

1963年,肯尼迪雖然召回與蔣介石勢同水火的柯克,改由萊特赴台接任〔相較柯克的強硬,前任「大使」莊萊德因為曾任美國駐重慶使館秘書,與蔣介石等人較熟悉,也比較能體諒同情蔣介石的做法。之後繼任的萊特也展現較友好態度,因此美國國務院在萊特到台就任前還提醒萊特要小心,不要被蔣介石等人「俘虜」了。〕,並親自致電蔣介石,告知他美國無意陷入一場沒有成功希望的戰爭,因此對大陸進攻的一切後果應由國民黨自行負責,美方不予支持。他甚至派第七艦隊制止國民黨蓄勢待發的軍艦,反攻計劃只能胎死腹中,幾乎完全停頓。

之後蔣經國雖直接赴美遊說,提出國民黨停止反攻計劃18個月,換取美方支持大股地下滲透的行動,都未能改變美方態度,甚至美國還持續秘密監控國民黨機動與裝甲部隊,擔心蔣介石不受節制而自行出兵。蔣介石也曾通過蔣經國訪美機會,要求美方同意由台出兵,主動滲透、顛覆、摧毀大陸核設施,但最後也未獲正面回應〔由於U2高空偵察機拍回畫面顯示中共研發原子彈成功只是時間問題,在克萊恩協助下,蔣經國訪美時曾向肯尼迪提出,由「國府」發動約300名特戰部隊,空降包頭等關鍵軍事及工業設施,摧毀核設施,協助美方削弱中共軍事力量的構想。雙方後續並曾展開協商與接觸,蔣介石也曾在正式文告中提及摧毀中共原子彈設施的必要性。但因肯尼迪遇刺,謹慎的約翰遜續任,這項大膽的秘密行動規劃最終被終止。〕。

羅布泊原子彈試爆成功後,國際政治軍事情勢發生徹底變化,蔣介石遭受到嚴重打擊。據說,蔣介石當時在一次對軍中幹部演講的場合中更直言:「據最新情報,美國有與中共妥協,允諾阻我反攻,我們只有戰才有生路;不戰只有死路一條。與其在共產黨原子彈轟炸下而死,不如戰死;與其死在台灣,不如死在大陸;與其被美國人出賣而死,不如戰死在戰場。」

此時蔣介石更打破「不光復大陸不出國」的承諾,史無前例地主動表示願意出訪美國,參加1965年約翰遜總統就職典禮,同時面見約翰遜以爭取美方支持他軍事反攻的行動,但因美國認為不易擺平蔣介石而拒絕。

倒是美國這段時間多次派出國務卿魯斯克等人士來台,反覆試探蔣介石對反攻與原子彈的態度。蔣介石會面時雖然依舊爭取美方支持,但他對實施核攻擊動作相當反彈,明確表態美國「永遠不應設想以核武器對付中國」,並強調此舉對爭取民心毫無幫助。

蔣介石也向魯斯克推銷,要贏得「越戰」,必須切斷自中國大陸至北越之交通線。因此蔣經國於1965年再度訪美時,另向約翰遜提出「國府」出動精銳快速反應部隊,進攻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五省,切斷中共對東南亞影響力,配合美國推展越戰、圍堵解放軍勢力突破中南半島的構想,但約翰遜認為相關情報不確而遭拒。

1965年8月,蔣介石跳過「駐台使節」渠道,直接邀請與蔣經國私誼良好的CIA官員克萊恩來台溝通反攻事宜,在約翰遜指示可代為傳話前提下,官拜中情局副局長的克萊恩與蔣介石、宋美齡、蔣經國在草山行館會面,蔣介石再度提出借越戰升高機會,從廣東或福建實施反攻計劃。蔣介石也強調,中共試爆原子彈衝擊太大,如果戰爭爆發,到時第七艦隊要防衛台灣地區也來不及,因此反攻連半年也等不了。

不過克萊恩雖同意傳話,並向美國政府轉達反攻急迫性與具體方案,但沒有任何正面回應。未料草山行館密會後幾天,就在廣東、福建交界海岸,兩艘接送特種作戰隊員到汕頭外海東山島實施偵察與襲擾的台灣地區軍艦,由於出高雄外海後即遭中共雷達掌握,並於8月6日遭到炮艇伏擊,兩艘主力戰艦被擊沉,即知名的「八六海戰」。

「八六海戰」發生後,台灣當局極力封鎖消息,但自主反攻計劃已完全暴露在美國與中共面前,同時,海戰的徹底失敗也終於讓國民黨認清現實,加上蔣介石身體狀況如江河日下,終於讓國民黨取消自主反攻念頭,整體戰略改為美方勸說的「待機反攻」。「反攻大陸」終成一句虛幻口號。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