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後,定其為『總統行館』

由於大部分漢人墾戶早在興建水庫時就被日本人遷走,因此日月潭大部分產業如發電所、涵碧樓、制茶廠都是日本人經營。同時由於日據時期卜吉社屬於漢人不得進入的管制區,所以隨商機而來的漢人多群居於水社一帶,開設餐飲、飯店、照相、特產店等小型商家。直到「二戰」後期,美軍為切斷日本經濟命脈,密集轟炸台灣各地發電廠,日月潭兩次遭轟炸,變電所嚴重受損,發電完全停頓,觀光業也銷聲匿跡。

◆「兩蔣」泛舟日月潭

這是蔣介石遷台之後常見的一幅畫面,蔣氏父子時常泛舟日月潭,既是工作,也是家常。據台灣《聯合報》報道時任舵手的陳義山時說,「當時一定要五代清白,才能獲得信賴」。蔣介石愛日月潭,因為它與大陸西湖神似,以及寧靜不堪打擾,所以不喜歡遊艇的引擎聲,因此才選擇搭乘最傳統的舢板船,享受日月潭的悠閒。蔣介石辭世後,蔣經國亦沿襲父親的作風,遊湖仍慣常採用舢板船。(上圖)

台灣光復後,涵碧樓地上物由台中縣政府接收,隸屬於台中縣新高郡魚池鄉,日月潭又重新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觀光重地,遊客絡繹不絕。尤其日月潭美景天成,外圍山巒環繞,延伸入湖,加上日湖、月湖相映,湖水又來自號稱「台灣龍脈」的中央山脈,使當地形如「九龍戲珠」,長期以來被人視為風水寶地,更增添了日月潭的吸引力。

◆國民黨的慘敗與蔣自己的處境,都一直成為蔣介石的心頭之痛。蔣介石在自行「復職」後,即開始了大規模的整黨與反思運動,試圖通過改造案,「圖國民黨新生」。1949 年7 月,蔣介石即提出「國民黨改造方案」。1950 年1 月,又約一部分國民黨要員重訂新案,提交「中常會」。這是蔣介石在主持國民黨中央改革會議時的情景,似乎大有圖新革舊之意。(下圖)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要員錢昌照與劉文島來台視察,遊覽日月潭,認為拉魯島更名為「玉島」,是日本帝國主義象徵,遂改稱為「光華島」,寓意「日月光華」「光耀中華」。隔年更將島上的玉島神社拆去,鋪以平台兩級,復建白欄石凳,供遊人休息。此時邵人的卜吉社也改稱「德化社」。

當時因日月潭旁大觀與巨工兩座電廠發電量將近佔全台六成,攸關台灣經濟與軍事建設至重,因此蔣介石特地於1946年10月來此視察時,沒想到就此鍾情於日月潭的旖旎風光。因日月潭景致頗似西湖,蔣介石把西湖曲院觀荷涵碧樓之稱給移植過來,為「涵碧樓」正式命名,並於1949年將涵碧樓擢升成為「總統行館」。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