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靄齡捐助興建耶穌堂

作為蔣介石行館,梨山賓館也曾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967年7月,在知名學人劉大中籌劃下,國民黨在台北召開經濟發展討論會,頗受蔣介石重視,特地委由李國鼎[李國鼎(1910年1月28日-2001年5月31日),江蘇南京人。1926年考入東南大學(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數學系,旋轉入物理系,1930年畢業,1934年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因中日戰爭爆發,輟學返國任教。1948年赴台,曾任「經濟部長」「財政部長」等職,早期草擬《獎勵投資條例》、推動加工出口區,表現卓越,「經濟部長」任內因「東亞紡織公司貸款案」被「監察院」彈劾,請辭後遭蔣介石和陳誠強力挽留。「財政部長」時期又因經濟主張與「行政院長」蔣經國意見相左,一度遭撤換。蔣經國就任「總統」後才又應邀復出,協助策劃科技發展方案、創設科學園區,帶動台灣科技發展,被稱為「台灣經濟發展奇跡的締造者」「台灣科技之父」。]邀請劉大中、蔣碩傑、顧應昌、費景漢4人南下到梨山賓館一敘,討論經濟開放與稅制改革等問題,即所謂「梨山會議」。隔天上午,蔣介石再邀4位學者同游福壽山農場,並在草坪聽取劉大中關於台灣總生產分配與利用簡報,以及政府消費、民間投資、民間消費及政府收支關係圖解說明。

蔣介石對學者的主張大為激賞,表示立即採納建議,返回台北後,隨即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宣佈將逐步減少管制,改善投資環境,並加速吸收外資,亦即台灣邁向經濟自由化的第一步。這批旅美學人所提建議之後也逐一實現,並為台灣總體經濟計劃奠定基礎。次年,聘劉大中職掌新成立的「稅賦改革委員會」,著手稅制改革工作。

蔣介石平均每年都會來梨山一至兩次。尤其1966年8月,蔣介石先後視察了青山、梨山、武陵農場、福壽山農場等地,還遇上大雨導致塌方,只能循中橫宜蘭支線下山,前後在梨山地區待了18天。

至於宋美齡則較少至梨山,但基於對基督教與台灣少數民族的關注,1969年7月29日,由孔祥熙夫人宋靄齡捐贈興建的梨山耶穌堂進行破土奠基典禮,宋美齡特地與蔣介石專程前往梨山勘察,並與同行的宋靄齡在耶穌堂內聆聽牧師周聯華證道與少數民族唱詩班唱聖歌。

蔣介石除了表示很高興能為上帝在梨山修造一座神殿,希望不分當地人、外地人,都一同敬拜上帝,還引述了《聖經》上的一段話,「相信耶穌基督,內心、外表都要合而如一」。1971年9月,宋美齡再度與宋靄齡、孔二小姐赴梨山視察新落成的耶穌堂。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