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原文]

—————————原文版—————————

昔之得一者:天一以清,地得一以靈,神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死滅;侯王無以貞貴高,將死蹙。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侯王自謂孤、寡不 。此其以賤為本也?非乎?故致數車無車。不欲 如玉落落如石。

—————————注音版—————————

(xī)(zhī)(de)(yī)(zhě)
(tiān)(yī)(yǐ)(qīng),地(di)(de)(yī)(yǐ)(ling)
(shen)(de)(yī)(yǐ)(ning),谷(gǔ)(de)(yī)(yǐ)(ying)
(wan)(wu)(de)(yī)(yǐ)(shēng)
(hou)(wang)(de)(yī)(yǐ)(wei)(tiān)(xia)(zhēn)
(qi)(zhi)(zhī)(yī)(yě)
(tiān)(wu)(yǐ)(qīng),將(jiāng)(kǒng)(lie)
(di)(wu)(yǐ)(ning),將(jiāng)(kǒng)(fei)
(shen)(wu)(yǐ)(ling),將(jiāng)(kǒng)(xiē)
(gǔ)(wu)(yǐ)(ying),將(jiāng)(kǒng)(jie)
(wan)(wu)(wu)(yǐ)(shēng)。將(jiāng)(sǐ)(mie)
(hou)(wang)(wu)(yǐ)(zhēn)(gui)(gāo)
(jiāng)(sǐ)(cu)。故(gu)(gui)(yǐ)(jian)(wei)(běn)
(gāo)(yǐ)(xia)(wei)(jī)
(hou)(wang)(zi)(wei)(gū)、寡(guǎ)(bu) 。
(cǐ)(qi)(yǐ)(jian)(wei)(běn)(yě)?非(fēi)(hū)br /> (gu)(zhi)(shu)(chē)(wu)(chē)
(bu)(yu)(ru)(yu)(luo)(luo)(ru)(shi)

[譯文]

昔之得一者,天一以清,地得一以靈,神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

在古代原始時期,萬事萬物各得其一而成。這裡說一下「一」代表的是最原始最初的意思,就像伏羲一畫開天,萬事萬物都歸其一而生,就像人們都說要歸一,歸一就是歸其自然。這讓我想起的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天得「」而清、地得「」而靈、神得「一」而寧、谷得「一」而盈,萬物歸一而生,自然生萬物。我想在上面的言語不難理解本在乃自然。道法自然。候王得到「一」而為天下貞。萬事萬物各得其所歸自然。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死滅,侯王無以貞貴高,將死蹙。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侯王自謂孤、寡不。此其以賤為本也?非乎?

天如果失去了清就會不成天,將會崩裂、地如果失去了寧那就會不成地,將會覆滅、神如果失去了靈就會不成神,將會惡歇、谷如果失去了盈,將會枯竭、萬物如果失去了生,那麼萬物即將滅絕、候王如果失去了高貴那麼就不成候王了。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作為基礎。因此候王自稱「」「」,以示謙下,這不就是以賤作為根本嗎?不是嗎?

故致數車無車。不欲如玉落落如石。

世上最好的榮譽是無譽,這樣也不會有誹謗。不要像玉石那樣璀璨明亮讓人重視,而要像石頭那樣暗淡無光,為人忽視。

[長篇大論]

沒有找到相應案例的故事

下面的故事是劉備用人之術
三國時,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俘虜殺害。消息傳到蜀國,劉備點起大軍,要為關羽報仇。

哪裡料到,報仇不成,劉備卻被吳將陸遜大敗而回。劉備逃到白帝城,因病一命嗚呼了!

臨終前,劉備將太子托付諸葛亮,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帝托孤」。

真不愧一代奸雄,劉備托孤深謀遠慮。他對諸葛亮說:

「先生雄才大略,定能安邦定國,若太子可以輔佐,就輔佐;若太子不能輔佐,就由先生你當成都王,來領導蜀國。」

聽劉備如此一說,諸葛亮趕快表示,一定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輔佐太子。

一聽此言,劉備趕緊叫來三個兒子,說:「我死以後,你們兄弟三人要父事丞相,若有不孝諸葛丞相的,就是天人共誅的不孝子!」諸葛亮聽了,更下決心輔佐太子了。

劉備死後三天,太子劉禪登上王位。這位劉禪小字阿斗,登基之時才十餘歲,才性只是下主之才,在國家政事上完全是位十足蒙昧無知的孩童。

魏主曹丕聽說劉備去世,認為是奪取蜀國的大好時機,於是點起數萬大軍,又聯絡鮮卑、孟獲、吳國、孟達四支軍隊,分五路殺奔而來。

 劉禪不久聽到消息,又幾天看不到諸葛亮,心中十分驚慌。派人去宰相府,管家就說:「丞相病了,不能到朝。」

一連幾天,都是如此。把個劉禪與滿朝官員急得是汗流泱背,心涼肉跳。不少人都發出怨言,不知諸葛亮肚子裡裝的什麼藥。

劉禪急得要命,不知是咋回事。於是,他親自來到丞相府,卻見諸葛亮安閒地在那裡釣魚。原來,諸葛亮早已定下了退兵妙計,劉禪這才把心放下來。這就是諸葛亮安居退五路的故事。

諸葛亮像父親一樣愛護阿斗,對劉禪竭盡忠心。劉禪雖童蒙無知,卻能以赤子之心對待諸葛亮,什麼事情都由諸葛亮決斷,從不猜疑丞相生二心。

在諸葛亮治理下,蜀國一片昇平景象。《三國演義》上說,當時是民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米滿倉凜,財盈府庫。

諸葛亮又訂下與東吳結盟,共抗曹魏的戰略。其後,南征七擒孟獲,北伐六出祁山,雖未能實現天下統一的宏圖,但諸葛亮在世時,卻保證了「扶不起」的阿斗,穩坐皇帝的寶座,無有災咎。

《道德經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