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德經》有感

某人在其MSN的TITLE上使用了《道德經》中這句“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問他知道什麼意思麼,結果等來了一句意料之中的從網上搜出來的答案——在我眼中慘不忍睹的荒謬譯文:
誰能夠在渾濁中安靜下來,慢慢地澄清,誰能夠在長久的安定中變動起來,慢慢地趨進。保持這種“道”的人,他不要求圓滿。正因為他不自求圓滿,所以雖然破敗,卻不會窮竭,不必製造新的東西去補充。
我們如果以平時正常文章的角度去看這一段譯文,你會發現,這句話狗屁不通,基本上沒有邏輯,看的人保證百分百一頭霧水,而正是這樣,讓很多人覺得,高深莫測——這就是標準的皇帝新衣
這種譯文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可是卻堂皇地存在於各種書籍網絡中,亂人耳目,混人視聽,不知道引了多少人走入岐途,誤人子弟,嚴重的罪過
我在網上搜了一下,基本上此段文字的翻譯有幾個主要譯文
1、是誰能在渾濁的環境中保持鎮定,使紛擾的世界安靜下來慢慢的澄清。誰又能使安定長久,由靜緩緩入動。追求道的人不求完美,正因為不求完美,所以能不斷的除舊更新。
-----保此道者不欲盈<---->追求道的人不求完美,,,,真是人才!!
2、好像比較著名的台灣人蕭師毅的所謂“字義解釋是:誰能安定污濁,而逐漸使它變清?誰能鼓動寂靜,而逐漸帶給它生氣?”而這段又被他與另外一個德國人譯成了德文版“誰能寧靜下來,並源出自和通過這寧靜將某物導向道路之中,以致它能發出光明?誰能透過成就寧靜而使某物進入存在?
----看到這裡,我已經要瘋了,我算是知道為什麼連外國人都知道道德經有多麼高深了,因為外星人也不懂火星文
3、哪些人能在混濁中保持本心的澄明?能注意守靜就能漸趨本心的澄明;哪些人能使安穩得到長久的維持?懂得靈動權變就能漸得長久的安穩。保持這種生存方式的基本點就是不去追求"無不具足"。正因為沒有"無不具足",所以能歷久而常新。
----貌似唯一有那麼點兒意思的譯文,還是表達方式上的問題,應該先學好普通話再去搞文獻翻譯工作。
4、在道德經界比較有名的陳鼓應的前兩句譯:”誰能在動盪中安靜下來而慢慢地澄清?誰能在安定中變動起來而慢慢地趨進“
----說實話,權威有時候還不如普通人,起碼普通人說普通話,權威往往都不說人話的。
時間有限,隨便搜搜,基本上這是幾個有代表性*的譯文
我只能感到迷惑,因為譯者根本不顧上下文關聯和全書宗義,只就字面直譯,甚至直譯也譯得不甚準確,以至讓人看不懂,甚至象德文版那種,簡直就是強||奸經典,讓人不勝憤懣。
試問:誰能在動盪中安靜下來而慢慢地澄清?誰能在安定中變動起來而慢慢地趨進。這句話,跟下面一句“保持這種“道”的人,他不要求圓滿”有什麼關係?
上下句的關聯邏輯存在麼?上面一句明顯是在找人,誰能…?誰能…?然後下面一句忽然這就成了一種“道”,不說為什麼,讓你自己猜,跟你玩互動。
道德經的全書都在講“有無相生”,討論有和無的關係,萬事萬物的道理。裡邊太多貌似哲學高於哲學的玄妙,而這一句也不例外地列舉有和無的鮮明對比,再次證明有無相生的關係,我按我的理解試譯一下,看看有何不同
上一句---------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什麼(怎麼)能讓混濁和動盪停止?靜下來深澱(靜之),自會慢慢清澈(徐清)。
什麼能讓安定長久?不斷地創新更新(動之),自會穩步發展(徐生),保持活力。
百姓話說就是跑太長時間了累了腿快一抽一筋了咋辦?坐下歇會兒就好了。
怎麼能身體健康少得病啊?多運動運動,促進人一體新陳代謝,身體自然就好了。
看——止動(濁以止)要用靜,而動又能生靜(安以久),這不正是“有”和“無”之間的微妙關係嗎?這才是整本書一貫的表述方式。
而且,這才是道德經中普遍存在的政治哲學的角度,這兩句話的道理用在政治上,再實用不過。
幾千年前,“與時俱進”“發展才是硬道理”就已經由老子提出來了,不是很玄妙嗎?
下一句----------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堅持這個真理的人(保此道者),不希望滿足(不欲盈)─ 也就是不想安於現狀。只有不滿足(夫唯不盈),才會把舊的革新(敝而新成)─ 不斷創新才會保持生機。
上下文相呼應,闡述了老子的政治觀點,而其中道理,不論應用在何處,都能對人有所啟發,此正是道德經的高深所在。

另外還有一個經典翻譯,我也覺得不知道應該哭之還是笑之: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br /> 大多譯為:最大的方形反而沒有邊角,重大的器一具往往製成得很晚,最大的聲音聽來反而無聲,最大的形象看來反而無形。
我理解大方無隅不應該是這個意思。
隅者,角落,邊界,差不多這個意思。
方,也並非是方形的意思。而應該是方位,方向,區域,處所,地方,空間,差不多這意思。
是富甲一方的方,而不是俄羅斯方塊的方。
要知道古文博大精深,多數只可意會,言傳往往偏頗
大方無隅,意思應該是“大的空間是沒有角落的”。比如說宇宙,最大了,宇宙是沒有角落的。
房子有角落,有牆腳旮旯,宇宙沒有,因為它夠大,大方無隅。
這才跟後邊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能有所銜接,否則這句的意思明顯與大象無形重複,而老子並不是個話多的人。
我的理解:
在最大的空間裡沒有邊界(宇宙),最偉大的成果永遠是出現在以後的(作品、發明、發現),最大的聲音我們是聽不見的,最大的形體我們是看不見的(宇宙他爸)
以上,我基本上是按自己的理解來表達的,必竟那麼多宗師學者都已經做了註釋,雖然我不能認同他們的看法,但也很可能我的見解只是井蛙之見,看看笑笑就算了,也許每個人心目中的道德經都是不一樣的,仁者見山,智者見水
我只是看到了一幅山水畫而已,哈哈哈
-------------------------------------------------------------------
後邊我又回了一個貼,答別人提問的:
-------------------------------------------------------------------
保此道者不欲盈,“不欲盈”我認為不是“不求完美” ,而是“不希望滿足”——不希望安於現狀。
正因為不想滿足,不安於現狀,才會進取。
如果說不求完美,就沒必要進取,進取是為了什麼? 還不是追求完美?
如果說不求完美,那就等於是安於現狀了。正因為不想滿足於現狀,才會除舊創新——敝而新成
很好的例子就是明清時代的閉關鎖國,就是那時候中國人覺得自己牛B了,我們是世界第一大國了,所以就“盈”了,不知道外邊的事情,總覺得自己把對外的管道封鎖,別人就沒辦法從我們這裡學東西去,我們就永遠保持世界第一,就能“安以久”了。結果就是敝無所汰,新無可成,原地踏步,偏安意婬*,積敝成濁,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以致於世界頭號種一子強國一枚最後淪落成第三世界國家,此皆“盈”之過。
所以,想要真正“安以久”,就必須與時俱進,勇於革新,發展才是硬道理,動之,方可徐生。
只要不盈,那麼即使現在很“敝”,也總會有“新”出現,來更替掉現在的“敝”,因為我們一直在“動”。
怕的就是“盈”,盈而不思動,不動則無所新生,無新生則漸趨漸弊,不得善終。
幾千年前的道理,卻是現在國家才開始大力提倡的,雖後知後覺,不為晚也。
其實老子這些道理,對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是很有價值的。不論經營國家,經營企業,個人修養,都助益良多,只是我們實在缺少比較專業的文獻翻譯人員,那麼多智慧結晶放在那裡幾千年了,翻遍書店裡的譯本,有幾個是說人話能讓人看懂的呢?不是現在的小孩都不看這些東西,因為他們看不懂。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