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從嘉祐帝有記憶起,周相就一直是長鬚飄飄的模樣,區別只在於他被流放前,周相的鬍鬚還是灰白的,等他十一年後回京,周瑛就鬚髮皆白了。

先帝性子急,周瑛性子慢,雖說一急一慢好中和,但其實先帝更喜歡同樣急性子的兵部尚書范懿,只不過他也明白,范懿那樣的性格,當一部尚書可以,若是要掌丞天子,調和陰陽,就還差了一些,而周瑛做事,雖然四平八穩,但也沒犯過什麼錯誤,連宮變時也表現得穩重鎮定,並未因齊王一時勢大而屈服,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嘉祐帝登基之後,無意改變先帝留下來的種種人事安排,蕭規曹隨,贏得群臣「穩重老成」的讚譽。他這樣的性子,倒與周瑛很合得來,一個拖一個慢,君臣合作無間。作為三朝元老,周瑛沒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尷尬,流水的君王鐵打的周相,這份榮寵,委實令人羨慕。

但人無完人,周瑛仕途得意,家門卻並不如意。他膝下三子,長子早逝,二子平庸,六十歲上時又得了一子,便是之前準備尚主的幼子。樂平公主意外亡故之後,周瑛原想讓幼子與公主結冥親,兒子卻死活不肯答應,因這事還鬧了一場,雖然嘉祐帝沒有責怪周瑛,但他卻一日日地見老,白髮也一天比一天多,早年埋首案牘,夙興夜寐的積勞悉數爆發出來,一病不起。

快八十的人了,大家都有心理準備,但驟然聽見這個消息,嘉祐帝還是心情很不好。

「太醫怎麼說?」

太子歎了口氣,搖搖頭,沒有說話,但已經表明意思。

裴皇后道:「陛下是否要親臨相府?」

嘉祐帝被提醒了:「皇后說得是,周相為國操勞一輩子,三朝元老了,朕是該去瞧瞧。」

歷來有個不成文的規矩,皇帝輕易不會親自去探望重臣,但凡親臨,那必然是最後一面,所以坊間調侃,說是皇帝去探病,你不死也得死。嘉祐帝自然不希望周相死,但以周瑛的地位,無論如何,天子都必須親臨以示敬重。

嘉祐帝又問:「朕讓你與周相提一提繼任者的事,周相給你推舉新相人選了嗎?」

太子應是,卻未說下去。

裴皇后笑道:「陛下與太子談論正事,我是該迴避才對,陛下且容我告退。」

嘉祐帝忙道:「皇后不必走,留下來聽聽也無妨,你並非尋常那些後宮婦人,幫朕參詳參詳也好。」

太子也笑道:「母親誤會了,兒臣只是想讓父親與您猜一猜,周相推薦的人選有誰?」

嘉祐帝:「這還用猜?能入周相法眼的,無非是他學生,戶部尚書張嵩了。」

裴皇后:「太子既然讓我們猜,想必周相不止提出一位人選。」

太子歎服:「母親英明,周相的確提了好幾個人選,讓父親選。除了張嵩之外,還有兵部尚書范懿,大理寺卿王宣,以及,」

他頓了頓,續道:「衡國公,李寬。」

李寬因救駕有功,嘉祐帝登基之後,就將他的爵位提了一等。

嘉祐帝扭頭問裴皇后:「皇后怎麼看?」

裴皇后沉吟道:「除了衡國公之外,好像都是世家出身。」

太子道:「正是如此。陛下,當今世家林立,選官任官,無論如何都避不開他們,周相雖出身義興周氏,但在朝數十年,持事公正,人人敬服,但世家官員,卻未必能個個都如周相一般,大公無私。當年廢齊王,逆賊賀璇之所以能將陳無量案玩弄於股掌之間,蒙蔽聖聽長達十數年之久,倚仗的無非是他跟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勾結,而這些人俱都出自世家,利益勾連,一損俱損。」

說到這裡,他沒有再接下去,但言下之意,裴皇后聽出來了:周相病重,更新換代,正是一個提拔寒門的好機會。

但嘉祐帝皺著眉頭,卻沒有接話的意思,反是問起二人:「依你們看,衡國公如何?」

太子心中咯登一下,試探道:「您屬意衡國公?」

裴皇后倒是神色未變,反是笑道:「陛下是重情之人,想必還念著當日衡國公的救駕之恩。」

嘉祐帝頷首:「當日李寬立下大功,事後朕想命他繼續掌管南衙,他卻為了避嫌,主動辭去所有官職,連衡國公的爵位,也是謙辭再三才領旨謝恩,朕一直覺得,有些對不住他。」

太子:「陛下仁厚,世所罕有,不過,聽說李寬年輕時,眼高於頂,頗有傲氣,如今年過而立,反倒低調謙遜起來,官也不要,爵位也不要,臣還聽說,他日常起居不算奢侈,從不揮金如土,也不像其它王公貴族,時不時舉宴行樂,莫非這世間,真有聖人不成?」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太子只差沒把這句詩說出口了。

嘉祐帝卻拈鬚失笑:「你是否先前受了三郎的影響,覺得丙申逆案與他有關?其實朕後來又派人去查了,當年丙申逆案案發時,李寬正駐守邊疆,分身乏術,而且賀琳想要謀逆,朕又是長子,是擋在他面前的絆腳石,他想要將朕除去,並不奇怪。再者,三郎說的那種香料,後來查抄齊王府邸,同樣也發現了,並不能說明什麼。」

太子還要再說,裴皇后看了他一眼,神色淡淡,似不經意。

微微一怔之後,太子隨即警醒,意識到自己太心急了。

因為生怕李寬被任命為相,急著將他的污點都擺出來,反倒可能適得其反,讓皇帝生出逆反心理。

他勉強壓下內心的焦慮,謙遜道:「父親說得是,是兒臣一葉障目了。」

嘉祐帝不以為意:「朕知道你和三郎都不大喜歡李寬,不過朕倒覺得,他能居功而不自傲,殊為難得,更何況他的母親乃是朕的姑母,義陽大長公主,就沖這一點,他也算是半個天家人了,遠比那些高門世族,要來得親近許多。」

太子道:「是,兒臣聽說,大長公主抱病入宮,求陛下賜婚李氏與二郎。」

裴皇后笑道:「是有這麼回事,大長公主素來疼愛她那位大孫女,陛下也問過二郎了,等二郎回京,就可以為他們舉行婚事。」

太子也笑:「這可真是一樁大喜事,不過如此一來,既然陛下與衡國公即將成為親家,再任衡國公為相,是否也該避嫌才是?」

裴皇后望向嘉祐帝,後者的笑容果然淡了一些,凝視太子:「丞相人選,太子是否也有推薦的?」

太子不疑有他,直接道:「兒臣心裡倒真有一個名字,此人並非出身高門,也無深厚靠山,全賴自己精明能幹,走至如今。」

嘉祐帝:「哦?你說的,莫不是吏部侍郎劉衷?」

太子拱手:「陛下英明,正是此人。」

嘉祐帝思忖片刻,道:「劉衷的確能幹,但朕記得,朕剛登基之時,他也才剛升任侍郎,至今不過一年多,如果跳過尚書,直接拔擢為相,恐怕朝中會有許多人不服。」

太子待要再說,又聽見嘉祐帝道:「朕聽說,太子近來多與寒門出身的官員走得近,還是多注意些的好,身為儲君,當擺正位置,心如日月,光明正大,不偏不倚,無緣無故親寒門而遠世族,很容易會被人認為你這個太子對世族有偏見,要知道,先帝雖然偏愛提拔寒門,可也從未冷落疏遠高門。」

這一番話說得和顏悅色,太子卻頓時一身冷汗淋漓。

雖然嘴上不說,但賀家兄弟內心,總覺得自己這位父親有些庸柔,太子也不例外,他依舊將皇帝當作從前的父親,沒有意識到「魯王」與「天子」之間的距離。

直到此刻,太子才赫然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

他妄圖將自己的意志凌駕於天子的意志之上,這並非有意為之,卻是十分愚蠢的,天子再庸柔,那也是天子,不是可以由他牽著鼻子走的傀儡。

方才裴皇后那一眼,分明是警告他不要再說下去了,但太子對李寬忌憚已深,竟一時忍不住,犯了皇帝的大忌,引來這一番警告。

「臣知錯了!」太子忙下跪伏首。

「新相的事,回頭朕再親自與周相談一談,今日就到這裡吧,你也累了,回去歇息吧,哪天將皇長孫帶過來給朕瞧瞧,朕也許久未見阿歆了。」

皇帝負著手,邊說邊往外走,倒是沒見多少不悅之色,語氣一如往常,但太子不敢起身,直到皇帝的身影消失在門口,方才抬頭。

「母親,衡國公一事……」太子欲言又止。

裴皇后搖搖頭,截斷了他的話:「先前你不說避嫌的那番話,也許陛下還未打定主意,但現在,我也不好貿然去勸了,否則只會讓陛下覺得我們都串通好,一心一意打壓衡國公,那樣一來,陛下就更不會改變主意了,如今只能看陛下自己的選擇了。」

太子歎了口氣:「是我多言了。」

裴皇后扶著腰:「我這身子越發沉了,站久了都難受,還是回去躺著了,太子自便。」

告別太子,回到皇后寢宮,一眾宮女忙迎上來服侍。

肅霜小心翼翼扶著裴皇后坐下,為她脫鞋。

「娘娘的腳都腫了。」肅霜心疼道,「若非太子多嘴,您現在早就可以回宮歇息了。」

裴皇后歎道:「他太心急了,只怕弄巧成拙。」

肅霜道:「安王府的文姜入宮求見,已在偏殿等候多時,要不我去回了她,就說您太累,已經歇下了?」

裴皇后沉吟:「還是見見她吧。」

《麟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