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講記 第二十集

六祖壇經(第二十集)

1981年中廣電台檔名:9-4-20

◎傳香懺悔第五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升座告眾曰。來。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唸唸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唸唸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唸唸不被憍誑染。從前所作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唸唸不被嫉妒染。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雲何名懺。雲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儘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二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二足尊。自心歸依正。唸唸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慾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何名清淨法身。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憍慢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人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唸唸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慧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唸唸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荊直至無上菩提。唸唸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善知識。從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唸唸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頌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佈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吾祖惟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師言。善知識。總須誦齲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這章經文可以分為七個段落。末後一段是偈頌,前面屬於長行文。「傳香」,「傳」是指傳授,「香」是指五分法身香,也就是說的法身因果;換句話說,就是六祖傳授弟子們明心見性、修因證果的法門。

第一段:「總明修行的方法」。六祖說:「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此事是講明心見性之事,也就是無上菩提之事,在淨土宗的學人,就是理一心不亂之事。應當要知道,這是真正的大事。佛在《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就是這樁事情。六祖在經中所謂「此事」,就是指「一大事因緣」,必須要曉得,這是從自性當中生起的。他教導我們,「一切時要唸唸自淨其心」,這就是修學明心見性的原則。「一定要見自己的法身,見自己心中之佛,這就叫自修自行、自度自戒。從修學的開始到證得無上的果位,都是真實不虛的。」這幾句話,可以說是修學的總綱領。

第二段:講「傳香」。舉出具體修行的細則,雖然說細則,依舊是修學綱領。「傳香」,先傳自性五分法身香。經典講的「五分法身」,名稱與小乘所說的相同,但它的意思、境界,比小乘要超越得太多。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香:第一是「戒香」。所謂戒香,「心裡確實做到無非、無惡,沒有一切惡念,無嫉妒、無貪、無瞋、無劫害」;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處所,順境也好,逆境也好,起心動念決定沒有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這就叫戒香。可見,這樣的「戒」才能稱性,才是從自性中生起的。第二是「定香」。「定」,於善惡境界一切相狀之中,都能保持自心不亂,這就叫做定。這是自性本定,《楞嚴經》稱作「首楞嚴大定」。第三是「慧香」。「慧」是般若的智照,這也是起於自性的。雖然在相上來看,確實是有斷惡修善,有這些事,可是決沒有斷惡修善的執著,這才叫做慧。如果著相,就不叫做慧香。由此可知,六祖所謂的慧香,就是「離一切相,修一切法」。

第四是「解脫香」。解脫就是自在,我們世間法所謂是自由自在,在佛法裡稱為「無礙」;必須要做到心無攀緣。佛法裡,尤其是大乘佛法,可以說是弘願甚深。無邊的弘願,但是菩薩決定沒有攀緣。譬如,菩薩有普度眾生的大願,菩薩要不要做度眾生的事業?當然要。如果機緣不成熟,菩薩還是如如不動。這裡面有個重要的問題:第一,菩薩雖有願,願不能成就,菩薩本身有障礙,所謂是業障,障礙了他;第二,眾生沒有福,也障礙了菩薩的弘願。菩薩必須要懺除自己的業障,同時又要眾生有福,這時菩薩就示現祖師的地位,能夠建大道場,做大佛事,普度一切眾生。這兩種障礙有一種還不能排除,菩薩就在深山裡住茅篷,或者閉關自守,正如古人所說:「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這裡面沒有攀緣,只有隨緣,正是普賢菩薩所謂「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菩薩的心是清淨的,不思善也不思惡,一切自在無礙,這叫做解脫香。第五是「解脫知見香」。這是說要識自本心,真正的認識自己本來的真心,通達諸佛所證的真理,和光接物,永遠離開人我執與法我執,這樣的知見就是佛知佛見,我們稱作解脫知見香。這是五分法身香。末後,大師勸我們應當「各自內薰,莫向外覓」,這兩句話是苦口婆心,非常懇切。

第三段:「大師教導我們無相懺悔」。我們先說無相懺悔的功德利益,大師在經中明白的開示:「無相懺悔的功德,確實能消滅三世罪」,三世是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換句話說,無罪不滅,「果報是得三業清淨」,身清淨、意清淨、口清淨,換句話說,無不清淨。由此可知,滅罪、清淨是從懺悔中得來的。菩薩能隨緣而不攀緣,主要就是他明白這個道理,他真正能修學無相懺悔。

「懺悔」,可以連起來看,也可以分開來講。「懺」這個字,原是印度梵文的音譯,叫做「懺摩」,意思是懺除過去的罪業,也就是指往昔所有種種的惡業。惡業,當然不外乎身口意三業的造作。惡業中最重的,六祖在此特別指出三條綱要。第一條是「愚迷」,愚是愚癡,迷是迷惑。一個人若離開了愚迷,他決定不會造罪業,所以愚迷擺在第一。第二條是「憍誑」,這確實是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的俱生煩惱。在過去,上自帝王下至庶民都有憍誑的習氣,《禮記·曲禮》特別教誡我們「傲不可長」。傲慢人人皆有,若能不再增長,就很好了。儒家講的是世間法,希望這個煩惱逐漸能減少,並不要求將它消除。佛法是講清淨法、講出世法,這種嚴重的煩惱必須要求斷除。第三條是「嫉妒」,這也可以說是人人皆有。我們仔細觀察一、兩歲的小孩,他就有嫉妒心。由此可知,嫉妒也是無始俱生的惡業煩惱。重的惡業等罪我們要消除,輕的小過,並不是說就可以不懺悔。重罪消除了,小過失也不犯,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身心清淨,才能真正做到三世罪滅。所以,在「懺悔」這一段,祖師教導我們應當「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再講到「悔」。「悔」,這個字是中國字,就是「後悔」。悔是悔過,悔其後過,這裡面最重要的是講求「後不再作」。孔老夫子教學生「不貳過」,過失只有一次,一次自己覺悟了,以後再不會重犯同樣的過失,這叫做悔過。「悔過」與印度「懺摩」意思相通,在翻譯時就把「懺摩」譯作「懺悔」;懺悔二字可以說是梵華合譯,上面是印度字,下面是中國字。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染著,今天既然已經覺悟了,以後不可以再造作,這叫真正的懺悔。若說今天懺悔,明天又造作,這不是懺悔的本意,這樣的懺悔法不能滅罪,不能得到三業清淨,求證五分法身、明心見性是不可能的。懺悔的修學法,無論在大小乘法裡,無論在哪個宗派,都非常重視。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四條「懺除業障」,前面三條是講修福,第四條是講懺除業障,業障若不懺除,福德不能積聚,道業不能成就;可見,它是我們修學成敗關鍵之所在,我們應當認真的修學。

第四段:「大師教我們發願」。發願,我們在經論上看到過去諸佛菩薩所發無量無邊的弘願,尤其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地藏菩薩的本願,這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諸佛菩薩弘願雖然多,總不外四大綱領,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六祖在四弘誓願裡加了幾個字樣,這幾個字樣加在此處非常要緊。前面兩句,六祖加上「自心」。這就是關鍵所在。我們一定要明白,自己心中的眾生無邊,我們要誓願度;自己心中的煩惱無邊,我們要發願去斷除。末後兩句,六祖加上「自性」。實在說,心就是性,性就是心。唯識裡面講,阿賴耶稱為心,真如本性則稱為性。你就能看出,這個詞句所指的意旨是稍有差別。自性法門確實是無盡,我們所學的是學自性法門;換句話說,確實是如大經上常講「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末後一句,「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這是大師教導我們的四弘誓願。我們若從唯識學方面來看,本性一念不覺而起無明,這才有眾生與煩惱。所以,大師教我們願度、願斷的是自心眾生與煩惱。而在真如本性中,本來具足無量法門,本來具足無上佛道,大師教我們願學、願成。願,不能成為虛願,一定要力行踐願。

《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