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譯文

第一願,願我成佛時,我的佛國中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之名。如果存在地獄、餓鬼、畜生,或者還有聽到三惡道的名稱,我將終不成佛。

第二願,願我成佛時,我佛國中的天人眾生,都是化生,沒有胎生,也沒有女人。如果他方世界有女人願往生我佛國,則使女人命終之時就化為男身,往生到我佛土,來我佛國時,生於蓮花中,蓮花盛開,便可親眼見佛。如果不能這樣,我將終不成佛。

第三願,願我成佛時,假如佛國中的天人眾生,形貌顏色有所差別,甚至有好醜之分,身體如都不是真金色,不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的話,我將終不成佛。

第四願,願我成佛時,我佛國中的天人眾生,都能知曉過去世的命運,成為宿命通,繼而能洞悉無量劫前世的善惡苦樂情狀,如果不能這樣,我將終不成佛。

第五願,願我成佛時,我佛國中的天人眾生,都能得到天眼神通,能洞見百千億兆之多的他方佛國的情狀,如果不能如此,我將終不成佛。

第六願,願我成佛時,我佛國中的天人眾生,都能得到天耳神通,能聽到百千億兆尊佛所說佛法,繼而聞法受持,如果不能這樣,我將終不成佛。

第七願,願我成佛時,我佛國中的天人眾生,都能得到他心神通,能洞悉無數佛國眾生的心識中剎那相續的念頭,如果不能這樣,我將終不成佛。

第八願,願我成佛時,我佛國中的天人眾生,能得到神足通,能在一剎那間,踏跡萬千佛土、周巡萬千佛國,如果不能這樣,我將終不成佛。

第九願,願我成佛時,我佛國中的天人眾生,能得到漏盡神通,能定成無上正等正覺,證得大涅槃佛果,如果不能如此,我將終不成佛。

第十願,願我成佛時,我佛國中的天人眾生,都能得廣長舌相,宣說佛法真實巧妙、辯說無礙,辯才沒人能超越,如果不能如此,我將終不成佛。

第十一願,願我成佛時,我的光明無限,遍照他方諸佛國土,佛光超絕,無與倫比。光明朗照時,令彼十方世界眾生,頓覺身心柔軟,垢滅善生,命終之際,都能來生我的佛國。如果不能這樣,我將終不成佛。

第十二願,願我成佛時,壽命無量,非百千億兆劫數所能勝數,若非如此,我將終不成佛。

第十三願,願我成佛時,我的聲聞弟子不可計數,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都成緣覺,即使以百千劫之時間共同計算,都不能知曉我佛國中萬億聲聞、緣覺弟子的數量。如果不能這樣,我將終不成佛。

第十四願,願我成佛時,我佛國中天人眾生,都像佛一樣壽命無量,超越生死,那本來發起的示現壽命長短自由 自在隨心所欲的宿願除外,假如不能如此,我將終不成佛。

原典

第一願,設我得佛,國中無三惡道之名。設有地獄、餓鬼、畜生,乃至聞其名者,不取正覺。

第二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亦無女人。其他國女人有願生我國者,命終即化男身,來我剎土,生蓮華中,華開見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願,設我得佛,若國中天人,形色1不同,尚有好醜,不悉金色身、三十二相2者,不取正覺。

第四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不皆識宿命3,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4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第五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六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限正覺。

第七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5者,不取正覺。

第八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種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干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九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不得漏盡住滅盡定,及決定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第十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不悉得廣長舌6,說法善巧、辯才無礙者,不取正覺。

第十一願,設我得佛,光明若有限量,不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普勝諸佛光明,令彼十方眾生觸此光明,身意柔軟、罪垢滅除,命終皆得生我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二願,設我得佛,壽命若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第十三願,設我得佛,國中聲聞7,若有數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其計校,能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第十四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亦皆如佛,無有限量、永無生死,除其本願8示現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註釋

1形色:此處是形體與色相的意思,即指生於國中者的顏色形貌。

2三十二相:指轉輪聖王及佛之應化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種殊勝形貌與微妙形相。這三十二相一般指(1)足下安平立相,(2)千輻輪相,(3)手指纖長相,(4)手足柔軟相,(5)手足縵相,(6)足跟滿足相,(7)足趺高好相,(8)腨如鹿王相,(9)手過膝相,(10)馬陰藏相,(11)身縱廣相,(12)毛孔生青色相,(13)身毛上靡相,(14)身金色相,(15)常光一丈相,(16)皮膚細滑相,(17)七處平滿相,(18)兩腋滿相,(19)身如獅子相,(20)身端直相,(21)肩圓滿相,(22)四十齒相,(23)齒白齊密相,(24)四牙白淨相,(25)頰車如獅子相,(26)咽中津液得上味相,(27)廣長舌相,(28)梵音深遠相,(29)眼色如紺青相,(30)眼睫如牛王相,(31)眉間白毫相,(32)頂成肉髻相。

3宿命:指過去世的命運,又稱宿住。即總稱過去一生、無量生中的受報差別、善惡苦樂等情狀。如果能知曉、洞悉這些情狀,稱為宿命通。

4那由他:是印度數量的名稱,又作那由多、那庾多、尼由多、那術、那述。意譯作兆、溝。據《俱捨論》卷十二所載,十阿由多為一大阿由多,十大阿由多為一那由他,所以一那由他是一阿由多的一百倍。一阿由多為十億,所以一那由他為一千億,通常就以一千億為佛教所說的那由他的數量。另外,就印度一般數法而言,阿由多為一萬,那由他則是一百萬。

5心念:即心識之思念,通常指心識中剎那相續的念頭。

6廣長舌:即廣長舌相,為佛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又稱長舌相,舌相。諸佛之舌廣而長,柔軟紅薄,能覆面至髮際,如赤銅色。廣長舌相具有兩種特徵:一是語必真實,二是辯說無礙;沒有人能超越。

7國中聲聞:指阿彌陀佛國中的聲聞弟子。此中的聲聞弟子全都發菩提心,欲往生淨土,所行必是菩薩乘,而非原本意義上與大乘相左的聲聞乘,所以國中聲聞應全是菩薩弟子,以下“緣覺”也是。總之,阿彌陀佛國中的聲聞、緣覺,只是就斷惑的情況而言。雖斷見思,未破塵沙與無明惑,就稱聲聞,這樣的聲聞不是自度自利的小乘,聲聞、緣覺最終還趨無上佛果。

8本願:是指“因位”的誓願。全稱本弘誓願,又稱本誓、宿願,即佛及菩薩在過去世沒有成就佛果之前為救度眾土所發起的誓願。在因位發願到今世證得佛果,所以相對於“果位”而言所起的誓願就是本願。另外,“本”又有根本的意思,雖然說菩薩之心廣大,誓願也無量,但以此願為根本時,就稱“本願”。佛菩薩所發的本顆有好多種,例如,一切菩薩都發菩提心,以堅毅的弘誓救度眾生,斷除煩惱,累積德行,期望能成就佛果,這就稱為總願,如四弘誓願、二十大誓莊嚴等。如果分別在淨佛國土發大願,各於十方淨其國土,成就諸眾生,或願於穢土成佛,救度難化之眾生,這些依照諸菩薩各自的意願所發的誓願,稱為別願,如彌勒奉行十善願等都稱為別願。

此外,作為本願所救濟的目標、對像者,稱為本願實機或本願正機,即指末代濁世的眾生。本願所誓行的念佛,稱為本願行。

《無量壽經》